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 编辑

制作咖啡的原料

咖啡豆咖啡豆

咖啡豆,是指用于制作咖啡的植物果实。广义的讲世界上有2种咖啡豆,阿拉比卡豆和罗布斯塔豆。咖啡的果实是由两颗椭圆形的种子相对组成的。互相衔接的一面为平坦的接面,称为平豆。但也有由一颗圆形种子组成的,称为圆豆,其味道并无不同。

最早期阿拉伯人食用咖啡的方式是将整颗果实 ( Coffee Cherry ) 咀嚼,以吸取其汁液。其后他们将磨碎的咖啡豆与动物的脂肪混合,来当成长途旅行的体力补充剂,一直到约公元 1,000 年,绿色的咖啡豆,才被拿来在滚水中煮沸成为芳香的饮料。又过了三个世纪,阿拉伯人开始烘焙及研磨咖啡豆,由于古兰经中严禁喝酒,使得阿拉伯人消费大量的咖啡,因而宗教其实也是促使咖啡在阿拉伯世界广泛流行的一个很大的因素。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咖啡豆

外文名:Coffee beans

食用方法:咀嚼,以吸取其汁液

产于:阿拉伯人

种类:意大利咖啡,古巴咖啡等

代表:巴拿马瑰夏,牙买加蓝山

产区:北美洲、非洲、亚洲、中南美洲

发展历史

编辑

咖啡豆咖啡豆

一、牧羊人的故事

传说公元十世纪前后,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的高原上,有个牧羊人卡尔,有一天他看到山羊突然都显得无比兴奋,雀跃不已。他觉得很奇怪,后来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这些羊群是吃了某种红色果实才兴奋不已的。卡尔好奇地尝了一些,发觉食后自己也觉得精神爽快,兴奋不已,便顺手将这种不可思议的红色果果实摘些带回家,分给当地人吃,所以其神奇效力也就因此流传开来了。

二、 阿拉伯僧侣

咖啡豆咖啡豆

传说公元1258年的也门山区,因犯罪而被族人驱逐出境的酋长雪克.欧玛尔,被流放到很远的瓦萨巴

产自夏威夷的可娜咖啡所使用的咖啡豆是生长在火山地形之上栽培的。同时有高密度的人工培育农艺,因此每粒豆子可说是娇生惯养,身价自然不菲,价格上仅次于蓝山。夏威夷可娜豆形平均整齐,具有强烈的酸味和甜味。口感湿顺、滑润。中度烘焙则使豆子产生酸味,偏深度烘则焙使苦味和醇味都加重。这种咖啡豆生长的高度从海平面到6000英尺。极品咖啡一般只在山脉的地区生长,生长的高度大约在4000-6000英尺需要年降雨量大约在80英尺而且干季与湿季需要非常明显。生长极品咖啡豆的土质要求要非常肥沃,而且要通常有火山岩质,浅云或阴天的天气在高质量的咖啡豆的生长环境中也是必须的。白天时的气温需要15-20℃。这种气候造成一个更长的生长过程,独特的成长及气候环境从而使更为浓郁的咖啡口味产生。

咖啡种类

编辑

植物分类

咖啡豆咖啡豆

咖啡树属茜草科的常绿乔木,茜草科植物自古以来便以含特殊药效的植物居多,被视为疟疾特效药的奎宁树,及治疗阿米八痢疾的杜根便是。而咖啡定位为最独特的生物碱饮用植物群。

咖啡的果实是由外皮、果肉、内果皮、银皮,和被上述几层包在最里面的种子(咖啡豆)所形成,种子位于果实中心部分,种子以外的部份几乎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一般果实内有两双成对的种子,但偶尔有果实内只有一个种子的,称之为果豆。而为表示对称,我们便称果实有两双成对种子者为女豆。咖啡属植物至少也有四十多个“种“,其中较实用的栽培种是三原种:高原栽培、低地栽培、最低栽培。

一般在播种二到三年,咖啡树可长至树高五到十公尺左右,但为防咖啡豆失去香气、味道变差,以及采收方便,农民多会将其修到一点五到两公尺左右。播种后三到五年变开始结果。第五年以后的二十年内均为采收期。

咖啡树常绿的叶片,叶端较尖,而且是两片相对呈组。叶片表面呈现深绿色,背面呈浅绿色,开的花则成纯白色,花内有雄蕊五根,雌蕊一根,花瓣一般是五瓣,但有的则为六瓣,甚至八瓣,开的花会发出茉莉般的香味,但快的约三、四天便会凋谢。结的果刚开始和叶片表面相同的深绿色,待越来越成熟后,便会变成黄色,再变成红色,最后转为深红色。

