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 编辑

中国整体人口信息

中国人口中国人口

中国人口,即中国整体的人口数量,其中中国大陆总人口141175万人(2022年数据) ,中国香港2022年总人口:733万 。中国澳门2022年总人口:673,600人 。台湾省2022年总人口:约为2330万人 。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总人口为1443497378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411778724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474200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683218人;台湾地区人口为23561236人。全国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339724852人相比,增加72053872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2024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死亡人口1110万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中国人口

外文名:China Population

注音:ㄓㄨㄥ ㄍㄨㄛˊㄖㄣˊ ㄎㄡˇ

主要民族:汉族、壮族、回族、蒙古族、满族

历史发展

编辑

历史上,中国人口一直保持世界人口较大比例。

1850年中国人口约4.3亿,占世界人口的34%。由于战乱等原因,1850年至1950年中国人口增长缓慢。

1949年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5.4167亿,占世界人口比例下降到22%。1950年起,由于生产发展、人均寿命提高,世界各国人口迅速增长。

1990年末,中国人口已达11.4333亿人,但占世界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22%左右。

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1962年就做出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1990年,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中国的生育率下降到更低水平以下。由于人口结构的原因,中国人口总量仍在继续增长,但占世界比例逐年降低,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

2018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亿9538万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比2017年末增加530万人,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死亡人口99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从年龄结构看,2018年中国大陆0-15岁(含不满16周岁)总人口为2亿486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7.8%;16-59岁(含不满60周岁)总人口为8亿972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64.3%;60周岁及以上总人口为2亿494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总人口1亿665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1.9%。 从性别结构看,2018年中国大陆男性人口7亿1351万人,女性人口6亿8187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4。 从城乡结构看,2018年中国大陆城镇常住人口8亿31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9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亿6401万人,减少126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9.58%,比2017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 。

中国香港2018年总人口:743万。

中国澳门2018年总人口:66万7400人。

台湾省2018年总人口:约为2358万人。

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400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总人口为1443497378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411778724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474200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683218人;台湾地区人口为23561236人。全国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339724852人相比,增加72053872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202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中国经济数据。2021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2021年,中国人口总数为141260万人,比上年增加48万人,总人口数仍在增长。但是,13省份常住人口较上年已出现负增长。除广西、吉林、辽宁、宁夏、西藏等5省份外,全国26个省份已公布了2021年常住人口及增量数据,其中,半数省份常住人口较2020年出现负增长。人口增长前三的省份分别为浙江72万人、广东60万人、湖北54.74万人,人口减少最多的三个省份分别为河南53.55万人、黑龙江46万人、云南30.93万人。

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2024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死亡人口1110万人。

年份

中国大陆人口(亿人)

世界人口(亿人)

中国大陆人口占世界比例

1950

5.44

25.25

21.5%

1960

6.44

30.18

21.4%

1970

8.09

36.82

22.0%

1980

9.78

44.40

22.0%

1990

11.55

53.10

21.7%

2000

12.70

61.27

20.7%

2010

13.41

69.30

19.4%

中国大陆总人口

(不计港澳台)

1,367,313,812(2005年7月估计)

13.21亿(2007年年末)

1,339,724,852(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13亿7462万人(2015年末)

13亿8271万人(2016年末)

13亿9008万人(2017年末)

13亿9538万人(2018年末)

14亿1175万人(2022年末)

人口构成

编辑

人口数单位:万人

年份

总人口

(年末)

按性别分

按城乡分

城镇

乡村

人口数

比重(%)

人口数

比重(%)

人口数

比重(%)

人口数

比重(%)

