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桥街道 编辑
板桥街道,隶属于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地处雨花台区南部,东以江宁区谷里街道相连,南与江宁街道相邻,西与浦口区隔江相望,北与西善桥街道接壤,街道办事处距雨花台区政府15千米, 行政区域总面积51.49平方千米, 截至2011年末,板桥街道总人口为4.39万人。
2000年3月撤镇,设板桥街道。 截至2020年6月,板桥街道辖7个社区、4个行政村, 街道办事处驻振兴路59号。
2011年,板桥街道实现街道内生产总值21.329亿元,其中,第产业增加值0.272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36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6866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3:81.4:17.3。
中文名:板桥街道
行政区类别:街道
所属地区: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
地理位置:雨花台区南部
面积:51.49 km²
下辖地区:7个社区、4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振兴路59号
电话区号:025
邮政编码:210039
车牌代码:苏A
人口:4.39万人(截至2011年末总人口)
2000年3月,撤镇设板桥街道。
区划沿革
1995年4月,原江宁县的孙家、永安、三山、孙家村、邵庄和梅村6个村划归板桥镇。
2011年末,辖板桥、近华、绿洲、建通(其中绿洲和建通为企居)4个居民委员会,永安村、孙家村、三山村、新建村、柿子树村、大方村、古雄村7个村民委员会;下设42个居民小组、88个村民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板桥街道辖7个社区、4个行政村, 街道办事处驻振兴路59号。
统计用区划代码 | 城乡分类代码 | 名称 |
---|---|---|
320114005001 | 111 | 板桥社区 |
320114005002 | 111 | 绿洲社区 |
320114005003 | 111 | 殷富社区 |
320114005004 | 112 | 孙家社区 |
320114005005 | 112 | 永安社区 |
320114005006 | 111 | 三山社区 |
320114005007 | 111 | 新建社区 |
320114005202 | 112 | 孙家村村 |
320114005203 | 112 | 永安村村 |
320114005205 | 112 | 三山村村 |
320114005206 | 112 | 新建村村 |
位置境域
板桥街道,地处雨花台区南部,东以江宁区谷里街道相连,南与江宁街道相邻,西与浦口区隔江相望,北与西善桥街道接壤,街道办事处距雨花台区政府15千米, 行政区域总面积51.49平方千米。
板桥街道
截至2010年末,板桥街道总人口为3.54万人。
截至2011年末,板桥街道辖区总人口4.3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02万人,城镇化率68%。总人口中,男性2.23万人,占50.9%;女性2.16万人,占49.1%。2011年,人口出生率6.25‰,人口死亡率4.31‰,人口自然增长率1.94‰。
板桥街道图片
综述
2011年,板桥街道实现街道内生产总值21.329亿元,其中,第产业增加值0.272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36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6866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3:81.4:17.3。财政总收入1.9793亿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0.9113亿元,增值税0.6042亿元,企业所得税0.273亿元,个人所得税0.1907亿元。
工业
201年,板桥街道工业总产值达到60.1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家,职工0.64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5.09亿元。
商贸
2011年,板桥街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板桥街道有3家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板桥街道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907人,专任教师95人;小学2所,在校生1950人,专任教师12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049人,专任教师13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756人,专任教师74人。2011年,教育经费达0.0041亿元。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板桥街道有文化艺术团体22个,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10个。
截至2011年末,体育场地20处。100%的城市社区和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板桥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50张,专业卫生人员107人。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07.25/10万。
社会保障
2011年,板桥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2户,人数124人,支出52.49万元,月人均353元;城市医疗救助2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4人次,共支出19.55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44户,人数374人,支出135.83万元,月人均303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8人,支出33.6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8人,支出23.52万元农村医疗救助2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0人次,共支出5.5万元;农村临时救济26人次,支出3.5万元、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4037万人,参保率14%。
板桥街道境内有宁芜公路等道路过境。
板桥街道地图
地名由来
板桥街道因辖区内有板桥而得名。
传说轶事
板桥镇中有一个板桥河,河上有一个青石板桥,石板桥连接着镇南北。其历史可追溯到1500年前,当时河上的桥,只是一个在船或筏子上铺木板的浮桥,后来逐步演变成有固定桥桩、桥板的木板桥,故地名因桥而得。据史书记载:板桥底下有巨流“阔三丈、深一丈,下入大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名著《水经注》里有关于它的记载:“江水经三山,又湘浦出焉,水上南北结浮桥渡水,故曰板桥浦。俗称人字河。”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南京板桥贤士募款,将板桥河上的木桥重砌为青石板桥,桥栏用砖砌成,外侧雕有龙头,并嵌有石刻“板桥”二字。初为单曲拱桥,后为三曲拱桥,至今保存基本完好,堪称奇迹。桥长23米,宽12米,4米,可承重10吨。桥内两侧嵌有花纹石雕和记事碑,记事碑均高87厘米,宽47厘米,西侧的有字99个,可惜的是文革中全数被凿,桥栏外龙头也被毁;东侧的记事碑完好,记载:大清康熙二十七年岁次戊辰十一月初二重造,郭贤吾与祠山庙羽士(道士)赵嵩如共同募款重修。
板桥河上的青石板桥,当地居民称它为“花蓝桥”,据《南京市雨花台区地名志》记载:板桥河上的桥“因桥形如花篮,俗称‘花篮桥’。”又引民间趣闻:“清朝时,板桥是由柏家村慈堂庵蒋道士四方化缘而搭建的一座木板桥,后来被洪水冲垮。河附近有家姓陈的富翁只有一个儿子,已成年,但不成器,成天在外赌博。富翁原希望儿子继承家业的想法落空了,便将钱财捐出来,将被洪水冲垮的木板桥重建为石头桥。世人感叹,陈姓富翁苦累了一生,本指望独子继承自己的家产,结果是“花篮子打水一场空”。于是人们就管这座桥叫“花篮桥”,以此纪念他的善举。”
板桥古镇历史悠久,唐代李白与板桥颇有渊源。诗仙曾在板桥上散过步,也曾在板桥下泛过舟;曾在板桥老街畅饮美酒,也曾在板桥河堤留下诗篇。《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写的就是板桥河,李白写他在板桥河坐船游览饮酒,怀念南朝诗人谢脁。
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
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
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
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
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
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