南北回归线间的环状地带,我们称之为Coffee Zone或Coffee Belt。因为该区内较多富含肥沃有机质,还有火山灰质土壤,平均气温又在二十度左右,平均年雨量又在1000至2000mm之间,年内无较大温差,故而成为理想的咖啡生产地。栽种咖啡得严防寒气、干热风、降霜的侵害。

味觉分类

咖啡豆咖啡豆

酸味摩卡、夏威夷酸咖啡、墨西哥、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高地产、吉利马札罗、哥伦比亚、津巴布韦、萨尔瓦多、西半球水洗式高级新豆。

苦味爪哇、曼特宁、波哥大、安哥拉、刚果、乌干达的各种旧豆 。

甜味哥伦比亚美特宁、委内瑞拉的旧豆、蓝山、吉利马札罗、摩卡、危地马拉、墨西哥、肯尼亚、山多士、海地。

中性味巴西、萨尔瓦多、低地哥斯达黎加、委内瑞拉、洪都拉斯、古巴。

香醇哥伦比亚美特宁、摩卡、蓝山、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 。

一般来说,酸味系的咖啡豆,尤其以高质量的新豆居多,烘培程度最好浅些,而苦味系则烘培程度要深些,然后甜味系则多属高地产水洗式精选豆,烘培往往构成它能否融入柔和的苦味中后,被人品尝出来的关键。中性味则就算不是高地产的咖啡豆,也得要有要安定质量的安定处理。演出香、醇效果的咖啡豆。

四大名豆

话说咖啡这植物的起可追溯至百万年以前,事实上它被发现的真正年代已不可考,仅相传咖啡是埃塞俄比

咖啡豆咖啡豆

亚高地一位名叫柯迪

选用新鲜的咖啡豆。在购买时注意豆的颜色和颗粒的大小是否一致,好的咖啡豆外表光鲜有光泽,并带有浓郁的香气而没有混入异味。不论是哪一种咖啡豆,新鲜度都是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选购时,抓一两颗咖啡豆在嘴中嚼一下,要清脆有声(表示咖啡未受潮)、齿颊留香才是上品,但最好还是用手捏捏,感觉一下是否实心,而不是买到脆壳的咖啡。如咖啡豆已失去香味或闻起来有陈味,就表示这咖啡豆已不再新鲜,不适合购买。

刚炒好的咖啡豆并不适合马上饮用,应该存放一周以便将豆内的气体完全释放出来。

咖啡美味之处在于香气;而香气会在烘焙完成后的一刻开始流失。无论多贵的咖啡豆,不新鲜的话,味道会大打折扣。意式咖啡老号illy现任掌舵人Andrea Illy 在其著作Espresso coffee: the science of quality里,有一篇详述咖啡豆「走味」和不同包装方法对质量的影响。每公斤咖啡豆,在非饱和的环境下,大概会放出6至10公升二氧化碳,相当于豆总重量的1%至1.2%。当中三成半,是在烘焙后首3天排出。而随着二氧化碳排走的,还有等量的芳香挥发物(volatile aromatics)。亦即是说,有一些味道,在咖啡豆炒毕首3天不喝便会消散。而作者进一步提到,不新鲜的豆,不单「走」了好的味道,亦同时会制造出坏的味道来。豆内的化合物受氧化(oxidation)影响,味道会变得负面。所以在超市货架上的咖啡,一般都会略带油膱味。因为从外国烘焙、进口到上架,一般要数个月。「赏味期」(注:不是有效日期)早就过了。

一般来说,咖啡的最佳饮用期为炒后一周后,此时的咖啡豆最新鲜,香味(Aroma)口感的表现最佳。

另外,咖啡豆的纯度也是另一个考虑因素,内行人选咖啡,倒不见得是看颗粒的大小,而是抓一把单品咖啡豆(Regional Coffee),大约数十颗的份量,看一看每颗单豆的颜色是否一致,颗粒大小、形状是否相仿,以免买到以混豆伪装的劣质品。但如果是综合豆(Blended Coffee),大小、色泽不同是正常的现象。另外重火和中深的焙炒法会造成咖啡豆出油,可是较浅焙炒的豆子如果出油,则表示已经变质,不但香醇度降低,而且会出现涩味和酸味。总之在选购咖啡时应注意其新鲜度、香味和有无陈味,而理想的购买数量是以半个月能喝完为宜。

外形判断

咖啡豆咖啡豆

美味的咖啡,从其煎焙后咖啡豆的形状即可知晓,当然不能有不良的咖啡豆混入,更要注意的是正常的豆也会掺杂入优质的咖啡豆而造成妨碍。一颗可冲泡出美味咖啡的煎焙豆,首先必须是豆大肥美,而且绉折均匀,其次是大小一致且无色无斑。这些是视觉判别的要点,如果细心去看,应不难分辨。

