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鸣区 编辑
武鸣区,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意为“以武而鸣于天下”,地跨北纬22°59′58″~23°33′16″、东经107°49′26″~108°37′22″之间,位于南宁市北部,北回归线从区境北部穿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总面积3389平方千米 ,其中63.50%为丘陵;截至2023年末,武鸣区常住人口70.13万人 。2023年6月,武鸣区辖13个镇, 区人民政府驻城厢镇兴武大道245号。
宋代末期至清代末期为武缘县,民国元年(1912年),撤思恩府,县人陆荣廷任广西都督,崇尚武功,意“以武而鸣于天下”,将武缘县更名为武鸣县。2015年,撤销武鸣县,设立南宁市武鸣区。 武鸣区是壮族的发源地之一,壮语以武鸣方言为标准音,被誉为“中国壮乡”,每年在武鸣城区举办的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活动已成为中外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 境内主要有国家4A级景区的伊岭岩风景区、大明山风景旅游区、花花大世界等景区。
武鸣区有都(安)南(宁)高速公路、210国道线和省道20321线过境,有南宁至武鸣城市大道一级公路,城区距南宁市区32千米。
2023年,武鸣区地区生产总值为423.65亿元,增长7.2%。
中文名:武鸣区
外文名:Wuming District
别名:武缘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南宁市北部
面积:3389 km²
下辖地区:13个镇
政府驻地:城厢镇兴武大道245号
电话区号:0771
邮政编码:530199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人口数量:70.13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伊岭岩、大明山、花花大世界、罗波潭等
机场:广西吉航东盟通用机场
火车站:南宁北站
车牌代码:桂A
地区生产总值:423.65 亿元(2023年)
方言:壮语、府城军话、横塘话、新民话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今区境属象郡地。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今区境属南越国地。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今区境东属领方县,西属增食县地,隶郁林郡。
武鸣三月三
三国属吴。元兴元年(264年),领方县、增食县分别改为临浦县、怀安县,今区境分属郁林郡的临浦、怀安县地。
晋太康年间(280-289年)临浦、怀安县分别复称领方、增食县。今区境分属郁林郡的增食、领方县地。东晋大兴元年(318年)置晋兴县,属晋兴郡,增食县改为增翊县,今区境分属晋兴郡的晋兴县和郁林郡的增翊、领方县地。
南朝属晋兴郡增翊、晋兴县和领方郡领方县地。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领方郡,领方县属郁林郡。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晋兴县为宣化县,今区境分属郁林郡的宣化、领方县地。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领方县地设止戈等7个县。武德五年析宣化县置晋兴县、朗宁县。今区境分属朗宁、晋兴、止戈等县地,隶邕州。
五代属南汉。分属朗宁、晋兴、止戈县地,隶邕州。
宋开宝五年(972年),撤朗宁县,改为永宁乡,并入宣化县;晋兴县改为乐昌县;废止戈县,改为止戈乡,并入上林县。隶邕州。同年,撤封陵县并入武缘县。景祐二年(1035年)撤乐昌县并入武缘县,武缘县治所移到原乐昌县葛圩苏村(今双桥乡苏宫村板苏屯),今区境始为武缘县地。治平四年(1067年)拨上林县止戈乡和宣化县永宁乡入武缘县。县治仍在今双桥乡苏宫村板苏屯,隶邕州。
元属武缘县地,隶南宁路。
武鸣区城建
明洪武元年(1368年),武缘县治所由葛圩苏村移至今县城。明正德六年(1511年)七月在今区境两江乡东北一带置凤化县,嘉靖七年(1528年)凤化县治移到上林县三里。今区境仍属武缘县地,初隶南宁府,隆庆六年(1572年)隶新宁州,万历五年(1577年)十月改隶思恩府。
清属武缘县地,隶思恩府。
民国元年(1912年)撤思恩府,县人陆荣廷任广西都督,崇尚武功,意“以武而鸣于天下“,将武缘县更名为武鸣县,随后又升为武鸣府。民国2年(1913年)6月,复称武鸣县,隶属邕南道,民国3年(1914年)6月邕南道改名南宁道。民国15年(1926年)6月废除道制,武鸣区直隶广西省政府。民国19年(1930年),属宾阳民团区。民国21年(1932年)改属南宁民团区,区治武鸣。民国23年(1934年)属南宁行政督察区。民国28年(1939年)2月属武鸣行政督察区,区治武鸣。民国29年(1940年)4月属广西省第八区。民国31(1942年)年3月并区,划归广西省第四区,区治南宁。民国37年(1948年)改属广西省第十一区,区治武鸣。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10月成立武鸣人民专员公署,1949年12月3日武鸣解放。县名仍为武鸣县,县治不变,属武鸣人民专员公署。1950年属武鸣专区。1951年1月,划属南宁专区。8月,改属宾阳专区。1952年4月,改属邕宁专区;12月,改属桂西壮族自治区。1956年属桂西壮族自治州。1957年12月,改属邕宁专区。1958年,属南宁专区;12月与隆安县合并,称为武隆县,县治在武鸣城厢镇。次年5月两县复分,武鸣县属南宁专区辖。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武鸣县划归南宁市管辖。
