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市博物馆 编辑
南京市博物馆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一座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是南京市市立博物馆,国家重点博物馆之一,是江苏省、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她的前身是建国初期成立的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1978年南京市博物馆正式挂牌。南京市博物馆担负着南京地区的地下遗址和古墓葬的考古发掘调查,文物的保护、藏品的征集与保管,以丰富的文物、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为基础,展示南京在中国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发展的轨迹,重点展示南京古都历史文化的成就。
南京市博物馆所处的朝天宫是江南地区建筑等级最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朝天宫之名,系明洪武十七年(1385)太祖朱元璋下诏亲赐,取"朝拜上天"之意。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五年(1866)重建,占地面积约四万平方米。
中文名:南京市博物馆
类别: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
开放时间:8:00——17:00(16:00停止售票),全年无休
地点:南京市朝天宫4号
挂牌成立时间:1978年
性质: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国东吴时期,孙权在这里设置冶官,将冶山作为东吴制造铜铁器的重要场所。除制造兵器和用具外,据说也铸造铜钱。
东晋初年,司徒、丞相王导将冶山改建为自己的私人别墅,明为"西园"。当时的西园"果木成林,又有鸟兽麋鹿",风景十分优美。王导常于此召集文人雅集。据《六朝事迹编类》记载,当时冶山仍有冶坊开工,其时王导曾患重病,疾久不愈,方士戴洋进言:"君本命在申,而申地有冶,金火相铄(古代以地支配五行,申属金),于君不利"。因此,王导下令把冶坊迁至清凉山、石头城一带,他所患疾病居然不治而愈了。由于王导采取了保护环境的措施,使得冶山地区从此成为名副其实的风景胜地。 冶山西有卞公墓、卞公祠。卞壸为东晋名臣,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历阳(今安徽和县)镇将苏俊起兵攻打建康,卞壸率部抗击大败,父子二人同时遇难。 "苏俊之乱"平定后,朝廷将卞壸葬于冶山西侧。卞壸父子忠心报国,事迹感人,历朝历代对卞壸墓均曾加修葺,因卞壸祠之兴建早于朝天宫,故民间有"先有卞公祠,后有朝天宫"之说。
南京市博物馆
盛唐时期,治山建有太极宫,李白、刘禹锡等大诗人曾先后至此登临。
宋代名为天庆观,苏轼、王安石、陆游等人也都曾游历此处。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战败被俘,在押往大都(北京)的途中,曾夜宿于此,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句。
元代名为玄妙观,后改为"大元兴永寿宫"。明洪武十七年(1385)太祖朱元璋下诏改建,并赐名为"朝天宫"。明代的朝天宫既是皇室贵族焚香祈福的道场,同时也是春节、冬至、皇帝生日这三大节前文武百官演习朝拜天子礼仪的场所。
南京市博物馆
清代康熙、乾隆时期,随着江南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朝天宫也逐渐得到重修,规模甚大,"宫观犹盛,连房栉比"。康熙南巡时,曾为朝天宫题写匾额,曰:"欣然有得"。乾隆留下江南,曾先后五次登临游览朝提高,每次都题诗寄兴。如今刻有五首乾隆亲笔题诗的石碑,仍完整的立在朝天宫后山的御碑亭内,供游人观赏。 道光年间因朝天宫屡遭火灾,从风水家言,把朝天宫大山门由朝正东,改为偏向东南。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定都年间,把朝天宫改为制造和储存火药的"红粉衙"。同治五年(1866)两江总督曾国藩,为了标榜儒家思想,粉饰太平,将后来的道观改为孔庙,并把原在成贤街的江宁府学迁至朝天宫。于是就形成了中为文庙,东为府学,西为卞公祠的格局。文庙面临云渎,正南端有照壁,东西与宫墙连成一体,照壁正面嵌有"万仞宫墙"四个砖刻大字,"万仞宫墙"语出《论语·子长篇》,颂扬孔子文章道德之高。宫墙内为泮池,是文庙的标志性建筑,宫墙东西两侧为砖雕牌坊,上刻"德配天地","道观古今"门额,系曾国藩所书。