1949

54167

28145

51.96

26022

48.04

5765

10.64

48402

89.36

1950

55196

28669

51.94

26527

48.06

6169

11.18

49027

88.82

1951

56300

29231

51.92

27069

48.08

6632

11.78

49668

88.22

1955

61465

31809

51.75

29656

48.25

8285

13.48

53180

86.52

1960

66207

34283

51.78

31924

48.22

13073

19.75

53134

80.25

1965

72538

37128

51.18

35410

48.82

13045

17.98

59493

82.02

1970

82992

42686

51.43

40306

48.57

14424

17.38

68568

82.62

1971

85229

43819

51.41

41410

48.59

14711

17.26

70518

82.74

1972

87177

44813

51.40

42364

48.60

14935

17.13

72242

82.87

1973

89211

45876

51.42

43335

48.58

15345

17.20

73866

82.80

1974

90859

46727

51.43

44132

48.57

15595

17.16

75264

82.84

1975

92420

47564

51.47

44856

48.53

16030

17.34

76390

82.66

1976

93717

48257

51.49

45460

48.51

16341

17.44

77376

82.56

1977

94974

48908

51.50

46066

48.50

16669

17.55

78305

82.45

1978

96259

49567

51.49

46692

48.51

17245

17.92

79014

82.08

1979

97542

50192

51.46

47350

48.54

18495

18.96

79047

81.04

1980

98705

50785

51.45

47920

48.55

19140

19.39

79565

80.61

1981

100072

51519

51.48

48553

48.52

20171

20.16

79901

79.84

1982

101654

52352

51.50

49302

48.50

21480

21.13

80174

78.87

1983

103008

53152

51.60

49856

48.40

22274

21.62

80734

78.38

1984

104357

53848

51.60

50509

48.40

24017

23.01

80340

76.99

1985

105851

54725

51.70

51126

48.30

25094

23.71

80757

76.29

1986

107507

55581

51.70

51926

48.30

26366

24.52

81141

75.48

1987

109300

56290

51.50

53010

48.50

27674

25.32

81626

74.68

1988

111026

57201

51.52

53825

48.48

28661

25.81

82365

74.19

1989

112704

58099

51.55

54605

48.45

29540

26.21

83164

73.79

1990

114333

58904

51.52

55429

48.48

30195

26.41

84138

73.59

1991

115823

59466

51.34

56357

48.66

31203

26.94

84620

73.06

1992

117171

59811

51.05

57360

48.95

32175

27.46

84996

72.54

1993

118517

60472

51.02

58045

48.98

33173

27.99

85344

72.01

1994

119850

61246

51.10

58604

48.90

34169

28.51

85681

71.49

1995

121121

61808

51.03

59313

48.97

35174

29.04

85947

70.96

1996

122389

62200

50.82

60189

49.18

37304

30.48

85085

69.52

1997

123626

63131

51.07

60495

48.93

39449

31.91

84177

68.09

1998

124761

63940

51.25

60821

48.75

41608

33.35

83153

66.65

1999

125786

64692

51.43

61094

48.57

43748

34.78

82038

65.22

2000

126743

65437

51.63

61306

48.37

45906

36.22

80837

63.78

2001

127627

65672

51.46

61955

48.54

48064

37.66

79563

62.34

2002

128453

66115

51.47

62338

48.53

50212

39.09

78241

60.91

2003

129227

66556

51.50

62671

48.50

52376

40.53

76851

59.47

2004

129988

66976

51.52

63012

48.48

54283

41.76

75705

58.24

2005

130756

67375

51.53

63381

48.47

56212

42.99

74544

57.01

2006

131448

67728

51.52

63720

48.48

58288

44.34

73160

55.66

2007

132129

68048

51.50

64081

48.50

60633

45.89

71496

54.11

2008

132802

68357

51.47

64445

48.53

62403

46.99

70399

53.01

2009

133450

68647

51.44

64803

48.56

64512

48.34

68938

51.66

2010

134091

68748

51.27

65343

48.73

66978

49.95

67113

50.05

2011

134735

69068

51.26

65667

48.74

69079

51.27

65656

48.73

2012

135404

69395

51.25

66009

48.75

71182

52.57

64222

47.43

2013

136072

69728

51.24

66344

48.76

73111

53.73

62961

46.27

2014

136782

70079

51.23

66703

48.77

74916

54.77

61866

45.23

2015

137462

70414

51.22

67048

48.78

77116

56.10

60346

43.90

2016

138271

70815

51.21

67456

48.79

79298

57.35

58973

42.65

2021

141260

72311

68949

2022

141175

72206

51.1

68969

48.9

92071

65.2

49104

34.8

2023

72032

68935

93267

66.16

47700

33.84

注:1.1981年及以前数据为户籍统计数;1982、1990、2000、2010年数据为当年人口普查数据推算数;其余年份数据为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据。

注:2.总人口和按性别分人口中包括现役军人,按城乡分人口中现役军人计入城镇人口。

注:3.表中2016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16年国民经济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平均身高

人民网北京6月30日电 国新办今日上午就《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举行发布会。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介绍,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与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著。

报告显示,中国居民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十年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2012年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脂肪摄入量为8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

成人营养不良率为6.0%,比2002年降低2.5个百分点。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3.2%和9.0%,比2002年降低3.1和4.4个百分点。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为9.7%,比2002年下降10.4个百分点。其中6-11岁儿童和孕妇贫血率分别为5.0%和17.2%,比2002年下降了7.1和11.7个百分点。