2015年,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武鸣县,设立南宁市武鸣区,以原武鸣区的行政区域为武鸣区的行政区域,武鸣区人民政府驻城厢镇兴武大道245号。
2016年5月27日,南宁市武鸣区正式挂牌成立。
武鸣区城建
区划沿革
武鸣区行政区划图
2000年6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批准甘圩、灵马、马头等3个乡改为镇建制,各乡改镇后原辖行政区域不变。
2003年末,武鸣辖14个镇、2个乡:城厢镇、城东镇、双桥镇、罗波镇、两江镇、马头镇、陆斡镇、太平镇、甘圩镇、宁武镇、锣圩镇、仙湖镇、府城镇、灵马镇、上江乡、玉泉乡;以及武鸣伊岭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5年6月25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通知》:撤销城东镇建制,城东镇整体并入城厢镇,扩大城厢镇的管辖范围。撤销上江乡建制,整体并入太平镇,扩大太平镇的管辖范围。撤销玉泉乡建制,整体并入锣圩镇,扩大锣圩镇的管辖范围。
区划详情
2023年6月,武鸣区辖13个镇:城厢镇、双桥镇、罗波镇、两江镇、马头镇、陆斡镇、太平镇、甘圩镇、宁武镇、锣圩镇、仙湖镇、府城镇、灵马镇 ,198个村、22个社区、有 1928 个自然屯、3492 个村民小组。 区政府驻城厢镇兴武大道245号。
位置境域
武鸣区位于南宁市北部,地跨北纬22°59′58″~23°33′16″、东经107°49′26″~108°37′22″之间,西与百色市平果市交界,西南与隆安县毗连,南邻南宁市区,东与上林县、宾阳县接界,北接马山县。境内东西最大横距111千米,南北最大纵距97千米。武鸣区总面积3389平方千米 ,占广西总面积1.4%。
武鸣区
地形地貌
武鸣区地层出露以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和第三系分布较广,下奥陶统、白垩系次之。总厚度15158—17961米。东部大明山连绵高耸,峰峦重叠,山势雄伟,并延伸向东北、东南,朝着武鸣河谷呈扇状分布,构成环绕北、东、南三面的马蹄形高丘陵、山地。西北部高土坡连绵,西南部为石灰岩群峰,中部是丘陵、岗地、平原相间交错,呈小盆地。武鸣区山地227平方千米,占总面积6.7%,平地702平方千米,占20.9%,丘陵2139平方千米占63.5%,其他298平方千米,占8.9%。
水文
武鸣区内大小河流138条,东南部的马定河、西云江、延河等直接流经邕宁区或南宁市城北、西乡塘区直注入邕江,其他水系主要河流有:武鸣河干流,自全区流经宁武注入右江,境内长133千米,流入武鸣河干流而且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主要有:全区西面的西江河及其上游小支流的仙湖河、府城河、元霄河、两江河、全区东部的香山河及其上游小支流的马头河、小陆河、苞桥河等20条。武鸣河干流从南往北的支流呈扇形连接。境内武鸣河流域面积3102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29.40立方米每秒,年均径流总量25.68亿立方米,平均径流量79.60立方米每秒,最大径流量2840立方米每秒,最小径流量7立方米每秒。
气候
武鸣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夏季炎热多雨,春秋季易旱,冬季温暖少雨,偶有霜雪。年平均气温21.7℃,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8.6℃,极端最高气温40.7℃;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12.8℃;极端最低气温-0.8℃。自区西南向东北,常年温度递减1-2℃。大明山上和山脚温差达7-10℃。境内年降雨量1100-1700毫米,呈东北向西南递减,南北差300-500毫米,东北部多有暴雨。但也有寒、旱、涝、风、雹、冰、霜等灾害天气。
空气温度
2022 年,武鸣区平均气温偏低,平均气温为21.9℃,比气候标准值
武鸣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有耕地面积10万公顷,盛产水稻、玉米、黄豆、花生、甘蔗、木薯、水果以及蔬菜等农作物产品,畜禽、渔业也同步发展。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大区,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区、广西蔗糖生产基地区及广西木薯生产基地区。农业是武鸣区的重要经济,解放前,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民国32年(1943年),武鸣区粮食产量为10296.4万斤,消费13092.6万斤,尚不足2796.2万斤。解放后,实行土地改革,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1957年,武鸣区粮食总产量达9613.5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58.3%;农业总产值4950万元,比1949年增长63%。1990年粮食总产量25970.4万公斤,比1972年增长31%,农业总产值23155万元,其中农作物种植业占67.02%、林业占2.19%、牧业占19.83%、副业占9.09%、渔业占1.87%。
