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忠 编辑

明朝初年外戚、官员

孙忠(1368年7月17日 -1452年9月19日 ),初名愚,字主敬。山东济南府邹平县人,明朝初年外戚、官员。

孙忠早年为国子生,初任介休、永城主簿,因参与督造天寿山帝陵有功,升任鸿胪寺序班 。明成祖时,其女孙氏入宫为皇太孙朱瞻基(明宣宗)嫔。宣宗即位后,册立孙氏为贵妃,孙忠也得官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宣德三年(1428年),宣宗改立孙氏为皇后,并于次年封孙忠为会昌伯,加推诚宣忠翊运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并赐世券 。孙皇后为宣宗宠爱,又生下英宗朱祁镇,使得孙氏一族在宣宗、英宗朝备受恩宠,而孙忠亦谦恭节俭,不曾因贵自傲 。

景泰三年(1452年),孙忠去世,年八十五。累赠太师、左柱国、安国公,谥号“恭宪”。

基本信息

编辑

别名:孙愚

字:主敬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山东济南府邹平县

出生日期:1368年7月17日

逝世日期:1452年9月19日

本名:孙忠

官职:中军都督府佥事

爵位:会昌伯→会昌侯(赠)→安国公(赠)

追赠:太师、左柱国

谥号:康靖→恭宪

人物生平

编辑

小吏起家

孙愚(后改孙忠)生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三日(7月17日) ,是山东济南府邹平县人。

孙愚早年自县学进入国子监为监生,于建文元年(1399年)被任命为山西介休县主簿 。他为人宽恕,但治政严厉,使官民“翁然从化”。不久后,改任河南永城县主簿,受到永城百姓的爱戴。因督率所部百姓前往营建天寿山帝陵有功,升任鸿胪寺序班。

父凭女贵

永乐八年(1410年),明成祖朱棣认为皇太孙朱瞻基(即明宣宗)已经成年,应当择配。太子朱高炽的正室张氏(即诚孝张皇后)的母亲彭城伯夫人,也是永城人,她时时出入宫廷,说孙愚的女儿孙氏(即孝恭孙皇后)非常贤德。张氏听闻,便告诉了成祖,成祖遂令年方十余岁的孙氏入宫,由张氏教育她宫中礼仪。孙氏之后被册立为嫔。

宣德元年(1426年)五月初九 ,新即位的朱瞻基即位,册立孙氏为贵妃,孙愚也得以升任为骠骑将军、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荣宠一时

宣德三年(1428年)三月初一 ,宣宗废胡皇后(明宣宗废后),改立孙贵妃为皇后。

大约在此期间,孙愚经宣宗赐名,改名孙忠。

宣德四年(1429年)三月,孙忠以后父身份被加授勋阶为推诚宣忠翊运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封爵会昌伯,食禄一千石,赐世袭诰券,并追封其三代诰命 。孙忠之母仍健在,被封为会昌伯太夫人;妻子董元贞则被封为会昌伯夫人。诏命初下时,孙忠上表推辞,但宣宗不允。

孙皇后备受宣宗宠爱,孙氏一族也得蒙恩幸。孙忠曾经告假归家,宣宗亲自作诗赐给他,并且让宦官陪同前往。等到回朝后,宣宗又携孙皇后亲临府邸慰劳。董元贞也多次被召入宫中,屡获赏赐。史称“光荣宠赉,近代罕比”。

戚里之尊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宣宗驾崩,其子朱祁镇即位,即明英宗。二月初九,身为英宗生母的孙皇后被尊为皇太后。

正统(1436年-1449年)年间,太监王振专权。正统八年(1443年),国子监祭酒李时勉因在王振前往国子监时接礼不够隆重而遭诬陷“伐文庙树”,被罚带枷于国子监门前。时值盛暑,年近七十的李时勉带枷三日不解,国子监生一千余人都向朝廷求情。国子助教李继见情势危急,便请求孙忠帮忙。正逢孙忠生日,孙太后遣使到孙府赏赐,孙忠通过使者附奏给孙太后说:“臣蒙受国家厚恩,希望赦免李祭酒(李时勉)作为臣的宾客。座上没有祭酒,让臣不开心。”孙太后闻言后,立即告诉了英宗,这才使李时勉获释 。

孙忠的家奴韩兴等向滨州百姓放贷子钱,谋利数倍,有司望风奉行,使得百姓不堪其苦,于正统十一年(1446年)向朝廷申诉此事。言官交章弹劾孙忠,明英宗念及孙忠身为国戚,且一定不知道家奴违法之事,于是特加宽宥,仅将韩兴等定罪,发配辽东铁岭卫戍边。

寿考令终

景泰三年(1452年)八月底,孙忠病重,明代宗特命御医前往诊视 。九月七日(即9月19日,一作十七日),孙忠逝世,享年八十五岁。代宗闻讣讯,为其辍朝一日,赐其家白金三百两、钞三万缗,予祭葬,追封他为会昌侯,谥号“康靖”,命官府为其营葬于宛平县西香山之原。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加赠孙忠为太傅、安国公,改谥“恭宪”,并命阁臣李贤为其撰写神道碑。

成化十五年(1479年),明宪宗再次加赠孙忠为太师、左柱国。

主要影响

编辑

孙忠早年任山西介休、河南永城主簿时,均以宽严得当著称,颇得官民爱戴。

孙忠在其孙明英宗在位时,身为太后之父,对时弊亦有匡救:如响应朝臣请求,出面援救得罪权宦王振的国子祭酒李时勉 ;为受诬谪戍的大臣郭聪申冤,并加以举荐 。他为人谦和,堪称明初外戚中的楷模 。

