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将军 编辑
黑龙江将军,全称镇守黑龙江等处地方将军,清代黑龙江地区最高官员,政府驻地为黑龙江齐齐哈尔,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设立,官阶为正一品,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改为从一品,将军衙门驻齐齐哈尔。
中文名:黑龙江将军
别名:黑龙江等处地方将军
行政区类别:省级
所属地区:清朝
下辖地区:齐齐哈尔副都统、呼兰副都统等
政府驻地:齐齐哈尔
黑龙江将军全称镇守黑龙江等处地方将军(满语:sahaliyan ula i jergi babe tuwakiyara jiyanggiyūn),是清代黑龙江地区最高官员。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设立,官阶为正一品。
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改为从一品。萨布素是首任黑龙江将军。
至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政府行东北新政,设黑龙江行省,裁撤黑龙江将军。最后一任的黑龙江将军程德全改署黑龙江巡抚。除程德全是汉人外,黑龙江将军一职都由清朝宗室、旗人担任。
黑龙江将军是清政府设于边疆地区的最高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与清廷设于内地的驻防将军不同,黑龙江将军除了管理军政、旗务以外,还兼管地方民政、民刑等事宜。黑龙江将军统管八旗驻防、水师营、火器营、兴安总管衙门、八旗官学等。民事上设有印房、银库、刑司、户司、兵司、工司等机构办事。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初置黑龙江将军,宁古塔副都统萨布素升任,驻黑龙江东岸的黑龙江城(爱辉旧城)。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萨布素移驻黑龙江西岸,仍名黑龙江城(爱辉新城)。
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移驻墨尔根(今嫩江)。
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萨布素复自墨尔根移驻齐齐哈尔。此后二百多年,黑龙江将军一直驻于齐齐哈尔,齐齐哈尔成为黑龙江将军辖区的中心城市。
黑龙江将军辖区东至额尔白克河二千二百里宁古塔界,西至喀尔喀九百余里撤陈汗界,南至松花江五百里宁古塔界,北至外兴安岭三千三百余里俄罗斯界,西南至盛京一千八百余里,又西南至北京三千三百余里。
黑龙江将军曾辖有齐齐哈尔副都统辖区、黑龙江城副都统、墨尔根副都统、呼兰城守尉、呼伦贝尔副都统、布特哈副都统、通肯副都统七名副都统和一名兴安城总管衙门。同治以后,黑龙江将军辖区内各副都统陆续取消,改以道、府、厅、州、县等地方行政单位取代。
黑龙江将军辖区
姓名 | 任命时间 | 卸任时间 | 卸任原因 | 备注 |
---|---|---|---|---|
萨布素 (sabsu) | 康熙二十二年十月 (公元1683年) | 康熙四十年二月 (公元1701年) | 革 | - |
沙纳海 (沙那海,šanahai) | 康熙四十年二月 (公元1701年) | 康熙四十二年七月 (公元1703年) | 休致 | - |
博定 | 康熙四十二年八月 (公元1703年) |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 (公元1708年) | 改领侍卫内大臣 | - |
发度(法都) | 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 (公元1708年) | 康熙四十八年二月 (公元1709年) | 革 | - |
