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余录 编辑
一卷。明·姚广孝撰。收在《嘉兴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大藏经补编》第二十六册。姚广孝即独庵道衍,江苏长洲人。十四岁出家,法名道衍。后,辅佐燕王发动靖难之变,乃成为明成祖即位之主要功臣。姚氏鉴于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晦庵)之文稿中,多以一己私意攘斥佛老,遂列举彼等语录四十余条,以佛家立场,逐条反驳。书中附有永乐十年(1412)作者之自序,书稿经明末李贽(卓吾)校阅后,万历四十七年(1619)由钱谦益为之刊行。
作品原文
◎附:逃虚子(姚广孝)〈道余录序〉
余曩为僧时,值元季兵乱。年近三十,从愚庵及和尚于径山习禅学,暇则披阅内外典籍,以资才识。因观河南二程先生遗书,及新安晦庵朱先生语录。三先生皆生赵宋,传圣人千载不传之学,可谓间世之英杰,为世之真儒也。三先生因辅名教,惟以攘斥佛、老为心。太史公曰:“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古今共然,奚足怪乎!三先生既为斯文宗主,后学之师范,虽曰攘斥佛、老,必当据理至公无私,则人心服焉。三先生因不多探佛书,不知佛之底蕴,一以私意出邪言+皮之辞,枉抑太过,世之人心亦多不平,况宗其学者哉?二程先生遗书中有二十八条,晦庵朱先生语录中有二十一条,极为谬诞,余不揣,乃为逐条据理一一剖析。岂敢言与三先生辩也,不得已也,亦非佞于佛也。稿成,藏于巾笥有年。今冬十月,余自公退,因检故纸得此稿,即净写成帙,目曰《道余录》,置之几案。间士君子有过余览是录者,知我罪我,其在兹乎!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