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龙在天 编辑
飞龙在天,出自《易经·乾卦》中的第五爻的爻辞,原句:"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飞龙在天”的认知与古老星象文化有关,源于远古时期龙图腾崇拜,古人认为“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易经·乾卦》爻辞中所言的“龙”,即是对苍龙群星一年四时运行情况的阐发。第五爻:“仲夏的龙星飞跃于正南中天,故称“飞龙在天”,喻事物处于最鼎盛时期。九五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最好的一爻。
中文名:飞龙在天
外文名:Soaring
出处:《易经》
类别:爻辞,成语
出处
《易·乾》
原句出自于《易经》中乾卦第五爻的爻辞:“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本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判别数字阴阳属性的符号。从下向上数,第五爻称为九五,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五为第五爻的意思。九五,为乾卦诸爻当中至吉的爻,喻事物处于最鼎盛时期。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又比作九五至尊。王弼注曰:不行不跃,而在乎天,非飞而何?故曰:“飞龙”也。如鱼归大海,自由驰骋,一说为表示左右逢源。
中国人历来崇尚中、正,这在《易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飞龙在天”是重卦乾卦五爻的爻辞;在《易经》中,以八卦为基础又两两重合而构成六十四重卦,又称复卦;重卦乾由上下两个乾卦重合而成。它的卦形由六根阳爻组成;爻是要从下往上数,而阳爻又以九代称,故从下数第五爻称“九五”。九五之爻在上乾卦中居于中的位置,称“得中”,而且从总卦来看,它处于奇数的位置,阳爻处于奇位称“得正”,故九五爻既“得中”又“得正”,从其所处位置来看,就是大吉大贵之位。
乾卦
天象
苍龙七宿
乾卦:乾(卦一)——吉人自有天象
原文
乾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上九:亢龙有悔。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初九:潜龙勿用。
译文
乾卦:大吉大利,吉祥的占卜。
用九:季秋苍龙群星前面的几个星宿在正西偏北隐退潜入于地面。见群龙无首,天德不可为首也,是吉利的兆头;乾卦六爻均为阳爻,是群龙之象,皆有刚健的本质,惟以刚健而为首,则易为外物所忌,若物极而反,阳极变阴,不强为人之首,则能以柔济刚,而获吉祥。
上九:夏秋之交,龙星从最高点掉头向西下降。物极必反;意为居高位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亦指要懂得进退。
九五:龙星仲夏出现在正南中天之上。龙飞在天上,喻事物处于最鼎盛时期;对王公贵族有利,喻帝王在位。
九四:初夏苍龙七宿的全体都摆脱了大地的羁绊。或跃在渊,龙或跃上天空,或停留在深渊,表示只要根据形势和时机的需要而进退,就无咎害。
九三:龙星季春时上不在天、下不在地,故‘乾乾’。终日乾乾,有才德的君子应该整日自强不息,即使夜晚也要小心谨慎就好像如临危境,不能稍懈。
九二:龙星仲春出现在于东方地表上,崭露头角,德施普也。从坤变乾,阳长到二爻,卦变为临,九二在临卦互震里,震为龙,龙出现在地表之上,故为“见龙在田”;对王公贵族有利。
初九:龙星冬季时潜隐于北方地平线下不见了。潜龙不可用,隐喻事物在发展之初,虽然势头较好,但比较弱小,所以应该小心谨慎,不可轻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