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中山纪念馆 编辑
孙中山纪念馆,原名藏经楼,位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密林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筑。主楼高20.8米,顶上盖绿色琉璃瓦,屋脊为黄色琉璃瓦,正脊中央饰有紫铜回轮华盖,梁、柱、额枋均饰以彩绘。楼内珍藏孙中山先生的经典著作和奉安照片等珍贵史料。楼前广场正中的花台上竖有一尊高2.6米的孙中山先生全身铜像。楼后有长达125米的碑廊,上刻孙中山先生所著“三民主义”全文。
2021年8月经中宣部正式批复,同意进行孙中山纪念馆改陈布展,由原来的藏经楼展馆,搬迁到现嘉麟楼展馆。
2022年12月31日起,搬迁并改造一新的孙中山纪念馆新馆试运行开放。
中文名:孙中山纪念馆
类别:纪念馆
开放时间:1989年5月30日
地点:南京
竣工时间:1936年
孙中山纪念馆风景(一)
孙中山纪念馆风景(二)
孙中山纪念馆位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茫茫林海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筑。1934年中国佛教协会发起募建。
此楼专为收藏孙中山先生的物品而建,又名藏经楼。主要包括主楼、僧房和碑廊三部分,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现辟为孙中山的经典菱处,还展出奉安大典珍贵史料。
主楼共三层,底层为讲经堂,并有夹楼听座;二楼为藏经、阅经及研究室;三楼为藏经室。
登上雄伟的中山陵,向东眺望,在密林深处的万顷绿浪中,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古典建筑,犹如仙境中的琼楼玉宇,这就是南京孙中山纪念馆。
孙中山纪念馆包括藏经楼、《三民主义》碑廊、中山书院等建筑。藏经楼是一座中国传统式建筑,包括主楼、僧房、碑廊,是抗战前总理陵园的纪念建筑之一,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藏经楼主楼和《三民主义》碑廊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三楼正中悬有一方直额,上书“藏经楼”三字,黑底金字,为当代著名书法家武中奇手笔,大门门楣横匾上书有“孙中山纪念馆”六个大字,这是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名誉主席屈武所书。
藏经楼外观为三层,中间还有一夹层,共四层。底层大厅里连续不断播放《总理奉安大典》资料录像片,这部录像片是根据当年孙中山先生病逝、安葬时拍摄的实况影片录制的,真实地再现了孙中山先生病逝、公祭、建陵、迎榇和奉安的全过程,有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孙中山纪念馆
主楼后的碑廊是国内罕见的一座大型碑廊。碑廊长125米,左右对称,中轴线上建有僧房五间,两翼有回廊及碑亭二座相连。廊壁嵌有冯玉祥将军赠送的河南嵩山青石碑138块。爱国将军冯玉祥对孙中山先生十分崇敬,早在1920年秋,冯玉祥就开始同孙中山联系,此后,孙中山不断地做冯玉祥的工作。1928年底,中山陵墓已即将建成,陵园正在积极筹备孙中山安葬事宜,冯玉祥通过孙科向孙中山葬事筹备处表示,愿意捐一批河南嵩山青碑石,在中山陵园镌刻孙中lJJ的《三民主义》全文,得到同意后,他精心挑选了90多块碑石,运到南京,准备镌刻在中山陵正对面的邵家山上,并在那里建造一座13层的纪念塔。1930年爆发了蒋、冯、阎的中原大战,冯玉祥要在中山陵园邵家山刻碑建塔的事也就化为泡影。直到1935年,中国佛教会在中山陵墓东侧建造藏经楼,这批石碑才被用来在藏经楼后面建造了一座碑廊,镌刻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全文。冯玉祥所赠送的90多块碑石不够,又从河南嵩山选购了40多块碑石,精心镌刻了《三民主义》全文,共16讲,15.5万字,由民国时期14位书法家书写,全部是楷书阴刻,风格各异,造诣精湛,堪称当代书法艺术中的精品,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孙中山纪念馆
中山书院位于藏经楼西侧,占地2800平方米,楼外铺以草坪,广植各种名花佳木。主楼为两层仿古建筑,整个建筑典雅秀丽,令人赏心悦目。书院主要用于有关孙中山先生的纪念活动、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楼下辟三个陈列展厅,厅内展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谒陵的照片及《孙中山著作及学术研究成果展》。另在东厅还举办《中山陵收藏书画精品展》,陈列中山陵园收藏的著名书画家林散之、萧娴、武中奇、费新我、黄养辉等人的书画精品。
