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遇 编辑
陈遇(1313-1384),字中行,号静诚先生,高祖陈义甫为曹县人,遂宋高宗南渡,徙居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
陈遇博学多才。元末为温州教授,后弃官归隐。朱元璋渡长江,秦从龙荐陈遇,遂留参密议,八次授官皆不受。 洪武十七年(1384年)秋九月十九日病逝,享年七十有二,明太祖震悼,遣中官谕祭,加东园秘器,赐葬紫金山长林之原,右春坊大学士董伦撰墓志。
子陈恭,洪武十七年(1384年)中举人 ,宣德年间官至大理寺少卿 ,正统元年升至通政司右通政 赠陈遇为中议大夫、赞治尹、大理寺右少卿。正统十四年陞至工部尚书。
字:中行
号:静诚先生
所处时代:元末明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建康
出生日期:1313年
逝世日期:1384年
主要成就:辅佐朱元璋,明朝第一开国功臣
本名:陈遇
官职:温州教授
陈遇,字中行,高祖陈义甫,从宋高宗南渡,举家从山东曹县迁至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是宋龙图阁待制,翰林学士,累官至金紫光禄大夫,谥文忠。曾祖陈执中,宋理宗朝为武功大夫、淮南诸路兵马都统制。祖父陈汶德,元举进士,为溧阳县判官。父陈辛之,元淮南盐课提举。陈遇资禀纯粹,识度超远,博通经史,尤邃于先天之学,元朝末年,他在温州府学教授任上,看不惯官场上尔虞我诈,便在江东明道书院当山长,子弟多从之,平时闲居一室,署名“静诚”,人们由此敬称他为“静诚先生”。后见各路义军群雄竞起,乃归建康。
龙凤二年(1356年)三月,朱元璋渡江,攻克集庆(今江苏南京) ,南台侍御史秦从龙推荐陈遇的学行才识,曰:“陈遇有辅翼才,宜置左右,使效裨益。”
四月八日,朱元璋书信聘请陈遇曰:“予因胡元入驭,海宇瓜分,豪杰兴兵,共争疆域,干戈四起,黎庶流亡,天命归予,提兵东渡,遂取台城,历思自古英雄创业诚难,独理辕门,虽有将士帷幄,惜无军师恒侧席以求贤,定太平以开国,比闻老先生世居江左,学贯三史六经,博览兵书百技,才兼文武,超越等伦,贤哲天生,实我良辅。崇儒重道,今古皆然,汤文曾征伊吕先生,犹聘孔明,予不敢以前代明王自期,先生当以伊吕孔明奋起,倘以生民为念,须弘恤患之心,应天顺人,敷陈远略,非欲奋爪牙以黩武,其实资文德以安民,取成大业,列爵胙土以报功德,子孙传袭,与国终始,岂不伟与!与其韬光晦迹以全己,其如济时行道以成仁,拱俟车尘,起展素蕴,幸勿辞拒,以慰下怀。”
陈遇到来,和朱元璋交谈,朱元璋大悦,礼待加厚,称“先生”而不直呼其名,留他筹谋帷幄,陈遇越来越受亲信,朱元璋多次亲临他的住处。
龙凤十年(1364年),朱元璋为吴王,赐冠带,授供奉司丞,陈遇推辞。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即皇帝位,陈遇陈述治道以复中国先王礼教首务三,明太祖赐肩舆一乘,选卫士十人,赞其出入。
洪武三年(1370年),奉命到两浙廉察民隐,回来报告后,明太祖赐给金银玉帛,任命为中书左丞,陈遇又推辞。
洪武四年(1371年)召对于华盖殿,明太祖赐坐,命草拟《平西诏》,授礼部侍郎,兼弘文馆大学士,陈遇又辞去。当时西域进贡黑马一匹,明太祖甚奇,召入看,陈遇引用西汉的典故进谏,明太祖大悦,赐大银一锭,任陈遇为太常少卿,陈遇又推辞,明太祖不许,沉吟良久,还是从了陈遇。
