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龙府 编辑
黄龙府位于今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县城内,为辽金两代军事重镇和政治经济中心,是中国历史名城之一。城址周长3.5公里,尚存城址残迹7处。
公元1127年,金兵俘虏宋朝徽、钦二帝,曾将他们一度囚禁于此。南宋时抗金名将、英雄岳飞曾言:“直抵黄龙府,与诸军痛饮耳。”所言黄龙府即指此地。
中文名:黄龙府
地理位置: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内农安镇城西门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全年 全天开放
门票价格:20元
周长:城址周长3.5公里
尚存城址残迹:7处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吉林省长春市
黄龙府位于农安古城。周长3.5公里,尚存门址残迹七处。《辽史》载:“龙州黄龙府本渤海扶余府,太祖平渤海还,至此崩,有黄龙见(现),更名。”为辽军事重镇,设黄龙府都部署司,军事长官为兵马都部署。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对部下所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即指此处。
黄龙府
历史上确实如此。黄龙府是辽国六府中重要的一府。农安县就坐落在古城所在地,从其境内出土的大量辽金时期文物及周围23座辽金古城遗址,就可以见证黄龙府当年的重要地位和繁华景象。
最早建于公元四世纪中叶,为当时北方扶余国的后期王城,由于其地处西部草原与东部丘陵相交地带,扼控着松花江两岸和南北交通的咽喉,因此在东北古代历史上一直是交通要冲和兵家必争之地。自古以来,这里曾是东胡、鲜卑、秽貊、肃慎、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的重要活动舞台。
农安黄龙府
古城黄龙府几经毁弃,几度繁华,演变为农安县城。如今的城内,一座辽金宝塔赋予了县城浓郁的历史气息,这座宝塔始建于辽圣宗太平三年(公元1023年),已有千年历史。塔是佛教的象征和产物,辽代笃信佛教。辽圣宗时期,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都发展到鼎盛时期。随着佛教的盛行,辽代在兴建城堡时,通常要大兴寺院和佛塔,农安塔就是在这种特定历史环境下修筑而成的。
金国建立以后,曾定都黄龙府,接着便不断派兵进攻北宋政权,并于1126年(金天会四年)攻入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南宋初抗金英雄岳飞曾激励部下,“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即指此城。这段故事一直被传为佳话。
农安古塔
农安古塔共13层,高44米,为实心建筑,外形为八角檐式。关于这座塔有个动人的传说。
在农安县东不远处有一个被称为万金塔乡的乡镇,这个称呼源于其境内的一座半截塔,所谓万金塔即由半截塔谐音转变而来的。半截塔,顾名思义,是一个只有塔基的大土包。相传这个半截塔和农安县城的辽塔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于黄龙府这个名字,有这样一段传说:公元926年(辽天显元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率兵攻打渤海国,他们先占领了夫余城。正月,又长驱直入攻打渤海王城忽汗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市东京城),渤海王投降。二月改渤海为东丹,改年号天显,改忽汗城为天福城。此后辽太祖又回师扶余城,并在这里住下养病。七月,辽太祖病重。某夜有一颗巨星落于太祖殿前。次日天刚亮,扶余城上空便有一条黄龙盘旋缭绕,身长一里多,浑身光芒四射,金光耀眼。后来黄龙钻进了太祖住的行宫,顿时紫气遮天,黑烟蔽日,经过一天时间才渐渐散去。不久太祖病故,终年55岁。从此辽将扶余府改为黄龙府。这段传说当然不足为信,只是为了神化辽太祖,但黄龙府之名确是由此而来。
在辽圣宗年间,一天,一个云游和尚来到了辽国,对辽主耶律隆绪说:“主上是真龙天子,德昭天下,但现在诸邦并起,不可不防。昨夜我观天象,辽国将有土龙出世,其位置在黄龙府东北处。”耶律隆绪一听,大惊失色,忙问:“仙长可有妙策?”和尚微微一笑,合掌道:“想避其灾难不难,可在那里修建一座塔,镇住龙脉,天下方能太平。”
于是辽主就下了圣旨,在和尚所指的黄龙府东北处修塔一座。可是修到一半时,和尚却又向辽主进言,称土龙已游移到黄龙府,镇龙脉之塔需建在黄龙府城内。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并保住皇位,辽主对和尚所说深信不疑,遂下令废弃已经建了一半的塔,重新在黄龙府内修建另一座塔,即农安辽塔。
古城黄龙府
而在半截塔(万金塔)的塔基内,也挖出一个玲珑的石雕小塔,现保存在我省博物馆内。
后来,历经金、明、清各代,农安几经变迁,曾荒废成为蒙古族的游牧地,还曾被设为驿站。
如今,积淀着千年文明的古城又将焕发出勃勃生机,农安县启动了“弘扬黄龙文化,打造东北历史文化名城”工程,计划用3到5年时间完成黄龙府文化遗存的保护以及进行文化项目开发等系列工作。
农安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世人面前。
农安县位于松辽平原腹地,东经124°31′—125°45′,北纬43°55′—44°55′。东临德惠市,南接省城长春市,西以公主岭市和长岭县为邻,北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接壤。年均气温4.7度,无霜期145天,降水量507.7毫米,有效积温2800度。地势平坦,四季分明,属温带季风气候。
古城黄龙府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