韩德让 编辑

辽朝时期大臣

韩德让韩德让

韩德让(941年~1011年4月11日),字致尧,契丹名兴宁·姚哥,后获赐姓名“耶律隆运”,蓟州玉田人,辽朝(契丹国)重臣。

韩德让的祖父韩知古、父亲韩匡嗣均为辽朝重要汉官,韩德让在辽景宗即位后凭门荫入仕,起家东头供奉官,权知上京、南京事,封昌黎郡开国公。在高梁河之战期间参与击退宋军,转任辽兴军节度使、南院枢密使。乾亨四年(982年),景宗驾崩,韩德让与耶律斜轸同受顾命,辅佐辽圣宗耶律隆绪,兼任政事令,深得临朝称制的承天太后萧绰的器重与宠幸。统和四年(986年),参与击退第二次北伐的宋军,因功晋封楚国公。统和七年(989年),晋封楚国王,后又兼任北府宰相、北院枢密使,统和十七年(999年),拜大丞相,改封齐国王,位极人臣。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参与南征,与宋缔结澶渊之盟,班师时获赐国姓耶律,改封晋国王。统和二十八年(1010年),获赐名“隆运”,成为圣宗义兄,位在亲王之上。

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韩德让在从高丽班师途中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圣宗追赠韩德让为尚书令,赐谥文忠,陪葬于乾陵之侧。

基本信息

编辑

全名:韩德让

别名:兴宁·姚哥(契丹名)、耶律隆运(赐名)

字:致尧

谥号:文忠

封号:昌黎郡公→楚国公→楚国王→齐国王→晋国王

所处时代:辽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日期:941年(会同四年)

逝世日期:1011年4月11日(统和二十九年三月初六日)

安葬地:乾陵东南侧(辽宁省北镇市富屯街道洪家街村民组)

主要成就:辅佐辽圣宗稳固统治提拔人才,起用汉官屡次击退宋军

最高官职:南院枢密使、北院枢密使、北府宰相、大丞相

人物生平

编辑

早年经历

韩德让之祖父韩知古早年为契丹所掠,成为“宫分人”(隶属宫卫的奴隶),后得到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重用,官至中书令,父亲韩匡嗣亦被辽景宗封为秦王。韩知古、韩匡嗣与契丹后族萧氏联姻,韩德让就是韩匡嗣与萧氏(契丹名欧妮·拏思)所生的第四子。

辽景宗保宁二年(970年),韩德让以恩荫入仕,起家东头供奉官、银青崇禄大夫、左散骑常侍兼殿中侍御使、武骑尉,以事君“谨饬”著称。 后加封金紫崇禄大夫、司徒、行左千牛卫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改上京皇城使,加太保。后授凤翔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特进、太尉、行凤翔尹,封昌黎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三百户,赐“推忠翊圣功臣”号。 父亲韩匡嗣出任上京留守期间,常常扈从御驾出行,因此辽景宗命韩德让知军府事,代父治理上京,颇有声誉,被拜为右金吾卫上将军,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一百户,仍赐“保节功臣”号。

保宁十一年(979年),韩匡嗣改授南京(今北京)留守,韩德让仍知军府事,代父守南京,时人传为佳话。 同年,宋太宗在灭北汉后进取幽燕,围困南京,韩德让亲自登城,日夜守御。后来惕隐耶律休哥败宋军于高粱河,韩德让截击并再次击破宋军,因功被辽景宗拜为辽兴军节度使、平滦营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加太师、同政事门下平章事。 乾亨三年(981年)十二月,辽景宗任命韩德让为南院枢密使,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一百户。

辅佐圣宗

乾亨四年(982年)九月,辽景宗在祥古山狩猎期间罹患重病,韩德让不等待诏命召他前去,就率亲属十多人赶赴行帐。景宗临终前传位于十二岁的梁王耶律隆绪,韩德让与耶律斜轸同受顾命。景宗遗孀萧绰哭着说:“母寡子弱,族属强大,边防也没有安定,该怎么办?(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韩德让和耶律斜轸回答:“信任臣等,何虑之有!”韩德让向萧绰提议“易置大臣,敕诸王各归第,不得私相燕会,随机应变,夺其兵权”。在完成布置后,耶律隆绪顺利继位,是为圣宗。 母后萧绰以承天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对韩德让愈加“宠任”,让他总管宿卫,加封开府仪同三司。 同年十二月,韩匡嗣去世,韩德让上疏请求终制,但萧太后仍夺情起复他为冠军大将军、左金吾卫上将军,后加兼侍中,并赐“守正功臣”号。 统和三年(985年)十一月兼政事令。 当时契丹皇族耶律虎古因事忤逆韩德让,韩德让拿起护卫兵的武器击中其脑,致其死亡,足见韩德让权势之大。

