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沿江高速铁路 编辑
北沿江高速铁路,即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沪渝蓉高速铁路上海至合肥段),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之沿江通道的骨干线路、沿海及京沪辅助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11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2年9月28日,北沿江高铁江苏段正式开工。 2022年11月1日,北沿江高铁上海段开工。
北沿江高铁起自上海市上海宝山站,经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南京市及安徽省滁州市、合肥市,接入合肥南站,正线长度553.762公里,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全线设16座车站。
中文名:北沿江高速铁路
线路长度:553.76 km
设计速度:350 km/h
铁路等级:高速铁路
起止站点:上海宝山站—合肥南站
途经省市: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
沿途城市:上海、苏州、南通、泰州、扬州、南京、滁州、合肥
2013年9月,上海至南京、合肥、武汉、重庆至成都的沿江高铁纳入《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
2016年7月,沿江通道“上海~南京~合肥~武汉~重庆~成都高速铁路”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2016年11月初,北沿江铁路南通至上海段(含过江通道)方案研究项目招标。
2017年12月5日,北沿江高铁预可、可研及勘察设计项目招标。
2018年2月2日,沿江高铁上海至合肥段项目进行勘察设计一次性总体招标。
2020年2月14日,北沿江高铁列入《江苏省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实施项目。3月,国家铁路集团鉴定中心组织了可研报告鉴修评审会,全线技术方案已基本稳定。 7月,新建沿江高速铁路工程上海至合肥段地勘监理招标。
北沿江高速铁路地图
2022年5月,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复北沿江高铁江苏段通航论证。 6月17日,生态环境部批复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8月,北沿江高铁初步设计获国铁集团、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 9月,自然资源部批复北沿江高铁江苏段控制性工程先行用地。 9月6日,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安徽段)站前工程、四电集成及相关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 9月10日,沪渝蓉高速铁路沪宁段项目开启工程招标 。9月28日,北沿江高铁江苏段开工。 10月,北沿江高铁上海到南京段全面开建。
2022年10月31日,北沿江高铁安徽段开工。 11月11日,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上海特大桥开钻第一桩,沪宁段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11月26日,北沿江高铁引入合肥枢纽工程跨合巢芜高速公路特大桥右线80号桥墩混凝土顺利完成浇筑。 12月7日,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引入南沿江城际铁路i类变更工程的箱梁架设施工圆满完成。 12月12日,上海至南京至合肥(北沿江)高铁崇启公铁长江大桥首根钻孔桩正式开钻。
2022年12月18日,上海至南京至合肥(北沿江)高铁南通特大桥首根桩浇筑完成。 12月23日,崇明段崇太长江隧道正式开工,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2023年1月18日,北沿江高铁沪宁段首个桥梁承台——江苏如皋市的通泰扬特大桥554号墩承台浇筑完成。
2023年4月27日消息,北沿江高铁跨滁河特大桥即将打下首桩。 5月12日,安徽段首榀箱梁开始浇筑。 5月25日,上海至南京至合肥(北沿江)高铁崇明特大桥首个墩身浇筑完成,标志着大桥进入墩身施工新阶段。 6月2日,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沪宁段首榀箱梁成功浇筑,项目建设正式进入箱梁预制生产阶段。 6月27日10时,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安徽段跨沪陕高速公路特大桥首个主墩墩身完成浇筑。 6月27日,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安徽段跨沪陕高速公路特大桥首个主墩墩身完成浇筑。 7月5日,崇启公铁长江大桥两主塔桩基全部完成。 7月7日,北沿江高铁首孔40米箱梁顺利完成浇筑。 8月,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北沿江)安徽段站前4标肥东制梁场取得国家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产品生产许可证。 8月,沪宁合高铁安徽段首榀箱梁成功架设,施工进入全线架梁阶段。 9月1日,中铁十四局集团北沿江高铁八标制梁场迎来首孔箱梁生产。 9月,由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北沿江高铁站前6标海门制梁场顺利通过国家铁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 9月27日,北沿江高铁(沪渝蓉高铁)江苏段首次架桥机架设箱梁在扬州完成 。9月30日,新建沪宁合高铁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合肥枢纽跨店埠河特大桥施工现场
