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编辑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始名“三江师范学堂附属小学”,1902年由当时的两江总督张之洞创办,一直具有依托著名大学办学,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实验的传统,是对中国现代初等教育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所学校。1984年改用现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现任校长余颖。学校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教学大楼宽敞明亮,教育设施日趋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拥有5位特级教师。84位教师中有6位中学高级教师,49位小学高级教师,青年骨干教师不断涌现,在省内外崭露头角。学校已成为教书育人的理想场所,必将无愧于“中国名校”的盛誉。分珠江路校区、四牌楼校区和仙鹤门校区。
中文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简称:南师附小
创办时间:1902年
办学性质:小学
所属地区:江苏省南京市
附小美景
学校坐落于鸡鸣寺旁,北极阁下。占地面积18132平方米,其中校舍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 U字形教学楼大气磅礴,学校整体建筑风格朴实厚重。校园环境优美怡人,小桥流水,绿树成荫;金鱼游弋,白鸽翩飞。苍松翠柏,古树名木是学校悠久历史的见证;民国建筑“杜威院”、“望钟楼”得以保留,也见证了学校的百年沧桑。
附小美景
1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我校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教育教学特质。学校从创办之日起,就十分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建国以后,学校仍十分注重实验研究。五十年代,学校先后进行过分组讨论教学法、大单元教学法、苏联凯洛夫教学法的实验研究,数学、自然、语文等学科的实验研究持续不断。1958年初,我校接受了省教育厅下达的试行小学五年制的实验任务。试点班的斯霞、刘祥发老师自己拟定大纲、选编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累经验,使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斯霞老师总结出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的随课文分散识字的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法,并在全国推广,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小学教育界的梅兰芳”。 1980年,学校被列为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后,加大了在各学科坚持改革实验的力度,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中1983年由老校长陈树民领衔开展的“听读欣赏”试验,在省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总之,我校丰厚的历史积淀、优质的办学资源、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赢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
斯霞
在“爱的教育”的指引下,我们在课程校本化建设上又有了新的突破。我校“访学护照”的强势推出,“阅读银行”的成功建立,“家长学堂”的多次举办,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建了新的平台,这些举措都让人耳目一新。为了体现“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基”的学校教育的使命,凸现我校“培德、启智、融情”的新校风的精神实质,将活动课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我的课程我做主”,2008年,我们我们确立了每月一个主题的“附小儿童节”,通过感恩节、运动节、读书节、艺术节、礼仪节、明星节等主题,开展综合性的课程活动。努力为学生创造富有意义和童趣的校园生活。这些活动紧扣时代主题、学校特色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分层次、有计划地开展,让南师附小真正成为了孩子们的“花园、学园、乐园”。
附小校训,学风
学校以实验为办学宗旨,一批专家、学者先后在校担任领导工作,开展教育实验。1958年学校进行五年制学制改革试点,并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学制改革试点学校;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斯霞老师总结了随课文识字的经验,培育形成了分散识字流派;1982年——1994年进行小学语文“听读欣赏实验”;“小学语文听读欣赏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于2001年10月得到南京市教研室的批准并资助;“现代斯霞型教师成长的研究”、“以生命的和谐发展为基础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分别被确定为江苏省教育科学立项课题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如今的校园,金鱼游弋,白鸽飞翔,校园网的全线开通为教师、家长和学生搭建起一个资源共享、在线学习、在线交流、在线管理的现代化教育与管理的平台。 “听读欣赏”校本综合课程引入先进教
学理念,创设出自由而和谐的课堂气氛;“大课间”活动融合了体育、音乐、美术,以活泼的形式、开放的空间让儿童舒展生命,张扬个性;以“做中学”为主要特色的科技活动充分激发儿童创造力,培养儿童科学素养;以艺术体操队为代表的课外兴趣小组则不仅发掘儿童的潜力,还为国家及省市兄弟学校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在世界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为国争了光。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周卫东校长个人简介:
周卫东校长
周卫东,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南京晓庄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硕士生导师。工作以来,提出“为品格而教”“高观点、低结构、中温度”等教学主张,形成了“儿童立场,灵动自如,深刻隽永”的教学风格,出版个人专著《应答与建构》《为品格而教》。主持或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并获全国大奖。《江苏教育》《教育视界》《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研究》等十多家媒体对他的研究成果和成长故事进行封面人物介绍。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专业论文500余篇。
196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单位,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1978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苏省重点小学。1980年成为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学校先后被授予南京市文明单位、南京市模范学校、江苏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始终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办学的宗旨,一批大学教授、学者先后在校任教,开展教育实验。建国以后,学校曾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学制改革试点学校、首批省级重点小学、首批省级实验小学,是全国百所名牌小学之一、全国文教先进单位。学校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均被公认为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校风严谨笃实、学生全面发展、科研成果显著的学校。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斯霞老师总结了随课文识字的经验,培育形成了分散识字流派。她七十多年一直坚守在教育工作岗位上,为培养下一代呕心沥血,无私奉献,被誉为“小学教育界的梅兰芳”,是全体教师的楷模。
2021年1月,入选“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