2022年,武鸣区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190.37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农业产值140.02亿元,比上年增长5.4%;林业产值7.68亿元,比上年下降6.3%;畜牧业产值31.54亿元,比上年增长7.8%;渔业产值5.30亿元,比上年增长3.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84亿元,比上年增长4.2%。占农林牧渔及服务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农业73.6%,比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林业4.0%,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畜牧业16.6%,比上年上升3.2个百分点;渔业2.8%,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3.1%,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
2022年,武鸣区农作物播种面积258.25万亩,比上年下降0.7%。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02.38万亩,比上年增长0.1%;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55.87万亩,比上年下降1.2%,其中,甘蔗种植面积29.43万亩,比上年下降0.3%;油料种植面积17.92万亩,比上年下降5.8%;蔬菜种植面积96.64万亩,比上年增长0.6%。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为60.4%,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为1∶1.52。
2022年,武鸣区粮食总产量34.12万吨,比上年增长0.4%;蔬菜产量(含食用菌)167.60万吨,比上年下降0.1%;水果产量231.42万吨,比上年增长9.2%;甘蔗产量159.48万吨,比上年下降0.5%;油料产量4.03万吨,比上年下降3.7%。
2022年,武鸣区肉类产量9.11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5.55万吨,比上年增长25.6%;全年生猪出栏70.06万头,比上年增长24.8%;生猪存栏54.45万头,比上年增长3.7%;禽蛋产量1.13万吨,比上年增长29.4%;牛奶产量0.01万吨,比上年下降41.9%;水产品产量4.09万吨,比上年增长3.7%。
2022年,武鸣区全社会木材采伐量102.66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1%。
2023年,武鸣区城区本级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2.43亿元,比上年增长3.9%。主要产品中,园林水果产量228.13万吨,增长10.3%;肉类总产量9.19万吨,增长7.5%;其中,猪肉产量6.08万吨,增长17.4%;禽蛋产量0.19万吨,增长28.4%。年末生猪存栏51.56万头,增长2.6%。全年生猪出栏77.56万头,增长18.5%。
第二产业
武鸣新貌
武鸣区工业发展基础良好,主要产业有制糖、淀粉、建材、造纸、饲料、医药化工、矿产加工等。武鸣区农副土特产品如甘蔗、烤烟、水果及建材和金属矿产铜、钨、锰等资源丰富,可为工业生产提供较充足的生产原料,解放前至解放初期,武鸣区仅有一些手工业作坊,主要是烟丝加工、土法制糖、铁木农具制造、酿酒、纺织、缝纫等。1951年,工业总产值123万元,比1949年增61.84%。1952年,工业企业发展到12家,产值160万元,
1953-1957年,武鸣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21.8%。1990年,武鸣工业企业2067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63家,集体所有制企业60家,中外合资企业3家,拥有香山糖厂、东江糖厂、卷烟厂、染织厂5个大中型企业,工业行业发展到有食品、饮料、饲料加工、烟草加工、造纸及纸制品、印刷、电力、机械、建筑材料、缝纫、木材加工、皮革及制品、金属矿采选、冶炼等20多个,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建材、化工、矿产为辅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地方工业体系。
2022年,武鸣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5.4%;其中城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4%,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7.8%。武鸣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4%,其中,城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6%;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0%。
2022年,武鸣区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产值比上年下降27.6%;股份制企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4.8%;非公有工业企业产值比上年增长3.5%。分门类看,采矿业产值比上年下降18.8%,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3.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值比上年增长3.8%。
