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永 编辑
朱永(1429年 -1496年2月23日 ),字景昌。河南夏邑人。明朝中期重要将领,抚宁伯朱谦之子。
朱永早年随父征战,于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年)袭封抚宁伯。夺门之变后,分领宣威营禁军。其后统领三千营,兼领神机营。明宪宗继位后,改督团营。成化元年(1465年),率军讨平第一次荆襄流民起义,进封抚宁侯。随后接连抵御蒙古毛里孩、阿罗出入侵,获准世袭侯爵。成化十五年(1479年),以靖虏将军东征建州女真,进爵保国公。成化十七年(1481年),再与权宦汪直等出兵大同,抵御亦思马因,获得首功,获准世袭公爵。成化十九年(1483年),以镇朔大将军率军抵御蒙古达延汗。累加至后军都督府掌府事、太师兼太子太师。弘治九年(1496年),朱永去世,年六十八 。追封宣平王,谥号“武毅”。
朱永治军严肃,征伐所及之处,多有奏功。前后八次获佩将军印,在内总管十二团营兼掌都督府事,诸勋戚均无与之相比。
本名:朱永
别名:朱宣平
字:景昌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日期:1429年(宣德四年十一月)
逝世日期:1496年2月23日(弘治九年二月)
主要成就:八佩将印,征伐四出
籍贯:河南夏邑
官职:太师兼太子太师
爵位:抚宁伯→抚宁侯→保国公→宣平王(赠)
谥号:武毅
早年经历
朱永生于明宣宗宣德四年(1429年)十一月 ,为宣府总兵官朱谦之子。他外貌伟岸,颇有威严,早年随父征战于宣府。“土木之变”后,被俘的明英宗朱祁镇获释归来,路过宣府,朱谦率朱永拜见。
景泰二年(1451年)八月,朱永袭封抚宁伯,获赐世券。
统领诸营
景泰八年(1457年),夺门之变发生,明英宗朱祁镇复位。他召见朱永,问:“你是在宣府拜见朕的人吗?”朱永顿首英宗感谢记得他,英宗命其即日分领宣威营禁军。
天顺四年(1460年),宣府告警,朱永率领京军巡边。
天顺七年(1463年),统领三千营,后又兼领神机营。
天顺八年(1464年),明宪宗朱见深即位,朱永改督团营,仍然兼领三千营。
出师荆襄
成化元年(1465年),第一次荆襄流民起义爆发,朱永与尚书白圭受命征讨。朱永进军南漳,击败叛军,斩首九百余级。朱永因病留驻南漳,而白圭继续率军进讨。病愈后,朱永率军与白圭会师,途中击败叛军余党,俘斩数百人。同年秋,朱永相继讨平叛乱的石龙、冯喜等人。之后论功,进封抚宁侯。
北御蒙古
成化三年(1467年),蒙古太师毛里孩犯边,命朱永佩大将军印,率京军支援大同总兵、彰武伯杨信。适逢毛里孩再次上书请求入贡,朱永遂班师 。
成化六年(1470年),朱永再被拜为将军,偕都御史王越,都督刘玉、刘聚往延绥讨阿罗出,获胜。论功,允许子孙世袭侯爵 。
成化十四年(1478年),加封太子太保。
东征女真
成化十五年(1479年)冬十月,宪宗拜朱永为靖虏将军,充任总兵官,由太监汪直监督军务,东征叛服无常的建州女真,又命朝鲜成宗李娎一同出兵,以夹击女真。
朱永分兵五路,自抚顺关行军,击破建州女真部,此役“擒斩六百九十五级,俘获四百八十六人,破四百五十余寨,获牛马千余,盔甲军器无算”。
班师后,朱永凭功进爵保国公 。
位望尊崇
成化十六年(1480年)正月,延绥告警,朱永被拜为平虏将军,由汪直监军,王越提督军务。二月,朱永等自大同出兵,王越说服汪直奏请朱永率大军从南路走,自己与汪直尽调精兵两万余人出塞,突袭威宁海(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黄旗海),大破蒙古军,斩首四百三十七级,取得大捷。而朱永一部则毫无所获,无功而返。 许久后,进官太子太傅。
成化十七年(1481年)二月,蒙古亦思马因(又称伊斯满)太师从海东山等地入明境剽掠,朱永再次与王越、汪直出大同,于黑石崖追败蒙古,生擒十人,斩首一百十三级人,获马七百二十九匹、器械六千二百余件。在此战中,朱永擒斩蒙古虎答知院等人,立下首功。明军回师后,宪宗录功,允许朱永的子孙世袭公爵,岁禄加至三千石,并赐其诰券。