设计参数
铁路等级 | 高速铁路 |
---|---|
正线数目 | 双线 |
设计速度 | 350千米/小时 |
轨道类型 | 无砟轨道、无缝钢轨 |
轨道标准 | 1435毫米(标准轨) |
正线间距 | 5.0米 |
最小曲线半径 | 一般地段7000米、困难地段5500米 |
最大坡度 | 一般地段20‰,困难地段25‰ |
闭塞类型 | 自动闭塞 |
到发线有效长度 | 650米 |
牵引种类 | 电力 |
机车类型 | 动车组 |
列车运行方式 | CTCS-3级自动控制 |
行车指挥方式 | 调度集中 |
线路走向
根据2021年11月17日获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起自上海市新建上海宝山站,经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南京市及安徽省滁州市、合肥市,接入既有合肥南站。
线路从上海枢纽引出穿长江口南支上崇明岛,跨长江口北支进入启东,途经海门、南通、如皋、泰兴、泰州、扬州、仪征、六合、南京江北新区、滁州,西至合肥。 线路运营长度554.59千米,新建线路长度519.87千米。其中上海境内新建线路51.04千米,江苏省境内新建线路365.50千米,安徽省境内新建线路长度103.33千米。全线桥梁长度486.3千米,隧道长度19.622千米,桥隧比例97.3%。包含上海枢纽、南通地区、泰州地区、扬州地区、南京枢纽和合肥枢纽等相关工程。
安徽段自南京北站向西引出,后折向西南方向,跨越京沪铁路后从南侧绕避南谯区既有建成区及规划建设区布线。跨越京沪高速铁路后基本沿京沪高速铁路西侧并行,在既有滁州站西南侧新设本线车场,出站后折向西,以隧道形式穿越神山后,在大墅境内设大墅站,后取直途经巢湖市栏杆集镇,跨越沪陕高速公路后,基本沿既有合宁铁路北侧并行布线,至肥东站进站端置换利用既有合宁铁路引入合肥枢纽主客站——合肥南站。
沿线车站
江苏省境内南京北站、扬州东站、泰州南站、黄桥站、如皋吴窑站、南通站、海门北站、启东西站等站点已明确设置。
根据获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北沿江高铁全线设上海宝山站、太仓站、崇明站、启东西站、海门北站、南通站、如皋西站、黄桥站、泰州南站、扬州东站、仪征北站、南京北站、滁州站、大墅站、肥东站、合肥南站等16座车站。
2022年5月,交通运输部批复北沿江高铁江苏段通航论证,北沿江高铁工程新建车站分别为上海宝山站、崇明站、启东西站、海门北站、如皋西站、黄桥站、泰州南站、仪征北站、六合西站、南京北站、大墅站;改建车站为太仓站、南通站、扬州东站、滁州站、肥东站;利用既有车站为合肥南站。
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正线全长526.032公里,其中,完全利用或线下工程利用南通市境内的盐通铁路段共计6.837公里,新建段长519.195公里。正线按高速铁路标准建设,为双线电气化客运专线,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相关工程包括上海枢纽、南通地区、扬州地区、南京枢纽、合肥枢纽和南京枢纽普速系统改建工程,相关工程设计速度为80至250公里/小时。正线设车站16座,其中,新建10座,改建5座,利用既有1座。南京枢纽普速系统改建工程设车站5座,其中,新建1座(与正线南京北站共站),改建4座,拆除浦口北站。
崇启公铁长江大桥
崇启公铁长江大桥主桥是北沿江高铁控制性节点工程。其构造为双层布置的公铁两用桥,上层是双向6车道、时速100km的一级公路;下层是时速350km的双线高速铁路+时速250km的双线城际铁路。大桥分为主通航孔桥、非通航孔桥、南北岸公铁合建引桥、南北岸单建铁路引桥;其中主通航孔桥为主跨400米双塔双索面钢桁结合梁斜拉桥,是世界最大跨度双塔双索面公铁两用无砟轨道斜拉桥。
北沿江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中沿江通道的骨干线路,是沿海及京沪辅助通道、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北沿江城市与南京都市圈、上海都市圈快速直达的快捷通道,承担沿江通道川渝鄂皖地区直通上海及与江北沿线旅客交流、中西部地区与华东地区旅客交流。项目的建设对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及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北沿江高铁可行性研究于2021年11月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
建设北沿江高速铁路是策应“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需要,也是构建沿江高铁环形线路、推动扬子江城市群融合联动发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支撑,对全面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具有重要意义。北沿江高速铁路建成后,连云港可通过连淮扬镇铁路接入扬州枢纽后与之相连,届时,连云港至上海之间将有沿海、连淮扬镇、北沿江3条通道。江苏省相关部门正积极与上海市有关部门沟通协商过江通道规划问题。该通道建成后,理论上扬州到上海有望2小时内到达,泰州至上海有望1小时左右到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