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编辑

中国化学工业企业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34年,位于南京市六合区,是特大型化工企业。

基本信息

编辑

公司名称: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1934年

总部地点:南京市六合区

公司性质:民营

工商信息知识产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000134751600C

组织机构代码:

134751600

注册号:

320000000000754

经营状态:

开业

公司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成立日期:

1985年10月05日

法定代表人:

杨正刚

营业期限:

1985年10月05日

注册资本:

240,214.9万(元)

审核/年检日期:

2024年02月27日

登记机关: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企业地址:

南京市江北新区葛关路268号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生产;危险化学品经营;危险化学品仓储;肥料生产;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燃气经营;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港口经营;出口监管仓库经营;海关监管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危险货物);建设工程施工;广播电视节目传送;检验检测服务;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代理记账;基础电信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第三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第三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服务;肥料销售;化肥销售;煤炭及制品销售;机动车修理和维护;机械设备租赁;专用设备修理;铁路运输辅助活动;道路货物运输站经营;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船舶港口服务;装卸搬运;港口货物装卸搬运活动;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橡胶制品制造;橡胶制品销售;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建筑材料销售;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特种设备销售;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机械设备销售;石油制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石油制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五金产品制造;五金产品零售;金属制品销售;金属工具销售;电气设备销售;电器辅件销售;电工器材销售;机械电气设备销售;轴承销售;阀门和旋塞销售;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销售;对外承包工程;环境保护监测;通用设备修理;电气设备修理;仪器仪表修理;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人力资服务(不含职业中介活动、劳务派遣服务);基于云平台的业务外包服务;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生产线管理服务;承接档案服务外包;运输货物打包服务;包装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计量技术服务;通信传输设备专业修理;通信交换设备专业修理;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维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互联网安全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物文化遗址保护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合作伙伴报错查看更多

企业简介

编辑

南化公司前身是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于1934年创办的永利化学工业公司铔厂,是中国化工的摇篮。原南京化工厂前身是始建于1947年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央化工厂筹备处京厂,是中国精细化工的发祥地。

辛亥革命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当时的国民政府深刻意识到建设化学工业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基础的重要性。由于国力和技术所限,国民政府曾与在国内从事化肥贸易的外商洽谈合办硫酸铔厂,前后耗费两年光阴,但外商根本目的是为了把持中国市场,与国民政府实现基本工业国产化的宗旨背道而驰,最终未成。范旭东先生1940年7月20日在《海王》杂志上曾刊文:“这个结果双方当然都很失望,同时却给我方一个极堪宝贵的省悟,就是大家从此沉下心来,认识了自己,断定中国要办基本工业,惟有中国人自己来,资本和技术固然极难,必须‘知难而进’才能打胜,这个省悟是激励永利同人毅然肩重任的原动力。”1934年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携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选址南京卸甲甸,兴办永利化学工业公司铔厂(简称永利铔厂,下同),永利铔厂甫一建成,以其规模和一流的人才、技术令中外瞩目,时称“远东第一大厂”,创了中国化学工业的新纪元

1949年5月2日,仅存34枚银元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央化工厂筹备处京厂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同年12月26日奉华东工业部令更名为南京化工厂。在战争废墟中开始了艰苦创业历程,1949年7月18日,南京化工厂产出中国第一批有机中间体——二硝基氯化苯,在扬子江畔书写了一部中国精细化工的传奇。

孕育坚守“四大信条” 传承百年工业情怀

在原则上绝对的相信科学;

在事业上积极的发展实业;

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

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

1934年3月20日,永利铔厂创始人范旭东先生在《海王》第六年第十九期发表文章《为征集团体信条请同人发言》,号召员工积极讨论永利事业团体所必循行的路线,形成团体信条,以更统一的意志,更集中的力量,发展中国实业。秉承发展企业的责任,振兴民族的责任,奉献社会的责任,贡献国家的责任,提出并确立了公司的“四大信条”。85年来,“四大信条”已成为南化公司发展的精神支柱,激励着南化奋进前行。

1949年,周总理在看望侯德榜的时候曾说:“永利是一个技术篓子,荟萃了很多人才,这些人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是很可贵的……”1949年4月21日,永利铔厂解放。1950年秋,侯德榜主动向人民政府申请公私合营, 1952年6月,永利成立合营委员会,南京市委选任民政局长冯伯华担任合营后的南京永利铔厂公方代表兼厂长,永利铔厂改名为永利宁厂,1958年1月1日,正式更名为南京化学工业公司,新中国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正式运营。

公私合营后的南化迎来了蓬勃的发展,先后创造了30多项“中国化工之最”,为全国各地的化工企业培养输出了万余名管理技术人才,为新中国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壹号发明——侯氏碱法

1953年7月1日,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发明证书发字第壹号,发明名称为“侯氏碱法” ,目前侯氏“联合制碱法”仍然是国际制碱领域的先进技术。

第一台高压容器

1956年7月31日, 永利宁厂(1952年永利铔厂公私合营后改名永利宁厂,1957年改名南化公司)试制的320公斤/平方公分高压容器经爆破试验,取得成功,一举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高压容器的历史。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对永利宁厂的嘉奖令。《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社论《自己动手制造更多的工业设备》。

第一套催化剂生产装置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全面经济封锁政策,生产硫酸用的钒催化剂和生产合成氨用的熔铁催化剂无法进口,全国面临停产危险。1951年,永利铔厂技师余祖熙带领触媒部同仁首次试制成功了硫酸生产用的V1型催化剂,攻克了我国硫酸工业生产的“卡脖子”问题。1952年,余祖熙领导、组建永利铔厂触媒车间,建成了中国第一套催化剂生产装置,成为了我国第一个催化剂工业的奠基人。

第一个防老剂车间

1952年,南化公司建成中国第一套防老剂生产装置。防老剂先后获得国家发明奖、国家经委“金龙奖”、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委“中华之最”。目前,南化公司防老剂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远销欧美、东南亚26个国家,广泛应用于国际、国内知名轮胎品牌。

聚酯成套装备国产化

大容量国产化聚酯技术和装备的成功开发,使万吨聚酯产品的投资由当初8500万元降低到目前1000万元左右,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聚酯工业地快速发展。

化工人才的摇篮

涌现5位两院院士和11位全国劳模。

南化公司先后主持制定了20多个产品的国家标准,目前持有8个产品的国家标准,包括苯胺、硝基苯、对硝基氯苯、邻硝基氯苯、环己胺、防老剂TMQ、防老剂6PPD、防老剂4010NA、RT培司等。

南化公司是国内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的生产基地。主要产品有三大系列:以煤、盐、硫磺为原料的合成氨、硫酸、硝酸、硝酸铵、纯碱、烧碱、高浓度硫基复合肥等无机化工和化肥产品;以苯为原料的苯胺、硝基苯、环己酮、己内酰胺、氯化苯、硝基氯苯等有机化工产品;以橡胶助剂为主体的RT、防老剂等精细化工产品。

曾获得国家质量管理奖等诸多奖项。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公司

所获荣誉

编辑

2022年1月,入选2019-2021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候选名单。

2022年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2021年(第28批)新认定及全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显示:该企业技术中心具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资格。

2022年4月,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橡胶化学品部TMQ装置运行二班被授予2022年江苏省工人先锋号。

2022年4月,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煤化工部运管二分部气化二组、苯化工部氯碱作业区硝基氯苯运行一班获得“南京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现任领导

编辑

程亚非:副总经理、党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