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雨花台风景名胜区 编辑
南京雨花台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主城城区南部的雨花台区, 距中华门约1千米,距离南京市中心约5千米 ,总面积129.49公顷。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由名胜古迹区、烈士陵园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和生态密林区六大功能区组成。 分布有雨花阁 、红领巾广场 、江南第二泉 、方孝孺墓 、木樨苑 、梅岗 、高座寺 等相关景点。其核心区域雨花台烈士陵园是新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是革命传统教育、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是一个集教育、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江苏省级纪念性风景名胜区。
1988年1月13日,南京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域“雨花台烈士陵园”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0年, 南京雨花台风景名胜区被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为中国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文名:南京雨花台风景名胜区
地理位置:江苏省南京市主城城区南部的雨花台区
气候条件: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详见开放时间目录
景点级别:AAAA级
门票价格:免费(部分景点收费)
占地面积:129.49 公顷
主要景点:雨花台烈士陵园、雨花阁、红领巾广场、江南第二泉、方孝孺墓、木樨苑、木末亭、梅岗、高座寺
早期历史
雨花台是南京城南一座山冈,从公元前1147年泰伯到这一带传礼授农,已有3000多年历史了。
周元王四年(前472年),越王勾践筑越城,雨花台成为江南登高揽胜之佳地,在木末亭上,可以遥看整个南京城。
三国时,雨花台因岗上遍布五彩斑斓的石子,又称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
明、清两代,雨花台的“雨花说法”和“木末风高”分别被列入“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成了旅游胜地。每年的二月初二社日节,南京城南雨花台就是游人最多的地方。据记载,从二月到三月,雨花台都是热门景区,每晚从这里回家的南京人摩肩接踵。
因为地势特殊,雨花台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东晋豫章太守梅赜在此抵抗外族入侵,抗金名将岳飞在此痛击金兵,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辛亥革命讨伐清兵、抗日战争“南京保卫战”,都曾在此掀起连天烽火。
民国十六年(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叛变革命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雨花台是国民党屠杀中国共产党党员和爱国人士的刑场。这二十二年中,约有近十万的共产党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革命的志士、爱国人士在此被杀害,壮烈牺牲。
新中国时期
1949年12月,南京市成立“雨花台人民革命烈士陵园筹建委员会”,划定了陵园的范围、征收了土地并进行了绿化造林。
1950年夏,在雨花台主峰竖立了革命烈士纪念碑,东、西、北三个烈士殉难处建立了“革命烈士殉难处”标志,筹委会副主任、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教授主持着手制定陵园总体建设规划方案。
1952年,杨廷宝主持了烈士陵园中轴线的规划设计。
1979年,开工建设北殉难处烈士就义群雕,在规划的纪念中轴线上,烈士纪念馆和忠魂亭相继建成,供人们凭吊。纪念馆方案由杨廷宝亲自设计,并由南京工学院、南京市勘测设计院和市园林研究所的建筑专家协助共同完成。
1981年,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向中国全国征集了578个方案,经建筑专家评选出50个优秀方案。
1983年6月,邓小平同志亲笔为“雨花台烈士纪念碑”“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题字,表达了党中央对陵园建设的关切和期望。 同年,齐康院士主持雨花台烈士陵园的总体规划和建筑群设计。
至二十世纪末,中国全国规模最大的烈士纪念建筑群正式落成。在烈士陵园纪念中轴线上,自南向北有忠魂亭、纪念浮雕、纪念馆、纪念桥、革命烈士纪念碑、九烈士雕像等。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总体经历了1996年总体规划、2002年总体规划和2007年总体规划局部调整。风景区历版总规一脉相承,规划范围均为129.49公顷,布局了中心纪念区、名胜古迹区、游乐活动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和生态密林区六大功能区,使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的中心纪念轴得以完善。
