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汉字

懿

懿,汉语二级字 ,形声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 。“懿”本义为美好;又引申为深貌、大貌;又用为动词,指赞美、称颂,以上义均读作yì。“懿”又用为叹词,同“噫”,此义读作yī。

(基本信息栏参考资料: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懿

拼音:yì

部首:心

郑码:bwrw

字级:二级字(6465)

平水韵:四寘 去声

注音:一ˋ

总笔画:22

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码:基本区 U+61FF

仓颉码:gtiop

四角号码:47138

五笔86&98:FPGN

笔顺编号:1214512514314135344544

字源演变

编辑

字形演变字形演变

懿,形声字。从壹,恣声。金文从“壶”、从“欠”(字形1),从人张口就饮于壶边会意,与“饮”音、义近通;或又添加心旁于下(字形2),应属形声字。金文文例中多以“懿德”连文。小篆从金文发展而成从“壹”、“恣”声的形声字,至于是否有“壹”声可能性,及“恣”符是否属于后世讹舛使然,待考。隶楷文字由小篆演变而来,写作“懿”。

懿的本义为美好,读作yì。《说文》:“懿,专久而美也。”《易·小畜》:“君子以懿文德。”孔颖达疏:“懿,美也。”《诗·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毛传:“懿,美也。”又用为动词,指赞美、称颂;又引申为深貌、大貌。“懿”又用为叹词,读作yī,同“噫”。

详细释义

编辑

拼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形容词

美;美德;美好。

fine

《易·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晋陆机《豪士赋》序:“夫以笃圣穆亲如彼之懿,大德至忠如此之盛,尚不能取信于人主之怀,止谤于众多之口。”

南朝宋王僧达《祭颜光禄文》:“惟君之懿,早岁飞声。”

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举凡旧日一应索隐行怪之习,荒谬妄诞之谈,自不戢而悉泯焉,岂不懿欤!”

懿盛;懿范;懿明

深。

deep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屹铿瞑以勿罔,屑黶翳以懿濞。”吕延济注:“懿濞,深邃貌。”

明孙仁孺《东郭记·井上有李》:“俺可也女执懿筐,自鬻芒鞋,饮食些须。”

懿筐

大。

great

《玉篇·心部》:“懿,大也。”

晋陆机《辨亡论下》:“夫,桓王基之以武,太祖成之以德,聪明叡达,懿度弘远矣。”

懿度;懿伟

通“抑”,美。

《国语·楚语上》:“史不失书,蒙不失诵,以训御之,于是乎作《懿》戒以自儆也。”

韦昭注:“《懿》,《诗·大雅·抑》之篇也。‘懿’读之曰‘抑’,《毛诗·叙》曰:‘《抑》,卫武公刺厉王,亦以自儆也。’”

名词

姓,见《通志·氏族四》。

懿横

动词

赞美;称颂。

班固《幽通赋》:“懿前烈之纯淑兮,穷与达其必济。”

《新唐书·列女传·于敏直妻》:“高宗懿其行,赐物百段,以状属史官。”

叹词

同“噫”。

《诗·大雅·瞻卬》:“懿厥哲妇,为枭为鸱。”

郑玄笺:“懿,有所痛伤之声也。”

孔颖达疏:“懿与噫,字虽异,音义同。”

古籍解释

编辑

说文解字

专久而美也。从壹,从恣省声。乙冀切文二

说文解字注

嫥久而美也。

嫥者、壹也。释诂、诗烝民传皆曰。懿、美也。周书谥法曰。柔克为懿。温柔圣善曰懿。许益之以专久者、为其字从壹也。专壹而後可久。可久而後美。小尔雅及楚辞注。懿、深也。诗七月传曰。懿、深筐也。深卽专壹之意也。

下一篇 果断

上一篇 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