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市 编辑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辖县级市、首府

蒙自市蒙自市

蒙自市,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辖县级市、首府,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部,东与文山市毗邻,南与屏边苗族自治县相连,西与个旧市接壤,北与开远市相邻,介于北纬23°01′—23°34′,东经103°13′—103°49′之间,是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区。截至2022年10月,蒙自市共辖有5个街道,4个镇,4个乡,总面积2228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末,蒙自市常住人口为59.51万人。

蒙自市有上万年人类繁衍活动史、2100多年建县史,是云南为数不多的千年古县,也是云南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云南对外开放的肇始地,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云南第一个海关、第一个外国银行等诸多“第一”先后在这里诞生,拥有“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过桥米线”三张文化名片。民国十七年(1928年),中共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蒙自查尼皮村召开。1992年11月26日,蒙自被列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蒙自撤县设市。

蒙自市地处云南低纬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 2021年9月,蒙自市被评选为“2021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2年6月,蒙自市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

2022年,蒙自市实现生产总值474.8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2021年增长4%。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蒙自市

外文名:Mengzi City

行政区划代码:532503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云南省东南部

面积:2228 km²

下辖地区:5个街道、4个镇、4个乡

政府驻地:文澜街道

电话区号:0873

邮政编码:6611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59.51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万亩石榴园,南湖公园,查尼皮,碧色寨,玉皇阁,法国花园等

机场:红河蒙自机场(在建)

火车站:蒙自北站、蒙自站、红河站

车牌代码:云G

地区生产总值:474.81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编辑

蒙自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置益州郡,辖24县,蒙自属24县之一的贲古县,治所在今新安所附近。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改益州西部都尉为永昌郡,原益州郡的云南、不韦等6县划属永昌郡,废莱唯县,益州郡辖17县,贲古县为17县之一。

三国时,蜀汉平定益州、永昌,分其地为南中7郡,贲古县隶南中7郡中的兴古郡。

西晋永嘉四年(310年),王逊任宁州刺史,析贲古县置梁水县,析兴古郡置梁水郡,贲古县划属梁水郡。东晋大兴四年(321年),王逊亡。晋王朝对南中地区的统治衰退,爨氏称霸南中,贲古县消失,其地为爨氏统治下的西爨地。

西魏、北周时为南宁州地,隋、唐为昆州地,其建置和隶属关系无清晰的脉络可寻。唐天宝末入南昭,隶通海都督府,以赵氏镇守。境内有重要城镇傥迟顿(思下馆)。大理前期,为通海都督府所辖的巴甸分土,大理后期隶秀山郡阿僰部,境内有目则城。

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兀良合台派兵平定叛乱,立目则千户(亦称蒙自千户),隶阿僰万户府。又于老寨立舍资千户,隶目则千户。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废目则千户,置蒙自县,隶临安路。舍资千户因地近交趾,改为安南道防送军千户,隶临安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春,宣德侯金朝兴进兵临安,蒙自土官归附。明廷改临安路为临安府,蒙自县隶临安府。

清顺治五年(1648年),李定国擒沙定洲,改蒙自县为乐新县。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征服云南,复蒙自县名,仍隶临安府。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蒙自海关落成并正式开关,这是近代云南第一个海关,也是近代中国21大海关之一。

清宣统三年九月十一日(1911年11月1日),临安新军起义,十六日(6日),起义军进驻蒙自,蒙自光复,知县遁逃,由起义军看守政府。

民国元年(1912年)初,暂袭清制。四月,奉令裁府,改临安开广道为蒙自道,蒙自县隶蒙自道。

民国十八年(1929年),裁蒙自道,蒙自县直隶云南省政府。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隶云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七年改称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0年1月16日,蒙自解放,蒙自县隶蒙自专区。

1957年11月18日,蒙自专区与红河哈尼族自治区合并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县隶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1958年10月20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81次会议决定,撤销蒙自县,其辖区并入个旧市。

1959年1月26日,原蒙自县的部分辖区成立个旧市蒙自联社,辖4个人民公社。联社虽无政府名称,但因政社合一,仍行使县级政府职能。

1959年10月23日,废蒙自联社,复蒙自县。

1961年2月14日,蒙自县仍改隶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2003年1月2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红河州政府驻地由个旧市迁移至蒙自县。

2010年9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撤销蒙自县,设立蒙自市(县级),以原蒙自县的行政区域为蒙自市的行政区域。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2019年3月2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撤销蒙自市文澜镇设立文澜街道,撤销雨过铺镇设立雨过铺街道。

蒙自市地图

2020年5月,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将隶属文澜街道的马房村民委员会整建制调整到雨过铺街道管辖;将隶属雨过铺街道的仁厚、永宁2个村民委员会整建制调整到文澜街道管辖;同意将管辖范围调整后的文澜街道析置为文澜街道、观澜街道、文萃街道;明确了4个街道行政管辖范围、国土面积和街道驻地。

2021年8月2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同意蒙自市撤销新安所镇,设立新安所街道;同意将草坝镇碧色寨村整建制划归观澜街道管辖。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蒙自市下辖5个街道、4个镇、4个乡:文澜街道、雨过铺街道、观澜街道、文萃街道、新安所街道、草坝镇、芷村镇、鸣鹫镇、冷泉镇、期路白苗族乡、老寨苗族乡、水田乡、西北勒乡。 蒙自市人民政府驻文澜街道。