2021年12月30日下午,《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保护条例》在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
2022年1月14日,《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保护条例》在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获得批准,并于同年4月5日起正式实施。
位置境域
南京雨花台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主城城区南部的雨花台区,坐标为东经118°46′26′′—118°46′33′′,北纬31°59′47′′—32°0′5′′, 距中华门约1千米,距离南京市中心约5千米。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
地形地貌
南京雨花台风景名胜区所在区域属宁镇山脉南支余脉,属于砂砾石地质层,存在雨花台砂砾石地质遗迹。
雨花台地貌
土壤
南京雨花台风景名胜区所在区域土壤类型以棕壤土和黄棕壤土为主。
植被
南京雨花台风景名胜区所在区域植被类型具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的特征,现状植被为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
气候特点
南京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处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冷暖多变,夏季酷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南京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年平均气温15.4℃,4—9月平均气温均在20℃以上。南京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年均降雨量900—1000毫米。
植物资源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木本植物共计156种,隶属于60科110属。据统计,景区内木本植物优势科有蔷薇科、木犀科、木兰科、松科、柏科、忍冬科、豆科、榆科、杉科、小檗科、禾本科、杜鹃花科、槭树科,共计13科50属87种。其中蔷薇科含11属18种,种数和属数均位列第一。 景区内乔、灌木共有285种30万余株,古树名木14个品种共56株。
动物资源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分布有灰胸竹鸡、白眉姬鹟等常见鸟类。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还分布有多种蝴蝶,据统计,景区内蝴蝶隶属5科18属24种。其中优势种为黑纹粉蝶、菜粉蝶、琉璃灰蝶共三种。常见种为酢酱灰蝶、东方菜粉蝶、中华鬘眼蝶、黄钩蛱蝶、宽边黄粉蝶、青凤蝶、蓝灰蝶、玉带凤蝶、猫蛱蝶、斐豹蛱蝶、大红蛱蝶、小环蛱蝶共12种。稀有种为丝带凤蝶、麝凤蝶、橙翅襟粉蝶、长尾麝凤蝶、中环蛱蝶、青豹蛱蝶、柑橘凤蝶、东亚矍眼蝶、燕灰蝶等9种。
雨花台烈士陵园
综述
雨花台烈士陵园包括雨花台主峰等5个山冈,以主峰为中心形成南北向中轴线,自南向北有广场、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北殉难处烈士大型雕像、北大门以及西殉难处烈士墓群、东殉难处烈士纪念亭等。
主要建筑 | 建筑介绍 | 建筑图片 |
---|---|---|
纪念碑 | 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碑名和前面烈士纪念馆的馆名都是由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建成于1989年,位于占地面积5010平方米的雨花台主峰广场上,由纪念碑、碑廊、地下大厅三部分组成。纪念碑为花岗岩贴面,高42.3米,它是寓意南京1949年4月23日解放。纪念碑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构成,碑额似红旗如火炬;碑身正面镌刻邓小平手书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背面有江苏省人民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撰写、著名书法家武中奇书写的碑文;碑座前立有一尊高5.5米、重约5吨以"宁死不屈"为主题的青铜圆雕。 |
|
忠魂亭 | 忠魂亭由南京市30万共产党员缴纳特殊党费兴建,于1996年7月1日竣工。"忠魂亭"由江泽民题写亭名,位于主体建筑群南端海拔43米的坡顶上。用花岗石砌成,主体建筑长、宽各边长5.8米,高8.3米,尖顶四门方形钢筋混凝土结构。西面亭群刻有南京市30万共产党员捐资兴建的标志。 |
|