王国强介绍,中国居民膳食结构有所变化,超重肥胖问题凸显。过去10年间,中国城乡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总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持平,优质蛋白质摄入量有所增加,豆类和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脂肪摄入量过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蔬菜、水果摄入量略有下降,钙、铁、维生素A、D等部分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2012年居民平均每天烹调用盐10.5克,较2002年下降1.5克。

据介绍,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年龄结构

2012年

0-15岁: 16.46%(22,288万人)

15-65岁: 74.15% (100,404万人)

其中65岁或以上:9.39% (12,715万人)

2022年

0-15岁(含不满16周岁): 18.1%(25,615万人)

16-60岁(含不满60周岁): 62.0% (87,556万人)

60周岁及以上:19.8%(28,004万人)(2022年度),其中65岁或以上:14.9% (20,978万人)

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市区“年龄构成”比较表(2014年)

地区

总人口

15岁以下

15-64岁人口

65岁以上人口

人数(万)

比重(%)

位次

人数(万)

比重(%)

位次

人数(万)

比重(%)

位次

人数(万)

比重(%)

位次

中国大陆

13.64亿

100.00

22,246

16.61

99,843

74.53

11,883

8.87

浙江

5,443

4.06

10

719

13.21

24

3,968

72.90

18

756

13.89

1

重庆

2,885

2.15

20

490

16.98

14

2,061

71.46

26

333

11.56

2

四川

8,042

6.00

4

1,364

16.97

16

5,797

72.08

23

881

10.95

3

江苏

7,866

5.87

5

1,023

13.01

25

5,986

76.10

12

857

10.89

4

辽宁

4,375

3.27

14

500

11.42

28

3,424

78.27

7

451

10.31

5

安徽

5,950

4.44

8

1,070

17.98

11

4,275

71.84

24

606

10.18

6

上海

2,302

1.72

24

199

8.63

30

1,870

81.25

3

233

10.12

7

山东

9,579

7.15

2

1,507

15.74

19

7,129

74.42

15

943

9.84

8

湖南

6,568

4.90

7

1,157

17.62

12

4,769

72.60

20

642

9.78

9

广西

4,603

3.44

11

999

21.71

4

3,178

69.05

30

425

9.24

10

湖北

5,724

4.27

9

796

13.91

23

4,407

77.00

8

520

9.09

11

北京

1,961

1.46

26

169

8.60

31

1,622

82.68

1

171

8.71

12

贵州

3,475

2.59

19

877

25.22

1

2,301

66.21

31

298

8.57

13

陕西

3,733

2.79

16

559

14.71

21

2,865

76.76

9

318

8.53

14

天津

1,294

0.97

27

127

9.80

29

1,057

81.68

2

110

8.52

15

吉林

2,746

2.05

21

329

11.99

26

2,187

79.63

5

230

8.39

16

河南

9,402

7.02

3

1,975

21.00

6

6,642

70.64

27

786

8.36

17

黑龙江

3,831

2.86

15

458

11.96

27

3,054

79.72

4

319

8.32

18

河北

7,185

5.36

6

1,209

16.83

18

5,384

74.93

14

592

8.24

19

甘肃

2,558

1.91

22

464

18.16

11

1,883

73.61

16

217

8.23

20

福建

3,689

2.75

17

571

15.47

20

2,828

76.64

10

291

7.89

21

海南

867

0.65

28

174

20.00

10

626

72.20

21

68

7.80

22

云南

4,597

3.43

12

953

20.73

9

3,293

71.64

25

351

7.63

23

江西

4,457

3.33

13

975

21.88

3

3,143

70.52

29

339

7.60

24

山西

3,571

2.67

18

611

17.10

15

2,690

75.33

13

271

7.58

25

内蒙

2,471

1.84

23

348

14.10

22

1,936

78.34

6

187

7.56

26

广东

10,430

7.79

1

1,762

16.89

17

7,965

76.36

11

704

6.75

27

宁夏

630

0.47

29

135

21.48

5

454

72.11

22

40

6.41

28

青海

562

0.42

30