辛亥革命名人蜡像馆是孙中山纪念馆下属机构之一,位于藏经楼东侧有六百年历史的灵谷公园无梁殿内,展出辛亥革命前后57位名人蜡像。这些蜡像组成22组场景,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风貌。蜡像按真人大小1:1制作,造型准确,形态逼真。
孙中山纪念馆在史料陈列、文史研究和馆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先后出版了《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中山陵园史话》、《民国名人与中山陵》、《孙中山手书碑刻》、《吴敬恒碑刻》等,并刊出《中山陵文史信息》与各地同行交流。孙中山纪念馆与海内外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建立了广泛交流和合作关系,每年都要举办大型联谊活动并进行学术交流,还与台湾国父纪念馆、日本神户孙中山纪念馆建立了联系和交流。孙中山纪念馆是中山陵园景色最佳处之一,莺飞草长的江南三月,梅花、杏花、桃花、茶花次第开放,这里花团锦簇,暗香浮动,美不胜收;七月流火,这里浓荫匝地,溪水潺潺,悠长的蝉鸣伴着徐徐清风给人们带来无与伦比的惬意;到了桂子飘香的金秋,坐落在万株桂园中的纪念馆香气袭人,使人们久久徜徉,不忍离去,更有那深秋,似火的枫林,顿使您吟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佳句;而瑞雪后的孙中山纪念馆,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则令游人更有一番情趣。
孙中山纪念馆
2021年8月经中宣部正式批复,同意进行孙中山纪念馆改陈布展,由原来的藏经楼展馆,搬迁到现嘉麟楼展馆。
2022年12月31日起,搬迁并改造一新的孙中山纪念馆新馆试运行开放。
孝经鼎
孝经鼎位于中山陵广场南端的正中,是由戴季陶和中山大学师生捐建的。因为鼎内有六角形铜碑,上刻戴季陶母亲黄氏所书写的《孝经》全文,所以称为孝经鼎。
孝经鼎由张镛森设计,金陵兵工厂(今南京晨光集团公司)于1932年铸造,造价1.3万元。高约4.25米,腹径1.21米,重约1万斤。铜鼎外观为圆形,三足二耳,由三节构成,可以拆卸开来。鼎壁的一面铸有“智、仁、勇”三字,这是孙中山对革命军人的要求,他要求革命军人必须区别于一切为军阀卖命的旧式军人。
音乐台
音乐台位于中山陵以南,由美国三藩市(旧金山)华侨与辽宁省政府捐款建造。关颂声、杨廷宝设计,利源公司承建。1932后秋天动工,次年夏天落成。占地4200多平方米,造价9.5万元。音乐台的全部建筑,以钢筋混凝土为材料。它的平面为半圆形,圆心处建造舞台,台高3.3米。台背部建弧形大壁,以汇集音浪。照壁长22米,宽13.3米,用水泥假石镶面。壁顶端雕回龙花纹,回纹下有石兽头三具,内导水管,水由兽石喷出,成弧形射线,注入台下池中,景象十分动人。台前边缘有三层波纹形层梯。台下紧围前沿,有一汪月牙形莲花池,池底有伏泉,水甚清澈,终年不涸。池前依坡就势,修整成以50米为半径的半圆形盆状大草坪,放射形直道与半圆形圈道使之分割成12块小扇形的草坪,作为听众席,可容纳3000余名观众。沿草坪外缘绕以钢筋水泥回廊,廊长150米,宽6米,上架花棚,紫藤攀缘,下置石凳,供游人坐憩。音乐台整个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建筑精美,是中山陵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之一,现已成为南京市普及高雅艺术的首选阵地。
流徽榭
流徽榭建于中山陵二道沟筑坝蓄水的人工湖之上,俗称中山陵水榭。
这座优美的亭子,是当时的陵园工程师顾文钰设计的,造价1.1万元,由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捐建,1932年冬天落成。
流徽榭长14米,宽10米,顶为卷棚式,盖乳白色琉璃瓦,红色立柱。全部建筑为钢筋水泥铸筑,十分坚固。亭的四周围有1米高的栏杆,游人可在此凭栏眺望紫金山的湖光山色。亭内地面镶有八角形红色小磁砖,亭中设有水泥座栏,供游人坐憩。整个亭子三面环水,只有南面有石阶与驳岸相接。流徽榭是紫金山下一处风光绮丽的景点,这里山青水秀,湖平如镜,乳白色的水榭倒映入湖,衬以绿树蓝天,构成一幅梦幻般的画面,沁人心脾,是游人摄影、作画的理想之所。