杨福 | 康熙四十八年二月 (公元1709年) | 康熙五十四年五月 (公元1715年) | 卒 | 三官保署 |
托留 | 康熙五十五年十月 (公元1716年) | 康熙五十九年二月 (公元1720年) | 卒 | 巴赛署 |
陈泰 (centai) | 康熙五十九年二月 (公元1720年) | 雍正四年二月 (公元1726年) | 召回北京 | - |
姓名 | 任命时间 | 卸任时间 | 卸任原因 | 备注 |
---|---|---|---|---|
(furdan) | 雍正四年(1726)二月 | 雍正五年(1727)十二月 | 召回北京 | - |
那苏图 (nasutu) | 雍正五年(1727)十二月 | 雍正八年(1730)正月 | 调盛京将军 | - |
卓尔海 (jorhai) | 雍正八年(1730)正月 | 雍正十年(1732)九月 | 授内大臣 | 仍署黑龙江将军 |
塔尔岱 (taldai) | 雍正十年(1732)九月 | 雍正十一年(1733)五月 | 授靖边右将军 | - |
卓尔海(署) | 雍正十一年(1733)四月 | 雍正十三年(1735)正月 | 办副都统事 | 那苏图署理 |
塔尔岱 | 雍正十三年(1735)三月 | - | - | 回任,给病假一年 仍由那苏图署理 |
吴札布 | 雍正十三年(1735)十二月 | 乾隆元年(1736) | - | - |
姓名 | 任命时间 | 卸任时间 | 卸任原因 |
---|---|---|---|
额尔图 | 乾隆元年(1736)十一月 | 乾隆三年(1738)五月 | 调盛京将军 |
博第 | 乾隆三年(1738)五月 | 乾隆八年(1743)九月 | 调吉林将军 |
傅森 | 乾隆八年(1743)九月 | 乾隆十四年(1749)三月 | 改西安将军 |
傅尔丹 | 乾隆十四年(1749)三月 | 乾隆十七年(1752)二月 | 卒 |
绰尔多 (绰勒多) | 乾隆十七年(1752)十二月 | 乾隆十九年(1754) | - |
清保 | 乾隆十九年(1754)五月 | 乾隆十九年(1754)六月 | 署盛京将军 |
达勒当阿(署) | 乾隆十九年(1754)八月 | 乾隆二十年(1755)五月 | 回吏部尚书任 |
绰勒多(署) | 乾隆二十年(1755)五月 | 乾隆二十年(1755)七月 | 改荆州将军 |
达色 | 乾隆二十年(1755)七月 | 乾隆二十一年(1756)八月 | 改正红旗蒙都统 |
绰勒多 | 乾隆二十一年(1756)八月 | 乾隆二十七年(1762)八月 | 卒 |
图多欢 | 乾隆二十七年(1762) | 乾隆二十八年(1763)十二月 | 召回北京 |
富僧阿 | 乾隆二十八年(1763)十二月 | 乾隆三十三年(1768)九月 | 改西安将军 |
傅玉 | 乾隆三十三年(1768)九月 | 乾隆三十五年(1770)七月 | 召回北京,任镶红旗都统, 十月授荆州将军 |
增海 | 乾隆三十五年(1770)七月 | 乾隆三十七年(1772)六月 | 改盛京将军 |
傅玉 | 乾隆三十七年(1772)六月 | 乾隆四十四年(1779)八月 | 召回北京,十一月授杭州将军 |
永玮 | 乾隆四十四年(1779)八月 | 乾隆四十七年(1782)八月 | 改吉林将军 |
恒秀 | 乾隆四十七年(1782)八月 | 乾隆五十三年(1787)十月 | 改吉林将军 |
琳宁 | 乾隆五十三年(1787)十月 | 乾隆五十四年(1789)四月 | 改吉林将军 |
都尔嘉 | 乾隆五十四年(1789)四月 | 乾隆五十六年(1791)十二月 | 召回北京 |
乾隆五十六年(1791)十二月 | 乾隆五十九年(1794)十二月 | 改伊犁将军 | |
舒亮 | 乾隆五十九年(1794)十二月 | 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 | 革 |
永琨 | 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 | 嘉庆二年(1797)五月 | 调乌里雅苏台将军 |
姓名 | 任命时间 | 卸任时间 | 卸任原因 | 备注 |
---|---|---|---|---|