统和四年(986年),宋太宗再次出兵北伐幽燕(参见词条雍熙北伐),韩德让随萧太后出征,在击退宋军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因功被封为洛京留守,加守司徒、河南尹,封楚国公,与北府宰相室昉共执国政。

统和六年(988年),韩德让随辽圣宗攻宋,在沙堆击退夜袭的宋军。后辽军被宋将李继隆击败,于翌年二月班师南京,韩德让加封楚国王。

统和十一年(993年)正月,韩德让的母亲秦国太夫人萧氏去世,他仍被夺情起复为镇军大将军、左金吾卫上将军。翌年,室昉致仕,韩德让接任北府宰相,后加守太保、监修国史,赐“兴化功臣”号。

统和十七年(999年)九月,北院枢密使魏王耶律斜轸去世,韩德让接任北院枢密使。 随后因瀛州胜捷、擒获宋将康保裔之功,拜大丞相,改封齐国王,加食邑八千户、食实封四千户,兼赐“嘉谋神智功臣”号。

获赐姓名

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韩德让随圣宗和萧太后南征,与宋缔结澶渊之盟而还。 其时已有医生萧敌鲁等提议给韩德让赐国姓耶律,隶籍横帐。 于是在十二月班师之际,萧太后正式赐韩德让姓耶律,改封晋国王,加食邑二千户、食实封一千户,加赐“经天纬地匡时致主霸国功臣”号,并取得了免于常朝、在御座边设独座、不用被唱名、不用下拜、不与其他臣僚同席同班的特殊礼遇。一年后,韩德让出宫籍(取消“宫分人”身份),隶属横帐季父房后,正式成为契丹皇族的一员。

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十二月,承天皇太后萧绰去世。翌年四月下葬太后时,圣宗以“虽天子必有长也”,也就是皇帝要有兄长为由,按自己的字辈给韩德让赐名“隆运”,使韩德让获得了“皇兄”的身份,位在亲王之上,赐田宅及陪葬地。 另有记载说圣宗对韩德让是“父事之”,临幸韩德让所居之帐时都会在五十余步的距离下车,韩德让出迎时,圣宗会先作揖,入帐后按照一家人的礼数,“饮膳服食尽一时水陆珍品,诸国争为奇怪入贡,动骇耳目”。圣宗还亲自写铁券誓文,斋戒焚香,在北斗星下诵读,宣示番汉诸臣,然后赐给韩德让。

染病去世

统和二十八年(1010年)十月,辽圣宗亲征高丽,韩德让从征,于班师之际得病,辽圣宗和皇后亲自临视医药,但韩德让仍不治身亡,享年七十一岁,时为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三月初六日。辽圣宗闻讯辍朝,按家人之礼为其服丧,并以亲王礼陪葬于乾陵之侧,追赠尚书令,赐谥号“文忠”,按诸宫例建文忠王府。

主要影响

编辑

政治方面

韩德让经过辽景宗朝在中央和地方的历练,在辽圣宗朝身兼南、北院枢密使及北府宰相三大要职,并官拜大丞相,在辽朝蕃汉群臣中是辅政最久、权位最高、影响最大的重臣,是圣宗之治的直接促成者。 他在政治方面的主要贡献有:

辅佐辽圣宗继承皇位并稳固统治。辽景宗暴崩,辽圣宗年仅十二岁,所面临的是“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的不利局面。韩德让领受顾命,总管宿卫,向萧太后提议易置大臣、羁制诸王之法,确保政局平稳过渡。其后在萧太后的临朝称制下,与室昉、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等蕃汉重臣同心辅政,使辽朝进入全盛 ;

韩德让在辅佐辽圣宗期间,高举“任贤去邪”的旗帜,不分蕃、汉,提拔人才,邢抱朴、萧合卓、耶律世良等重臣均为其所荐。其中汉官受益最大。韩德让在中央团结了室昉、张俭、邢抱朴、马得臣等有才干的汉官,并使大批汉官得到奖励。统和五年(987年)到统和十五年(997年)奖励的地方官中,汉官占三分之二。他还推广在此前南京试行的科举考试,使更多汉官进入辽朝中枢,大大提升了汉官的地位。 对于管理契丹人军政的北枢密院,韩德让则不甚重视,以致“职多废旷”。