地名

政府驻地

下辖地区

文澜街道

玉皇阁社区

天马社区、银河社区、鸿雁社区、玉皇阁社区、月牙塘社区、永安社区、双河社区、红竺园社区、绿茵社区、群乐社区、南湖社区、迎晖社区、起龙社区、三义社区、东村、多法勒村、余家寨村、落龙庄村。

雨过铺街道

雨过铺社区

大台子社区、雨过铺社区、新光村、田心村、观音村、马房村。

观澜街道

蓝天社区

光明社区、青云社区、蓝天社区、振兴社区、复兴社区、碧云村、十里铺村、姜家寨村、土官村、永宁村、仁厚村、碧色寨村。

文萃街道

明德社区

艺海社区、康辉社区、春光社区、明德社区、水沟社区、红寨村、白路脚村、陈家寨村。

新安所街道

南屯社区

南屯社区、扎下社区、教场社区、何家寨村、响水河村、大新寨村、新庄村。

草坝镇

仙景社区

仙景社区、前进村、建设村、一村、大洛就村、明白村、就能村、十九村、大郭西村、波黑村、依三则村、新沟村、马街村、富民村。

芷村镇

芷村社区

芷村社区、老芷村、扎租白村、一碗水村、岩蜂窝村、联合村、黑拉冲村、石马脚村、白诗村、桥头村、白石岩村。

鸣鹫镇

鸣鹫社区

鸣鹫社区、舍所坝村、扎门村、猛拉村、杨柳河村、大石板村。

冷泉镇

冷泉社区

冷泉社区、小新村、鸡白旦村、兴隆村、所本底村、舍利马村、楚冲村、夺底村、

期路白苗族乡

龙泉社区

龙泉社区、期路白村、白猛孔村、莫别村、松树坡村、蚂蝗冲村。

老寨苗族乡

老寨社区

老寨社区、古布龙村、白牛厂村、菲土村。

水田乡

水田社区

水田社区、鲁嘎村、斜坡村、嘎马底村。

西北勒乡

西北勒社区

西北勒社区、大丫口村、香塘村、左美村、他期口村。

(参考资料来: )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蒙自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部,东与文山市毗邻,南与屏边苗族自治县相连,西与个旧市接壤,北与开远市相邻,介于北纬23°01′—23°34′,东经103°13′—103°49′之间,市境东西横距63千米,南北纵距60千米,面积2228平方千米,北回归线从市境内鸣鹫、碧色寨一带通过。

蒙自市

地质

蒙自市地处康滇古陆边缘,昆明凹陷南端,东接黔桂地台,南临红河断层。地层以海相沉积为主,除志留系、侏罗系和白垩系外,其他地层均有出露,其中,以下古生界寒武系、泥盆系、中生界三迭系分布最为广泛,新生界仅有零星出露。在全市总面积中,碳酸盐类岩有1731.9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5.04%;碎屑岩553.6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3.99%;岩浆岩22.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0.97%。

蒙自市境内地质构造运动强烈,断裂构造复杂,中生界的燕山运动,是本地区主要的造山运动,构造线多为北西向、北东向,形成断裂和褶皱。随后的喜马拉雅及新构造运动,以垂直升降为主,西北部断陷下沉,出现局部的湖沼沉积,蒙自坝的形成,与此类构造运动有关。

地形地貌

蒙自市地貌由盆地、山地、岩溶组成,地势大体上北高南低。红河与南盘江的分水岭从东北部的梁子山,放羊坡经中部的龙古塘向西南部的曲嘴坡一线延伸,斜跨全境,形成境内的最高山脊。海拔高度一般在1800米以上,分水岭两侧地势逐渐降低,北侧为断陷盆地,地势平坦,三条丘陵带绵亘其间,将其分割为蒙自坝、草坝、大屯坝三块小盆地。海拔高度在1276—1300米之间。南侧大体上呈阶梯形渐次下降,到海拔1000米左右处再陡降为200米左右的深谷。其最低点冷泉镇清水河,海拔高度146米,为境内最低点。东北部分水岭两侧的山区,海拔高度均在1800米以上,其最高点老寨大黑山,海拔高度2567.8米,为境内最高点。

气候

蒙自市境内地形复杂,海拔高低悬殊,气温的垂直差异明显大于水平差异。海拔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年均气温21℃,大于10℃积温在7500℃以上,持续天数在340天以上,终年无霜,属北热带气候;南部海拔500~1200米左右的河谷区,年均气温在18℃~25℃之间,大于10℃积温在6000℃-7500℃之间,属南亚热带气候;分水岭以南海拔1200-1900米,以北1400-1900米左右的山区,年均气温在14℃~18℃之间,大于10℃积温在4200℃~6000℃之间,分属中、北亚热带气候。此类地区,霜期随地势增高而延长,约在2~4个月之间;海拔在1900~2200米的山区,年均气温在12℃~14℃之间,大于10℃积温低于4200℃,属南温带气候,霜期长达4-5个月。海拔高度超过2200米的山峰,年均温度低于21℃,已接近中温带气候。