南京市博物馆
建国以来,朝天宫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建筑群重新焕发了青春。1957年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市博物馆所在地,精美绝伦的古代文物展示,雄伟壮观的古代建筑,两者交相辉映,成为古都南京的一颗明珠。
南京市博物馆
南京市博物馆
雅罗斯拉夫艺术博物馆馆藏油画与雕塑文物展
南京市博物馆
这次来南京展出的俄罗斯油画与雕塑作品,是雅罗斯拉夫博物馆收藏品中的精品,有些是著名画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是第一次到中国来展出,这58件作品足以让我们领略十九至二十世纪俄罗斯油画与雕塑的风格,品味俄罗斯艺术的韵味,得到高雅的艺术熏陶。
南京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
为配合江苏省首届文物节和南京市第三届文化艺术节,我们精心组织安排了《南京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南京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在国家文物局,江苏省的关心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一些成果。这些成绩和荣誉的取得,首先要感谢各级政府部门一以贯之的支持;感谢社会各界和市民的热切关注;更要感谢奋斗在文博第一线的文物工作者的辛勤耕耘。由于他们的理解,支持,辛劳和汗水,才有今天南京文物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李源潮同志曾指出:“上要对得起祖先,下要对得起后代,要让古都神韵永驻。” 我们的工作还做得不够,同政府与市民的要求还有差距。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历史责任当仁不让。
南京市博物馆
鸡鸣春晓金陵早—陈大羽先生作品展
2005年,岁在乙酉,又到了一个传统的鸡年,围绕着新年迎春这样一个主题,南京市博物馆于2月4日至2月28日举办“鸡鸣春晓金陵早——大羽先生国画作品展” 。
南京市博物馆
俄罗斯艺术精品展
南京市博物馆
这本图录,为每件作品标明了作品名称、作者和年代。作为展览的衍生书籍,它既给观众留下了一份参观纪念物,也更给艺术爱好者和专业工作者,提供了一份学习和研究俄罗斯油画和雕塑艺术的宝贵资料。
瓷珍雅集——馆藏元明清瓷器展
汇聚了馆藏元、明、清三个时代的瓷器精品,分为“元瓷珍藏”、“明瓷集萃”、“清瓷雅韵”等三个单元,展示了各类瓷器精品160余件。除展示三个时代代表性瓷器实物外,还以展板形式汇集了大量不同时期官窑、民窑款识,为瓷器爱好者和收藏者提供了一个了解瓷器釉色、造型、款识等各方面知识,近距离欣赏瓷器之美的机会。
玉堂佳器——馆藏精品展
展出包括“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青釉羽人纹釉下彩盘口壶”等国宝精品在内的文物精品20余件,是馆藏文物的精华所在。展厅内部设置,采用典型的江南多进穿堂式格局,将文物精品以1-2件为一组的形式,分别安排在相对独立的空间,使观众在欣赏文物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龙蟠虎踞——南京城市史展
展览利用馆藏文物和南京地方文献资料,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分为从远古到秦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五个单元,全面表现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的南京历史与文化,重点展示了南京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在陈列内容上突破文物展品的局限性,大量采用文献、照片、档案等历史资料;在陈列形式方面大胆尝试多种陈列语言和新技术、新材料,运用复原场景和创作画等形式重现历史。展出文物1600余件。
圣塔佛光——金陵长干寺地宫出土文物展
展览分佛光掠影、长干佛脉、盛世重光、庄严宝函、佛门七宝、袅袅佛香、虔心发愿、舍利圣物八个主题,展出文物30余件,其中包括七宝阿育王塔、金棺银椁、丝绸织品、水晶球、玛瑙杯、念珠、鎏金银凤、银鎏金莲花宝子香炉等。
胜迹千年——朝天宫历史展
