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编辑

位于云南省西南部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是云南省普洱市下辖县之一,县境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哀牢山和无量山之间。 全县有国土面积4223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7.7%。县城驻地恩乐镇距省会昆明434公里,距普洱市驻地思茅180公里。 截止到2023年2月,镇沅县辖8镇1乡。 截至2023年末,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17.22万人。

2017年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2019年4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0年,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实现生产总值(GDP)88.61亿元、同比增长5.2%、居全市第三,固定资产投资突破百亿大关、同比增长64.8%、居全市第二,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8亿元,完成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2亿元,完成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04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33元、同比增长4.5%、居全市第三,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41元、同比增长8%。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行政区类别:自治县

所属地区:云南·普洱

地理位置:云南省西南部

面积:4223 km²

下辖地区:8镇1乡

电话区号:0879

邮政编码:666500

气候条件:温带气候

人口数量:17.22 万(2023年末)

著名景点:难搭桥,千家寨景区,哀牢山风光和千家寨景观,五台山文笔塔

车牌代码:云J

地区生产总值:88.61 亿元(2020年)

方言:西南官话

人口:179503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历史沿革

编辑

“镇沅”为傣语音译写法, 傣语汉译的“镇”“遮”“姐”“景”“清”是“城镇”之意,“沅”“野”“也”是“粮仓”之意,镇沅意为“粮仓城”。

前109年以前,今镇沅县境属傣族古国勐达光(汉译“哀牢国”)属地。

前109年,汉朝征服滇国及昆明、嶲等部族设置益州郡,将势力伸入勐达光(哀牢国)境内设县(据点),勐达光忙于应对汉朝,放弃部分属地;今镇沅县境为当地傣族土目自治领地。

69年,勐达光归附汉朝、故地设永昌郡;今镇沅县境属永昌郡。

225年,蜀汉分建宁、越隽、永昌三郡地置云南郡;今镇沅县境属云南郡。

271年,西晋将建宁、兴古、云南、永昌四郡合置宁州;今镇沅县境仍属云南郡。

420年,东晋灭亡,之后的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等中国内地王朝逐步退出云南高原,陈(南朝)代梁(南朝)后,中国内地王朝彻底放弃云南高原; 今镇沅县境为傣族土目自治领地。

738年,勐舍(巍山盆地)傣族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勐舍龙(汉译“南诏国”);765年,勐舍龙在勐谷(景东盆地)设银生节度、统辖“勐谷”及其以南地区,“领有银生城、开南城、威远城、奉逸城、利润城、茫乃道、柳追和城、扑败、通遗川、河普川、大银孔等地”;今镇沅县境属银生节度柳追和城。

937年,前勐舍龙(南诏国)汉裔官员段思平率部入主洱海盆地建大理国,沿勐舍龙旧制在勐谷设银生节度;1096年,大理国废节度、都督等军事辖区,设八府、四郡、四镇;今镇沅县境先属银生节度、后属威楚府。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1254年,大蒙古国灭大理国;1274年,元朝(原大蒙古国)在大理国故地设云南等处行中书省,裁万户、千户、百户等军事辖区,设路、府、州、县等行政区,威楚万户改设威楚路; 今镇沅县境属威楚路开南州、威远州。1331年,元朝将威楚路所辖开南州、威远州析置景东军民府,析开南州、威远州相邻地区设干远州,授勐谷傣族土目为景东军民府土知府,领开南(今景东县、南涧县、南华县小部、双柏县小部)、威远(今景谷县、宁洱县小部、思茅区小部)、干远(今镇沅县、墨江县小部、新平县小部)3州;今镇沅县境属景东军民府干远州。1343年,瑞丽江河谷盆地崛起的勐卯弄(汉译“麓川国”)击败元军、趁胜追击到勐嶲(漾濞江河谷),勐谷傣族土目(景东军民府土知府)闻风归附勐卯弄;今镇沅县境属勐卯弄之勐谷。1355年,勐卯弄(麓川国)归附元朝、其控制区域设平缅宣慰司;今镇沅县境属平缅宣慰司勐谷地。

