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荣 编辑
潘荣(1419~1496年),字尊用,号疏庵,漳州府龙溪县(今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颜厝镇)人。明朝大臣。
正统十三年(1448年),考中进士,出任吏部给事中。景泰初年,迁右给事中。天顺六年,出使琉球,迁都给事中。成化年间,历任南京太常少卿、户部右侍郎、右副都御史、户部左侍郎,累迁南京户部尚书。
明孝宗即位,以资善大夫致仕。弘治九年,病逝于家中,时年七十八,获赠太子太保。
本名:潘荣
字:尊用
号:疏庵
所处时代:明朝
出生地:龙溪县
出生日期:明永乐十六年
逝世日期:弘治九年
主要成就:户部右侍郎
明英宗天顺六年(1461年)三月,疏球国中山王三子尚德遣陪臣来朝,为两年前逝世的父王尚泰久告讣,并请封袭继位。明王朝鉴于琉球国自“永乐以来,国王嗣立,皆请命册封”,按惯例于四月间作出决定:“派遣吏科右给事中潘荣、行人司行人蔡哲为正副使节”,“假以玉带、蟒衣、极品服色”,往琉球国祭奠故王尚泰久,并册封世子尚德为琉球国王。
钦命琉球国正使潘荣 尚书府
潘荣完成使命后于十月回朝,以出使有功,擢升户部右侍郎,后升至南京户部尚书。于弘治元年(1488年)致仕归养,弘治九年(1496年)卒于家中,追赠太子少保,葬于南厢。现漳州市内的给事巷和尚书巷便是因他的故居而取名的。
故乡纪念
马洲人以拥有黑地白月旗而自豪
这种景象在漳州地区本来不足为奇,奇特的是各船艏挥舞着的长条形旗帜,并非通常闽南龙舟上的五色旗或蜈蚣旗,而是只有在琉球古画上才能看到的贡船旗(马洲村为“黑地白月旗”,官田社为“乌龙白日旗”)。由于颜厝镇是明代册封使潘荣的故乡,研究人员便从潘荣出使琉球国史实入手进行考证。
漳州市区的给事巷和尚书巷便是因他而得名,至今在尚书巷仍保留着其故居尚书府。潘荣的出生地官田社原名潘田,因为出了潘荣这大官而改名官田。当地民间传说:潘荣衣锦还乡时,带着皇帝赐给他的12支省旗(因潘尚书主管12个省),他回家看划龙舟看得开心,就将其中的两支旗分别赐给马洲村和官田社。因为官田是老家,马洲是外婆家,所以官田的“乌龙白日旗”比马洲的“黑地白月旗”更加尊贵。但据记者观察,两者的区别仅为头尾颜色稍微不同,前者为红色,后者为白色。研究人员认为,传说绝非空穴来风,有时还可补正史之不足。
民俗掌故
与官田社相距数公里远的马洲村,是潘荣的外婆家。在这里,农历五月初四晚上,游江的各龙舟要挂保家灯、架八仙桌,把庙里供奉的水仙王请到船上,并派穿青长衫的老家长专门伺候。当地人说龙舟夜游这一古俗也是源于潘荣。摄影爱好者庄振东、庄水泉收集到一个民俗掌故:潘荣母亲姓庄,系马洲人氏。有一年端午节,她带小潘荣回娘家,白天看划龙舟,晚上到庙里烧香拜水仙尊王(即屈原的化身)。
由于人太多,小潘荣一不小心被挤进九龙江中,幸好袖口挂在一竹排上,才没被冲走,但右手却被竹杈划了一大口子。小潘荣得救后指着水仙尊王神像对大人说:是这个老爷爷把我托出水,我才没让水冲走!人们一听都说:水仙王显灵啦!是水仙王救了小潘荣。
由于潘荣不辱使命且盛宣朝廷威德,英宗皇帝大悦,于天顺七年(1462年)夏末秋初举行国宴庆祝。酒宴上,英宗看到潘荣手臂上的疤痕,笑问其故,潘荣如实回答,并说:“如果没有马洲水仙王,可能也不会有今天的潘荣。”英宗金口大开:“朕给他加封,赐‘黑地白月旗’,让水仙尊王保护马洲百姓安康,合境平安。”因此,古时每当漳州划龙船时,必须让这“黑地白月旗”先过新桥,这是定例。
册封琉球
琉球博物馆馆藏古画上的贡船旗
官田社供奉水仙王的正顺庙
漳州史迹
潘荣老家 龙海颜厝官田村
潘荣,字尊用,龙溪人。正统十三年进士。犒师广东,还,除吏科给事中。
景泰初,疏论停起复、抑奔竞数事。帝纳之。寻进右给事中。四年九月上言:“致治之要,莫切于纳谏。比以言者忤圣意,谕礼部,凡遇建言,务加审察。或假以报复,具奏罪之。此令一下,廷臣丧气,以言为讳。国家有利害,生民有得失,大臣有奸慝,何由而知?况今巨寇陆梁,塞上多事,奈何反塞言者路。望明诏台谏,知无不言,缄默者罪。并敕阁部大臣,勿搜求参驳,亏伤治体。”疏入,报闻。
天顺六年使琉球,还,迁都给事中。成化六年三月偕同官上言:“近雨雪愆期,灾异迭见。陛下降诏自责,躬行祈祷,诏大臣尽言,宜上天感格。而今乃风霾昼晦,沴气赤而复黑,岂非应天之道有未尽欤?夫人君敬天,不在斋戒祈祷而已。政令乖宜,下民失所;崇尚珍玩,费用不经;后宫无序,恩泽不均;爵滥施于贱工,赏妄及于非分,皆非敬天之道。愿陛下日御便殿,召大臣极陈缺失而厘革之,庶灾变可弭。”时万妃专宠,群小夤缘进宝玩,官赏冗滥,故荣等恳言之。帝不能用。是年迁南京太常少卿。
又七年,就擢户部右侍郎。寻改右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积奇羡数万石以备荒。十七年召为户部左侍郎,寻署部事。英国公张懋等四十三人自陈先世以大功锡爵,子孙承继,所司辄减岁禄,非祖宗报功意。荣等言:“懋等于无事时妄请增禄,若有功何以劝赏?况频年水旱,国用未充,所请不可许。”事乃寝。中官赵阳等乞两淮盐十万引,帝已许之。荣等言:“近禁势家中盐,诏旨甫颁,而阳等辄违犯,宜正其罪。”帝为切责阳等。
南京户部尚书黄镐罢,以荣代之。孝宗嗣位,谢政归。赐月廪、岁夫如制。九年卒,年七十有八。赠太子少保。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