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履 编辑
王履(1322年-?),字安道,号奋翁,又号畸叟, 抱独山人。 昆山(今属江苏)人,祖籍魏博(今河北境内),明初诗文作家,画家,医学家。
王履笃能诗文、工绘事,志问学,博通群籍,教授于乡里。幼年时长工张一,随其同访华山,助其完成华山图记。亦精通医术,尽得金华朱彦修所传。洪武十六年(1383年),年已50余,仍往访华山,凌绝顶,探幽宝,归作图40幅、记4篇、诗150首。卒年已不可考。
王履著有《医经溯洄集》一书,为论辩性医著。对《内经》《本草经》《难经》《伤寒论》等古典医籍及历代二十多位医家作了评述与质疑。在学术思想上,对伤寒与温病的区别明确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独到见解。指出温病病因为“感天地恶毒异气”之说;治法以清里热为主,成为后世温病学派和温病学理论的先驱人物这一。王履提出了中风病须辨析“真中风”与“类中风”之说,对明清时期医学理论的发展很有影响。王履多才艺,工诗文,擅绘画,“尝游华山绝顶,作图四十幅,记四篇,诗一百五十首,为时所称。”著有《医经朔洄集》《伤寒立法考》《百病钩玄》《医韵统》《标题原病式》等,均佚。子王伯承传其学。
字:安道
号:畸叟
所处时代:元末明初
出生日期:约生于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
主要成就:于医学理论颇有造诣,探讨医理强调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
主要作品:《医经溯洄集》、《百病钩玄》、《医韵统》等
本名:王履
籍贯:昆山(今属江苏)
《古今医统》称王安道“学究天人,文章冠世,极深医源,直穷奥妙”。
《四库全书提要》称其“实能贯彻源流,非漫为大言以夸世者”。
这充分说明王氏之学于医学理论颇有造诣,其探讨医理强调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治学严谨,立论有据。著有《医经溯洄集》、《百病钩玄》、《医韵统》等,现唯有《医经溯洄集》行于世,是其代表作。
1.意溢乎形
王履
2.“法在华山”和“艺匠就天”.“法在华山”就i是古人说的“外师造化”,王履注重意而不轻形,他认为意由自己的思想得到华山的启发而立。
3.宗与不宗
对传统的借鉴,是继承,反传统而行其实也是一种继承,只是继承的角度不同罢了。
4.“去故而就新”
古人是人,能立家数,后人也是人,也应该立家数,不能“纸绢者辗转相承”,所以要.“去故而就新”。 《吴中先贤谱》 苏 文 编绘
5.庶免马首之络
强调画家要有自己鲜明的个性。
6.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
此语和前人所说“心师造化”、“外师造化,中的心源”相类。王履能根据自己的身心体会,用如此简洁、精辟的话语点出画理,非常难得,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
王履作品
此外,就临床诊治思路而言,王履认为医生诊断疾病的方法,是根据当时的病情表现,诊断疾病,并依此来推断其病因,即所谓审症求因。而并非开始感受邪气时,即能预定其以后患什么病。因为感受邪气之后,有当时发病者,有过时发病者,还有因为正气抗邪而使邪气消散而不发病者。种种不同,不一定均患一样的病证。因此王氏重视“因病知原”,以病证推断病因,是十分正确的。
古人认为冬伤于寒,其感邪而即病者,即为伤寒;不即病者,过时而发于春夏者,即称为温病与暑病。由于认为病因是一样的,因此在王氏之前,人们多从伤寒论治,而以治伤寒之方通治伤寒与温暑之病。刘完素创六气化火之说,并称伤寒为热病。提出“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的观点。对王氏之学颇有影响。王安道根据临床的实际,指出伤寒与温暑之病应当分别,尤其对治疗方法的区别论述颇详。首先,王氏认为伤寒、温病、暑病三者不同,各自“有病因,有病名,有病形,辨其因,正其名,察其形,三者俱当,始可以言治矣。一或未明,而曰不误于人,吾未之信也。”王氏从三者之名称不同,病因各异,临床表现也不一致出发,因此治疗绝不能相同来认识。例如伤寒一病,是发于天气寒冷之际,寒邪在表,闭其腠理,故外现一派寒邪郁表而卫阳被遏的表现,治疗则必然应选用辛温之剂,否则不能散其寒邪。而温病、热病,则发病于天气喧热之时,怫热自内而达于外,郁于腠理,外无寒邪束表,因此治疗就宜用辛凉、苦寒之剂,否则不能解其热。
他认为,伤寒与温暑,病因虽同出一源,均为冬伤于寒而致,但是属不同类的疾病,不能混淆其治法。仲景之方为群方之祖,可借用其方,但仲景之方非为治温暑病证而设。王安道的这些看法,比起明清温病学家来,尚不十分深刻,其中,对温暑病的病因尚未超脱《内经》的理论范畴,但已从病的治法上将其分开,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此外,王履对于中风病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中风有二,有外感风邪者为真中风,而因火、因气、因痰而致者,属类中风,使中风的理论渐趋完善,对明清医家在此问题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王履的医学主张,虽来源于朱丹溪,但却能发挥自己的独到见解,不拘前人之说,能以临床实践为依据,实事求是来探讨医理,是十分可贵的治学精神,对明清以后医学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