1382年,勐谷傣族土目俄陶背叛勐卯弄归附明朝、其地分设景东州、顺宁州、威远州等行政区;1384年,勐卯弄迫于压力也归附明朝、其地设麓川平缅宣慰司,景东州、顺宁州、威远州也分别升级为府;1385年,勐卯弄为惩罚俄陶的背叛、出兵征讨勐谷,俄陶败逃大理府白崖川求救于明朝;1388年,勐卯弄军在定边之战中败于明军,被迫与明朝讲和;明朝仍置麓川平缅宣慰司、勐谷仍归其节制,俄陶也在明朝力保下回勐谷;今镇沅县境属麓川平缅宣慰司。1399年,麓川平缅宣慰使思伦法去世,勐谷傣族土目趁机脱离麓川平缅宣慰司,明朝复设景东府,但辖地比之前缩小;1402年,析麓川平缅宣慰司地设镇沅州(今按板镇及周边);1403年,析麓川平缅宣慰司地设者乐甸长官司(今乐恩镇及周边);1406年,镇沅州升为镇沅府;今镇沅县境分属者乐甸长官司与镇沅府。1412年,镇沅府东南增设禄谷长官司(今古城乡与墨江县新抚乡),归镇沅土知府节制。

1659年,清军攻下云南后,仍沿明制设设镇沅府、领禄谷长官司。1727年,镇沅府世袭傣族土知府刀瀚被清廷逮捕,镇沅府改土归流;同年,镇沅府所辖禄谷长官司、云南行省所辖者乐甸长官司改土归流,辖地合设恩乐县,划属镇沅府。1730年,清朝在行省之下设道,镇沅府属迤东道;1735年,直隶威远厅降为散厅,划归镇沅府;镇沅府所辖坝朗、坝木、坝痴等地划予元江府;1766年,镇沅府改属迤南道;1770年,镇沅府降为镇沅州,直隶迤南道,原镇沅府所辖威远厅划归普洱府;1840年,恩乐县、镇沅州合并为直隶镇沅厅(厅治恩乐县旧址),属迤南道。

镇沅县地图镇沅县地图

1913年,民国政府改镇沅厅改为镇沅县,属迤南道(先改滇南道、后改普洱道);1929年,民国政府裁道,县一级行政区由省府派出的行政督察专员管辖,镇沅县先后归第十二区、第十五区、第十区、第一区、第四区、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管辖。

1950年3月,镇沅县成立人民政府,隶属宁洱专区;1951年4月,宁洱专区改为普洱专区,镇沅县属普洱专区;1953年3月,普洱专区改为思茅专区,镇沅县属思茅专区。

1959年1月,镇沅县新抚公社(面积968平方千米)划归墨江县。

1960年9月,裁撤镇沅县,辖地分别划归景谷县、景东县、墨江县、新平县;公元1962年3月,划归景谷县、景东县的原镇沅县辖地恢复镇沅县。

1970年,思茅专区改为思茅地区,镇沅县属思茅地区。

1990年,撤销镇沅县、设立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2001年,撤销勐大乡、设立勐大镇。

2003年,撤销思茅地区、设立地级思茅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属思茅市,共辖3个镇(恩乐、按板、勐大),8个乡(振太、里崴、田坝、古城、三章田、九甲、者东、和平),109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

2006年,三章田乡、者东乡合并为者东镇,镇政府驻原者东乡政府;撤销里崴乡、辖地并入勐大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2007年,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属地级普洱市。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行政区划

编辑

截止至2023年2月,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辖8个镇(恩乐镇、按板镇、勐大镇、者东镇、振太镇、九甲镇、古城镇、和平镇),1个乡:田坝乡,111个村(居)民委员会1678个村(居)民小组。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北部,跨东经100°21’至101°31’、北纬23°24’至24°22’之间,东接新平,东南与墨江、宁洱毗邻,西隔澜沧江与临沧相望,南连景谷,北与景东、双柏接壤。全县有面积4223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7.7%。县城驻地恩乐镇距省会昆明434公里,距普洱市驻地思茅180公里。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地形

镇沅地处云南省高原西南部,云贵高原西侧。地势可概括为:“四河(者干河、恩乐河、勐统河、景谷河)流经两山下(哀牢山、无量山),北高南低高差大,河谷只有两小坝(恩乐、勐统),形似东驰一骏马”。