历史评价

编辑

明代阁臣李贤在为孙忠撰写的《孙公神道碑》中称赞道:戚里之贵,历世攸崇。夷考其行,鲜克令终。惟恭宪公,迥出伦类。㦤美夫人,德罔不备。笃生圣母,永祚邦家。惟功之盛,浩浩无涯。公复何心,汲汲行善。赒贫恤孤,曾不少倦。夫人之志,惟公是同。一念之善,乐之无穷。自天祐之,吉元不利。庆钟一门,天也何意。金兰玉树,盈于庭阶。簪组辉耀,惟义是谐。公目虽暝,公心则慰。厚泽绵绵,云仍曷既。恩典之隆,旷世之逢。用全始终,式昭至公。峨峨翠珉,刻铭载实。亿万斯年,安此泉室。

明宪宗时期主修的《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评价道:忠性敦厚谦和,虽居戚里爵齿之尊,未尝骄傲。

轶事典故

编辑

幼年异象

据说孙忠年幼时,突患喉肿,致使呼吸困难,举家都不知所措。当天夜里,孙忠的父亲孙士英梦到神人对他说:“上帝有鉴于你的阴德,命我来医治你的儿子,你不用害怕。”醒来之后,发现孙忠口中果然有药香,之后便痊愈了。

赈赡旧友

孙忠显贵后,仍挂念乡友及故旧,多次在他们蒙难时予以救助:

成山侯王通获罪夺爵后,生活困顿,孙忠得知,便把自己名下数十顷肥沃的田地送给他;

高翀年劳鳏居,又因罪谪戍,孙忠屡加周济。到高翀死后,又为他准备棺椁,将其安葬;

刘祉罢官死后,家中贫困,无法置办丧事。孙忠出资助丧,并抚恤其家人;

郭聪受诬谪戍,孙忠极力为他申诉冤屈,并加以举荐;

张英因罪远贬岭南,因素来贫穷,竟不能成行。孙忠听说后,赠以白金;

王辉因受贿获罪,但没有钱偿还官府所罚的数额,孙忠代其缴清。

终身谦逊

孙忠以敦厚、谦和闻名。明宣宗曾令有司扩建孙忠过于狭隘的居所,但他苦苦推辞,最后中止。宣宗又把汉王(朱高煦)府护卫韦指挥的女儿赐给孙忠,孙忠接受之后,备置嫁妆,帮助韦氏出嫁。

孙忠虽然是外戚中最年长者,但从未自矜自傲。他曾告诫子孙:“古人道:‘创立之时难如登天,覆灭之时易如燎毛。’你们应该终身记诵这句话。”

人际关系

编辑

亲属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

家世

父亲

孙士英

追封会昌伯。

母亲

丁氏

邹平县大族之女,有贤德。累封会昌伯太夫人。明宣宗时以八十七岁高龄逝世,获赐祭葬。

——

妻子

董元贞

封会昌伯夫人。天顺四年(1460年)去世,享年九十二岁。

子辈

长子

孙继宗

明代宗时袭封为第二代会昌伯,在英宗、宪宗时一度总督京营,加太傅,进封会昌侯。死后追封郯国公,谥号“荣襄”。

次子

孙显宗

曾任锦衣卫都指挥同知。

三子

孙绍

曾任锦衣卫都指挥同知。

四子

孙续宗

曾任锦衣卫都指挥佥事。

幼子

孙纯宗

官至锦衣卫指挥佥事,早逝。

女儿

孙氏

即孝恭孙皇后,嫁明宣宗朱瞻基,为英宗、代宗朝太后,累上徽号为“圣烈慈寿皇太后”。死后谥号“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

孙辈

孙子

孙琏

孙继宗之子,曾任锦衣卫指挥使。

孙女

孙氏

孙继宗之女,嫁锦衣卫都指挥佥事武忠。

曾孙辈

曾孙

孙铭

孙琏之子,明宪宗时袭封为第二代会昌侯。

表格参考资料:

爵位世系

孙忠在明宣宗时以后父身份获封会昌伯,死后由其子孙继宗袭爵。孙继宗在明英宗复辟后进封会昌侯,子孙仍获准世袭,直明世宗时“以革外戚”除封。自孙忠起,会昌伯世系共历二世二代;自孙继宗起,会昌侯世系共历三世三代。

会昌伯世系

第一代:孙忠,宣德四年(1429年)封会昌伯,予世券。景泰三年(1452年)去世,追封会昌侯,谥号“康靖”。天顺元年(1457年)改赠安国公,改谥“恭宪”。

第二代:孙继宗,孙忠之子,景泰三年(1452年)袭爵。余见下表。

会昌侯世系

第一代:孙继宗,天顺元年(1457年)自会昌伯进封会昌侯,仍予世券。成化十五年(1479年)去世,追封郯国公,谥号“荣襄”。

第二代:孙铭,孙继宗之孙,成化十六年(1480年)袭爵。正德十五年(1520年)去世。

第三代:孙杲,孙铭之子,正德十六年(1521年)袭爵。嘉靖十六年(1537年)去世,谥号“荣僖”。

会昌伯、会昌侯世系参考资料:

史料索引

编辑

《古穰集》卷10《特进荣禄大夫柱国会昌伯太傅安国公谥恭宪孙公神道碑》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220

《双槐岁钞》卷4《台官占后星》

《明史》卷108 、卷300

影视形象

编辑

2019年电视剧《大明风华》:侯岩松饰演孙忠(孙愚)。

下一篇 吴安

上一篇 胡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