118

20.92

7

410

72.78

19

36

6.30

29

新疆

2,181

1.63

25

453

20.77

8

1,593

73.04

17

135

6.19

30

西藏

300

0.22

31

73

24.37

2

212

70.54

28

15

5.09

31

大陆区年度新生人口和死亡人口

年度

新生人口

死亡人口

净增人口

1949年

1950万

1083万

867万

1950年

2042万

994万

1049万

1951年

2128万

1002万

1126万

1952年

2127万

977万

1150万

1953年

2175万

823万

1352万

1954年

2288万

794万

1494万

1955年

2004万

755万

1249万

1956年

2004万

716万

1288万

1957年

2200万

698万

1502万

1958年

1928万

791万

1138万

1959年

1665万

981万

685万

1960年

1381万

1684万

-303万

1961年

1187万

938万

249万

1962年

2491万

674万

1816万

1963年

3000万

694万

2306万

1964年

2759万

811万

1949万

1965年

2748万

689万

2059万

1966年

2795万

647万

2150万

1967年

2593万

644万

1950万

1968年

2795万

645万

2150万

1969年

2752万

648万

2104万

1970年

2774万

631万

2144万

1971年

2612万

624万

1988万

1972年

2595万

663万

1932万

1973年

2491万

628万

1863万

1974年

2255万

667万

1588万

1975年

2126万

670万

1456万

1976年

1866万

679万

1188万

1977年

1798万

652万

1146万

1978年

1757万

602万

1155万

1979年

1738万

606万

1132万

1980年

1797万

626万

1171万

1981年

2092万

636万

1456万

1982年

2265万

671万

1594万

1983年

2080万

711万

1369万

1984年

2077万

712万

1365万

1985年

2227万

718万

1509万

1986年

2411万

737万

1674万

1987年

2550万

734万

1816万

1988年

2307万

731万

1576万

1989年

2432万

737万

1695万

1990年

2407万

762万

1645万

1991年

2008万

776万

1232万

1992年

1875万

778万

1097万

1993年

1791万

786万

1005万

1994年

1647万

777万

870万

1995年

1693万

796万

897万

1996年

1522万

803万

719万

1997年

1445万

801万

644万

1998年

1401万

807万

594万

1999年

1909万

810万

1099万人

2000年

1379万

817万

562万

2001年

1702万

818万

884万

2002年

1647万

821万

826万

2003年

1599万

825万

774万

2004年

1593万

832万

761万

2005年

1617万

849万

768万

2006年

1584万

892万

692万

2007年

1594万

913万

681万

2008年

1608万

935万

673万

2009年

1615万

943万

672万

2010年

1588万

949万

639万

2011年

1604万

960万

644万

2012年

1635万

966万

669万

2013年

1640万

972万

668万

2014年

1687万

977万

710万

2015年

1655万

975万

680万

2016年

1786万

977万

809万

2021年

1062万

1014万

48万

2022年

956万

1041万

-85万

2023年

902万

1110万

-208万

人口趋势图人口趋势图

年龄中位数、婴儿死亡率、寿命(2005年)

年龄中位数

婴儿死亡率

平均预期寿命

净迁移率

汇总

32.26岁

24.18‰

72.27岁

-0.4‰

男性

31.87岁

21.21‰

70.65岁

女性

32.67岁

27.5‰

74.09岁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年份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1980年

18.21‰

6.34‰

11.87‰

1990年

21.06‰

6.67‰

14.39‰

2000年

14.03‰

6.45‰

7.58‰

2005年

12.40‰

6.51‰

5.89‰

2007年

12.10‰

6.93‰

5,17‰

2009年

11.95‰

7.08‰

4.87‰

2010年

11.90‰

7.11‰

4.79‰

2012年

14.57‰

7.13‰

7.43‰

2015年

11.99‰

7.07‰

4.93‰

2020年

8.52‰

7.07‰

1.45‰

2021年

7.52‰

7.18‰

0.34‰

2022年

6.77‰

7.37‰

-0.60‰

2023年

6.39‰

7.87‰

-1.48‰

性别构成

性别比(2005年统计)

婴儿

15岁以下

15-64岁

65岁及以上

汇总

1.12

1.13

1.06

0.91

1.06

各民族性别构成比较表

民族

男性人口

男性比重(%)

女性人口

女性比重(%)

男女性别比(%)