经济方面

韩德让提出了许多改善民生、鼓励生产的建议,并得到批准。例如统和四年(986年)击退宋军后,韩德让提议减轻受战争和饥荒双重困境的山西四州(云、应、朔、寰)的赋税,以招徕流民 ;又鉴于战后百姓逃亡,庄稼无人收获,主张募人收获,并将一半收成分给收获者。 在大丞相任内,他又鉴于南京、平州粮食歉收,奏请免除百姓农器钱,并请求平抑各郡物价。

军事方面

在辽宋战争中,韩德让作为辽方指挥官,屡建功勋,其参与的战斗主要有:

保宁十一年(979年)宋太宗亲征幽燕,辽军起初战败,士气低落,人心浮动。韩德让时为权知南京留守事,在宋军围城之际与权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耶律学古、知三司事刘弘等通力合作,亲自登城防御,等待援军到来。宋军在高粱河败北后,韩德让趁机邀击,大败宋军,以“安人心,捍城池”之功受到辽景宗诏书褒奖,获拜辽兴军节度使、平滦营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加太师、同政事门下平章事 ;

统和四年(986年),宋太宗再次出兵北伐幽燕(雍熙北伐),韩德让随萧太后出征,出谋划策,为辽军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因功封楚国公 ;

统和六年(988年)十一月辽圣宗亲征,韩德让从征,与辽圣宗在长城口大败宋军,杀获殆尽,又在包围沙堆时严阵以待,击退夜袭的宋军,班师后因功晋封楚国王 ;

统和十七年(999年)十月辽圣宗亲征,韩德让从征,在瀛州高阳关生擒宋都部署康保裔,韩德让因功拜大丞相,改封齐国王 ;

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十月辽圣宗亲征,韩德让从征,行至黄河北岸的澶州,与宋结盟而还,在战争和缔盟过程中,韩德让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功获赐国姓,改封晋国王。

在对宋战争期间,韩德让俘虏大量汉人,将他们安置于辽东熊石山,设宗州。 除了对宋战争,韩德让还参与了统和二十八年(1010年)东征高丽之役(第二次辽丽战争),但战功不详。

历史评价

编辑

《辽史》:①重厚有智略,明治体,喜建功立事。②德让在统和间,位兼将相,其克敌制胜,进贤辅国,功业茂矣。至赐姓名,王齐、晋,抑有宠于太后而致然欤?宗族如德威平党项,涤鲁完宗祀,制心不苟合,家声益振,岂无所自哉!

《契丹国志》:隆运孜孜奉国,知无不为,忠孝至诚,出于天性。……隆运自为相以来,结欢宋朝,岁时修睦,无少间隙,帖服中外,靡有邪谋。……其眷遇始终,无与比伦……古今天下有权臣,有重臣。权臣之权,其君危如缀旒;重臣之重,其国安如泰山。耶律隆运因缘中宫,策立明睿,镇服内外,无有邪谋,不可谓之非权臣,亦不可谓之非重臣也。遂乃释肺腑之戚,玉谱联名;席茅土之封,金枝入继。斯不谓之千载之逢而非常之遇欤!

萧绰:进贤辅政,真大臣之职。

耶律隆绪:王之勋业忠孝,盖一人而已。

赵恒:德让颇有智谋,专任国事,今既丧国母,德让又死,臣佐中未闻有其比者。

张正明:他是辽臣中辅政最久、集权最多、宠遇最厚、影响最大的一人。对圣宗前期的施政,如改革制度、改善契丹族和汉族的关系,以及维护辽宋盟约等,他都起了重大作用。

郭康松:耶律隆运所处的时代,正是辽朝封建地主、牧主阶级的上升时期,也是辽朝走向鼎盛的时期。他本身就是辽朝统治地区封建化的产儿,是汉族和契丹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密切的产儿,是中原文化与契丹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相交汇的产儿。他娴于军马,能守善攻,结欢宋朝,恪守盟信,忠于辽朝,孜孜奉国,重视农业,发展经济,团结臣僚,荐举贤能。他的一生可谓军功卓著,政绩昭然。他的这些活动,虽然在主观上都是为了辽朝统治集团、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但是在客观上顺应了历史潮流,有助于推动历史向前发展。这加强了与宋朝的联系与交往,加速了辽朝统治地区的封建化,使辽朝的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习惯等日益趋近于中原。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辽朝的进步,就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进步的一个侧面,对辽朝的贡献,也就是对中华民族历史进步的贡献。因此,我们说,耶律隆运这位杰出的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进步也是作出了贡献的。

轶事典故

编辑

韩萧恋情

在以辽朝官方资料为基础而修成的《辽史》中,韩德让深受承天皇太后萧绰的“宠任”。 统和六年(988年)四月十一日,辽朝王公贵族举行击鞠之戏,萧太后观看,过程中一个叫胡里室的大臣冲撞了韩德让的马,使韩德让坠地,萧太后大怒,马上斩了胡里室。同年九月十三日,萧太后又亲自到韩德让帐中,厚加赏赐,极尽欢娱。

