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月 编辑
初月,汉语词语,拼音是chū yuè,意思是指农历月初形状如钩的月亮,也用于泛指初升的月亮。出自《长安古意》。
中文名:初月
拼音:chū yuè
出处:《长安古意》
释义:农历月初形状如钩的月亮
泛指:初升的月亮
1、新月。
2、指正月。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五》:“碧楼冥初月,罗绮垂新风。”
《敦煌曲子词·夙归云》:“幸因今日,得覩 娇娥。眉如初月,目引横波。”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
唐·贾岛《暮过山村》:“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唐·李中《七夕》:“可惜穿针方有兴,纤纤初月苦难留。”
唐·常建《送李大都护》:“海头近初月,橱里多愁阴。”
五代·李璟《应天长·一钩初月临妆镜》:“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
宋 杨万里 《癸未上元后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茅亭夜集俯万竹,初月未光让高烛。”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灌园生》:“白露下,初月上,陶然一适。”
对 正月的另外一种别称,例如在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草书作品《初月帖》中,王羲之父名“正”,为避父讳,“正月”书为“初月”,后初月也曾作为《初月帖》的简称。
《法书要录·右军书记》:“初月一日 羲之 白,忽然改年,新故之际,致叹至深,君亦同怀。”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释俗》:“宦者宫人言,正月与上讳同音,故共易为初月。”
宋 陆游 《老学庵续笔记》卷一:“ 王羲之 之先讳‘正’,故《法帖》中谓‘正月’为‘一月’,或为‘初月’。”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