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恒之 编辑
刘恒之 ,原任西安音乐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离休后于1987年易地安置来广州,由广东省民间音乐研究室(省当代文艺研究所前身)接受管理。
中文名:刘恒之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西苍梧
代表作品:《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陕西卷》、《笛子教材》
性别:男
1920年10月生于广西苍梧。1939年6月开始从事音乐工作,先后在东北救亡总会宣传队(重庆)、抗敌演剧队二队(陕西宜川)等抗日救亡团体担任音乐创作、指挥、编辑等工作。1942年12月到延安。1944年5月到1946年3月,在延安鲁迅文艺学院戏剧音乐系鲁艺工作团和音乐研究室工作,后期在地方音乐干部班任教员。1946年5月至10月,在河北邯郸晋冀鲁豫边区文联任研究员。1946年10月到1949年9月,在北方大学艺术学院任音乐组主任兼教员(邯郸--邢台),在华北大学第三部先后任工学团副团长兼教员、文工二团协理员兼音乐组长、音乐科教员(正定--北京)。1949年10月至1957年9月,在中央音乐学院(天津)先后任教务处副主任、民乐系副主任兼教学工作。1957年10月到1985年12月,先后任西安音乐专科学校副校长、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院长兼党委书记等,并兼任教学工作。1985年离休。
1979年11月,当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三届理事,1985年5月,当选为中国音协第四届常务理事。1980年9月,当选为陕西省音协副主席。1983年12月,当选为陕西省文联第二届委员。1988年5月,被聘为广东省音协顾问。
《笛子教材》、《艺术概论》(教材)、《中国打乐器教程》(1952年上海万叶书店出版)。发表的主要论文有《民族音乐理论人才的培养》、《中国民族音乐传统问题随想》、《繁荣民乐创作,发展民乐事业》、《沈括的燕乐二十八调体系问题》、《也谈蔡元定的燕乐理论》、《析目前的汉族民歌分类法》、《编"集成",谈分类》、《西安鼓乐曲的曲体结构和艺术手法》、《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等。内容涉及民族器乐曲的创作思维和创作道路、汉族民歌和民间器乐曲的分类法、唐宋燕乐二十八调的音阶形式和"调"的称谓的名与实、西安鼓乐曲的音乐形态分析等诸多方面。主编《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陕西卷》(1992年12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并任该集成全国编委。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