宋朝方面的资料则直接指出韩德让就是萧太后的情夫。如《续资治通鉴长编》载“萧氏与枢密使韩德让通”,《契丹国志》载其与萧氏“有辟阳(审食其)之幸”。 统和二年(984年)宋朝边臣贺令图等向宋太宗所提供的情报称“萧氏与韩私通,遣人缢杀其妻,乃入居帐中,同卧起如夫妻,共案而食”,国事皆由萧太后与韩德让商议来决定,以致契丹上下对此颇有非议,但敢怒而不敢言。 统和二十六年(1008年)出使辽朝的宋使路振更是在其出使日记《乘轺录》中详细记载了他所听闻的韩萧恋情始末。据他记载,萧绰幼年时,曾被许配给韩德让,后来应皇室要求而嫁给辽景宗。辽景宗死后,韩德让受顾命掌权,萧氏为了确保他效忠于辽圣宗,就请求重温旧情,让韩德让把圣宗当儿子看,后来又毒杀韩德让之妻李氏,与韩德让同居。路振还说楚王耶律隆祐就是韩德让与萧氏的私生子,并在宴会上亲眼见到(有学者考证称路振所见“韩氏子”其实是韩德让侄孙韩涤鲁)。 澶渊之盟时,宋使曹利用也目击韩、萧并坐于驼车之上,与自己谈判。

知人善任

皇族耶律乌不吕与国舅爻直不和,骂爻直为奴才,爻直向时任北院枢密使的韩德让告状,韩德让非常生气,质问乌不吕:“你怎么得到这个奴才?”乌不吕回答:“三父房分籍时也算容易得到。”韩德让笑着将其释放。等到韩德让当了大丞相,又主动推荐乌不吕出任统军使,萧太后对韩德让推荐曾对他出言不逊的乌不吕感到不解,韩德让说:“臣忝居相位,他对臣都不屈服,何况对其他人?由此知道他可以任用。如果委以此任,他必定能镇抚诸蕃。”萧太后批准。

人际关系

编辑

祖父:韩知古

祖母:萧氏(契丹名欧妮·迈扎)

父亲:秦王韩匡嗣

母亲:秦国太夫人萧氏(契丹名欧妮·拏思)

兄弟:韩德、韩德庆、韩德彰(以上为兄长)、韩德威、韩德崇、韩德凝、韩德晟、韩德昌

妻子:李氏(仅见于宋使路振记载,韩德让墓志亦未载韩德让之妻)

嗣子:

耶律宗业(契丹名耶律胡都古,为辽圣宗之侄、齐国王耶律隆裕之子,因韩德让无子而将其过继)

耶律宗范(契丹名耶律合禄,耶律宗业无子而死,辽圣宗改以宗业之弟宗范为韩德让嗣子)

嗣孙:

耶律弘仁(耶律隆裕第三子宗熙之子,宗范无子而死,辽道宗以弘仁为宗范嗣子)

耶律弘礼(耶律弘仁之弟,弘仁之子捷不也无子早卒,辽道宗以弘礼为宗范嗣子)

奉祀后裔:

耶律敖卢斡(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之子,弘礼两子早卒,天祚帝以敖卢斡奉韩德让之祀)

(以上参考资料 )

人物争议

编辑

据《辽史》记载,韩德让曾在统和十九年(1001年)被赐名为“德昌”。但据韩德让父母的墓志,韩德昌是韩德让的幼弟,韩德让本人的墓志亦未载赐名“德昌”。有学者认为,赐名“德昌”既无意义又与其弟同名,故《辽史》很可能是误载。

后世纪念

编辑

韩德让陪葬于景宗和萧太后之乾陵东南侧,即今辽宁省北镇市富屯街道洪家街村民组西北的山坡上。2015年—2017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锦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镇市文物处对墓地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韩德让墓虽曾遭盗掘,但仍出土了不少遗物,其中就有2900余字的韩德让墓志,对辽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韩德让墓及部分出土文物

(图册来源 )

史料索引

编辑

《辽史·卷八十二·列传第十二》

《契丹国志·耶律隆运传》

韩德让墓志铭

影视形象

编辑

类型

名称

年代

饰演者

电影

大辽太后

1995

杨凡

电视剧

契丹英后

2002

关栋天

千秋太后

2009

李振宇

燕云台

2020

芦展翔、窦骁

大宋宫词

2021

徐向东

高丽契丹战争

2023

朴秉旭

下一篇 完颜希尹

上一篇 韩延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