坝区海拔1300米,年均气温18.6℃,极端最高气温35.9℃,极端最低气温-3.4℃,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23.2℃,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12.3℃。气温年差10.9℃,日差一般在10℃以上,干季平均达10.8℃,雨季平均8.4℃,基本没有冬季气候特征。以平均气温大于22℃为夏季、10℃-22℃为春秋季的划分标志,春季110天,平均气温16.4℃;夏季122天,平均气温22.7℃;秋季133天,平均气温16.8℃。大于10℃积温的日期从2月7日开始,12月16日结束,长达318.5天,积温6255.1℃;大于15℃的持续天数平均252天,积温5327.1℃;大于18℃的持续天数平均180天,积温39634.3℃。全年无霜期337天,属南亚热带北亚带气候。

土壤

类型

蒙自市境内土壤共分为水稻土、冲积土、赤红壤、石灰岩土、黄壤、黄棕壤、褐红土、紫色土。

水稻土:分布于各乡镇水稻产区,是境内最好的农业土壤,坝区水稻土一般为中性至微碱性,山区水稻土有酸性。淹育型水稻土的有机质一般为2%-3%,潴育型水稻土的有机质一般为2%-4.5%,潜育型水稻土的有机质一般为4%,沼泽型水稻土的有机质超过5%。

冲积土: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是境内较好的早地土壤,主要分布在坝区,中性至碱性,有机质一般为2%。赤红壤分布在海拔1400米以下的坝区,南部丘陵地带。自然含有机质3%,pH值5-6.5。

石灰岩土:有红色、黑色两个亚类型、5个耕地土种,pH值一般为5.6-8。红色石灰岩土分布在坝区中北部的第三系泥灰岩丘陵地带,自然含有机质3%;黑色石灰岩土分布在湿热石灰岩山区,自然含有机质6%,但岩石多土层较浅。

山地红壤:主要分布在分水岭以北山区,pH值一般在5-6.5,自然含有机质5%以上。

黄壤:主要分布在分水岭以南,海拔1900米以下的山区,pH值-般为4-6,自然含有机质5%以上。

黄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拔1900米以下温湿润山区,pH值5,自然含有机质5%以上。褐红壤,分布在半湿润河谷地区,pH值6,自然含有机质5%。

紫色壤:零星分布在有紫砂页岩的山区,pH值5-6,自然含有机质4%。

分布

蒙自市境内土壤分布有5种情况。

垂直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分布着粗有机质富积的黄棕壤,盐基林溶强烈,酸性大,泡松如灰,俗称泡松土。海拔稍低的山区,多分布黄红壤,海拔1400米以下的坝区在第四系红色黏土上分布着赤红壤。

水平分布:分水岭以南,雨量充沛,湿度大,为黄壤,分水岭以北雨量少,湿度低,为红壤。

地形坡向影响下的分布:在较大范围内迎风坡与背内坡的雨量、温度、光照及生物构成性不同,土壤类型也不同,在较小范围内,一座山的当阳面与背阴面、陡坡与缓坡,坡顶与坡脚,土壤也有差别,当阳面为红壤,背阴面为黄壤或黑色灰土。

母质影响下的分布:有零星分布于红黄壤地区的紫色沙页岩形成的土壤。非地带性土壤,红土则是石灰岩形成的土壤。

耕作影响下的分布:城镇、村寨附近的耕地,人为地增施肥,精耕细作,复种水平高,多为鸡粪土、油红土,远田远地则相反,多为瘦红土、沙黄泥土。

自然灾害

蒙自市地处云贵高原低纬季风区域,具有北热带到南温带的各种气候特征,既给万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也带来频繁而种类繁多的自然灾害。诸如霜冻、倒春寒、春旱、雨季汛期的洪涝和插花性夏旱,秋季低温和阴雨,以及局部地区的冰雹和大风等等,几乎无年无灾,其中尤以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范围最大,危害最深。

自然资源

编辑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蒙自市耕地54387.29公顷(815809.4亩)。其中:水田3761.20公顷(56418亩),占6.91%、水浇地5404.65公顷(81069.8亩),占9.94%、旱地45221.44公顷(678321.6亩),占83.15%。冷泉镇、芷村镇、鸣鹫镇、草坝镇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7.39%。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面积为7609.94公顷(114149.1亩),占13.99%;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面积5844.61公顷(87669.2亩),占10.75%;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面积21069公顷(316035亩),占38.74%;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面积14841.47公顷(222622.1亩),占27.29%;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面积5022.27公顷(75334.1亩),占9.23%。

种植园地26187.14公顷(392807.1亩)。其中:果园23743.68公顷(356155.2亩),占90.67%;茶园35.73公顷(536亩),占0.14%;其他园地2407.73公顷(36116亩),占9.19%。文澜镇、芷村镇、新安所镇种植园地面积较大,占全市种植园地面积的57.68%。

林地92658.60公顷(1389879亩)。其中:乔木林地64653.87公顷(969808.1亩),占69.78%;竹林地241.77公顷(3626.6亩),占0.26%;灌木林地24112.42公顷(361686.3亩),占26.02%;其他林地3650.54公顷(54758.1亩),占3.94%。冷泉镇、鸣鹫镇、芷村镇、期路白乡、水田乡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市林地面积的73.96%。

草地9376.78公顷(140651.7亩)。其中:人工牧草地8.30公顷(124.5亩),占0.09%;其他草地9368.48公顷(140527.2亩),占99.91%。西北勒乡、冷泉镇草地面积较大,占全市草地面积的51.11%。

