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画派 编辑
金陵画派,是明末清初活跃于南京地区的艺术流派,以龚贤为首。据画史载,一般公认者有龚贤、樊圻、蔡泽、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谢荪、胡慥、陈卓等人。多以江南山水为表现内容。其作大多雄伟而秀丽,很具江南山水特色。金陵画派中的个人画风相距甚远。
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在南京地区出现了一支引人注目的画派,世称“金陵画派”。
一般认为以龚贤为首的八位画家代表了这一流派的骨干力量,他们中还有樊圻、高岑、邹喆、蔡泽、李又李、武丹、高岑。另外还有人把施震、盛丹、王概等人列为八家。可见,当时的南京聚集了一大批有才华的画家。龚贤曾说:“今日画家以江南为盛,江南十四郡以首都(南京)为盛,郡中著名者且数十辈,但能吮笔者奚啻千人!”金陵画派中的个人画风相距甚远,彼此除偶有笔会以外并无深交。他们相聚在南京,用各自手中的画笔,去描绘出自己的一片艺术天地。他们的艺术成就各不相同,而声名最高、成就最大的当推龚贤。
龚贤(1618-1689),又名岂贤,字半千,又字野遗,岂贤,号半亩,又号柴丈人。江苏昆山人。长期侨居金陵(今江苏南京),流寓清凉山。 位居“金陵八家”之首。
他出生于苏州一个家道中落的官宦之家,幼年随家迁居南京。他生活在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13岁习画,21岁左右在秦淮河畔参加了复社的活动,其时正值明崇祯末年,复社成员在这里结社赋诗,讲学论艺,挽救民族的危机。由于正直不阿的人品,以及在诗,书,画上的成就,龚贤已在南京士大夫中崭露头角。
南明弘光元年
孔尚任是孔夫子的后代,是龚贤的一位“忘年交”。1689年,孔尚任来南京,拜访了龚贤,病中的龚贤讲了许多官场上令人痛恨的事。孔尚任十年后完成了名剧《桃花扇》,其中许多内容就是龚贤在南京的亲身经历。龚贤逝世后,孔尚任帮助归葬昆山故里。《深山飞瀑图》、《急峡风帆图》、《木叶丹黄图》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