合计

682,329,104

51.19

650,481,765

48.81

104.90

汉族

625,032,848

51.20

595,811,672

48.80

104.90

壮族

8,689,488

51.34

8,236,893

48.66

105.49

回族

5,373,741

50.76

5,212,346

49.24

103.10

满族

5,401,812

52.00

4,986,146

48.00

108.34

维吾尔族

5,097,594

50.62

4,971,752

49.38

102.53

苗族

4,870,328

51.67

4,555,679

48.33

106.91

彝族

4,456,382

51.14

4,258,011

48.86

104.66

土家族

4,307,260

51.56

4,046,652

48.44

106.44

藏族

3,155,625

50.23

3,126,562

49.77

100.93

蒙古族

2,999,520

50.14

2,982,320

49.86

100.58

侗族

1,511,959

52.50

1,368,015

47.50

110.52

布依族

1,455,720

50.72

1,414,314

49.28

102.93

瑶族

1,458,842

52.18

1,337,161

47.82

109.10

白族

978,998

50.63

954,512

49.37

102.57

朝鲜族

910,535

49.73

920,394

50.27

98.93

哈尼族

863,370

51.98

797,562

48.02

108.25

黎族

756,992

51.74

706,072

48.26

107.21

哈萨克族

747,368

51.10

715,220

48.90

104.49

傣族

625,176

49.57

636,135

50.43

98.28

畲族

383,213

54.08

325,438

45.92

117.75

傈僳族

355,374

50.56

347,465

49.44

102.28

东乡族

317,490

51.08

304,010

48.92

104.43

仡佬族

289,369

52.54

261,377

47.46

110.71

拉祜族

247,667

50.96

238,299

49.04

103.93

佤族

216,439

50.37

213,270

49.63

101.49

水族

213,644

51.87

198,203

48.13

107.79

纳西族

162,635

49.84

163,660

50.16

99.37

羌族

156,539

50.57

153,037

49.43

102.29

土族

148,055

51.13

141,510

48.87

104.63

仫佬族

110,516

51.10

105,741

48.90

104.52

锡伯族

99,571

52.27

90,910

47.73

109.53

柯尔克孜族

94,645

50.69

92,063

49.31

102.80

景颇族

71,318

48.24

76,510

51.76

93.21

达斡尔族

64,866

49.14

67,126

50.86

96.63

撒拉族

66,281

50.75

64,326

49.25

103.04

布朗族

61,230

51.18

58,409

48.82

104.83

毛南族

52,836

52.21

48,356

47.79

109.26

塔吉克族

26,112

51.13

24,957

48.87

104.63

普米族

21,433

50.01

21,428

49.99

100.02

阿昌族

19,751

49.93

19,804

50.07

99.73

怒族

18,907

50.39

18,616

49.61

101.56

鄂温克族

14,668

47.51

16,207

52.49

90.50

京族

14,416

51.12

13,783

48.88

104.59

基诺族

11,744

50.75

11,399

49.25

103.03

德昂族

10,039

48.84

10,517

51.16

95.45

保安族

10,016

49.90

10,058

50.10

99.58

俄罗斯族

7,284

47.32

8,109

52.68

89.83

裕固族

7,325

50.95

7,053

49.05

103.86

乌孜别克族

5,673

53.68

4,896

46.32

115.87

门巴族

5,261

49.82

5,300

50.18

99.26

鄂伦春族

4,033

46.58

4,626

53.42

87.18

独龙族

3,349

48.33

3,581

51.67

93.52

赫哲族

2,651

49.51

2,703

50.49

98.08

高山族

2,029

50.61

1,980

49.39

102.47

珞巴族

1,803

48.97

1,879

51.03

95.96

塔塔尔族

1,899

53.40

1,657

46.60

114.60

未识别民族

334,908

52.32

305,193

47.68

109.74

入籍外国人

557

38.47

891

61.53

62.51

人口分布

编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新生代流动人口已经超过流动人口半数,总量达1.18亿。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约为28岁,超过一半的劳动年龄流动人口出生于1980年以后。

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却严重滞后,亟待完善。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

流动人口就业、子女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困难。

面对复杂的人口问题,中国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人口政策与方案,用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012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1,182万人,占52.5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4,222万人,占47.42%。

近些年来,中国由于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人口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采取多种措施和合理规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2014年中国超大特大城市城区人口

名次

城市

人口数(万)

1

上海市

2419

2

北京市

2172

3

广州市

1404

4

深圳市

1190

5

天津市

1562

6

重庆市

2400

7

武汉市

1060

8

南京市

827

9

成都市

640

10

沈阳市

730

11

哈尔滨市

548

12

杭州市

662

13

西安市

635

14

苏州市

678

15

佛山市

735

16

东莞市

831

人口素质

编辑

中国政府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201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比2001年提高了3.43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1500/10万下降到2004年的51/10万,婴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下降到2004年的2.9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建国初期的25-30%下降到2004年的2.84%。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减少。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从总体上讲,中国人口健康素质仍然不高。每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6%,约100万例。数以千万计的地方病患者和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防治艾滋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据估计,截至2003年12月,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84万,2004年疫情处于从全国低流行和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高流行并存的态势。

中国政府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64个百分点。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465657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0413049人,文盲率由6.72%下降为4.08%,下降2.64个百分点。

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以下的水平;二是大学粗入学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三是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年)。并且,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004年,城镇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年,乡村为7年;城镇文盲率为9%,乡村文盲率为10%。

识字率,定义为15周岁以上的人可以读写率,其中

总人口:90.9%

男性:95.1%

女性:86.5%(2002年统计)

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市区“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表