2022年,武鸣区规模以上工业中,非金属矿采选业产值比上年下降18.8%,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3.9%,木材加工和木、竹、藤、草制品业产值比上年下降10.7%,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9.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产值比上年下降38.1%,烟草制品业产值比上年增长7.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1.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30%,医药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8%,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产值比上年下降2.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比上年下降0.6%,金属制品业产值比上年下降11.6%,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比上年下降3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2.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比上年增长0.1%,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3.2%,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值比上年下降3%。
2022年,武鸣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22.54亿元,比上年增长2.2%;利润总额1.47亿元,比上年下降70.7%。
2022年,武鸣区本级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2家,较上年增加26家。其中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1家。
2023年,武鸣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产值同比下降1.5%,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增长31.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与上年同期持平。从主要产品产量看,电线产量比上年增长164.6%,金属门窗及类似制品增长34.7%,单板增长29.3%,饲料增长14.3%,淀粉及淀粉制品增长11.8%。
第三产业
武鸣区鸟瞰图
2022年,武鸣区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下降12.1%;饮料类比上年增长1.9%;烟酒类比上年下降22.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比上年下降12.0%;化妆品类比上年增长1.0%;日用品类比上年增长38.2%;五金、电料类比上年增长46.9%;体育、娱乐用品类比上年下降4.3%;书报杂志类比上年下降32.0%;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比上年下降76.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比上年下降43.2%;文化办公用品类比上年下降41.4%;家具类比上年增长33.8%;石油及制品类比上年增长36.4%;其他类比上年下降89.8%。
2022年,武鸣区本级区外境内到位资金48.7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9.9%,新签约投资额5000万以上项目14个,其中工业项目10个,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个,签约履约项目14个,开工建设项目10个,竣工投产项目4个。 商务口径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429.16万美元,同比增长100%。
2022年,武鸣区接待游客822.19万人次,旅游总消费为71.40亿元。
2022年,武鸣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2.9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5.39亿元,比上年下降0.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74亿元,比上年增长0.2%;金融业增加值15.22亿元,比上年增长9.3%;房地产业增加值27.85亿元,比上年下降5.2%。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8.7%。
