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作生 编辑
徐作生,男, 1949年10月22日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建湖。毕业于上海教育学院(今归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文汇报编辑、文化新闻版主编,2009年从新闻岗位退休。
中文名:徐作生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49年10月22日
毕业院校:上海教育学院
职业:编辑
出生地:上海
代表作品:《中国五大历史悬案揭秘》
祖籍:江苏建湖
职称:教授
徐作生
1966年,第一次考察蜀身毒道成都至会理段。1986年春,经复旦大学谭其骧教授推荐,首篇论文《明惠帝出亡穹窿山新证》公开发表,新华社及中央电视台均作了报道。1988年8月,在学术界首次提出南洋古麻剌朗国属及国王陵寝遗址,这一成果后在《世界日报》公布,并在1998年12月应邀赴菲律宾讲学;1991年4月,再赴蜀身毒道,足迹最远处至徐霞客当年勘访未果的高黎贡山延脉——“野人山”牛身道,从人文、地理等多重角度,揭解茶山“野人”的历史及今况。1994年3月,远赴尼泊尔考察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遗址;2000年1月,应邀赴韩国踏勘古百济四百艘倭船沉江遗址。2003年11月,受澳门基金会资助,在澳门大学理工学院主讲《古代上海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与互动》。2004年7月,北京大学副校长何芳川教授发来邀请函,邀请他在北大主讲《十二世纪中国移民南徙新证》。2004年8月,在哈佛大学作学术访问,并完成《唐新联合军百济王都泗沘城攻略》校注。2005年6月,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聘为历史专家。2005年7月,应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赵令扬教授邀请,在该校作《故苏禄国本头公祠墓发现始末》报告。2006年6月,在云南大学出席“哈佛燕京文明对话论坛”。2007年7月,在台湾政治大学作学术访问,并在该校做《China缘起蜀身毒道考》课题演讲。2008年9月,受邀为中印丝绸之路考察学者之一。2009年1月,在菲律宾友好的帮助下,再赴菲岛国,实地勘访古代华人遗迹;5月,随上海市文化友好访问团赴韩国的丽水和釜山考察。10月,出席在福建屏南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廊桥学术大会。2010年7月,出席在马来西亚举行的首届国际郑和学术大会,在会上发表《苏禄国西王府实地考察》论文。8月,在塔里木大学出席《海峡两岸西域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并做《成吉思汗寝宫及其迁徙遗迹查勘图考》学术报告。2011年8月,应邀赴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开设历史讲座,为8府38所院校的本土教师讲授郑和下西洋。
多年来发表的考察论文及对历史悬案的推论多为海内外考古界证实,如曹操七十二疑冢实为北朝大型古墓群,苏禄国郑和军师本头公祠墓考证等等,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央视科教节目中心先后三次邀其拍摄历史考察片。
郑和宝船扬帆世界
作者名称 徐作生
作品时间2010-3
中外重大历史之谜图考
作者名称 徐作生
作品时间2009-03
泛槎考谜录:十二历史悬案揭密
作者名称 徐作生
作品时间2000-9
《中国五大历史悬案揭秘》,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泛槎考谜录》,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中外重大历史之谜图考》(第一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中外重大历史之谜图考》(第二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郑和宝船扬帆世界》简体本,(《史说中国丛书》分卷)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2010年5月出版;繁体本,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7月出版。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