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聚 编辑
施聚(1389年7月22日-1462年9月8日 ),蒙古族。顺天通州(北京通县)西北乡马家庄人 。明朝初年将领。
施聚勇敢善战,在父亲施忠战死后嗣职为金吾右卫指挥使。明宣宗时奉命备御辽东,升至都指挥使,镇守义州二十年,屡次参加同兀良哈的战斗。土木之变后,协同曹义镇守辽东,并与都督焦礼率军入援。明代宗时累升为左都督、辽东左副总兵。明英宗复辟后,以久戍功封怀柔伯,赐号奉天翊卫宣力武臣,获予世券。
天顺六年(1462年),施聚去世,年七十四。追封怀柔侯,谥号“威靖”。
本名:施聚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蒙古人
出生地:顺天通州西北乡马家庄
出生日期:1389年7月22日
逝世日期:1462年9月8日
主要成就:备御辽东多年,屡立战功
官职:左都督、辽东左副总兵官
爵位:怀柔伯→怀柔侯(赠)
谥号:威靖
嗣职北征
施聚生于明太祖洪武二十年六月二十九日(1389年7月22日) 。先祖为蒙古人,归降明朝后定居顺天通州西北乡马家庄 。
永乐七年(1409年),施聚的父亲、金吾右卫指挥使施忠跟随明成祖北征鞑靼,并阵亡于此役中。施聚继承其职位,为金吾右卫(一作左卫)指挥使 。
永乐十二年(1414年),施聚随成祖北征瓦剌。
永乐二十年(1422年)三月,施聚因生擒鞑靼可可帖木儿之功,被特升为都指挥佥事。
操备辽东
宣德五年(1430年)十月,鞑靼阿鲁台侵犯辽东,辽海卫(治今辽宁海城西北牛庄)指挥同知皇甫斌力战而死。次年七月,施聚以熟知敌情而奉命前往辽东操备,防止再受扰掠 。
宣德十年(1435年)十月,施聚因“久于征操,多效劳勤”,被擢升为辽东都指挥同知。
正统六年(1441年)十一月,经辽东总兵官曹义举荐,明英宗授施聚为都指挥使。
曹义领兵抗击兀良哈入侵,施聚每次配合获捷,以勇敢著称。
出镇义州
正统八年(1443年)三月,辽东义州卫守备职位空缺,提督辽东军务的右佥都御史王翱认为施聚骁勇善战,故向朝廷推举,使他得以出任义州守备。
施聚训练有法,与兵士同甘共苦,增修边障要塞。在练兵之余,又兴办学校,传习儒学,使军民悦服。
正统九年(1444年)正月,英宗命成国公朱勇、兴安伯徐亨等分兵四路,以讨伐朵颜三卫,辽东方面亦奉诏出兵配合 。施聚随曹义出征,在老河击败兀良哈有功,进官都督佥事。
正统十二年(1447年),施聚随王翱、曹义等出塞巡哨,遭遇兀良哈军,将其击败,斩首三十二级,生擒七十余人,缴获马、牛、羊四千六百余只(头) 。四月,施聚进官都督同知。
正统十四年(1449年)四月,施聚因击败兀良哈之功,自都督同知进升为右都督。
集众驰援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亲征瓦剌的英宗于土木之变中被俘,明军死伤惨重。兵败的消息传至京师,举朝震惊,郕王朱祁钰(即明代宗)奉命监国,并在同月授施聚为辽东右副总兵官,命他与左副总兵官焦礼协助曹义调兵防御 。十月,新即位的代宗采纳吏科给事中姚夔的建议,命施聚、焦礼率辽东精兵三万入援京师 。
施聚等闻讯后,驰援京师,适逢北京保卫战于此年底结束,瓦剌退兵,辽东军于是暂驻于永平城内 。至景泰元年(1450年)正月底,施聚、焦礼率军返回辽东 。
幸得世伯
景泰四年(1453年)十月,施聚因“登州营斩获达贼功”,进升为左都督。
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英宗因施聚久在辽东镇守,颇著劳绩,于是封他为怀柔伯,赐封勋阶为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岁禄一千一百石,允许子孙世袭。
天顺二年(1458年)五月,英宗念及施聚、焦礼守边年久,特召二人入朝觐见。事毕后返镇 。九月,颁赐世袭诰券,并封赠其祖上三代及妻子官爵、诰命 。
天顺三年(1459年)五月,兵部尚书马昂等弹劾施聚、焦礼“年垂八十,老耄无为”,请求将二人召回京师,罢职养老。英宗以“边将须用老成者”为由,仍用二人为守备。
薨逝镇所
天顺六年(1462年)八月十五日(即1462年9月8日,《明英宗实录》作九月十五日 ),施聚在义州去世,享年七十四岁。追封怀柔侯,谥号“威靖” 。十二月二十二日,葬于“朝阳门外东北六里屯之原”。
施聚死后入祀广宁的名宦祠。
施聚从军五十余年,征战辽东三十余年,镇守义州二十年,屡立战功:
远征漠北:永乐十二年(1414年),随明成祖北征瓦剌 。永乐二十年(1422年),在第三次北伐中生擒鞑靼可可帖木儿 。