湿地0公顷(0亩)。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8个二级地类,我市无湿地地类。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1187.63公顷(167814.5亩)。其中:城市2997.31公顷(44959.7亩),占26.79%;建制镇926.07公顷(13891.1亩),占8.28%;村庄5742.98公顷(86144.7亩),占51.33%;采矿用地894.54公顷(13418.1亩),占8%;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626.73公顷(9401亩),占5.6%。

交通运输用地5463.82公顷(81957.3亩)。其中:铁路用地352.16公顷(5282.4亩),占6.44%;公路用地2412.61公顷(36189.2亩),占44.16%;农村道路2698.36公顷(40475.4亩),占49.39%;管道运输用地0.69公顷(10.4亩),占0.01%。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939.37公顷(59090.6亩)。其中:河流水面307.15公顷(4607.3亩),占7.8%;水库水面2672.54公顷(40088.1亩),占67.84%;坑塘水面562.80公顷(8442亩),占14.29%;沟渠296.37公顷(4445.6亩),占7.52%;水工建筑用地100.51公顷(1507.7亩),占2.55%。文澜镇、雨过铺镇、草坝镇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较大,占全市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的75.36%。

水资源

蒙自市水文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产水量不够丰富,且仅有出境水,无入境水。全市年径流总量8.741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4688亿立方米,占74%;地下水2.273亿立方米,占26%。地表水大部下渗流失。然可资利用者也不少;地下水埋藏深,难以开发利用。地表水分属红河、南盘江水系。地下水也分属红河、南盘江水系,但分水岭与地表水不完全一致。

截至2021年末,蒙自市有水库30座,水库库容量17730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

蒙自市矿产资源主要有银、煤、锰、铅、锌、铜、锡、磷、铀9个矿种,其中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已探明为我国目前最大银矿。

人口

编辑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蒙自市常住人口为585976人。

截至2022年末,蒙自市常住总人口为59.33万人,其中:常住城镇人口44.54万人。全市城镇化率达75.07%,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9.21‰,死亡率9.1‰,自然增长率0.11‰。2022年末户籍总人口为4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8.36万人,乡村人口17.74万人。男性22.71万人,女性23.39万人。

截至2023年末,蒙自市常住总人口为59.51万人,城镇化率75.99%。

蒙自市是多民族县市,历史上世居民族有彝族、壮族、白族、哈尼族、傣族、蒙古族、汉族、苗族、回族。在民族的总体分布上,蒙自较区别于其它周边县市和省内大部分县市,即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坝区多为彝族、壮族居住,占彝族总人口70%聂苏人口居住于雨过铺、十里铺、红寨、草坝等乡镇,因此堪称中国彝族居住之最。汉族则多分布于山区,蒙自坝区除文澜镇(城区)、新安所镇(明正德年间屯军)坝区汉族仅为新安所村(集镇)。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蒙自市实现生产总值(GDP)474.8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69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14.9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219.22亿元,增长3.1%。三次产业结构为8.6:45.2:46.2。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人均GDP)达80231元。

2022年,蒙自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31.86亿元,比上年增长4.6%,占GDP的比重为48.8%。

2022年,蒙自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01.4%,比上年上涨1.4%,其中:食品烟酒上涨0.6%,衣着上涨1.7%,居住上涨0.7%,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1%,交通和通信上涨5.3%,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8%,医疗保健下降0.3%,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8%。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2.7%,比上年上涨2.7%。

第一产业

2022年,蒙自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3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农业产值40.42亿元,增长5.7%;林业产值2.14亿元,增长4.8%;牧业产值17.19亿元,增长6%;渔业产值0.81亿元,增长4.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4亿元,增长6.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构成为:农业占64.9%,林业占3.4%,牧业占27.6%,渔业占1.3%,农林牧渔服务业占2.8%。

2022年,蒙自市粮食种植面积568665亩,粮食产量15.81万吨,比上年增长0.5%。其中:夏粮产量2.3万吨,秋粮产量13.51万吨。烤烟种植面积37600亩,比上年下降1.1%;烤烟产量0.48万吨,比上年下降6.8%。蔬菜种植面积176970亩,比上年增长1.1%;蔬菜产量37.52万吨,比上年下降0.8%。园林水果种植面积342544亩,比上年增长1.5%;园林水果产量44.53万吨,比上年增长3.1%。

2022年,蒙自市肉类总产量为5.17万吨,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猪肉增长17.2%,牛肉增长6.6%,羊肉下降2.4%。禽蛋产量0.64万吨,比上年下降1.1%。期末大牲畜存栏数为9.55万头,比上年增长15.6%。期末生猪存栏30.79万头,比上年下降4.9%。肉猪出栏47.62万头,比上年增长11.8%。牛出栏2.57万头,比上年增长17%。

2022年,蒙自市水产品总产量3508吨,其中:淡水养殖水产品产量3508吨。

2022年,蒙自市共完成造林面积557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557公顷。

2022年,蒙自市有效灌溉面积18790公顷,水利工程年供水量15884万立方米。

第二产业

2022年,蒙自市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521.47亿元,比上年下降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92.32亿元,下降3.7%。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73.05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16.1%,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7.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下降16.6%。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8.4%,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1%,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0.7%。

2022年,蒙自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48.8%,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下降8.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下降72.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0.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6.7%。