2023年,武鸣区本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9%。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增长21.4%,商品零售收入下降0.2%。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基本类商品销售增势良好,五金、电科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0.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0.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80.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7.7%。
金融
截至2022年末,武鸣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1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91.32亿元,比上年增长9.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75.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
截至2023年末,武鸣区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34.34亿元,比上年增长4.0%;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30.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9%。
科学技术
武鸣高中
教育事业
明代建有学宫、书院和社学,民间办有私学。
2022年,武鸣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922人,在校生4499人,毕业生704人。普通高中招生4423人,在校生10817人,毕业生3493人。初中招生7420人,在校生21323人,毕业生6566人。普通小学招生7474人,在校生44572人,毕业生6991人。特殊教育招生54人,在校生265人,毕业生64人。在园幼儿2735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义务教育巩固率108.75%。普通中学27所,普通小学数99所,幼儿园16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2640人,普通小学专任教师数2854人,幼儿园专任教师数1879人,特殊教育专任教师数36人。
除此之外还拥有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目前已有南宁师范大学武鸣校区 ,广西民族大学武鸣校区 ,广西医科大学武鸣校区 入驻。
学校名称 | 创办时间 | 学校类别 | 备注 |
---|---|---|---|
武鸣高中 | 1908年 | 省级重点 | 广西十强高中、全国贯彻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优秀学校 |
广西民族高中 | 2001年 | 省级重点 | 自治区文明社区、南宁市花园式单位和治安管理模范单位 |
武鸣中学 | 1941年 | 省级重点 | 广西绿色学校、全国贯彻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优秀学校 |
罗波高中 | 1943年 | 普通高中 | 南宁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绿化先进单位”“无毒学校” |
锣圩高中 | 1937年 | 普通高中 | 南宁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区文明单位 |
府城高中 | 1826年 | 普通高中 | 南宁市高考优秀奖、“南宁市高三教学成绩评价一等奖” |
文化体育
2022年,武鸣区重点扶持壮族山歌、服饰、武术散打等特色民族文体事业发展,承办自治区级“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展示活动,申报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自治区级代表项目5个;武鸣运动健儿在广西第十五届运动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勇夺9金6银10铜好成绩。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武鸣区卫生机构406个,其中医院7个,诊所(门诊部、所)174个,村卫生室200个。年末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20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948人,注册护士2256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4863张,其中医院2358张。
另外拥有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 ,同时附近拥有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校区 。
人民生活
