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市江宁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 编辑
南京市江宁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别名东晋博物馆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竹山路80号。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5月6日,是南京市成立最早的区(县)级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
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由东晋历史文化博物馆与江宁博物馆两大区域构成,设有千秋江宁、风流东晋、裴家同书画馆及一个临时展厅,占地面积17.8亩,建筑面积7480平方米,总馆藏文物达3000余件。
2020年12月,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中文名:南京市江宁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
地理位置:南京市江宁区竹山路80号
占地面积:7480 m²
类别: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
投用时间:1993年8月18日
开放时间: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正常开放
门票价格:免费开放
年度观众总数:85000人
全年开放天数:266天
博物馆级别:国家二级博物馆
别名:东晋博物馆、东晋历史文化博物馆
发生年份 | 沿革事记 |
---|---|
1958年 | 5月6日,由江宁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江宁县博物馆; |
1991年 | 12月3日,江宁县博物馆选址竹山公园西侧。 |
1992年 | 5月5日,江宁县博物馆破土兴建。 |
1993年 | 8月18日,建筑面积为1180平方米的大楼,正式对外开放。 |
2007年 | 4月27日,江宁区人民政府批准建设江宁博物馆新馆并选址竹山公园东侧。 |
12月18日,江宁博物馆新馆奠基。 | |
2008年 | 2月,鉴于江宁与东晋历史文化的特殊历史渊源,经南京市文物局批复,同意将“东晋历史文化博物馆”和江宁博物馆与竹山东麓同址建设; |
2011年 | 9月28日,东晋历史文化博物馆(江宁博物馆)全面向社会开放。 |
参考资料: |
综述
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采用“一址双馆”的布局,由国内首个全面反映东晋历史文化的“东晋博物馆”和展示江宁50万年历史变迁的“江宁博物馆”共同组成。主体结构形式为三层框架结构,整体以湖熟文化台型基址外形特征为设计元素,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天圆地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宇宙观为设计理念,集山、水、城、林为一体。
展厅设置
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设有4个大型展厅,由《千秋江宁》《风流东晋》《裴家同书画馆》三个固定展厅及一个临时展厅组成,并设有学术报告厅、非遗展区、4D多功能影院、《博苏堂》文创商店、陶艺作坊、沙画体验区、休闲阅览区等功能区。境内文物资源丰富,建国以来,境内古遗址、古墓葬发掘出土了数万件文物,出土的历史文物数量大、等级高,比如明代镶宝石金经盒、明代金束发冠、明代金冥币等都堪称国宝级文物。
综述
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现收藏的各类文物约2000余件,主要有西汉铜钫、西汉牛纽三足鼎、汉代大玉璧、汉代彩绘漆碗、东吴天册元年买地券、东吴佛像镜、东晋鸡首罐、蛙形水盂、宋代青釉瓷枕、元代铜权、明代琉璃建筑。构件及大量铜镜、陶明器、玉器等,这些文物生动体现了江宁土地上历代人民的创造和生活场景。
主要文物
镶宝石金挂件
该件明代镶嵌宝石金挂件长9.2厘米,宽9.2厘米,重275克,出土于沐英曾孙、沐英第三子沐昂的孙子沐瓒墓中,为信佛教人所用的经盒。这件经盒呈正方形,中间为空,侧面盖和器身有一旋钮,可自由扣合,正面錾刻双圈与浪花纹,内镶嵌7颗宝石,背面錾刻6瓣莲花纹,分别镶嵌3颗红宝石,3颗蓝宝石,四角分别镶嵌4颗宝石。一条金链连盖口两端,该器工艺精美,是明代王室成员奢华生活的写照。
镶红宝石金冠
该件明代镶红宝石金冠,宽12厘米,高10厘米,重173.1克。女性发冠,由三层祥云纹连瓣重叠而成,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冠顶高处竖一如意形金钗,中间镶嵌一颗红宝石,更显华贵雍容,其造型优美,制作精巧,纹饰自然,线条流畅,从设计到工艺都体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
金冥币
该件明代金币直径20.1 厘米, 厚0.2 厘米,重375克,是用于陪葬的冥币,它呈外圆内方形,正面有四出线将金币分成四个部分分别錾刻有:莲花、茶花、牡丹、菊花,寓意和谐吉祥,富贵美丽而有傲骨。背面为素面,工艺精美,为明代王室所享用。
金束发冠
金束发冠长8.15厘米,宽5厘米,高4.9厘米,重55克。冠三道直梁,两侧各一孔,插有金簪,金簪顶呈花瓣形。冠前有6孔,上部横向4孔,中部纵向两孔,背有一孔。
2020年12月,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
2022年7月1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依托单位,江宁博物馆等共建的文物无损检测与安全溯源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入选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拟认定的第二批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公示名单。
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竹山路80号。
江宁博物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南京知青纪念馆
上一篇 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