博勒伯克 | 嘉庆二年(1797)五月 | 嘉庆三年(1798)二月 | 病免 | - |
那奇泰 | 嘉庆三年(1798)二月 | 嘉庆五年(1800)正月 | 降 | - |
景熠 | 嘉庆五年(1800)正月 | 嘉庆六年(1801)二月 | 革 | 恒博署 |
那奇泰 | 嘉庆六年(1801)二月 | 嘉庆八年(1803)十二月 | 革 | - |
观明 | 嘉庆八年(1803)十二月 | 嘉庆十四年(1809)三月 | 调乌里雅苏台将军 | - |
斌静 | 嘉庆十四年(1809)三月 | 嘉庆十八年(1813)四月 | 解 | - |
富俊 | 嘉庆十八年(1813)四月 | 嘉庆十九年(1814)二月 | 调吉林将军 | - |
特依顺保 | 嘉庆十九年(1814)二月 | 嘉庆二十三年(1818)十一月 | 调乌里雅苏台将军 | - |
松宁 | 嘉庆二十三年(1818)十一月 | 嘉庆二十五年(1820)四月 | 调盛京将军 | 春盛保署 |
奕颢 | 嘉庆二十五年(1820)四月 | 道光二年(1822)正月 | 调乌里雅苏台将军 | - |
姓名 | 任命时间 | 卸任时间 | 卸任原因 | 备注 |
---|---|---|---|---|
松箖 (松宁) | 道光二年(1822)正月 | 道光二年(1822)六月 | 调吉林将军 | - |
德英阿 | 道光二年(1822)六月 | 道光二年(1822)十二月 | 调绥远城将军 | - |
禄成 | 道光二年(1822)十二月 | 道光八年(1828)四月 | 解 | - |
果齐斯欢 | 道光八年(1828)四月 | 道光八年(1828)九月 | 卒 | - |
特依顺保 | 道光八年(1828)九月 | 道光十年(1830)三月 | 调宁夏将军 | 伊勒通额护,裕英署 |
富僧德 | 道光十年(1830)三月 | 道光十四年(1834)十二月 | 调西安将军 | - |
奕经 | 道光十四年(1834)十二月 | 道光十五年(1835)正月 | 调盛京将军 | - |
保昌 | 道光十五年(1835)正月 | 道光十五年(1835)二月 | 调吉林将军 | 奇明保暂署 |
祥康 | 道光十五年(1835)二月 | 道光十五年(1835)闰六月 | 调吉林将军 | 奇明保署 |
哈丰阿 | 道光十五年(1835)闰六月 | 道光十九年(1839)九月 | 调广州将军 | - |
棍楚克策楞 | 道光十九年(1839)九月 | 道光二十七年(1847)十一月 | 卒 | - |
英隆 | 道光二十七年(1847)十一月 | 咸丰四年(1854)二月 | 调盛京将军 | - |
姓名 | 任命时间 | 卸任时间 | 卸任原因 | 备注 |
---|---|---|---|---|
奕格 | 咸丰四年(1854)二月 | 咸丰五年(1855)十二月 | 病免 | - |
奕山 | 咸丰五年(1855)十二月 | 咸丰九年(1859)八月 | 五月革职留任。八月召回北京。 | - |
特普钦 | 咸丰九年(1859)八月 | 同治六年(1867)十月 | 病免 | 同治元年十月实授 |
姓名 | 任命时间 | 卸任时间 | 卸任原因 | 备注 |
---|---|---|---|---|
德英 | 同治六年(1867)十月 | 同治十三年(1874)正月 | 卒 | 同治九年九月实授 同治十年五月丁忧,托克湍署 同治十三年正月卒,依克唐阿护 |
丰绅 | 同治十三年(1874)正月 | 光绪五年(1879)十一月 | 调绥远城将军 | - |
姓名 | 任命时间 | 卸任时间 | 卸任原因 | 备注 |
---|---|---|---|---|
希元 | 光绪五年(1879)十一月 | 光绪六年(1880)三月 | 二月召回北京,三月改江宁将军 | 定安二月署,三月实授 |
定安 | 光绪六年(1880)三月 | 光绪七年(1881)十二月 | 病免 | - |
文绪 | 光绪七年(1881)十二月 | 光绪十二年(1886)五月 | 病免 | 光绪十年四月实授 |
恭镗 | 光绪十二年(1886)五月 | 光绪十五年(1889)正月 | 调杭州将军 | 光绪十四年四月实授 |