2022年,武鸣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08元,比上年增加1257元,增长4.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78元,比上年增加1041元,增长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61元,比上年增加1437元,增长6.9%。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武鸣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7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1.2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3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7.83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898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2316人。
武鸣交通
截至2022年末,武鸣区公路里程2065.75千米。其中,等级公路总里程1730.08千米。在等级公路中,一级公路1.16千米,二级公路24.23千米,三级公路81.25千米,四级公路1623.44千米。等外公路总里程335.67千米。拥有公共汽(电)车营运228辆,拥有公共汽(电)车路线19条,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达100%。
职务 | 姓名 |
---|---|
区委书记 | 陈文胜 |
区委副书记、区长 | 尹玉林 |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 黄国录 |
区政协主席 | 韦华清 |
仅列党政主要领导,不列副职,截至2024年3月 |
方言俚语
武鸣使用的语言绝大多数为壮语,约60万人,约4万人讲新民话(客家话的一种)和横塘话(平话的一种)等汉语方言(主要分布于灵马镇、陆斡镇、府城镇),其余讲各种区境外来的方言。老壮文是1953年苏联语言专家应邀来到武鸣区双桥镇以当地壮话为基础,以拉丁字母为载体创造的文字。新壮文为改革开放后完全以拉丁字母创造了的一套文字系统,沿用至今。
另外,武鸣全区和府城镇有数千人说“军话”,当地亦称“街上话”。壮话把这种语言叫vahgun(详情见陆天桥著论文《广西“军话”及“军人”考》),即“军话”,说这种话的人叫buxgun,即“军人”,“说汉语”叫gangjgun,即“讲军”(不包括普通话、南宁白话等)。这种方言与北边的桂林话和柳州话以及各地的“桂柳话”不一样,它有5个调并保留了很多古入声韵尾,如ngotiknilianggjok“我踢你两脚”,桂柳话一般是ngotiniliangtsjo(或gjo)。外来移民基本上说桂柳话,但它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普通话是很多幼儿和青少年的社交和家庭用语,在很多公共场所也很流行。
民风民情
2006年武鸣三月三歌圩开幕式
从1985年起,武鸣区连续举办了18届“三月三”歌节。2003年后,武鸣区将“歌节”更名为“歌圩”。2008年,武鸣“三月三”歌圩入选了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武鸣区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壮乡文化研究保护基地”。武鸣被认为是骆越古国的中心所在地之一,为了保护和传承骆越文化。2010年,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入选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师公舞入选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2011年,武鸣区将“三月三“歌圩活动的主题扩展为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 2014年1月14日壮族文明重要发祥地、壮族人口占86%的“中国壮乡”广西武鸣区获得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中国歌圩文化之乡”称号。
武鸣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旧有八景名区,清代期间,志载八景为:“鸣山叠翠”(大明山)、“伊岭丹炉”(伊岭仙山望仙岩)、“灵水澄清”(灵水)、“凤山太极”(起凤山)、“罗波龙窟”(罗波潭)、“黄道仙岩”(黄道山)、“狮子古迹”(府城镇狮子岩)、“玉印临泉”(陆斡镇覃李村玉印山)。随着历史的变迁、城市的建设发展,古八景均有所变异。2014年,武鸣的旅游资源主要有:伊岭岩、大明山、灵水、罗波潭、起凤山、黄道山、三园一河(明秀园、春霞园、秋霞园、西江河)、花花大世界、三十六弄等旅游景区(点),其中伊岭岩、大明山、花花大世界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截至2022年末,拥有国家4A级景区5个(伊岭岩景区、大明山景区、花花大世界、江宇梦想城、南国乡村·农村综合旅游景区),3A级旅游景区4个(汉江欢乐谷、明秀园、雪松灵水壮乡文化小镇、起风山)。
灵水 灵水位于武鸣区南面,又称灵源、灵湖、灵犀水。灵水湖水面总面积2.93万平方米,水深2-3米,水温常年保持23℃左右,冬暖夏凉。 |
|
伊岭岩 伊岭岩位于城区南部14千米,距广西首府南宁市17千米,包括伊岭岩、花花大世界、千艺大观(在建中)、仙山院、会谈中心、现代观光农业园、壮民族小康村、甲泉、七十二道门、九洞山等景点。 |
|
西江苑 西江苑位于武鸣区城西,包括明秀园、春霞园、秋暇园西江河在三园之间曲折迂回,河面宽约60米,在春霞园至秋暇园区间,河道特别迂回曲折、河水澄清,江岸怪石千姿、植被茂密、树木葱绿、亭榭掩映。石、林之间,水鸟低飞,渔翁静钓,是难得的水域风光闲暇游玩之处。以及把三园紧密相连在一起的西江河。 |
|
文江塔 文江塔位于该区南郊渡头村香山河(又称东江)和西江汇流处的武鸣河东岸。文江塔高40米,七层八角。每层有拱门圆窗和其他形状的花格窗共8个。塔基用条石浆砌,楼板以杉木构建。塔身挑檐釉瓦,彩绘浮雕。塔壁夹墙有宽1.5米的螺旋梯共187级,上至塔的顶层。顶层供奉文章之神魁星塑像。说来这座塔还寄托着武鸣古人的一番心愿呢。 |