2022年,蒙自市十种有色金属产量12.26万吨,比上年增长5.1%。商品混凝土产量78.44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7.5%。钢材产量46.85万吨,比上年下降73.4%。水泥产量112.55万吨,比上年增长3%。

第三产业

2022年,蒙自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0.3%。分行业看,非电工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9.3%;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4.7%。

2022年,蒙自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4亿元,比上年增长5%。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6.4亿元,增长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3亿元,增长5.3%。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51亿元,增长4.2%;餐饮收入额28.4亿元,增长10%。

截至2022年末,蒙自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81.61亿元,比年初增长7.1%,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83.01亿元,比年初增长12.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18.45亿元,比年初增长13.9%。

2022年,蒙自市快递业务量2084.02万件,快递业务收入2.73亿元,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2.7亿元。

2022年,蒙自市移动电话用户60.73万户,固定电话用户2.4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2.16万户。

蒙自市风光蒙自市风光

蒙自市风光蒙自市风光

蒙自市风光蒙自市风光

交通运输

编辑

公路

截至2022年末,蒙自市公路通车里程达2192.7公里,高等级公路240.6公里。年末有公交车路数67路,实有公共汽车运营车辆241辆,完成公共汽车客运总量869.6万人次。年末实有出租汽车431辆,完成出租车客运总量1498.5万人次。

2008年,新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09年,蒙新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13年,锁蒙高速公路开通运营;2017年,蒙文砚高速公路试运营通车;2018年,蒙自绕城高速公路全线贯通;2020年,蒙屏高速公路实现试通车。

截至2022年11月,蒙自市实现全市通乡公路路面硬化率100%、村委会通畅率100%、自然村通达率100%,通车里程达1849.774公里;全市公交线路从2012年的31条发展到65条,公交出行分担率从2012年的7%提升至2021年的17%。

铁路

2022年12月16日,弥勒至蒙自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弥蒙高铁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线路北起南宁至昆明高铁弥勒站,经弥勒市、开远市、蒙自市,南抵蒙自市红河站,全长106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全线共设弥勒、竹园、朋普、开远南、红河5座车站,其中弥勒站为既有车站,其他为新建车站。

公共交通

截至2021年末,蒙自市有公交车路数63路,实有公共汽车运营车辆264辆,完成公共汽车客运总量967万人次。年末实有出租汽车448辆,完成出租车客运总量1508万人次。

2022年以来,红河州交通运输局按照《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滇南中心城市建设协商意见办理落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积极指导个旧市、蒙自市推进公共交通企业改革,坚持城市公共交通的社会公益性定位,逐步建立以国有公交企业为主体的公交发展格局,进一步提高公交服务的广度和深度。2019年10月蒙自市推进公交改革提升,完成了对两家民营公交企业的并购工作,交由政府100%控股的蒙自市交通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经营。2020年9月,个旧市成立了由政府控股的个旧市综合交通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开通了蒙自城区-滇南绿洲、蒙自城区—红河职教园区;个旧城区—个旧火车站—个旧大屯片区—滇南绿洲的多条公交线路,进一步提升了红河州城市公交运输效能和换乘便捷性。为打破行政区域限制,联合组建“滇南中心城市公共汽车服务公司”提供了基础条件。目前,已实现了个旧、蒙自两座城市间公交线路的有效衔接和互联互通。

为助推滇南中心城市建设,解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提升城际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经个旧市交通运输局与蒙自市交通运输局协商,2023年9月16日起,开通个旧至蒙自城际公交。

2024年3月,为进一步破解城乡交通二元结构难题,进一步解决农村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低下问题,实现城乡公共交通设施的共建共享,提高公共交通服务均等水平,促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现决定采取“先行先试、稳步推进”的方式,开通蒙自城区至草坝、芷村、冷泉、西北勒四个乡镇的城乡公交车。

政治

编辑

主要领导

市委书记

李梅

市委常委

朱葛坚、张雪斌、刘万兵

市长

张波

副市长

朱葛坚、张雪斌、陶静、张清、沈也程、王炳林、赵绍青、太星南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彪

市政协主席

符世海

市纪委书记

刘万兵

参考资料: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蒙自市共有各类学校237所,在校学生111744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所,在校学生7511人,专任教师181人;普通中学24所,在校学生32497人,专任教师2344人;普通小学76所,在校学生49104人,专任教师268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263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96%,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99.85%,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105.9%。

科学技术

2021年,蒙自市共受理专利申请130件,授予专利权396件。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蒙自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11.88万册,其中:纸质文献11.85万册、电子图书40000册、订阅纸质期刊47种、报纸19份。图书馆总阅览座席64个,全年免费开放365天,到馆读者人数9372人次。广播人口覆盖率99.7%,电视人口覆盖率99.8%。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蒙自市有卫生机构266个,卫生机构床位数4708张,卫生技术人员6697人。

社会保障

2022年,蒙自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4982元,比上年增长3.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711元,比上年增长7.0%。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106548元,比上年增长8.1%。

截至2022年末,蒙自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36万人,征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额10930.72万元,支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额7386.16万元。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5.76万人。城乡医疗救助103337人次,救助金额达2601.72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14万人,全年征缴失业保险金额3966.44万元,支付失业保险金额2090.52万元。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95万人,全年征缴工伤保险金额2006.1万元,支付工伤保险金额1762.21万元。参加生育保险人数5.09万人,支付生育保险金额3043万元。