依克唐阿 | 光绪十五年(1889)正月 | 光绪二十年(1894)十月 | 七月出师,十月革 | 甲午战争爆发,依克唐阿出师奉天,增祺署(光绪二十一年十月卸职) |
恩泽 | 光绪二十年(1894)十月 | 光绪二十五年(1899)十二月 | 病解旋卒 | 光绪二十一年十月到任 |
寿山(署) | 光绪二十五年(1899)十二月 |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月 | 义和团之乱爆发。清廷向俄国等十一国宣战,俄军进攻齐齐哈尔时寿山自杀 | |
延茂 |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月 | - | 未曾就任,八国联军陷北京后自杀 | |
绰布哈 | 光绪二十六年(1900)九月 | 光绪二十八年(1902)六月 | 改镶黄旗蒙都统 | 未到任,萨保署 |
萨保(署) | 光绪二十八年(1902)六月 | 光绪三十年(1904)四月 | 卸职 | - |
达桂(署) | 光绪三十年(1904)四月 | 光绪三十一年(1905)四月 | 召回北京 | - |
程德全(署) | 光绪三十一年(1905)四月 | 光绪三十三年(1907)三月 | 黑龙江设省,黑龙江将军裁撤,改署黑龙江巡抚 |
- | 任職人員 | 任職資訊 | 類別 | 卸任資訊 | 備註 |
---|---|---|---|---|---|
1 | 僧保 | 乾隆五十八年正月廿二日(1793,3,4) | 調 | 嘉慶五年十一月日休致 | 離職根據清代各地將軍都統大臣等年表 |
2 | 靈泰 | 嘉慶五年十一月十三日(1800,12,28) | 任 | 嘉慶十四年三月十九日(1809,5,3)調齊齊哈爾副都統 | - |
3 | 穆騰額 | 嘉慶十四年三月十九日(1809,5,3) | 任 | 嘉慶廿四年十二月廿日(1820,2,4)調阿勒楚喀副都統 | - |
4 | 色爾衮 | 嘉慶廿四年十二月廿日(1820,2,4) | 調 | 嘉慶廿四年十二月廿七日(1820,2,11)調呼倫貝爾辦事大臣 | 一作色爾棍,由阿勒楚喀副都統遷,離職根據嘉慶廿四年十二月(下)起居注冊,未到任 |
5 | 精欽保 | 嘉慶廿四年十二月廿七日(1820,2,11) | 任 | 道光五年二月一日(1825,3,20)調阿勒楚喀副都統 | 一作精勤保 |
6 | 德海 | 道光五年二月一日(1825,3,20) | 調 | 道光十年二月八日(1830,3,2)因病解任 | - |
7 | 鄂爾托彥 | 道光十年二月八日(1830,3,2) | 任 | 道光十年閏四月一日(1830,5,22)調墨爾根副都統 | - |
8 | 多隆武 | 道光十年閏四月一日(1830,5,22) | 調 | 道光十一年五月四日(1831,6,13)因病解任 | 實四月十二日卒(傳包) |
9 | 全淩阿 | 道光十一年五月四日(1831,6,13) | 任 | 道光廿一年十一月日卒 | 離職根據道光廿二年正月譯漢月摺 |
10 | 富春 | 道光廿一年十二月十四日(1842,1,24) | 任 | 道光廿六年十二月廿日(1847,2,5)因病解任 | - |
11 | 清安 | 道光廿六年十二月廿日(1847,2,5) | 任 | 咸豐四年六月二日(1854,6,26)年老休致 | - |
12 | 富呢雅杭阿 | 咸豐四年六月二日(1854,6,26) | 任 | 咸豐五年十二月一日(1856,1,8)在江南軍營病故 | 實十一月十日卒(傳包) |
13 | 魁福 | 咸豐五年十二月一日(1856,1,8) | 調 | 咸豐七年七月十一日(1857,8,30)因病解任 | - |
14 | 積拉明阿 | 咸豐七年七月十一日(1857,8,30) | 任 | 咸豐九年二月十二日(1859,3,16)緣事撤任 | 三月四日改革職留任,五月十六日革任(亦作吉拉明阿) |
15 | 關保 | 咸豐九年五月十一日(1859,6,11) | 任 | 同治八年二月日卒 | 離職根據續碑傳集卷52頁8 |
