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鳞图 编辑
鱼鳞图,土地登记簿册,属于管理地政信息的技术,由于形似鱼鳞得名。
中文名:鱼鳞图
类型:管理地政信息的技术
得名:形似鱼鳞
属性:土地登记簿册
管理地政信息的技术、工具和思想,因其直观上看形似鱼鳞而得名。
古代鱼鳞图
古代鱼鳞图
古代“鱼鳞图”广泛使用始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因明皇朱元璋 发现土地隐匿给国家税收造成严重损失,为解决以上问题,组织专人开始编造完整、紧密的鱼鳞图册。册中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丘段连缀地绘制在一起,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鱼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鱼鳞图册”制度在相当程度上摸清了地权、清理了隐匿土地,是地政管理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
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鱼鳞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地理信息系统”,是中国古代人创造的用来有效管理地政信息的工具。
它是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电子鱼鳞图
古代鱼鳞图册
电子鱼鳞图实现在乡镇级别集合高质量的地政信息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成都统筹试验区全面启动,产生了对精确的农村地籍信息急迫的需求。为了给村民的各种资产“验明正身”,确权颁证,就必须准确地收集、存储和管理这些数据,电子鱼鳞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电子鱼鳞图广泛使用集成各种高新信息技术,实现农村地政信息数字化和高度集成化。一个小小的图斑所能集成的信息已经让人惊讶,而这样大量精确的农村地籍信息集成在乡镇级别还尚属首次。
构建一个全社会共享的基础信息设施
电子鱼鳞图,为构建这样一个基础信息设施奠定了基础。首先,电子鱼鳞图是建设在乡镇级别的,获取和管理的是最为基层的乡镇地政信息,其精度和广度都可以得到保障;其次,电子鱼鳞图所集成的信息是多元化的,并且是可拓展的。不仅仅是确权颁证所形成的大量产籍信息,还可以进一步集成包括多种比例尺的数字化地形图、数字化遥感影像图、乡镇基本地理统计单元、行政区划图以及反映人口状况、反映了地形、地下管线、规划、土地、交通、绿化、道路、环境、经济、开发、旅游、房地产、商业、农业、林业、矿业、渔业、水利、金融、电讯、电力、事业、企业、工业等单位在内的各种信息资源。再次,电子鱼鳞图具有广泛的共享性,是乡镇基于空间框架的信息交换枢纽,所有的更新与交换都能在这个信息平台上完成,因此保证了信息的实时性。这一个基础平台如果实现,将为全社会节约大量的信息成本。
广泛的运用前景
这个集成了多元化信息的电子鱼鳞图,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这个平台上,可以不断构建新的应用平台,面向广大民众、商业用户和政府职能部门。
电子鱼鳞图系统
通过这个平台,人们可以查到每一块土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商店,每一个旅游景点,每一所学校和每一所建筑。政府、企业、公众等,可以在其上开发构建如房地产信息系统、规划管理系统等在内的各种专业系统,以及各类综合性应用系统,如进行指标统计、资料整合、预测分析等。
四川鱼鳞图公司
中国第一张现代鱼鳞图
鱼鳞图登上人民日报,创新价值获肯定
村民议事和“鱼鳞图”是成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两项创造”从2008年开始,成都市作为城乡统筹改革试点,大刀阔斧的进行了以“还权赋能”为核心,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为目标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令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成绩。人民日报2011年2月28日头版文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对成都市统筹城乡改革多年以来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指出村民议事会和鱼鳞图是成都市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最重要的“两项创造”。
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鱼鳞图”
中央电视台:手拿鱼鳞图怀揣社保卡 成都农民做客《小崔会客》底气十足
新加坡联合早报:成都首创现代“鱼鳞图”土地有身份
《瞭望》新闻周刊:再造地权
四川农村日报:现代“鱼鳞图”巧解土地确权难
成都日报:面对“电子鱼鳞图”专家眼睛放光
天府早报:城乡统筹中的物联智慧:成都首创现代“鱼鳞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