“流徽榭”三字楷书匾额,由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徐向前元帅题写。
光化亭
光化亭坐落于中山陵陵墓广场东侧的小山丘之顶,是一座由海外广大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捐款所建的石亭,是陵园众多纪念性建筑最为精美的。它通体灰白,高雅庄重。光化亭为八角形,高12.2米。亭下两层平台,下层平台基边长22米,上层平台,对边距12.6米。亭有圆形柱12根,外圈8根,内圈4根,内圈沿柱设有石凳。光化亭由建筑学家刘敦桢设计,全部用巨大的福建花岗石建造,福建著名雕刻铺蒋源成石厂承建。850吨石料经过石匠们的精心雕凿,不施一根铁钉、一块木片,将屋脊、屋面、檐椽、斗拱、梁柱、雀替、藻井等装饰部件,巧妙组合成这座中国传统的八角形石亭。
行健亭
行健亭是陵园一座纪念性建筑,由广州市政府捐款所建,著名建筑师赵深设计,王竞记营造厂承建,1933年夏落成。
行健亭为方形,边长为9.3米,高12米,重檐攒尖顶。亭的每个角有4根支柱,4个角共16根柱,均饰以红漆。行健亭为钢筋水泥构筑,外形美观,坚固实用。亭内横梁、额枋、藻井、雀替都饰以彩绘,两重亭顶均覆以蓝色琉璃瓦。在万绿丛中的行健亭,恰如一枚彩色斑斓的明珠,光彩熠熠,生辉不已。
行健亭四周,设有水泥栏杆,高40厘米,可供游人坐憩。这里是中山陵陵墓大道与明陵路相接之处。凡到此的游人,无论是到中山陵,或是前往明孝陵,都已是颇感劳累,亟思觅一坐处暂憩片刻了。见了此亭,自然进来略坐片时,消除疲乏。古人云:“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行健亭以此命名,是最好不过的了。
孙中山纪念馆
孙中山纪念馆开馆以来,党和国家的许多重要领导人也都曾来纪念馆参观指导,彭冲同志在调中央工作以前,曾任南京市市长,他对中山陵有着很深的感情。孙中山纪念馆开馆以来,他曾三次莅临指导,还建议纪念馆应该将碑廊的全部石刻编印《三民主义碑刻》正式出版,并要加强与海外特别是与台湾方面的交流和往来,以扩大影响。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李鹏和夫人朱琳也在纪念馆陈列改造完成后不久,前来参观指导,还非常认真地观看了《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1996年11月1日,胡锦涛同志到中山陵视察,参观了孙中山纪念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山书院位于藏经楼西侧的丛林间,是孙中山纪念馆的一个组成部分。1993年秋,香港意利辉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健、总经理蒋明向中山陵园投资100万元人民币,中山陵园自筹资金80万元,在藏经楼西侧抗战前的总理陵园办公厅旧址兴建中山书院,工程于1994年11月竣工,199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七十周年纪念日正式启用。
嘉麟楼位于中山陵墓中轴线博爱坊东侧80米,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地理位置优越,游客量大。重新布展后,纪念馆展陈面积将由550平方米增至2700平方米,展线达480米。展馆搬迁后,藏经楼将作为孙中山纪念馆文物史料保管中心,继续发挥其中山陵附属纪念性建筑的文物展示与活化利用功能作用。
改陈后的孙中山纪念馆基本陈列名称仍为《世纪伟人—孙中山生平史迹展》,具体包括:“少年萌愿立志救国”“推翻帝制创建民国”“百折不挠捍卫共和”“国共合作伟大转折”“与世长辞万众景仰”“崇高精神宝贵遗产”六个部分。共展出文物藏品164件(套),其中40多件为首次展出,展出图片305幅,使用场景、雕塑、艺术品、多媒体等表现形式32项,力求精益求精,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奋斗的一生。
2020年,入选“第四批国家三级博物馆名单 ”。
紫金山天文台、海底世界、灵谷寺、中山植物园、美龄宫、音乐台、明孝陵、中山陵、紫霞湖、梅花山
公交9路、游1路、游2、游3路可到达。中山陵园内有旅游小火车可以到达,或可以租用陵园内的8-10座的电瓶车。
1、中山陵景区门票,80元,包含景点中山陵、灵谷寺、音乐台、孙中山纪念馆。
孙中山纪念馆
2、中山陵景区、明孝陵景区的景区套票,130元,包含两个景区内所有景点。持套票可免费乘坐景区间游览小火车。
3、中山陵年票150元,除涵盖了两景区内所有景点外,还包括白马公园、头陀岭山顶公园、美龄宫、紫金山天文台、中山植物园。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