|
大明山 大明山位于武鸣区东北部,距城区50千米,以“雨后明空晴翠“而得名,山体属弧形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绵延长150千米,东西宽约25千米。山脊线平均海拔1200米,主峰龙头山海拔1760米,为桂中南最高峰,气势雄伟。大明山以春岚、夏瀑、秋云、冬雪四时之景不同,著称于世。 |
|
起凤山 起凤山位于武鸣区城东镇夏黄村香山河畔,距区城约7千米,因东西两峰于江边突起,形如双凤展翼腾空而得名。 起凤山是武鸣旧八景之一,景区环境幽静,山奇水秀,地杰人灵。山上亭台楼阁、古寺庙宇之中,历代文人墨客游山赋诗、题词刻字举目皆是,尤以山之东峰“太极洞“中清朝阳朔知区王元仁在广西所书三个独体大字之一的巨刻“凤“字为代表,字高达四米,宽三米,素有“太极洞中藏大凤“之美称。 |
|
黄道山 黄道山位于武鸣城东镇六联村,在区城北面7千米。传说古时遭人黄野宁在此修炼成仙,后人立观祭祀,山因之而称为“黄道山“,为道教圣地。黄道山在数山环合之中,以一峰独秀,山上草木葱茏,怪石嶙峋,山前有小桥流水,山中有一岩洞,深500米,上下起伏,洞口开阔,上有石刻“振衣岩“、“宜仙洞”等,始祀黄道、户六诸神像神位。1981年经过组织维修、管理以后,游客纷至沓来。 |
|
罗波潭 罗波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东部约18千米处。潭水面积约2000平方米,水清冽而宁静,久雨不溢,久旱不涸,冬暖夏凉。潭水最深处达46米。按照当地人的说法,罗波潭分为头潭、二潭、三潭3个水窝;又因水深不等而划分为三蓝,头潭颜色显深而称深蓝,二潭、三潭颜色较浅而称浅蓝、淡蓝。潭的周围绿树成荫,潭中有石岛,长有树木,树木葱绿,石水相间,仿佛天然水石盆景。潭东北岸有清道光年间思恩知府李彦章所题的”小三山”3个崖刻大字,笔力遒劲,古风犹存。清光绪年间,头潭东岸建有”关岳庙”,俗称”罗波潭庙”,曾被损毁,现已修复,可供上香。 |
|
陆荣廷(1859—1928),字干卿,原名亚宋,壮族,广西武鸣区宁武垒雄村人,中华民国旧桂系军阀首领,当时控制广东、广西、湖南三省。
李璧(?—1525),字白夫,号琢斋,明代官员、学者,广西武缘(今武鸣)人,壮族,学问渊博,弘治八年(1495)中举,明正德中进士。曾任浙江兰溪区、仁和区教谕。著有《剑门新志》、《名儒录》、《皇明乐谱》、《剑阁集》等书。
刘定逌(1720—1806),号灵溪,广西武缘(今武鸣)区人。相传他自幼聪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清乾隆辛酉(1741年),刘定逌年方20岁就考上了拔贡,乾隆甲子(1744年)又中了解元,乾隆戊辰(1748年)中了进士。入翰林院进修了3年后,担任翰林院编修。
林凤祥(1825—1855),广西武缘(今武鸣)人,男,太平军北伐名将。壮族。
李开芳(1811—1855),壮族,广西武缘(今武鸣区两江龙英村大李屯)人,太平军北伐名将。
李静诚(1867—1944),旧桂系骨干。历任南宁军政府副秘书,龙州、梧州中关统税局长,广西都督府秘书,广西陆军第二师少将参谋长,广西督军署中将参谋长,广东督军署顾问,广西财政厅长等职,分掌刑名、钱粮、文案和交际。1917~1919年,两次出任广西省长。
卢绍武(1906—1978),又名刘绍武。壮族。广西武鸣人。早年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宁兵暴。1929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7军第19师第56团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3军团第5师第13团营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8年病逝。
陆兵,壮族,1944年10月生,武鸣区双桥镇八桥村人,197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9月参加工作,1968年9月广西师范学院历史系历史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现任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甘祥梦(1929.01—1996.02.01)地方领导人。壮族。武鸣人。194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市近郊第二区委土改工作队副队长,中共南宁市第一区委副书记,中共郊区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郊区区长,中共兴宁区委书记处书记,市农业局局长,南宁市副市长,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人民政府特约顾问。是中共第六、七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八届自治区人大代表。
张国环,男,壮族,1956年4月生,广西武鸣人,197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12月参加工作,1998年12月中央党校领导干部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中央党校在职大学学历,政工师。现任南宁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周氏兄弟——周氏山作、周氏大荒,世界知名美籍华人画家。周氏兄弟(ZhouBrothers)名列全球在世艺术家销售金额排行榜的前10位。
