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新才 编辑
滕新才教授,男,1965年5月生,重庆市荣昌县人。1986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1年6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明史学会理事、中国农战史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重庆市三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三峡移民与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三峡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重庆市文学学会理事、重庆市古代文学学会理事、重庆市巴文化研究会理事。
中文名:滕新才
出生日期:1965年5月
籍贯:重庆市荣昌县
毕业院校:西南师范大学
长期主讲《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史学概论》、《中国文化史》、《中国古代文学史》、《文史哲要籍解题》、《社会学概论》、《文化学概论》等课程,坚持文献学理论与要籍导读相结合、传统文化与文学原典相结合的教学风格,强调“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教给学生读书门径和治学方法,锤炼其驾驭文献、阅读原著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技巧,深得同行师生赞许。
1982年9月—1986年7月,在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读本科,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88年9月—1991年6月,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读研究生,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1986年7月—1994年7月,在原万县师范专科学校任教,
1994年8月至今, 重庆三峡学院工作,现任校民族学院院长。
且寄道心与明月
作者名称 滕新才
作品时间2003-6-1
再寄道心与明月
作者名称 滕新才
作品时间2006-12-1
再寄道心与明月:中国古代人物作品考论
作者名称 滕新才
作品时间2006-12-1
管子白话今译
作者名称 滕新才
康熙帝
作者名称 滕新才
作品时间2003-1
查看更多书籍
崇奉“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深化教学”的理念,恪守文化、历史与文学、文献相结合的研究方向,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且寄道心与明月——明代人物风俗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再寄道心与明月——中国古代人物作品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中华伦理范畴·仁》(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夔州诗全集》(全九卷,主编清代卷,重庆出版社2009年)、《巫山诗文·先秦至隋代部分》(重庆出版社2011年)、《巫山历史文化研究》(重庆出版社2012年)、《管子白话今译》(合著,中国书店1994年)等著作,撰写《玉帛干戈——世界十大外交家》(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唐玄宗小传》(广东旅游出版社1997年)、《康熙帝》(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等人物传记。点校道光《夔州府志》(中华书局2011年),主编《重庆民族乡概况丛书》(14卷,金城出版社2012年);主编《中国文化读本》系列丛书,其中《考古中国110年——改写中国历史的42处重大考古发现》金城出版社2011年出版。2001年由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重庆市教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由中共万州区委、万州区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2003年列入“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004、2011年评为重庆三峡学院“教学优秀教师”;2004、2008年分别被聘为重庆三峡学院第一批、第四批“学术带头人”;2005年评为重庆三峡学院科研成果“五十强先进个人”;2009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三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重庆市新闻出版局第九届期刊好作品奖一等奖;2010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滕新才教授参加第三届国际阳明学术研讨会
二是三峡文化研究,发表《宋末万州天生城抗元保卫战稽沉》、《明玉珍及其大夏国本末》、《明中叶荆襄流民运动与三峡社会发展》、《秦良玉传论》、《张献忠三峡战事述论》、《“夔东十三家”的三峡情结》、《清代夔州诗论稿》、《王士禛〈晚登夔府东城楼望八阵图〉的文化意蕴》、《〈大宁监创筑天赐城记〉文献价值寻绎》等论文,从军事文化学的独特角度阐释三峡社会发展,为当今和谐社会构建、为三峡文化建设提供历史的参鉴。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