成化十九年(1483年),蒙古达延汗入侵边界,宣府、大同告急,朱永被任命为镇朔大将军,中官蔡新任监军,率领诸将周玉、李玙等,击败达延汗。回朝班师后,仍督团营。 有人曾投匿名信,称朱永图谋不轨。朱永闻言,上疏请求解兵权,宪宗不许。同年冬,宪宗手敕加朱永为太傅、太子太师。
弘治二年(1489年)三月,明孝宗命朱永掌后军都督府事 。
弘治四年(1491年),朱永负责监修太庙,完工后,晋升太师。
殁而赠王
弘治九年(1496年)二月戊午日(2月23日),朱永去世 ,享年六十八岁 。孝宗为其辍朝一日,追封宣平王,按例赐祭葬。最初赐谥“武襄”,但朱永家属以与朱谦同谥为由推辞,遂改谥为“武毅”(《明史·功臣表》作“武庄”) 。
朱永早年随父征战。成化元年(1465年),率军讨平第一次荆襄流民起义 。成化三年(1467年),毛里孩犯边,奉命抵御。成化六年(1470年),阿罗出犯边,出击获胜 。成化十五年(1479年),东征建州女真,斩俘一千余人。成化十七年(1481年),于黑石崖追败亦思马因,斩首一百余级,获得首功。成化十九年(1483年),率军抵御蒙古达延汗,获胜 。
陈璧:保国公朱永奸贪久著,襄城伯李瑾谋勇无闻,而付以大将之权;左都督范瑾屡战屡北,失机坏事,而昏夜乞哀,营求复用。斯三人者,身既不正,何以帅人。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引)
李东阳:……威望着闻。前后八佩印,征荆襄、延绥、建州诸贼……。 (《明故太保保国公墓志铭》)
徐溥:①王素孝……器宇宏深,言笑不苟,内蕴莫窥其际,而莅政行法一以严。扬历既久,威望益隆,内外皆倚为重,庶几古名将风。用能树功进爵,保身完名,寿考令终,追封大国,终膺美谥,贤子孙引不替,殆世所仅见者也。 (《保国朱公追封宣平王谥武毅神道碑铭》)②朱有伯爵,肇自抚宁。惟王之才,克肖克承。内握戎机,外总军旅。运谋奋力,莫我敢侮。著功效绩,馀四十年。人曰王才,帝曰汝贤。由侯陟公,位极五等。载加公孤,秩位殊夐。锡之诰劵,誓以山河。公子公孙,其永实多。宣平有封,武毅有谥。 (《保国朱公追封宣平王谥武毅神道碑铭》)
刘健:永器宇弘深,治军严肃,人莫敢不用命。故征伐四出,多以捷闻。但其功亦有矫饰为之者。 (《明孝宗实录》)
王世贞:①张定兴辅(张辅)之三下南交、朱宣平永之八佩将印,皆位太师、握环卫,为心膂牙爪,而不得从(祀)。 (《从祀策》)②永为将能持重,其驭军亦严整有法。然未尝有揭社横草之绩,而遭世承平,为国虎臣者,垂四十年,位台爵上公。所共事者败而擿诛不及,殁而赠王,子孙彻侯,世世勿绝。是遵何德哉?嗟乎!开国之视靖难,其巨小,尚不可同年而语,以视宣平,何霄壤也。士大夫不能睹久远,往往骇新建、宁远而忽宣平辈,良可唾矣!③(朱)永与其妇弟,英国公张懋俱为太师,懋领经筵监修国史,所典司多文事,而永总六师,于勋臣肺腑无二,朝有大礼,岁时迭为班首,时人荣之。 (《弇州续稿》)④李文达之让王忠肃,朱抚宁之让郭定襄,其犹知有国乎。 (《弇州四部稿》)
谈迁:宣平屡在行间,告庙宣捷,儋爵土上公,非不伟也。究其实,曾不足以当王威宁(王越)之十一。幸世承平,小有俘斩,佐以脂韦夤附之力,福享倍厚。太史公称“霍去病天幸”,以予观于宣平,真其人矣。 (《国榷》)
查继佐:①保国之赠宣平,即远不逮六王。其于东平、定兴等,犹望尘隔鞭弭百尺也。②上(明世宗)宠(仇)鸾又恃口给,凡八佩将军印,明朱永与鸾两人耳。 (《罪惟录》)
谷应泰:宪宗时,杨琚请建一十三城堡,七十四墩台。李文达(李贤)又以中(阙)力赞。乃三帅(朱永、赵辅、刘聚)授剑,或舆疾征还,或迁延不出。 (《明史纪事本末》)
张廷玉:①永治军严肃,所至多奏功。前后八佩将军印,内总十二团营兼掌都督府事,列侯勋名无与比。②朱谦勇略不及郭登,登乃无后,而谦子永,进爵上公,子孙世侯勿绝。 (《明史》)
朱永兼领三千营时,曾向朝廷举荐被闲置已久的定襄伯郭登,请将其召回京师。有人劝朱永说:“郭定襄确实是久经战阵的老将。但你已经统领京军多年,能甘心在他之下吗?”朱永说:“我只知道管理天子的军队需要人才而已,哪里知道在他之下这件事!”朱永因此渐得人心,大家都认为他有春秋时期范燮(范文子)父子的风范。
亲属成员