梁徐(1917—),儿科血液病学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广西武鸣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主持血红蛋白病课题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多篇。1992年被聘为美国纽约科学院会员。
覃宏才,1926年生,广西武鸣人。壮族。别名博达荣卫,字琥鸣,号乐酉,斋名荷之。大学文化,高中高级教师。民盟宜州市委教育支部主委并先进盟员。中国(全球)覃氏名人之一,享有”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等荣誉,博学研究员。
覃馥兰,女,1940年3月生,广西武鸣人,壮族。副主任医师。1964年毕业于广西医学院医疗系本科,在纺织厂从事医疗工作35年,主要研究纺织职业病的防治,任全国纺织系统结核病防治研究协作组广西柳州市常务理事。
石轩萍,女,1943年生,壮族,广西武鸣人,中共党员,副研究员,中国儿童音乐学会会员、广西儿童音乐学会会员、南宁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南宁市电影、戏剧家协会会员。
韦增欣,男,1962年生,广西武鸣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哲学博士,广西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教授,中国亚太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优化与管理。
卓君,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年度总冠军,2011年受聘广西南宁旅游形象大使。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年轻政协委员。
糕点类:锣圩七心糍粑;马头糯米卷;仙湖糯米饼;凤林糯节糕;双桥芭蕉糕;里建黄金糕。
粉食类:五色糯米饭;爽记鱼生及第粥;绿豆大肉棕;鸭血凉糯粽;红薯粽;毛薯粽;府城榨粉;陆斡猪肝粉肠;甘圩干捞粉;猪脚粉;灵马旱藕粉;田鸡粥、花鱼粥、鸽子粥、黄鳝粥、鸭脚稷红米粥;生菜包;豆蓉糯米饭;瓦煲饭。
肉食类:灵马鲶鱼;高峰界牌柠檬鸭;府城白斩狗肉;两江八宝鱼生片;锣圩爆炒羊肉;兰刀生鱼;天马带鱼;玉泉白斩鸡;上江土鸡;锣圩梅菜扣肉;灵源叉烧;里建炸鼠;南乳狗扣;手撕牛肉。
小吃类:扯扯糖;七寸猪龙供;双桥酸嘢;新科芒果馍;麻辣牛杂;小东街紫苏炒田螺;米粉饺;木薯馍;油炸糯米圆;油炸韭菜糯米馍;椒盐鸭下巴。
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区 | 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 |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 |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
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 | 全国产粮大区 |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 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 |
全国百区林改典型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双拥模范区 | 广西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产业发展十强区 |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 | 全国科普示范区 | 全国绿色生态能源示范区 | 广西文明区城 |
广西特色畜牧业先进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建设先进区 | 全区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 连续十一届入选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百强区 |
2008年连续两年荣获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区 | 2009年连续两年荣获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区 | 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区 | 2020中国医疗服务百佳县市 |
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 | 2019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 | 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 2021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
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 2020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 入选拟推荐命名第五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公示名单 | 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