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羚企业 编辑

高成长中小企业

瞪羚企业瞪羚企业

“瞪羚企业”是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认定范围主要是产业领域符合国家和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涵盖新兴工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含大数据、物联网与云计算、高端软件、互联网)、生物健康、人工智能、金融科技、节能环保、消费升级等领域。

按照硅谷的解释,“瞪羚企业”就是高成长型企业,它们具有与“瞪羚”共同的特征——个头不大、跑得快、跳得高,这些企业不仅年增长速度能轻易超越一倍、十倍、百倍、千倍以上,还能迅速实现IPO。 一个地区的瞪羚企业数量越多,表明这一地区的创新活力越强,发展速度越快。

为了实现产业梯队发展,需要有更大规模的高速成长的“瞪羚企业”集群作为后备。通过对这些“瞪羚企业”的扶持和培养,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化“双创”,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其中产生更多的独角兽企业。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瞪羚企业

特点:创新活力强,发展快

范围:高新技术企业

解释:高成长中小企业

概念简介

编辑

“瞪羚企业”是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认定范围主要是产业领域符合国家和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涵盖新兴工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含大数据、物联网与云计算、高端软件、互联网)、生物健康、人工智能、金融科技、节能环保、消费升级等领域。

社会应用

编辑

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被称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哥德巴赫猜想”。为破解这一难题,改善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环境,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制定了“瞪羚计划”。

2014年3月18日从株洲高新区产业部门获悉,高新区已启动第二批“瞪羚企业”申报工作。

2013年该区华通科技、肯特硬质合金、永盛电池等7家公司被认定为第一批“瞪羚企业”,共获得750万元资金支持。

2024年6月16日,在2024中国(重庆)独角兽企业大会上,两江新区的5家企业被评为独角兽,数量居全市第一。

2018年9月,科技部火炬中心与长城战略咨询联合发布了《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8》,《报告》显示,2017年国家高新区的瞪羚企业数量达到2857家,比上一年增长281家,群体持续扩大。

2020年6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20胡润中国瞪羚企业》(HurunChinaMountainGoats2020),旨在寻找成立于2000年之后、三年内最有可能达到独角兽级十亿美金估值的中国高成长性企业。

瞪羚企业瞪羚企业

其中新上榜瞪羚企业30家,平均成立了6年,14家成立不足三年,它们是雷鸟科技、文远知行、怪兽充电、创新奇智、每日一淘、蘑菇车联、腾盛博药、小黑鱼科技、新爱体育、鼎航医药、科望医疗、高灯科技、Aibee和创胜生物。 其中,雷鸟科技成深圳唯一上榜AI企业。

2020年11月12日,福布斯正式发布《2020福布斯中国高增长瞪羚企业榜》。该榜单聚焦于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旨在寻找未来三到五年内最有可能达到10亿美金估值,成为独角兽的高成长企业。凭借高速增长的业绩和领先行业的创新能力,雷鸟科技、叮当快药、每日一淘等企业入选榜单。

2022年5月,海南省共有包括广陵高科在内的10家企业被认定为“海南省高新技术瞪羚企业”。

2022年度汉中市14家企业入选陕西省瞪羚企业,同比增长56%,有效期内瞪羚企业数居陕西省第一方阵。

2022年认定瞪羚企业432家(含潜在瞪羚企业108家),同比增长49.5%;平均营业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41.9%,呈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

截至2024年3月,根据《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4年)》统计,我国共有独角兽企业369家,地域方面“北上深广杭”集聚超六成;行业方面,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智能制造等“硬科技”赛道占比达六成以上。

截至2024年7月底,根据瞪羚云数据库的统计,我国瞪羚企业数量超过35000家,涉92个行业大类,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和山东,主要覆盖电子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领域。

相关报道

编辑

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下一篇 会展业

上一篇 独角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