忠魂广场 | 忠魂广场位于忠魂亭与纪念馆之间,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金刚砂石铺就的地面,厚重坚韧,突出了忠魂亭深沉壮观的氛围。《思源曲》水池在忠魂亭北坡和忠魂广场南缘间,长20米,宽15米,深1.5米。寓意"不忘先烈,永志纪念;饮水思源,代代相传"。由江苏省美术馆组织艺术家设计创作的《忠魂颂》浮雕,立于《思源曲》东西两侧,长20米,高3米。 |
|
烈士群雕 | 烈士群雕是雨花台风景区的标志建筑,建于1979年,高10.03米,宽14.2米,厚5.6米,由179块花岗岩拼装而成,总重量约1300吨,它主题突出,层次分明,上实下虚。那戴着镣铐、蔑视敌人的工人;横眉冷对的知识分子;怒目圆睁的农民;临危不惧的女干部;咬紧牙、抿着嘴的小报童;身陷囹圄、充满胜利希望的女学生;再现了九位先烈在就义前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光辉形象。塑像建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是北殉难处烈士就义原址,是杀害革命烈士最多的地方。在雨花台共有三处烈士殉难处,民国十六年(1927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杀害的烈士集中在北殉难处。东殉难处位于东岗坡下,是反动派解放前夕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场所。西殉难处位于中岗西侧,为烈士丛葬地,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众多烈士,草草掩埋于此,因此地曾白骨累累,被老百姓称为"髅上髅"。 |
|
参考资料: |
雨花阁
雨花阁
雨花阁位于古雨花台遗址的山冈顶部、海拔54米处,始建于1996年4月1日,1997年4月1日落成。楼阁高34米,阁顶标高为海拔88米,占地720平方米,建筑面积1429平方米,坐北朝南,为三层四重檐八角形仿明清式古典园林建筑,是雨花台风景区的一座标志性建筑。雨花阁仿古花格木门窗,底层楼阁外侧设有回廊,楼阁飞檐及回廊屋面均铺有绿色琉璃瓦,并用黄色琉璃瓦剪边,宝瓶形宝顶由4块黄色琉璃瓦拼装而成。8根直径为0.7米的大圆柱自阁台直通顶层,每层楼面均由单向式楼梯相连,楼层外围均设置了闭合式栏杆。阁台外墙为花岗石贴面,楼阁地面、楼面用仿青砖、花岗石铺设,顶层吊顶为半圆形,整幢楼阁除屋面外均以枣红色为基本色调,阁台内不设楼梯,而在其南、北墙外设置双向式台阶与楼阁相接,阁台底部外沿由79组花岗石雕花栏杆围合。它与风景区东干道高差达20米,水平距离为70米,由四组青石台阶与之衔接。第一组为28级,宽6.4米;第二、三、四组计103级,宽均为4.8米。第一、二两组台阶设置了长、宽各为14米的大平台,上端置放着一对高2.5米的石狮。阁台内阁墙面是云光法师瓷砖画和法显取经长卷图。外阁环以南郊名胜图,镶《雨花阁记》,陈列文物古玩,文物的来源主要是2001安徽泾县吴之龙捐赠给陵园的民间古建石刻构件,古玩为仿古器物,有仿晋钱境、晋鸡首壶、南朝唾壶、晋砚、南朝盘、晋耳环、南朝玉件、两晋南北朝瓦当等。一层楼阁置长9.9米、高3米多的三折木刻雕屏,木刻是唐褚遂良仿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每字约15公分。并楣梁作画,以与雨花台关联的历史故事入画,每层楼阁楣梁作画7幅,共作楣梁画21幅。二层楼台置一幅大型天然大理石山水画,高1米,宽3.2米,并镌刻着唐代李白的《登梅岗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里的名句。顶层置大型国画《雨花胜境》。全阁楼台回廊柱挂置木制楹联25对,由陈大羽、尉天池等20多位书法家书写。
红领巾广场
红领巾广场
红领巾广场位于雨花台西部,面积3.6公顷,是1980年江苏全省700万少先队员每人捐献一分钱,并由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教授设计,于1981年底建成的少年活动场所。广场由少先台和花廊组成,少先台平台面积90平方米,成百的少年儿童可以在此举行入队宣誓。
江南第二泉
江南第二泉
江南第二泉,原名雨花泉,泉有二孔,水出地面1米。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到四川任职时途经建康,登雨花台游览,用泉水沏茶,备加赞赏,品为二泉。雨花泉位列金陵名泉之首。明代赵谦为二泉题匾,"江南"二字为后人所加、镌刻在大理石上的“江南第二泉”是当代著名书法家萧娴题写。
木樨苑
木樨苑
木樨苑绿化以桂花为主,配以野生杜鹃(映山红)。桂花古称木樨,1999年雨花台风景区在此建木樨苑,由桂花专类园、假山瀑布、流杯亭、木樨榭、曲桥、小径等部分组成,占地12亩。桂花专类园栽植了26个品种的千株桂花,湖堤上垒起了高达8米的假山群,瀑布从假山顶向南喷射。
木末亭
木末亭
木末亭始建于明代,原亭在抗日战争中被毁。“木末”二字,最早见于屈原的《九歌·湘君》,“采辟荔兮水中,奉芙蓉兮木末。”木末意为树梢,在这里是极言其高。2000年,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在风景区的二泉后山新建了木末亭,同年六月竣工。新建的木末亭面积有345平方米,是一座仿明清式的亭轩建筑,由东南大学潘谷西教授主持方案设计,建成后的木末亭进行了内外文化装饰。木末亭在复建时,设计师巧妙地将日军侵占南京时在木末亭原址上修建的钢筋混凝土碉堡包含在内,不仅保留了日军侵占南京的罪证,而且还成为木末亭的仓储之地。书法家武中奇为木末亭书写了“木末风高”。高悬亭阁中的镶金匾额“金陵胜景”是书法家赵绪成为木末亭书写的。书法家刘浚川、季伏昆也为木末亭书写了“木末亭”三字。言恭达书写的“楼台层叠标孤塔云树苍茫隐万家”、章节书写的“树影欲迷云度处经声遥听月明中”、王福成书写的“往昔乱山孤亭夜悲风今朝悦目赏心时芳草”等楹联高挂在木末亭的亭台廊柱上。台上的隔断木壁西边刻制凌文铨书写的六首吟咏木末亭的古诗,东厢缕刻六幅古梅。两侧镶有古石刻,一则是古木末亭依傍长江故道,诗朋酒侣乘舟作别,一则刻画了梅岗的自然生态环境。底台有十二块石刻,线刻了“金陵胜景”与“木末亭记”。