截至2022年末,蒙自市有福利院1个,敬老院6个。全年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041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达596.97万元。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7801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达3111.34万元。

历史文化

编辑

地名由来

蒙自之名,其来源有多种说法。公认的是因县西目则山得名。《元史·地理志》载:“县境有山,名目则,汉语讹为蒙自,上有故威,白夷所筑,即今县治。”

目则山又名蒙自山;麒麟山、莲花山、犁铧山,离县城约15千米。民国二年(1913年)划属个旧市。山势高耸,傍晚日落,霞光万丈,旧志中称“目则云霞”。

“目则山”一词有两种释义:(一)彝语称目则山为母祖白莫,目则为彝语“母祖”的转音,意为天之最高处,“白莫”即山峰的意思。“母祖白莫”即蜂插云表的大山。(二)该山海拔2739.7米,巍峨高耸,屏立蒙自坝西南隅,举目则见,故名目则(《环宇通志》卷一一二《临安府·山川》条:“目则山在县西三十里,即蒙自山也,百里外举目则见,”因名。)但不论作何解释,因山得名,则为多数典籍所公认。《大明一统志》《万历云南通志》《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道光云南通志》、《大清一统志》、《读史方舆记要》、《清史稿·地理志》《云南郡县释名·卷下》《新纂云南通志》均有类似记述。

其他说法有三:(一)为纪念南诏蒙氏立县得名。康熙《蒙自县志·建置沿革》载:“旧志云,以蒙自名者,盖其地先为蒙氏属,溯其由来故曰蒙自。”乾隆《蒙自县志·艺文志》载:“吾邑汉代名目则,唐时蒙氏细奴罗王南诏立为县,名蒙自,为自蒙氏也。”此说与史实不符。(二)马竹安《蒙自县志》资料:“蒙自一名,为‘蛮子’的转音。因元、明以前本地区皆为‘蛮子’居住。”此说极为牵强,难以置信。(三)苗族中有人认为:蒙自是苗族城,因苗族自称“蒙”或“猛”。此说也极牵强。苗族在蒙自定居前数百年,已有蒙自县。以上诸说均不可信。

文物

截至2021年12月,蒙自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以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45处。全市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登记点228处;可移动文物共145件(其中二级文物1件、三级文物35件、一般文物109件),均属各文物收藏单位管理,已全部录入全国可移动文物登记系统。

蒙自市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

简介

图片

蒙自海关旧址

蒙自海关旧址位于蒙自市文澜街道,是海关税务司署、法国领事府、法国监狱、法国花园、哥胪士洋行五项的总称,是中法战争后,根据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签订的《中法续议商务专条》将蒙自开为商埠,把县城东门外划为通商处所留下的遗址。 2006年5月25日,蒙自海关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蒙自海关旧址蒙自海关旧址

碧色寨车站

碧色寨车站位于蒙自市草坝镇碧色寨村山梁上,居犁耙山东麓,占地2平方千米,是鸦片战争后法国根据《中法会订滇越铁路章程》修建的滇越铁路,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及我国人民与侵略者抗争而修筑的最早、曾经“繁荣”一时的一个火车站,对研究中国铁路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013年3月5日,碧色寨车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碧色寨车站碧色寨车站

周家宅院

周家宅院位于蒙自市文澜街道武庙街,是云南最早的银行富滇银行创始人,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个碧石铁路协理周伯斋的故居,始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占地面积2808.8平方米,建筑面积3528.4平方米,由门厅、前院正厅、两厢、后院正厅、颐楼、戏台、天井组成。 2013年3月5日,周家宅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家宅院周家宅院

蒙自玉皇阁

蒙自玉皇阁位于蒙自市区城承恩街口东侧,始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由玉皇阁及东西两阁组成,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阁坐南朝北,三重檐歇山顶,通高约20米,面阔、进深各19.1米,梁架斗拱用材粗大。 2019年10月7日,蒙自玉皇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蒙自玉皇阁蒙自玉皇阁

新安所古建筑群

新安所镇是一个传承千年的军屯文化古镇,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军事地位,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建立贲古县,设制于新安所一带,明正德三年(1508年)在新安所设立守御千户所,驻扎军人,屯田戍边之后,地名一直沿用新安所。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建新安所古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所归蒙自县。 2019年10月7日,新安所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安所古建筑群新安所古建筑群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1月,蒙自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9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6项,州级12项,市级100项。

蒙自市州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

序号

项目名称

民族

类别

级别

公布时间

参考资料

1

蒙自过桥米线制作技艺

汉族

传统技艺

国家级

2014年11月11日

2

洞经音乐(扩展项目)

汉族

传统音乐

省级

2013年11月23日

3

彝族服饰(扩展项目)

彝族

民俗

4

彝族鱼鳞片吹奏

彝族

传统音乐

2017年6月2日

5

彝族高山腔

彝族

传统音乐

6

铓锣舞(蒙自彝族铓锣舞)

彝族

传统舞蹈

2022年12月27日

7

传统面食及糕点制作技艺(蒙自年糕制作技艺)