备御辽东:宣德五年(1430年)起,奉命前往辽东操备 。正统九年(1444年),随曹义至老河击败鞑靼 。正统十二年(1447年),随曹义等出塞巡哨,击破兀良哈,斩首数十级 。正统十四年(1449年),再败兀良哈骑兵 。景泰四年(1453年),于登州营击败兀良哈 。
王容:①公生平俭约,雅好儒术,其忠肝义胆,著之荒遐。每贼至,辄辟城门与战,贼疑且俱,无不摧折,有古名将之风。故夷丑窜慑,边人怀惠,而朝廷信任之专也。 (《明故特进荣禄大夫柱国施公墓志铭》)②为国柱石,允以忠良。六朝潘屏,一代珪璋。威凌北虏,泽被东荒。(《明故特进荣禄大夫柱国施公墓志铭》)
朱祁镇:①刚方果毅,勇智不群……朕无东顾之忧,尔有中朝之誉。 (《明故特进荣禄大夫柱国施公墓志铭》引)②智能御侮而远静胡尘,勇屡折冲而久安边境。 (《明故特进荣禄大夫柱国施公墓志铭》引)
孙继宗:为人有膂力,善骑射。守边岁久,以敢勇称。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
董越:……仗节钺再镇辽东边境,倚为干城者凡三十余年……。 (《怀柔伯施公墓志铭》)
李辅:体貌魁梧,器度宏远……崇尚俭朴,委任智勇。枕戈待旦,居安虑危。 (《全辽志》)
瓦剌太师也先胁持明英宗围攻北京,明代宗急诏施聚和辽东左副总兵焦礼率军赶赴京师勤王。施聚得诏恸哭,即日领兵向西疾行。部下以牛、酒饯行,他将酒肉抛掉,大声说:“天子在何处?我们怎么忍心享用这些东西!”于是率部急驰至京师。
辈分 | 关系 | 姓名 | 简介 |
---|---|---|---|
家世 | 曾祖父 | 波哩 | 追封怀柔伯。 |
曾祖母 | 李氏 | 追封怀柔伯夫人。 | |
祖父 | 智原 | 追封怀柔伯。 | |
祖母 | 刘氏 | 追封怀柔伯夫人。 | |
父亲 | 施忠 | 原名黑厮,官至金吾右卫指挥使。后追封怀柔伯。 | |
母亲 | 吴氏 | 追封怀柔伯夫人。 | |
—— | 妻子 | 李氏 | 字妙明,金吾卫左千户侯王成之女,封怀柔伯夫人。 |
子辈 | 长子 | 施荣 | 明英宗时袭封为第二代怀柔伯。 |
次子 | 施俊 | 生平不详。 | |
三子 | 施仁 | 生平不详。 | |
四子 | 施伦 | 生平不详。 | |
五子 | 施傅 | 生平不详。 | |
六子 | 施杰 | 生平不详。 | |
七子 | 施瑞 | 生平不详。 | |
八子 | 施英 | 生平不详。 | |
幼子 | 施什 | 生平不详。 | |
长女 | 施妙香 | 嫁金吾右卫指挥佥事宋山。 | |
次女 | 施兴全 | 嫁锦衣卫指挥佥事杨玺。 | |
幼女 | 施氏 | 生平不详。 | |
孙辈 | 嫡孙 | 施鉴 | 明宪宗时袭封为第三代怀柔伯,官至南京协同守备。 |
孙女 | 施妙顺 | 嫁燕山右卫指挥使陆忠。 | |
施妙静 | 嫁燕山前卫指挥使彭晟。 |
表格参考资料:
施聚在明英宗复辟后获封怀柔伯,子孙世代承袭,共历九世十代,至明亡而绝。
怀柔伯世系
第一代:施聚,天顺元年(1457年)封怀柔伯,予世券。天顺六年(1462年)去世,追封怀柔侯,谥号“威靖”。
第二代:施荣,施聚之子,天顺七年(1463年)袭爵。成化元年(1465年)去世。
第三代:施鉴,施荣之子,成化元年(1465年)袭爵。弘治八年(1495年)去世。
第四代:施瓒(一作施璜),施鉴之子,弘治八年(1495年)十二月袭爵。嘉靖八年(1529年)十二月去世。
第五代:施瑾,施瓒之弟,嘉靖八年(1529年)十二月袭爵 。嘉靖十五年(1536年)前去世 。
第六代:施焘,施瑾之子,嘉靖十五年(1536年)袭爵。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去世。
第七代:施嵩,施焘之子,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袭爵。隆庆三年(1569年)去世。
第八代:施光祖,施嵩之子,隆庆四年(1570年)袭爵。万历三十年(1602年)至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间去世 。
第九代:施壮猷,施光祖之子,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袭爵。崇祯七年(1634年)去世。
第十代:施兆麟,施壮猷之子,崇祯十年(1637年)袭爵。卒年不详。
《明故特进荣禄大夫柱国施公墓志铭》
《怀柔伯施聚传》
《全辽志·卷四》
《明史·卷一百七·表第八》
《明史·卷一百七十四·列传第六十二》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