方孝孺墓
方孝孺墓
方孝孺墓位于雨花台烈士陵园东北山麓,为东南至西北朝向,四周青松翠竹环绕。墓园最北侧为墓园牌坊,上刻对联“十族殉忠天遗六氏,一抔埋血地接孝陵”,横批“天地正气”,为国民政府时期江苏省省长韩国钧所书。牌坊南侧为墓园神道,两侧设12块书画碑,依次雕刻“明代大儒”“文学博士”等生平经历,直到“魂归雨花”。神道南侧为墓冢,墓冢下部呈圆形,上部为半球形的顶,墓前立有“明方正学先生之墓”神道碑。墓冢东侧为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重修方孝孺墓时所立的记事碑,以及清同治五年(1866年)重修墓园时,两江总督李鸿章所题的“明方正学先生之墓”墓碑。墓冢西侧立着26方历代褒奖方孝孺的题字碑,一直延伸到墓冢南侧。方孝孺墓已被列入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梅岗
梅岗与梅廊
雨花台的东岗也称梅岗,又称梅岭岗,东晋初期,胡人压境,都城南迁,豫章太守梅赜带兵抵抗,屯营于此。为了纪念梅赜将军的高风亮节,后人在岗上建梅将军庙,广植梅花,遂称为梅岗。到明清时,这里已形成梅海,与钟山脚下的梅林同为南京东郊、南郊两大赏梅胜地。1999年,雨花台风景区在此复建梅岗,由“访梅亭”“问梅阁”“寒香轩”“曲廊”四部分组成,曲折幽深的长廊与周边的千树梅花相映成趣,是南京市的重要赏梅之地,也是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的重要分会场。
高座寺
高座寺
高座寺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内,始建于西晋永嘉年间(307—313年),迄今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高座寺初名甘露寺,得名于西晋(265—316)年间的甘露井,因水质清纯甘甜,被誉为“甘露”。古井上建有八角亭,仍在寺北面拱门外。2015年初,经信众举荐,南京市佛教协会礼请灵谷寺监院灵山法师担任高座寺住持,负责修缮高座寺,重续香火。灵山法师和其弟子超贤法师陆续完成了大雄宝殿、斋堂、大寮、念佛堂、客堂等建筑的修缮,将高座寺建设成为一个正法久住、精进修行的弘法道场。
专题展馆
展馆名称 | 展馆介绍 | 展馆图片 |
---|---|---|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为国家一家博物馆。博物馆东西长92米,南北长49米,中间主堡高度为26米。整个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1988年建成对外开放。纪念馆内陈列着雨花台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史料。他们当中,有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邓中夏、恽代英、罗登贤,有刘少奇的第一位夫人何保珍、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的妻子徐全直,有毛泽东介绍入党的毛福轩、曾任新四军秘书长的朱克靖、八路军359旅政治部副主任刘亚生等等。纪念馆有文物藏品5381件(套),其中珍贵文物556件,包括郭纲琳致伦兄信、贺瑞麟的狱中日记、谢士炎《狱中诗》手稿等一级革命文物18件。 |
|
南京雨花石博物馆 | 南京雨花石博物馆位于雨花台风景区雨花石文化区东侧,是系统收藏和研究雨花石的专业展馆,始建于1989年。馆名由著名书法家武中奇亲笔书写。展厅面积达800平方米,从科学、艺术以及其文化的渊源流变几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雨花石的独特神韵和丰富的人文蕴含。 |
|
雨花茶博物馆 | 雨花茶博物馆位于雨花台风景区西侧,建筑面积达820平方米,内有图片、文字和实物展品,讲述南京雨花茶的文化历史。人们在这里不仅可看到南京第一台雨花茶制茶机器,还可亲手参与炒制雨花茶。 |
|
南京生态文明教育馆 | 南京生态文明教育馆坐落于雨花台风景区生态密林区内,由东南大学建筑师齐康设计。生态文明教育馆坐两层小楼外形酷似风车。馆内由众多图片和多个互动模拟区、模型区组成的生态科普、生态建设、生态南京、低碳生活四大展厅,系统全面地让参观者感受并体验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环境威胁。 |
|
江苏国家安全教育馆 | 江苏国家安全教育馆是经国家安全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批准,由国家安全部政治部、江苏省委宣传部和江苏省国家安全厅共同筹建的国家安全教育主题展馆。展馆于2009年4月建成开放,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江苏国家安全教育馆展馆面积2000余平米,展览的主题为“没有硝烟的战争”,由前厅、序厅、三个主展区及尾厅组成。三个主展区分别是第一展区“无名丰碑”、第二展区“无声较量”和第三展区“无形战线”。 |
|
参考资料: |
名称由来
《江苏文库·史料编》之《金陵选胜》记载着一个传说:南朝梁武帝时期佛教盛行,有位名叫云光法师的高僧,在这里设坛讲经,感动上苍以至落花如雨,雨花台由此得名。成语“天花乱坠”也因此诞生。