汉族

传统技艺

8

石马脚村传统文化保护区

壮族

传统文化保护区

州级

2005年

9

新安所镇老城区传统文化保护区

汉族

传统文化保护区

10

永宁彝族花灯歌舞之乡

彝族

传统文化之乡

11

蒙自县西北勒彝族(朴瓦)服饰之乡

彝族

传统文化之乡

12

《绿翠塘的传说》

彝族

民间口述文学

13

《芦笙起源的传说》

苗族

民间口述文学

14

土风舞《阿尼西山妮》

彝族

传统舞蹈

15

《板凳舞》

彝族

传统舞蹈

16

《尼子白》

彝族

传统习俗

17

彝族《三步弦》

彝族

传统舞蹈

2015年

18

《蒙自平坝腔》

彝族、壮族

传统音乐

2018年

20

《哈尼水碾茶》

哈尼族

传统技艺

2018年

风景名胜

编辑

南湖公园

南湖公园南湖公园

南湖,原名草海,因位于蒙自县城南,故称“南湖”。明朝时知府钱邦称带领民众,将湖中淤泥杂草取出,垒成3座小山,分别以神话中仙人居住的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山为名;并从县城十几里外引来酒鸡泉、法果泉等四泉之水灌入湖中,形成碧波荡漾的大小两个湖泊。湖面积30万平方米,湖堤种植垂杨,三岛有游路相通,国内广植花木。主要的建筑有雄伟的瀛洲亭,为六角三层重檐,檐角、亭顶铺琉璃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檐上挂有风铃,铃声悦耳。湖中还有各式亭台楼阁、奇花异卉,环境清幽,因有文人学士常来相聚,吟诗作赋,攻读诗书,又有“学海”之称。

缘狮洞

缘狮洞缘狮洞

缘狮洞,又称为“观音洞”,位于蒙自市鸣鹫乡静灵山,属喀斯特地区石灰岩溶洞,镶嵌在悬崖峭壁间。始于清代的缘狮洞古建筑群,虽经几百年的历史沧桑,至今仍保存完好。缘狮洞依山而立,顺崖蜿蜒上升。其建筑艺术具有独特价值。整个建筑为“灵”字型,气势雄伟,规模宏大,颇为壮观。建筑群分为三天门、八卦池、归真祠、聚仙阁、三清殿、白玉楼、晨钟、暮鼓、缘狮洞等三十多套殿宇。牌坊按“灵山”二字布局,从八卦池旁拔地而起,倚山凿壁,砌台筑基,建成的殿宇、楼阁、牌坊,坚固不朽,颇富诗情画意,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苗族艺术的高超技法。

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

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

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位于蒙自市区内,现存旧址5处,即哥胪士洋行、蒙自海关税务司署、法国领事府、周家宅院、王家旧宅。尽管西南联大文法学院在蒙自办学只有一个学期,但在此期间,联大师生积极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支持帮助地方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广泛传播爱国主义、民主思想和科学文化,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对蒙自近现代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查尼皮

查尼皮查尼皮

查尼皮位于蒙自市芷村镇,是中共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原来是李开文家的茅屋,后遭大火毁坏。1991年按原貌修复并对外开放,是单檐悬山顶土木结构,茅草顶、夯土墙面阔三间的正房一间,附设厨房一间,建筑面积99.5平方米。1993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在外围新建了陈列室等现代水泥房,在里面陈列经多方搜集到的有关地方党史的珍贵照片和文物。

尼苏小镇

尼苏小镇尼苏小镇

尼苏小镇占地面积500亩,共有369户人家,距蒙自市行政中心6千米,紧靠天马路北沿,交通畅达,是蒙自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示范。尼苏小镇原为文澜镇大台子村委会第一、二、三村民小组所在地。因原居住村民98%为彝族,是蒙自彝族尼苏支系最大的聚居地之一,故起名尼苏小镇。尼苏小镇位于“两海”(长桥海、大屯海)之间,呈正东正西摆布,区位优势凸显,距市中心10千米。西面紧靠大屯海高原湖泊景观带,东面为长桥海湿地公园及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以北5千米为蒙自火车北站,以南8千米为蒙自汽车客运站。无论从游客的集散,自驾车的抵达,旅游路线的安排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尼苏小镇属“新建式古镇”,是在没有任何历史古镇的依托的情况下,以当地文化为背景,以建筑文化为平台新建出一座以古镇来彰显当地特色文化,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建设。现着重开发彝族文化传习馆、尼苏特色餐饮区、彝族服饰文化、饰品购物区、酒吧、咖啡馆、茶馆区、民居客栈区、特产直销店、水上娱乐等旅游产品,以商业区“汇聚人气、拉动经济、带动就业”。

地方特产

编辑

蒙自年糕

蒙自年糕蒙自年糕

蒙自年糕是云南省传统的名特食品之一,产生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据传,清乾隆年间,在蒙自民间,年糕是由当地婚娶喜庆,逢年过节作为“圣品”供奉祖先的蒸糕演变而来。因当时多数人家只有在新春佳节才吃得上,就把这种蒸糕称之为年糕。蒙自年糕以优质糯米为原料而制成的,具有表面光滑、晶莹油润、品质细腻、味香清甜、柔韧适口、久食不腻等特点。具体做法是:先把糯米洗净后磨成粉状,配以红糖(或白糖)、火腿、芝麻、玫瑰、花生米等辅料调成浓糊,盛入小碗薰蒸至150℃,成形出笼,冷却后从碗中取出即可出厂。