朝天宫是江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明清官式古建筑群。朝天宫之名,系明洪武十七年(1385)太祖朱元璋下诏亲赐,取“朝拜上天”之意。朝天宫所在的冶山地区是南京开发较早、较为知名的地区,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历朝历代建置、沿革屡经变迁,史不绝书。
现存建筑于清同治五年(1866)重建,分为东、中、西三路。东路为江宁府学,西路为卞壼祠,中路为府学文庙,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1957年,朝天宫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南京市博物馆所在地。
为了使广大游客和各界人士能够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朝天宫的历史沿革与现状,我馆制作了《胜迹千年——朝天宫历史沿革展》。展览分为“冶城春秋”、“朝天云阁”、“人文掌故”三个单元,分别介绍朝天宫的历史沿革、现状和历史上的掌故、诗文。此外,还将展示记载朝天宫历史的两座石碑。
宁沪杭馆藏海派书画展
2024年5月,“江南那片海——宁沪杭馆藏海派书画展”在博物馆展出,展厅地面用光影营造出水波粼粼的效果,加上各种折扇、花瓣、假山石等装饰,美不胜收。
风采迷人
六朝风采
为进一步广泛传播六朝知识,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在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宿白先生的建议下,从2001年起,南京市博物馆经三年努力,全馆上下通力合作编纂成了这本与陈列展览同名的《六朝风采》图录。 全书是在考古、收藏、研究的基础上,精选馆藏六朝文物三百余件,并择选部分南朝石刻的典型作品与栖霞山千佛岩南朝石窟的有关资料,依据“生活用具”、“丧葬用具·壁画”、“其它”编排,以清晰的图片和简要的中英文说明,全面地展现了南京六朝文物特色,为文化史学界、艺术界以及教育界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建康都城遗迹探寻
南京市博物馆
考古工作
南京市博物馆有一支专业考古队伍,负责南京地区的地下墓葬和遗址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工作。大量的田野考古收获,为研究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轨迹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汤山南京直立人化石地点的考古发掘,出土了距今35万年的南京猿人头骨化石和一大批动物化石,这是在南京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迹。该项考古被评为1994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九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南京人化石地点》考古报告被评为"第二届夏鼐考古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第二届文博学术论著奖"特别奖。南京象山等地一批六朝家族墓地的考古发掘,获得了六朝家族,特别是王氏、谢氏、李氏、高氏家族的墓葬规制与习俗的珍贵资料,被评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高淳薛城遗址的发掘,出土了大批的新石器时代文物,其中彩陶、玉器极为珍贵,是继南京北阴阳营遗址发现后,南京又一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被评为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提名奖。此外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集中在南京地区的史前考古、六朝考古、明代考古等方面,收获丰硕。汤泉牛头岗古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六朝建康城遗迹考古、六朝帝王陵寝考古调查、明故宫遗址考古调查、明代龙江船厂遗址考古调查,都是考古研究工作的重要课题。
南京市博物馆藏印选
南京市博物馆
其他资料