石文化
雨花石
雨花台设有雨花石文化区, 雨花石是南京“雨花台砾石层”及南京周围地区如江宁、六合、仪征、江浦、和县等地出产的具有观赏价值的卵状玛瑙、水晶、玉髓、蛋白石、化石及其伴生的五彩石、纹理石。 在民间,人们相信佩戴雨花石饰品可以带来好运和幸福。雨花石也开发出系列饰品,经原石加工,视频设计,金银装配而成,有耳坠、手链、项链、吊坠等,具有南京地域特色。雨花石雕琢工艺起源同步玉器文化,将其加工为表达意境和情怀的文化载体。玛瑙、碧玉、蛋白等雨花石品种,都是雕刻的材料。雨花石文化在不断地传承与创新中得以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观赏石,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和精神的寄托。
茶文化
雨花茶标准样
佛教文化
雨花台的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南朝时,佛教开始盛行,雨花台到牛首山一带是南京佛教文化的中心,有一句话很好地形容了当时南郊的特色,就是“出了南门尽是寺”,南唐国都江宁府和南宋陪都建康府都有南门,中华门是明初在南门基础上扩建而成,出了南门也就是雨花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描写的南朝佛教盛行的景象,其实南朝鼎盛时期,南京寺庙甚至超过700座,主要集中于以雨花台为中心的南郊地带。正是由于雨花台区域寺庙林立、梵音缭绕的佛教文化盛景,孕育产生了“落花如雨”的传说。雨花台作为古城金陵的佛教文化中心,中国佛教史上,包括云光法师、法显和尚在内的著名高僧都与雨花台有着很深的渊源。
1988年1月13日,南京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域“雨花台烈士陵园”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0年, 南京雨花台风景名胜区被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为中国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南京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域“雨花台烈士陵园”被评为中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5年,南京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域“雨花台烈士陵园”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成为《2004年—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革命纪念遗址之一。
2016年9月,南京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域“雨花台烈士陵园”入选第六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名单和“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南京雨花台风景名胜区设有相关管理机构—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下设办公室(法规处)、保卫处、计划财务处、宣传策划处、规划建设处、风景园林处、旅游产业处、文物博物馆处、雨花英烈研究院、陈列展览部、社会教育部、学院工作处、组织人事处、纪律监督室、机关党总支、工会共计16个机构部门。
开放时间
相关区域 | 开放时间 | 说明 |
---|---|---|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 8:30—17:00 | 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
雨花石文化区 | 8:30—17:00 | - |
雨花茶博物馆 | 8:00—17:00 | 周一、周二闭馆 |
南京生态文明教育馆 | 8:30—11:30 14:00—17:00 | 周一、周二闭馆 |
江苏国家安全教育馆 | 9:00—16:30 | 周一闭馆 |
南京雨花石博物馆 | 8:00—17:00 | 周一闭馆 |
景区其他区域 | 8:00—17:00 | - |
说明:节假日以景区官方公告为准。 参考资料: |
门票信息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免费,个别景点场馆收取门票。雨花石文化区:10元;怡园盆景园:5元;雨花阁:7元。
景区导览图
外部交通
自驾出行
沪宁高速线路:沪宁高速→中山门出口→中山东路→龙蟠路→雨花东路→出口往右转直行
二桥高速线路:二桥高速→宁镇公路→新庄立交→九华山隧道→龙蟠路→雨花东路
宁杭高速线路:宁杭高速→机场高速→花神庙立交→雨花广场→雨花台景区南门
说明:私家车(5座或7座)统一由南大门进入,在指定停车位停车。大巴车禁止入园,统一在南门外指定地点停车。
公共交通
乘坐南京地铁1号线到中华门站,步行500米,到达雨花台北大门。乘坐26路、304路、717路、714路到雨花台北大门站下车即到。乘坐公交202路、304路可至南大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