蒙自石榴

蒙自石榴蒙自石榴

蒙自石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蒙自石榴大约有70多个品种,分为观赏和食用两大类。食用石榴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果实中含有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有机酸、糖类、蛋白质、脂肪,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蒙自甜石榴在果农的长期栽培实践中,培育出甜绿子、甜沙子、甜白花等3个优质品种。其中,以甜绿子为最优,其个头大如碗,籽实饱满,肉厚核小,晶莹如珠,汁多蜜甜。绿子石榴和沙子石榴同是农历七八月间成熟。白花石榴的成熟期稍晚一些,大约农历八九月间成熟。

土八碗

八大碗八大碗

八大碗是具有丰富内涵的酒席,一般只有在招待贵宾或举办喜酌时才备用,从菜谱到烹饪方法到餐具,都有严格的要求。餐桌为8人坐,俗称八仙桌;菜单仅有8道;装菜的碗是8个大海碗,俗称大钵头;客人食用过程中,任何每一道菜均可要求添加,直到客人谢绝为止。直到20世纪30年代,老寨江西籍姓氏的人员,每年八月初二,都要到江西会馆聚会吃八大碗。

著名人物

编辑

萧崇业,汉族,字允修,号乾养,明朝政治人物,杰出的外交家,云南省临安卫新安所(今新安所镇五一街12号存萧崇业家水井一口)人,祖籍南直隶。萧崇业自幼好学,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举人,明隆庆五年(1571年)成进士,点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工科、户科、兵科给事中,光禄寺少卿,太常寺少卿,都察院右检都御史,万历年间奉使册封琉球。明万历四年(1576年)夏,琉球中山王驾崩,太子尚未继位,请封于朝廷。万历皇帝朱翊钧特命萧祟业为正使。萧崇业等在琉球群岛4个半月,于同年十月二十四返航还朝,十一月初二到达定海港口,转回京城复命。他在琉球期间,详细考察了当地的山川物产和风土民情,著有《使琉球录》复命时呈于朝廷,收录在《四库全书》。另著有《养乾秦议》《航海赋》《南游漫稿》等。

尹壮图,字万起,一字楚珍,云南蒙自人。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进士,改庶吉士,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入阁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和珅创设议罪银制度,尹壮图上书乾隆帝,直言议罪银制不利于朝廷,此议遂罢。后被贬为内阁侍读,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八月,辞官养母,史称尹壮图案。嘉庆四年(1799年)被重新起用。书法醇厚有画沙印泥之妙。著楚珍诗集,自编年谱。卒年七十一。

曹士桂,字丹年,号馥堂,蒙自鸣鹫村(清代属开化府文山县)人,十八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后,便开始了他的宦海生涯。历任江西省广昌、会昌、信丰、龙南、万安、南昌等知县。任职期间,政声颇好。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调任福建省台湾北路(鹿港)理番同知。不久,改任淡水厅事兼学海书院山长。清道光二十七年(1848年)卒于任上,终年47岁。翌年,其衣棺归葬故里。

杨增新,字鼎臣,云南蒙自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曾任甘肃河州知州,对于处理当地回汉问题有功、又曾任陆军学堂总办,后在新疆布政使王树枏的推举下,在新疆阿克苏、乌鲁木齐、巴里坤等地历任道台。宣统三年(1911年),袁大化逃离新疆,推荐他为督军,此后对新疆实行长达十七年的统治。民国十七年(1928年)7月,杨增新在俄文法政专门学校的毕业生庆贺宴上,被当时军务厅长,外交审计长樊耀南一派所暗杀。

龙济光,字子诚,云南蒙自人,陆军上将,曾任广东都督兼署民政长,两广巡阅使等。

杨继宽,彝族,字少逵,云南蒙自人。云南讲武学校第19期步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6期毕业。抗战期间历任第60军183师代理参谋长、第1集团军总部高参、暂编21师参谋长,解放战争期间历任第60军暂编21师少将副师长、第1方面军司令长官部副官处处长、云南省保安司令部总务处长、重庆行营少将高参、云南省禄劝县县长兼联防指挥官、云南绥靖公署少将高参,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参加起义。后任解放军云南军区军事教员,云南军区司令部参议,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

汤佩铭,女,云南蒙自人。擅长雕塑、工艺美术。1965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历任云南省展览馆美工,省博物馆雕塑创作员,省工艺美术公司工艺美术创作设计,省工艺美术研究所雕塑工作室主任、副所长、所长、总工艺美术师,昆明锦华艺术工程公司经理。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全国工艺美术展。作品有《悠悠山林》、《月光下》、《版纳乡音》、《赞哈唱新歌》、《古滇锦华》,《民族大团结》等及双象花梨木屏风等。

荣誉称号

编辑

2019年11月,《报告》公布了“2019中国西部百强县市”,蒙自市榜上有名。

2020年,蒙自市入选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

2020年9月22日,蒙自市入选“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0年10月20日,蒙自市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0年11月,蒙自市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2月1日,蒙自市被表彰为“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村镇”。

2021年9月8日,蒙自市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9月,蒙自市被评选为“2021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2年3月,蒙自市入选县域经济“10强县”。

2022年4月,蒙自市拟入选2022年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升级优秀典型名单。

2022年5月,在财政部组织开展的全国2022年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评估工作中,蒙自市成功入选2022年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名单。

2022年6月,蒙自市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

2023年11月,蒙自市被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下一篇 方政

上一篇 木邦宣慰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