16 | 愛紳泰 | 同治八年三月二日(1869,4,13) | 任 | 同治十一年八月廿八日(1872,9,30)卒 | 離職根據同治十年十月(中)月摺檔,清代各地將軍都統大臣等年表誤書十月卒 |
17 | 吉爾洪額 | 同治十一年十月十六日(1872,11,16) | 任 | 光緒二年六月廿九日(1876,8,18)緣事革職 | 未到任前,以倭和署 |
18 | 依克唐阿 | 光緒二年七月一日(1876,8,19) | 任 | 光緒五年七月三日(1879,8,20)調呼蘭副都統 | 任職根據傳包 |
19 | 文緒 | 光緒五年七月三日(1879,8,20) | 任 | 光緒十年四月十五日(1884,5,9)實授將軍 | 七年十二月八日署將軍 |
20 | 博棟阿 | 光緒六年十月十九日(1880,11,21) | 署 | - | - |
21 | 托克托布 | - | 署 | 光緒九年十月十四日(1883,11,13)因病解職 | - |
22 | 成慶 | 光緒九年十月十四日(1883,11,13) | 署 | - | - |
23 | 成慶 | 光緒十年四月十六日(1884,5,10) | 任 | 光緒十三年八月廿三日(1887,10,9)因病乞休 | 實授 |
24 | 祿彭 | 光緒十三年八月廿三日(1887,10,9) | 調 | 光緒十六年二月廿四日(1890,3,14)調齊齊哈爾副都統 | - |
25 | 文全 | 光緒十六年二月廿四日(1890,3,14) | 調 | 光緒廿年八月五日(1894,9,4)因病解職 | - |
26 | 景祺 | 光緒廿年八月五日(1894,9,4) | 任 | 光緒廿四年七月廿七日(1898,9,12)卒 | 離職根據光緒朝宮中檔第十二輯頁169,清代各地將軍都統大臣等年表誤書八月解 |
27 | 壽山 | 光緒廿四年八月廿三日(1898,10,8) | 任 | 光緒廿五年十二月廿三日(1900,1,23)署將軍 | - |
28 | 鳳翔 | 光緒廿五年十二月廿五日(1900,1,25) | 調 | 光緒廿七年三月十一日(1901,4,29)緣事革職 | - |
29 | 額勒精額 | 光緒廿七年八月五日(1901,9,17) | 任 | 光緒卅年四月廿七日(1904,6,10)調墨爾根副都統 | - |
30 | 壽勳 | 光緒卅年四月廿七日(1904,6,10) | 署 | 光緒卅年十一月十一日(1904,12,17)調科布多參贊大臣 | - |
31 | 春山 | 光緒卅年十一月日 | 任 | 光緒卅四年五月廿日(1908,6,18)裁缺 | 任職根據清代各地將軍都統大臣等年表 |
32 | 姚福升 | 光緒卅二年十二月十日(1907,1,23) | 暫署 | - | - |
(参考资料来源 )
(资料来源 )
- | 任職人員 | 任職資訊 | 類別 | 卸任資訊 | 備註 |
---|---|---|---|---|---|
1 | 達明阿 | 乾隆六十年九月十八日(1795,10,30) | 調 | 嘉慶三年正月十六日(1798,3,3)調鑲藍旗漢軍副都統 | - |
2 | 恆伯 | 嘉慶三年正月十六日(1798,3,3) | 任 | 嘉慶六年三月七日(1801,4,19)緣事革職 | - |
3 | 來儀 | 嘉慶六年三月七日(1801,4,19) | 任 | 嘉慶八年二月廿四日(1803,3,17)調山海關副都統 | - |
4 | 玉衡 | 嘉慶八年二月廿四日(1803,3,17) | 調 | 嘉慶八年十二月十七日(1804,1,29)緣事革職 | 離職根據嘉道兩朝上諭檔(八),頁498 |
5 | 額勒琿 | 嘉慶八年十二月十七日(1804,1,29) | 調 | 嘉慶九年二月五日(1804,3,16)調三姓副都統 | - |
6 | 斌靜 | 嘉慶九年二月五日(1804,3,16) | 調 | 嘉慶十四年三月十九日(1809,5,3)調黑龍江將軍 | - |
7 | 靈泰 | 嘉慶十四年三月十九日(1809,5,3) | 調 | 嘉慶十五年八月五日(1810,9,3)調盛京副都統 | - |
8 | 蘇清阿 | 嘉慶十五年八月五日(1810,9,3) | 任 | 嘉慶廿一年六月九日(1816,7,3)緣事降調 | 以署黑龍江將軍任內有失 |