不良种类

咖啡豆咖啡豆

发酵豆 采收前掉落土中发酵的咖啡豆。发霉的异味,会对咖啡美味造成莫大的影响。

死豆 又称未熟豆,或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发育不健全。煎焙后会产生煎斑,使咖啡有股青涩味。

黑豆 发酵豆,已腐败、变黑的咖啡豆。因为是黑色,一眼即可与正常的咖啡豆区分出来。

蛀虫豆 受虫侵害的咖啡豆。

残缺豆 可能是作业时卡到,或是搬运中处理不慎,造成咖啡豆的残缺。会造成煎焙时有煎斑,且会产生苦味及涩味。

其它 残留薄皮的豆、发育不良的豆、干燥不完全产生霉味的豆、只有外壳的(贝壳豆)。

生产方法

编辑

咖啡豆咖啡豆

收成果实后到出货上市前要先去除外皮、果肉、赛果皮及银皮。其方法有干燥式(也称天然法或非水洗式)与水洗式两种。

干燥式

方法较为单纯。首先将刚采下的果实广布在晒场上一两个星期,直到果实发出霹啪的声音为止,自然干燥之。之后,以脱壳机将干掉了的果肉、内果皮和银皮去除。

以这种方式精制而成的咖啡豆,呈微酸而略有苦味。几乎所有巴西产的咖啡豆、埃塞俄比亚、也门等地之咖啡豆都以这种方法取得的。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容易受天气的影响,以及易掺入瑕疵豆和其它杂质。因此,必须细心地加以筛选才行。

水洗式

即将收成的果实放入流动的水槽,除去浮在水面的果实之后,以果肉去除机剥除外皮和果肉。再放入水槽,将浮出的果肉去除。之后,移入发酵槽,浸泡半天至一天,再将发酵的咖啡豆表面上的胶质溶掉。

再以水洗过后,晒干数日后以机器干燥之,最后用脱壳机将内果皮去除,即成为可作为商品的生咖啡豆。用这种方式,会比干燥式的咖啡豆色泽较美,且杂质也较少。哥伦比亚、墨西哥、危地马拉等国70%左右的产量都采用此方法。

方式对比

咖啡豆采收后就进行了处理程序,否则会开始发酵,使咖啡豆产生异味。处理的方法主要是“干燥式”和“水洗式”两种,这两种方法会造成不同的风味。干燥式的豆子有完整的自然醇味、温柔的香气与较多的胶质;水洗式则有不错的醇味、高度的香气和活泼的酸味,它也是浓缩咖啡里甜味的来源。

营养成分

编辑

咖啡因

咖啡因是咖啡所有成份中最为人注目的。它属于植物黄质(动物肌肉成份)的一种,性质和可可内含的可可碱,绿茶内含的茶碱相同,烘焙后减少的百分比极微小,咖啡因的作用极为广泛。它可以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使人保持头脑清醒和思维灵敏。咖啡这一"提神"功效特别受欢迎。有些人在晚间饮用了咖啡会失眠,也有些人饮用过多的咖啡,就会神经紧张、过度亢奋,但也有很多人不会受到丝毫影响。一旦了解了人体对咖啡因的反应,我们就可以用它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在考前温习或者长途驾驶的时候喝上一杯香浓美味的咖啡,一定能减轻疲劳。

丹宁酸

经提炼后丹宁酸会变成淡黄色的粉末,很容易融入水,经煮沸它会分解而产生焦梧酸,使咖啡味道变差,而如果冲泡好又放上好几个小时咖啡颜色会变得比刚泡好时浓,而且也较不够味,所以才会有"冲泡好最好尽快喝完"的说法。

脂肪

咖啡内含的脂肪,在风味上占极为重要的角色,分析后发现咖啡内含的脂肪分为好多种,而其中最主要的是酸性脂肪和挥发性脂肪,酸性脂肪是指脂肪中含有酸性强弱会因咖啡种类不同而异,挥发性脂肪是咖啡香气主要来源。烘焙过的咖啡豆内所含的脂肪一旦接触到空气,会发生化许学变化味道香味都会变差。

蛋白质

卡洛里的主要来源是蛋白质,而像是滴落式冲泡出来的咖啡,蛋白质多半不会溶出来,所以咖啡喝再多慑取到的营养也是有限,那也就是咖啡会成为减肥者圣品的缘故。

糖分

在不加糖的情况下,除了会感受到咖啡因的苦味、丹宁酸的酸味,还会感受到甜味,便是咖啡本身所含的糖分所造成的。烘焙后糖分大部份会转为焦糖,为咖啡带来独特的褐色。

矿物质

有石灰、铁质、硫磺、碳酸钠、磷、氯、硅等,因所占的比例极少影响咖啡的风味并不大,综合起来只带来稍许涩味。

粗纤维

生豆的纤维质烘焙后会炭化,这种碳质和糖分的焦糖化互相结合,形成咖啡的色调,但化为粉末的纤维质会带给咖啡风味上相当程度的影响。故我们并不鼓励购买粉状咖啡豆,因为较无法尝到咖啡的风味。