地区

大学

以上

人口

(千)

大学

以上

人口

比重

(%)

每10

万人

大学

以上

人口数

高中

人口

(千)

高中

人口

比重

(%)

高中

以上

人口

比重

(%)

初中

人口

(千)

初中

人口

比重

(%)

初中

以上

人口

比重

(%)

小学

人口

(千)

小学

人口

比重

(%)

小学

以上

人口

比重

(%)

文盲

人口

(千)

文盲

人口

比重

(%)

  盲

  率

(%)

中国大陆

11963.7

8.93

8,930

187,986

14.03

22.96

519,656

38.79

61.75

358,764

26.78

88.53

54,657

4.08

4.89

北京

617.8

31.50

31,501

4,162

21.22

52.72

6,157

31.39

84.12

1,953

9.96

94.07

333

1.70

1.86

上海

505.3

21.95

21,952

4,826

20.97

42.92

8,393

36.46

79.38

3,116

13.54

92.91

631

2.74

3.00

天津

226.2

17.48

17,480

2,672

20.65

38.13

4,936

38.15

76.28

2,206

17.05

93.33

271

2.10

2.33

辽宁

523.4

11.96

11,965

6,469

14.79

26.75

19,829

45.33

72.08

9,365

21.41

93.49

844

1.93

2.18

江苏

850.7

10.81

10,815

12,698

16.14

26.96

30,418

38.67

65.63

19,017

24.18

89.80

2,995

3.81

4.38

新疆

232.0

10.64

10,635

2,526

11.58

22.22

7,874

36.10

58.31

6,560

30.08

88.39

516

2.36

2.98

陕西

394.0

10.56

10,556

5,888

15.77

26.33

14,981

40.14

66.46

8,741

23.42

89.88

1,398

3.74

4.39

内蒙

2,522

10.21

10,208

3,737

15.13

25.33

9,689

39.22

64.55

6,280

25.42

89.97

1,005

4.07

4.74

吉林

271.6

9.89

9,890

4,632

16.87

26.76

11,553

42.07

68.83

6,607

24.06

92.88

527

1.92

2.18

湖北

5,456

9.53

9,533

9,502

16.60

26.13

22,676

39.62

65.75

13,091

22.87

88.62

2,619

4.58

5.31

浙江

5,078

9.33

9,330

7,381

13.56

22.89

19,964

36.68

59.57

15,685

28.82

88.39

3,061

5.62

6.48

宁夏

577

9.15

9,152

785

12.45

21.60

2,121

33.65

55.26

1,879

29.83

85.08

392

6.22

7.92

黑龙江

3,474

9.07

9,067

5,743

14.99

24.06

17,272

45.08

69.14

9,225

24.08

93.22

788

2.06

2.34

山西

3,114

8.72

8,721

5,619

15.73

24.45

16,115

45.13

69.58

7,805

21.85

91.43

762

2.13

2.57

山东

8,329

8.69

8,694

13,323

13.91

22.60

38,468

40.16

62.76

23,912

24.96

87.72

4,757

4.97

5.89

重庆

2,493

8.64

8,642

3,811

13.21

21.86

9,514

32.98

54.84

9,747

33.79

88.63

1,239

4.30

5.17

青海

485

8.62

8,616

587

10.43

19.04

1,428

25.37

44.42

1,984

35.27

79.68

576

10.23

12.94

福建

3,085

8.36

8,361

5,119

13.88

22.24

13,978

37.89

60.12

10,995

29.80

89.92

900

2.44

2.89

广东

8,567

8.21

8,214

17,807

17.07

25.29

44,760

42.91

68.20

23,944

22.96

91.16

2,042

1.96

2.36

海南

674

7.77

7,768

1,272

14.67

22.43

3,620

41.74

64.17

1,972

22.74

86.91

354

4.08

5.11

湖南

4,989

7.59

7,595

10,129

15.42

23.01

25,963

39.53

62.54

17,594

26.79

89.33

1,754

2.67

3.24

甘肃

1,923

7.52

7,520

3,245

12.69

20.21

7,983

31.21

51.42

8,313

32.50

83.92

2,223

8.69

10.62

河北

5,243

7.30

7,296

9,132

12.71

20.00

31,903

44.40

64.40

17,720

24.66

89.06

1,877

2.61

3.14

江西

3,052

6.85

6,847

5,493

12.33

19.17

16,842

37.79

56.96

13,373

30.01

86.97

1,394

3.13

4.00

安徽

3,985

6.70

6,697

6,410

10.77

17.47

22,619

38.01

55.49

16,629

27.95

83.43

4,965

8.34

10.17

四川

5,368

6.68

6,675

9,045

11.25

17.92

28,057

34.89

52.81

27,847

34.63

87.44

4,377

5.44

6.56

河南

6,016

6.40

6,398

12,423

13.21

19.61

39,923

42.46

62.07

22,668

24.11

86.18

3,991

4.25

5.37

广西

2,751

5.98

5,978

5,079

11.03

17.01

17,842

38.76

55.78

14,581

31.68

87.45

1,249

2.71

3.47

云南

2,656

5.78

5,778

3,850

8.38

14.15

12,631

27.48

41.63

19,944

43.39

85.02

2,770

6.03

7.60

西藏

165

5.51

5,507

131

4.36

9.87

386

12.85

22.72

1,098

36.59

59.31

贵州

1,839

5.29

5,292

2,530

7.28

12.57

10,351

29.79

42.36

13,681

39.37

81.74

3,039

8.74

11.69

预期寿命

编辑

女性平均预期寿命

2021年12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终期统计监测报告,女性平均预期寿命突破80岁。女性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的77.37岁提高到2015年的79.43岁,2020年进一步提高到80.88岁。

民族构成

编辑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占全部人口的91.51%。其他还有55个民族,占8.49%。但据2005年的抽样,新生儿中,汉族仅有88%,预示着新生儿成长后汉族人口比例将仅为88%。

少数民族增长快于汉族,从1953年占全国人口5.2%,到1990的8.04%,2000年的8.41%,2005年9.44%

2005年全国抽样普查中,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新生儿中,少数民族比例为14%,汉族人口占86%,也就是未来少数民族占中国人口的14%。汉族比例将会大降到86%。