陈遇生病,明太祖赐药,命中官挟太医院官给陈遇看病治疗。当时微寒,明太祖又特赐锦被及上供米,陈遇病好了后,入谢。明太祖多次嘉奖,连称陈遇为君子。
洪武十一年(1378年),明太祖任命陈遇为礼部尚书,陈遇又坚决推辞,明太祖曰:“士之有志节者,功名不足以介意,其卿之谓乎!朕不强卿,以成卿之名也。”自以来每燕闲,就召见陈遇,问古今得失,赐劳必厚。陈遇来坐久了,就必赐宴,命用皇家马匹送其回家 ,当时功臣因过错而遭到谴责,陈遇皆力救解,使得多半人都得到谅解。明太祖尝谕曰:“先生有子着来带刀随侍朕,当重用。”陈遇对曰:”臣三子皆幼,俟其读书成立以图补报。”明太祖悦,赐对衣兼金。当此时,宠遇之隆,虽公侯卿大夫无与比者。
洪武十七年(1384年)秋九月十九日,陈遇病逝,享年七十有二,明太祖震悼不巳,遣中官谕祭,加东园秘器,赐葬紫金山长林之原,右春坊大学士董伦撰墓志。
弟陈远,字中复,尝随陈遇侍明太祖。永乐初,为翰林待诏。
子陈恭,洪武十七年(1384年)中举人 ,宣德二年五月二十八日由工部郎中陞任大理寺右少卿 ,正统元年三月十八日升至通政司右通政 ,时因陈恭贵,赠陈遇为中议大夫、赞治尹、大理寺右少卿,妻周氏赠为恭人,陈恭又寻杨士奇撰陈遇墓表。 正统九年十二月一日陞工部右侍郎 ,正统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明英宗从陈恭奏请,赐陈恭诰命,封赠其祖父母、父母、妻。 正统十四年十月七日陞工部尚书。 景泰二年正月二十九日,明代宗从陈恭之请,赐诰命,封赠其祖、父母、父母、妻。
倪谦:九霄云尽六龙飞,启沃深劳补万机。凤驾屡过诸葛径,鱼竿独慕子陵矶。朝端勋旧俱丹毂,马上山人尚白衣。完璧莫伤归梦早,圣皇谕祭古今稀。儒门奕叶旧簪缨,高步风云际圣明。剪刈群雄资翊赞,奠安四海属经营。生前节义辞高爵,殁后哀荣冠列卿。愧我乡人生最晚,清风时仰静诚名。
李贽:夫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此常理也。然世间固有谋其政而不在其位者,则常理之所未有,从古之所未有,而于静诚陈公仅见之矣。后此若姚恭靖(指姚广孝),亦可谓能处身于遇主之际者,而恋恋一少师之荣,终身役役于殿陛而不肯去,则亦稍优于刘诚意(指刘基)而已矣,其视公不太远乎?鸣呼!胡惟庸之药,不待尝也。天官之九级,不待历历下上也。故吾以陈静诚为我朝名臣之第一人也。
焦竑:噫!陶弘景称张良古贤无比,盖自况也。然梁武功业视汉高何如?而以子房自待耶?李韩公(指李善长)、刘诚意,勋庸茂矣而不免于祸,独先生言行本朝而爵不得加其身,功济苍生而史不得泄其谋,岂直一时之冯翼哉!谓今之子房可也。
陈遇不仅是博究经史、有治国之才的儒士,而且还是工于写照、兼擅山水的丹青妙手。他曾为明太祖恭写御容,而获誉“妙绝当时”。他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画的一幅《喜报图》立轴,2009年在北京瀚海拍卖会上以56万元拍出。
《喜报图》
巨幅对轴《文会图》,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蒋复璁鉴赏,日本长崎画家荒木千洲(1807~1876)鉴赏并题跋,2022年西泠春拍8月17日至21日在杭州拍卖。
《文会图》一
《文会图》二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