9 | 烏勒德尼 | 嘉慶廿一年六月九日(1816,7,3) | 任 | 嘉慶廿三年十二月十八日(1819,1,13)年老留京以參領用 | - |
10 | 春升保 | 嘉慶廿三年十二月十八日(1819,1,13) | 任 | 道光八年四月十九日(1828,6,1)緣事交部嚴加議處 | 四月廿四日降調 |
11 | 玉英 | 道光八年四月廿四日(1828,6,6) | 任 | 道光十一年三月十一日(1831,4,22)卒 | 離職根據愛新覺羅宗譜(四),頁7412,清代各地將軍都統大臣等年表誤書四月解 |
12 | 碩德 | 道光十一年四月五日(1831,5,16) | 調 | 道光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1832,1,15)緣事解任 | 以伯都訥副都統任內有失,十二年二月廿三日革職 |
13 | 敦良 | 道光十二年二月廿四日(1832,3,25) | 任 | 道光十四年五月十日(1834,6,16)命到京 | - |
14 | 文溥 | 道光十四年五月十日(1834,6,16) | 任 | 道光十五年四月廿八日(1835,5,25)因病解任 | - |
15 | 舒倫保 | 道光十五年四月廿八日(1835,5,25) | 任 | 道光廿一年五月三日(1841,6,21)調寧夏將軍 | - |
16 | 英隆 | 道光廿一年五月三日(1841,6,21) | 調 | 道光廿七年二月四日(1847,3,20)調江寧將軍 | - |
17 | 克陞額 | 道光廿七年二月四日(1847,3,20) | 任 | 咸豐元年十一月廿二日(1852,1,12)卒 | 離職根據傳包 |
18 | 特爾卿額 | 咸豐元年十二月九日(1852,1,29) | 調 | 咸豐三年十一月六日(1853,12,6)因病解任 | - |
19 | 那敷德 | 咸豐三年十一月六日(1853,12,6) | 任 | 同治元年二月日因病解任 | 離職根據清代各地將軍都統大臣等年表 |
20 | 定安 | 同治元年二月十七日(1862,3,17) | 任 | 同治四年二月三日(1865,2,28)緣事降調 | 以察哈爾佐領任內有失 |
21 | 寶善 | 同治四年二月四日(1865,3,1) | 調 | 同治五年七月五日(1866,8,14)因病解職 | - |
22 | 春壽 | 同治五年七月五日(1866,8,14) | 任 | 同治七年七月四日(1868,8,21)緣事革職 | - |
23 | 全英 | 同治七年七月五日(1868,8,22) | 任 | 同治八年十二月日卒 | 離職根據清代各地將軍都統大臣等年表 |
24 | 托克屯 | 同治八年十二月廿三日(1870,1,24) | 任 | 光緒五年十一月一日(1879,12,13)調成都副都統 | 亦作托克湍 |
25 | 祿彭 | 光緒五年十一月二日(1879,12,14) | 任 | 光緒十三年八月廿三日(1887,10,9)調黑龍江副都統 | - |
26 | 托克湍 | 光緒十三年八月廿三日(1887,10,9) | 調 | 光緒十五年四月四日(1889,5,3)調烏里雅蘇臺將軍 | - |
27 | 文全 | 光緒十五年四月五日(1889,5,4) | 任 | 光緒十六年二月廿四日(1890,3,14)調黑龍江副都統 | - |
28 | 祿彭 | 光緒十六年二月廿四日(1890,3,14) | 調 | 光緒十六年八月四日(1890,9,17)卒 | 實七月十六日卒(十六年八月(上)月摺檔) |
29 | 增祺 | 光緒十六年八月四日(1890,9,17) | 任 | 光緒廿三年十一月廿四日(1897,12,17)調福州將軍 | - |
30 | 薩保 | 光緒廿三年十一月廿五日(1897,12,18) | 任 | 光緒卅年九月二日(1904,10,10)因病乞休 | - |
31 | 程德全 | 光緒廿九年十一月十一日(1903,12,29) | 署 | 光緒卅一年十一月廿四日(1905,12,20)裁缺 | - |
(参考资料来源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