2010年人口普查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各族人口

中文名称

标准罗马字母/代码/数字代码

标准数字代码

拼音

人口

汉族

Han/HA

01

Hàn Zú

1,220,844,520

壮族

Zhuang/ZH

08

Zhuàng Zú

16,926,381

满族

Man/MA

11

Mǎn Zú

10,387,958

回族

Hui/HU

03

Huí Zú

10,586,087

苗族

Miao/MH

06

Miáo Zú

9,426,007

维吾尔族

Uyghur/UG

05

Wéiwúěr Zú

10,069,346

土家族

Tujia/TJ

15

Tǔjiā Zú

8,353,912

彝族

Yi/YI

07

Yí Zú

8,714,393

蒙古族

Mongol/MG

02

Měnggǔ Zú

5,981,840

藏族

Tibetan/ZA

04

Zàng Zú

6,282,187

布依族

Buyei/BY

09

Bùyī Zú

2,870,034

侗族

Dong/DO

12

Dòng Zú

2,879,974

瑶族

Yao/YA

13

Yáo Zú

2,796,003

朝鲜族

Chosen/CS

10

Cháoxiǎn Zú

1,830,929

白族

Bai/BA

14

Bái Zú

1,933,510

哈尼族

Hani/HN

16

Hāní Zú

1,660,932

哈萨克族

Kazak/KZ

17

Hāsàkè Zú

1,462,588

黎族

Li/LI

19

Lí Zú

1,463,064

傣族

Dai/DA

18

Dǎi Zú

1,261,311

畲族

She/SH

22

Shē Zú

708,651

僳僳族

Lisu/LS

20

Lìsù Zú

702,839

仡佬族

Gelao/GL

37

Gēlǎo Zú

550,746

东乡族

Dongxiang/DX

26

Dōngxiāng Zú

621,500

高山族

Gaoshan/GS

23

Gāoshān Zú

4,009

拉祜族

Lahu/LH

24

Lāhù Zú

485,966

水族

Sui/SU

25

Shuǐ Zú

411,847

佤族

Va/VA

21

Wǎ Zú

429,709

纳西族

Naxi/NX

27

Nàxī Zú

326,295

羌族

Qiang/QI

33

Qiāng Zú

309,576

土族

Tu/TU

30

Tǔ Zú

289,565

仫佬族

Mulao/ML

32

Mùlǎo Zú

216,257

锡伯族

Xibe/XB

38

Xíbó Zú

190,481

柯尔克孜族

Kirgiz/KG

29

Kēěrkèzī Zú

186,708

达斡尔族

Daur/DU

31

Dáwòěr Zú

131,992

景颇族

Jingpo/JP

28

Jǐngpō Zú

147,828

毛南族

Maonan/MN

36

Màonán Zú

101,192

撒拉族

Salar/SL

35

Sǎlá Zú

130,607

布朗族

Blang/BL

34

Bùlǎng Zú

119,639

塔吉克族

Tajik/TA

41

Tǎjíkè Zú

51,069

阿昌族

Achang/AC

39

Āchāng Zú

39,555

普米族

Pumi/PM

40

Pǔmǐ Zú

42,861

鄂温克族

Ewenki/EW

45

Èwēnkè Zú

30,875

怒族

Nu/NU

42

Nù Zú

37,523

京族

Gin/GI

49

Jīng Zú

28,199

基诺族

Jino/JN

56

Jīnuò Zú

23,143

德昂族

Deang/DE

46

Déáng Zú

20,556

保安族

Bonan/BO

47

Bǎoān Zú

20,074

俄罗斯族

Russ/RS

44

Éluōsī Zú

15,393

裕固族

Yugur/YG

48

Yùgù Zú

14,378

乌兹别克族

Uzbek/UZ

43

Wūzībiékè Zú

10,569

门巴族

Monba/MB

54

Ménbā Zú

10,561

鄂伦春族

Oroqen/OR

52

Èlúnchūn Zú

8,659

独龙族

Derung/DR

51

Dúlóng Zú

6,930

赫哲族

Hezhen/HZ

53

Hèzhé Zú

5,354

塔塔尔族

Tatar/TT

50

Tǎtǎěr Zú

3,556

珞巴族

Lhoba/LB

55

Luòbā Zú

3,682

第五次人普

省市区

总人口(万)

汉族人数

汉族比例(%)

少数民族人数(万)

少数民族

比例(%)

全国

126583

115940

91.59

10643

8.41

1

河南

10725

9746

98.78

113

1.22

2

山东

9079

9017

99.32

62

0.68

3

广东

8642

8519

98.58

123

1.42

4

四川

8329

7914

95.02

415

4.98

5

江苏

7438

7413

99.67

25

0.33

6

河北

6744

