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潾 编辑

明朝第一代德王

朱见潾(1448年5月7日-1517年9月7日),男,汉族,明朝宗室,初名朱见清,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东城区)人,明英宗朱祁镇次子,明宪宗朱见深之弟,明朝第一代德王(1457年-1517年)。

正统十三年(1448年),生于紫禁城,同年宁献王朱权薨逝。景泰三年(1452年5月21日),其叔景泰帝朱祁钰封朱见潾为荣王。天顺元年(1457年),其父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改封德王,成化三年(1467年3月22日),就藩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历城区)。

正德十二年(1517年),朱见潾薨逝,在位六十年,享年六十九岁,谥号庄(上谥) ,四年后由其子朱祐榕嗣位。

基本信息

编辑

别名:朱见清、德庄王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东城区)

出生日期:1448年5月7日

逝世日期:1517年9月7日

本名:朱见潾

爵位:德王

谥号:庄

在位时间:1457年—1517年

人物生平

编辑

正统十三年(1448年),生于紫禁城(今北京市东城区),为明英宗朱祁镇次子,初名朱见清。

景泰三年(1452年),朱见清之叔明代宗朱祁钰封其为荣王。

天顺元年(1457年),荣王朱见清之父明英宗复位,立兄长朱见深为皇太子,立嗣同日,封德(明英宗次子朱见潾)、秀(明英宗五子朱见澍)、崇(明英宗六子朱见泽)、吉(明英宗七子朱见浚)四王,四王府每年俸禄各一万石,初,封德王的封地为济南府德州(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之后改封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成化三年(1467年),德王朱见潾就藩藩邸,到达藩邸之后,德王上书,请求得到齐(明太祖朱元璋七子齐恭王朱榑)、汉(明成祖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煦)二王贬为庶人时的居所东昌府、兖州府的空闲之田及白云湖、景阳湖、广平湖三湖之地,其兄明宪宗朱见深全部应允。德王又上书请求经营南旺湖的产业,明宪宗以漕渠之由驳回。德王又上书请求汉王朱高煦的牧马之地,济南府知府赵璜说土地已经归于民间,供给税负已久,不应夺取,明宪宗听从赵璜的建议。

正德元年(1506年),朝廷下诏王府庄田每亩徵银三分,每年交税成为常法,德王朱见潾上奏说:“初年,兖州府庄田每年每亩交税二十升,只有清河一县,成化年间采用大理寺少卿宋旻的建议,每年每亩交税五升。如果像新的诏命那样,臣将无法供给自己。”户部官员坚持说山东水旱之灾连续不断,百姓凋零破败,应该按诏书实行。明武宗朱厚照说:“德王哪里要担忧贫困,不要同意他的要求。”

正德十二年(1517年),德王朱见潾薨逝,在位六十年(1457年-1517年),享年六十九岁,四年之后其子朱祐榕嗣位德王,即德懿王。

人际关系

编辑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

父祖

父亲

朱祁镇

即明英宗,明朝第六位皇帝。

母亲

万氏

即万宸妃,谥号靖庄安穆宸妃。

平辈

长兄

朱见深

即明宪宗,明朝第八位皇帝。

三弟

朱见湜

——

四弟

朱见淳

即许悼王。

五弟

朱见澍

即秀怀王,就藩汝宁府(今属河南省)。

六弟

朱见泽

即崇简王,就藩汝宁府(今属河南省)。

七弟

朱见浚

即吉简王,就藩长沙府(今属湖南省)。

八弟

朱见治

即沂穆王。

九弟

朱见沛

即徽庄王,就藩钧州(今属河南省)。

姐妹

——

重庆公主,下嫁监察御史周颙之子周景。

——

嘉善公主,下嫁兵部尚书王骥之孙王增。

——

淳安公主,下嫁蔡震。

——

崇德公主,下嫁礼部尚书杨善之孙杨伟。

朱延祥

广德公主,下嫁樊凯。

——

宜兴公主,下嫁马诚

——

隆庆公主,下嫁游泰。

——

嘉祥公主,下嫁黄镛。

——

妻子

刘氏

封德王妃。

子辈

长子

朱祐樬

即泰安恭简王,第一代泰安王(1480年—1534年)。

次子

朱祐榕

即德懿王,第二代德王(1521年—1539年)。

三子

朱祐桪

即济宁安僖王,第一代济宁王(1481年—1512年)。

史料索引

编辑

《明史·朱见潾传》

下一篇 朱见淳

上一篇 朱瞻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