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文楷 编辑
赵文楷(1760年—1808年),字逸书,号介山,安徽安庆府太湖县北中镇宝坪村(现)人。乾隆二十六年七月十一日生,嘉庆十三年三月初三日卒。乾隆五十三年以第二名举于乡,嘉庆元年一甲一名进士及第,由翰林院修撰,仕至山西雁平兵备道。著有《石柏山房诗存》八卷。嘉庆五年出使琉球。嘉庆九年,赵文楷出任山西雁平道,署嘉庆十三年卒于任上。此幅画像取自安徽省图书馆民国间编印《安徽先贤像》。
字:逸书
号:介山
出生地:安徽太湖景宁乡
出生日期:1760年
逝世日期:1808年
本名:赵文楷
国籍:中国
民族:汉人
职业:山西按察使
赵文楷作品
赵文楷作品
赵文楷作品
赵文楷(1760—1808),字介山,号逸书,安徽安庆府太湖县人。仕至山西雁平兵备道。嘉庆十三年,因病卒于任,终年48岁。光绪二十三年(1897),骸骨由山西雁平道运回故乡安徽太湖县,与妻、妾合葬于景宁乡人形山。1982年经省批准,其墓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后辈赵朴初老先生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氏从赵文楷到赵朴初,六代翰墨,风骚相传。
太湖县赵氏一脉,据考远绍宋祖,系宋太祖赵匡胤次子燕王德昭后裔(见赵洛著《诗人赵文楷》)。一世祖赵雄一为避战乱,于元末自江右迁居太湖山区望天宝坪。自其七世祖赵彦逵(字鸿渐,岁贡生,官顺德府经历)至赵文楷(1760~1808,字逸书,号介山,赵朴初先生六世祖)祖父赵象贤(字一泉,监生,官云南和曲州、四川汉州吏目,从九品),六世均以苦读而为官为吏,凭俸禄基本上维持了小康之家。可到了赵文楷父亲赵学浩(1733~1778,字配两,号恪亭,乾隆41年丙申府贡,候选训导)一代,则久滞科场,家道衰落,时断时续的学馆生涯,常使空中无以为继。
后人有传诵:太湖县一门四进士:赵文楷(状元)、赵文楷子赵畇、赵畇子赵继元,赵继元子赵曾重,赵曾重弟曾裕的儿子就是赵朴初,自赵文楷至赵曾重,四代进士,且都入了庶常馆,除了赵继元外,最后都成了翰林。此外赵曾重堂兄赵环庆也是进士。个人经历
家族起源
赵文楷出使琉球是其一生中辉煌的一页。位于东海的琉球(今琉球群岛(明朝开始属中国属国),在隋朝时就建立了中山国。清嘉庆帝登基不久,老国王去世,其孙尚温继位。按惯例,琉球国王即位必须经大清皇帝册封。嘉庆四年(1799年)八月十九日,经殿议选定赵文楷为大清正使,赐上卿鳞蟒服、白玉带,领圣旨前往琉球国。正当赵文楷为册封事准备行程,太湖家中来信,得知家母潘老夫人病重,为尽孝道,乃向皇帝请假回乡省亲。嘉庆五年(1800年)五月初七,赵文楷使团一行在福州举行祭礼后,开船直航琉球。舟出五虎门,忽遇东海风云骤变,雷雨交加,惊险殊甚。后历时五昼夜,十一日抵达琉球。中山国王尚温率官员和百姓在那霸港迎接使团。七月二十四日,正式举行隆重的册封加冕大礼。日出三竿,“瑞泉”、“刻漏”两座王宫大门开启,仪仗队整齐排列,鼓乐齐鸣,庄严威武。赵文楷着正一品鳞蟒礼服,登台宣读嘉庆皇帝的册封诏书,并代表皇帝赐给中山国新国王王冠、锦袍、玉带。接着宣布对宰相及司法官员的任命,对诸王妃分别赐予各种精美礼品。大礼告成,琉球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礼成后,住了三个月,后因母七十寿诞将届,只得返归。临别时,中山王到驿馆送别,并赠以金扇。赵文楷在出使琉球期间,不但自己廉洁自律,而且还要求随从人员尊重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友好相待,因而深受琉球君臣的好评和爱戴。
赵文楷城琉球逗留5月有余,“廉洁之声,著于海外”。本可回京复命接受封赏,孰料刚一上岸入馆,即闻噩耗,原来其母潘太夫人已于3月20日病逝故里。肝肠寸断的他,号泣奔驰,哀感行路”。回籍后,于黄泥塝筑独秀草堂,坚持守制三年。
嘉庆皇帝在赵文楷回国后,为表彰他的廉洁,为赵母撰祝寿诗,赞颂赵母教子有方。1987年赵朴初先生出访日本曾到琉球参观访问,目睹了先祖赵文楷墨迹文物。
直至嘉庆8年,丁忧期满,赵文楷再入翰林院。9年6月,以京察一等简授山西雁平兵备道(辖三州两府,驻代州,即今代县)。本来“自海外归,心往往而悸,言笑异于他日”的赵文楷,现在又王命在身,远离京畿故里。雄关巍巍,王事鞅掌,末及四载,赵文楷于嘉庆13年3月3日遽卒于任上,年仅48岁。赵文楷为官清兼,身无余财,棺榇难归。时山西布政使金公与赵文楷有同乡之谊,喟然谓其同僚曰:“赵观察(清代道员的欲称)惟饮山西一杯水,今旅榇不归,君等忍坐视耶?”诸公纷纷解囊赠送赙义,王夫人(1783~1862,山东聊城庠生王虎文女,生女惠贞,子畯、畇)才得以扶柩归里,停厝于望天宝坪。直到35年后,赵文楷腹子赵畇(1808~1877,字芸谱,别号遂翁,官至广东惠潮嘉道等)业已考中进士两年后,赵畯(1805~1869,字粒民,号晋生,廪生,候选训导)、赵畇兄弟二人方同族人公议,将其遗骸安葬在望天华光村仙人座山。今墓、碑俱存。1982年经省批准,赵文楷墓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载入《中国名胜大辞典》。?
参考资料赵洛著《诗人赵文楷》、 沈复著《浮生六记》、赵继元主修同治县志。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