6453

95.69

291

4.31

7

湖南

6440

5782

89.79

658

10.21

8

湖北

6028

5766

95.66

262

4.34

9

安徽

5986

5948

99.37

38

0.63

10

浙江

4677

4637

99.15

40

0.85

11

广西

4489

2768

61.66

1721

38.34

12

云南

4288

2855

66.59

1433

33.41

13

辽宁

4238

3560

83.98

678

16.02

14

江西

4140

4129

99.73

11

0.27

15

黑龙江

3689

3504

94.98

185

5.02

16

陕西

3605

3587

99.51

18

0.49

17

贵州

3525

2191

62.15

1334

37.85

18

福建

3471

3413

98.33

58

1.67

19

山西

3297

3287

99.71

10

0.29

20

重庆

3090

2892

93.58

198

6.42

21

吉林

2728

2482

90.97

246

9.03

22

甘肃

2562

2339

91.31

223

8.69

23

内蒙古

2376

1883

79.24

493

20.76

24

新疆

1925

782

40.61

1143

59.39

25

上海

1674

1664

99.40

10

0.60

26

北京

1382

1323

95.74

59

4.26

27

天津

1001

975

97.36

26

2.64

28

海南

787

651

82.71

136

17.29

29

宁夏

562

368

65.47

194

34.53

30

青海

518

282

54.49

236

45.51

31

西藏

262

16

5.93

246

94.07

其它信息

编辑

语言种类

参看中国语言汉语有十种主要的方言。中国人口使用最多的语言是作为准官方语言的普通话。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广泛推行使用于全国各地。

现在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汉族以官话方言作为其母语,其他使用其他九种之一的主要方言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东南部以及北方的山西地区。

另外,非汉语的语言被一些少数民族广泛使用,例如蒙古语、藏语、壮语、维吾尔语和其它突厥语系语言(新疆)及朝鲜语(中国东北)。

宗教信仰

宗教在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佛教是最流行的宗教,有大约1亿的信徒。传统的道教也有很多人信奉。官方的统计数据指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大约有1800万、天主教400万、新教1000万。

老龄化问题

全国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

2015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从年龄构成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09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8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6.3%;60周岁及以上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65周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

2022年5月,2021年中国人口数据出炉,至少11省份人口自然负增长。

相关新闻

针对有专家预测“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大幅减少”的说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宋树立2019年1月10日在新闻发布会回应称,去年全年人口数据近期将由相关部门正式发布,国家卫健委一直持续监测人口数据,今后将加强监测和研究,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

随着各地陆续公布2018年人口数据,有研究机构、专家预测,2018年全国出生人口将出现明显降幅,新生儿数量或跌破1500万,较2017年减少200万。

2012—2021年,中国年均出生人口为1620万人。2021年末,中国人口数量为141260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5338万人,年均增长593.1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4%。

下一篇 建筑活动

上一篇 朱弘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