规格等级

编辑

A.水洗式/非水洗式

水洗式:于水槽中,以水流及器具摩擦后,去除果肉及胶质后干燥,称为水洗式咖啡豆,其品质均一。

非水洗式:阳光自然干燥后,以去壳机除去果肉果皮,其品质不稳定。

咖啡豆咖啡豆

B.平豆/圆豆

熟而红的咖啡樱桃,是有多重构造的。最中间即是咖啡豆的前身,淡绿色的种子。

一般而言,咖啡的果实是由两颗椭圆形的种子相对组成的。互相衔接的那一面则是平坦的接面,故称之为平豆。但也有由一颗圆形种子组成的,其味道并无不同。

C.咖啡豆的大小

D.海拔

依照栽培地的海拔标高,可分三、四、七等各等级。一般而言,高地豆较低地豆的品质佳,而且因运费增加,价格也较高。

咖啡豆咖啡豆

等级

名称

海拔标高(公尺)

1

特等豆

1500~

2

上等豆

1200~1500

3

中等豆

1000~1200

4

特等水洗豆

900~1000

5

上等水洗豆

760~900

6

特优水洗豆

610~760

7

优等水洗豆

~610

E.品质

依统计方法,将一定量的样品中所含之掺杂物的种类与数量换算成百分比「瘕疵数」,决定品质类的依据,瑕疵数越小,品质越高。

F.口味

较为著名的"蓝山咖啡"和被称为“独特加勒比海风味咖啡”的“Cubita”等等。巴西、海地、肯尼亚、萨依等国均也有其独自的测试口味方法,经过口味测试后方可出口。

冲煮方法

编辑

搅拌法对咖啡豆的品质要求很高,如果使用较差的咖啡豆,会放大它的不良风味。另外,搅拌焖蒸法比较适合用来冲煮浅烘焙的咖啡豆,在研磨度上往往采取比较细的研磨,这样可以增大咖啡粉的浸水面积,提高萃取率。但如果把握不好搅拌的度,也容易过度萃取。宽大的壶底可以为注出的水流提供更强的穿透力,使得细粉能够较长时间处于翻滚状态,这点很重要,因为咖啡粉在翻滚状态下内部物质的释出是暂停的,这样就避免了长时间浸泡导致杂味一起被萃取出来对于中浅烘的咖啡豆,在冲煮的过程中,咖啡粉沉在水面的时间比较多,水从滤杯流出来的阻力变得更大,为了更好地把控萃取时间;滤杯上的选择,建议使用流速设计比较快的滤杯。

饮用禁忌

编辑

小孩子:国外许多营养学家研究证实,儿童是最不适宜食用咖啡豆的人。因为咖啡因对大脑记忆有干扰作用,虽然咖啡因对中枢神经有较强的兴奋作用,但可以引起儿童精神烦躁、不守纪律、学习成绩下降,而且咖啡因还可能促使细胞突变率增加。

孕妇:美国加州的科学工作者研究证明,咖啡因可以抑制胎儿在母体正常发育,如果喝咖啡过多,可能会增加流产的概率,就是顺利产下婴儿,婴儿的体重也是普遍较轻,自然死亡率高。因此:怀孕妇女最好不要喝咖啡。

妇女和老年人:过量的咖啡因,会导致钙质的流失,老人饮用会造成骨质疏松症,增加骨折的机会,而女性在绝经后,身体所需的钙量比绝经前要多10倍以上,所以停经后的妇女和老人最好不要饮用咖啡。

食物营养成分

编辑
食物名称咖啡豆
含量参考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203 千卡
蛋白质17.1 g
脂肪8.8 g
饱和脂肪酸3.4 g
多不饱和脂肪酸4.1 g
单不饱和脂肪酸0.8 g
碳水化合物68.9 g
膳食纤维55.1 g
叶酸3 μg
胆碱102 mg
生物素56.1 μg
2 mg
132 mg
204 mg
2013 mg
81 mg
1.59 mg
4.2 mg
1.32 mg
1 mg
2.7 μg
10.1 μg
维生素A17 μg
维生素B1(硫胺素)0.08 mg
维生素B2(核黄素)0.11 mg
烟酸(烟酰胺)26.32 mg
维生素E11.21 mg
展开

下一篇 岩浆

上一篇 除虫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