辈分 | 关系 | 姓名 | 简介 |
---|---|---|---|
家世 | 曾祖父 | 朱明 | 以戍卒身份隶属于北平,死后累赠保国公。 |
祖父 | 朱真 | 参与“靖难之变”,官至中都留守司指挥佥事,死后累赠保国公。 | |
父亲 | 朱谦 | 官至左都督、镇朔将军、宣府总兵官,封抚宁伯,死后累赠保国公,谥号“武襄”。 | |
—— | 原配 | 孙氏 | 都督孙宏之女,早逝,累赠宣平王夫人。 |
继室 | 张氏 | 英国公张辅之女,封保国夫人。死后封宣平王夫人。 | |
子辈 | 长子 | 袭封保国公,明武宗时官至太保,死后追赠太傅。 | |
次子 | 朱暟 | 累官锦衣卫指挥使,管镇抚司事。 | |
三子 | 朱暕 | 一作朱暌,曾任锦衣卫冠带总旗。 | |
四子 | 朱昉 | 曾任锦衣卫冠带总旗。 | |
五子 | 朱旼 | 曾任锦衣卫冠带总旗。 | |
六子 | 朱曙 | 一作朱旽,义官。 | |
七子 | 朱曦 | 义官。 | |
长女 | 朱氏 | 嫁锦衣卫指挥使罗珍。 | |
次女 | 朱氏 | 嫁平江伯陈熊。 | |
三女 | 朱氏 | 嫁锦衣卫指挥佥事贾杰。 | |
孙辈 | 长孙 | 朱麒 | 一作朱骐,曾任锦衣卫勋卫,袭封抚宁侯,官至南京守备、太子太保。死后追赠太傅,谥号“武庄”。 |
次孙 | 朱天麟 | 鸿胪寺署丞。 | |
三孙 | 朱天祥 | 义官 | |
长孙女 | 朱氏 | 嫁永康侯徐锜,早逝。 | |
次孙女 | 朱氏 | 嫁永康侯徐锜。 | |
曾孙辈 | 长曾孙 | 朱岳 | 袭封抚宁侯,官至南京守备。 |
次曾孙 | 朱岱 | 生平不详。 | |
称朱永有子七人、女六人、孙男三人、孙女四人、曾孙男二人,今仅有七子、三女、三孙男、二孙女、二曾孙其姓名事迹可查。 |
亲属参考资料:
爵位世系
朱永承袭父亲朱谦的爵位抚宁伯,后累封保国公,子孙获准世袭公爵。但他死后,仅有其子朱晖获准袭封保国公,后代仍世袭抚宁侯。自朱永受封起(含保国公、抚宁侯),保国公爵位共历二世二代,抚宁侯爵位共历四世五代(不包括朱永)。
保国公
第一代:朱永,景泰二年(1451年)袭封抚宁伯,予伯爵世券。成化三年(1467年)进封抚宁侯,予侯爵世券。成化十五年(1479年)进封保国公,予公爵世券。弘治八年(1495年)去世,追封宣平王,谥号“武毅”。
第二代:朱晖,朱永之子,弘治九年(1496年)袭封保国公,正德六年(1511年)去世,追赠太傅 。
抚宁侯
第一代:朱麒(一作朱骐 ),朱晖之子,正德七年(1512年)袭封抚宁侯。嘉靖十六年(1537年)去世,追赠太傅,谥号“武庄”。
第二代:朱岳,朱麒之子,嘉靖十七年(1538年)袭爵。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至隆庆二年(1568年)间去世 。
第三代:朱岗(一作朱冈),朱岳之弟,隆庆二年(1568年)袭爵。万历十八年(1590年)去世。
第四代:朱继勋,朱岗之子,万历十九年(1591年)袭爵。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去世。
第五代:朱国弼,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袭爵。明思宗时曾被削爵,其后复爵。南明时又进封保国公,后投降清朝 。
爵位世袭参考资料:
朱永墓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春光乡四方台村,当地人俗称朱家坟。文革时,朱家坟被毁,在被毁的砖室墓中有铜器、瓷器等,当时即被毁,不知去向。
《保国朱公追封宣平王谥武毅神道碑铭》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九》
《弇州续稿·卷八十三·定兴宣平二王世家》
《西园见闻录·卷六十四》
《皇明世法录·卷八十五》
《明史·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六十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