该馆重视学术研究和出版工作,编辑出版有《唐明徵君碑帖》、《南京风物志》、《南京文物与古迹》、《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出土六朝墓志》、《六朝文物考古论文选》、《南京人化石地点》、《明代冠服首饰》等书。其中《南京人化石地点》获“第二届夏鼐考古奖” 、 “江苏省第二届文博论著特别奖” 。该馆人员还撰写大批考古简报、学术论文,在全国各有关学术刊物发表。此外还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在馆内作学术交流,参加全国及海外专题学术研讨会,将研究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该馆的宣教工作富有特色,与南京地区大中小学共建教育基地,通过参观讲解展览,举办专题讲座,开办第二课堂,夏令营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历史、艺术、科技、考古等方面的知识教育,贯彻爱国主义实施纲要。该馆重视提高讲解。讲解员接待了大批中外贵宾,规范的服务,热情的介绍,受到一致的好评。
宣传教育工作具有特色,有一支用中、英两种语言的讲解员队伍,在国家、省市讲解员比赛中多次获奖。有一套中、英、日文语音讲解系统,可以满足国内外观众的讲解需要。还有一支大学生义务讲解员队伍,在节假日做好参观引导及讲解服务。与60多所学校共建了教育基地、实习基地,广泛开展社会活动,每年的夏令营更是吸引了很多学生参加。
《玉堂佳器——馆藏精品展》
展出“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青釉羽人纹釉下彩盘口壶”等文物精品20余件,是馆藏文物的精华所在。
《龙蟠虎踞——南京城市史展》
展览以从远古到秦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五个单元,全面表现南京的历史与文化,突出南京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云裳簪影——馆藏宋明服饰展》
展示了馆藏宋、明时代的服装与各种佩饰,其中各种服装、鞋袜20余件,各种金、银、玉首饰、佩饰100余件。
《胜迹千年——朝天宫历史展》
展览分为“冶城春秋”、“朝天云阁”、“人文掌故”三个单元,分别介绍朝天宫的历史沿革、现状和历史上的掌故、诗文。
《瓷珍雅集——馆藏元明清瓷器展》
汇聚了馆藏元、明、清三个时代的瓷器精品,分为“元瓷珍藏”、“明瓷集萃”、“清瓷雅韵”等三个单元,展示了各类瓷器精品160余件。
《圣塔佛光——金陵长干寺地宫出土文物特别展》
展览主题:佛光掠影、长干佛脉、盛世重光、庄严宝函、佛门七宝、袅袅佛香、虔心发愿、舍利圣物。展出文物:七宝阿育王塔等30余件。
咨询服务:
您可以在游客中心得到有关景区情况的咨询服务。
免费宣传材料:
您可以在游客中心索取免费发放的各种宣传品。
公共休息服务:
景区负责为您提供公共休息设施,您也可以在游客休闲中心休息。
吸烟区:
景区设置专门的吸烟区,在非吸烟区吸烟将会受到劝阻。
导游服务:
通过游客中心,您可以得到景区安排的导游讲解服务,也可以租用导览机自助游览。
医疗服务:
景区设有医疗点并与附近医院签定了救助协议,能使您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医疗服务。
邮政服务:
景区提供景点明信片、邮票等邮品,并设有邮政信箱。
购物服务:
景区设有旅游纪念品商店和特色购物项目“朝天宫”古玩市场。
失物招领和行李寄存:
景区设有失物招领和行李寄存处。
公共广播:
景区设有公共广播系统。
投诉:
景区设有投诉中心,由专人值班,受理游客投诉。
残疾人服务:
景区为残疾人提供轮椅、拐杖等专用设备,并有残疾人专用通道、卫生间等设施。景区还有青年志愿者团队为残疾人士提供帮助。
其他:
景区提供童车、文保鞋套等特殊服务项目。 注意事项
朝天宫古玩
南京市博物馆
保卫科
但负责朝天宫古建筑群和博物馆的安全保卫工作,按照国家一级风险防范的标准做好工作,确保文物和馆舍安全。
办公室
是全馆的中心枢纽,担负着全馆工作协调、往来接待、后勤保障、人事财务文档管理、基建、绿化、经营等工作。
华夏文化交流中心
担负着中外书画艺术界人士的艺术交流工作,以书画为友,切磋技艺,传承优秀传统书画艺术。 利用朝天宫古建筑群特有的古文化氛围,让人们理解读南京城市历史发展的进程,领略南京古都文化的精髓,欣赏南京历史文明的宝藏,是南京市博物馆多年努力的结果,朝天宫这颗被誉为金陵历史文化的明珠在现代都市中闪烁着璀璨的光辉,吸引着海内外无数的寻访者。
地 址:
南京市朝天宫4号 邮 编:210004
周边交通情况:
4路、23路、43路、48路、82路、83路、306路、中六线公交车朝天宫站下;41路、80路公交车建邺路站下;317路公交车朝天宫西街站下
南京市博物馆
门票:25元。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
上一篇 南京雨花石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