镇沅县处于横断山脉纵谷区东南余梢,云岭余脉的哀牢山和无量山纵贯全境,与河流相间,构成北高南低、北向南走的“五谷五岭”地貌轮廓。镇沅平均海拔1376米。

气候

镇沅县归属亚热带季风区内,地貌复杂,气候垂直差异突出,形成热带、亚热带、暖温带3种气候类型。

气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降水充沛但全年降水不匀,雨季、干季分明,冬春干旱,夏秋洪涝;2、地貌复杂,山高谷深,“五谷五岭”的地貌基本轮廓导致气候垂直变化突出而水平变化微小,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点;3、高温多雨同季,低温干旱同期;积温偏低但有效性高;降水不匀但有效降雨量多;水热条件相配合较好,但光照及太阳总辐射与水热条件之间不够协调;4、有低纬度山区气候特点,年温差小,冬暖春早,昼夜温差大。

自然资源

编辑

土地土壤

截止到2007年,镇沅县共有耕地38.2万亩,其中水田13.1万亩,旱地25.1万亩。镇沅土壤分10个土类,15个亚类,34个土属,51个耕地土种。其中:暗棕壤和黄棕壤占镇沅土地面积的17.68%;黄壤占7.47%;红壤占23.9%;赤红壤占19.3%;砖红壤占1.3%。

生物资源

镇沅县是国内一类林区县,截止到2007年,镇沅县有林地面积397.5万亩,有活立木蓄积量211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7%,国家一、二、三类保护植物23种;有草场228万亩,牧草94科455种;有野生动物519种,其中有国家一、二、三类和省级一、二类保护动物黑长臂猿、虎、豹等30余种;中药材主要有石斛、何首乌、龙胆草、防风、续断等56科123种。

矿产资源

镇沅县镇沅县

镇沅地处哀牢山、无量山矿带,矿藏资源丰富。截止到2007年,镇沅县金属矿藏主要有:金、银、铜、铁、铝、钼、镍、锑等。非金属矿藏主要有:盐、煤、石灰石、石膏、石棉、石英石、花岗石、瓷土等。其中镇沅金矿是滇西南黄金储量最多的金矿,系国家级的黄金生产基地,已探明黄金远景储量达100吨,居云南省第一、中国第五位,仅开采3吨多;盐矿储量为4.2亿吨,煤矿储量为1232万吨,按开采规模还可开采170余年,是普洱市的丰盐富煤县。

水能资源

截止到2007年,镇沅县镇沅有大小江河190余条,水利资源总流域面积413.68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28.38亿立方米,开发利用的仅为可占可开发量的19%。

人口民族

编辑

人口

2017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1.3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46万人,城镇化率35.00%;人口出生率12.79‰;死亡率6.09‰;自然增长率6.70‰。户籍人口:全县户籍总人口213464人,其中:男性113330人,女性100134人;少数民族人口121406人,占总人口的56.9%。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179503人。

截至2023年末,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17.22万人。

民族

2010年,镇沅县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96637人,占总人口的46.3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1969人,占总人口的53.67%。其中超过1000人的少数民族分别是:彝族人口为54826人,占总人口的26.28%;哈尼族人口为25394人,占总人口的12.17%;拉祜族人口为17906人,占总人口的8.58%;傣族人口为8875人,占总人口的4.25%;回族人口为2127人,占总人口的1.02%;白族人口为1558人,占总人口的0.75%。

政治

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县人民政府县长

尹雪兰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那峻滔

统计截至2024年3月

经济

编辑

综述

2017年,镇沅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1257万元,比上年增长11.0%,比全国6.9%的增速高4.1个百分点,比全省9.5%的增速高1.5个百分点,比全市10.5%的增速高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7480万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57780万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155997万元,增长11.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40.8:29.0:30.2调整为38.6:30.9:30.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402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3606美元),比上年增长10.5%。

全县共有注册登记个私经济8854户29640人。其中个体经营户6964户11476人;私营企业1541户9615人;农民合作社349户8549人。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227263万元,同比增长11.2%,占GDP比重达44.5%,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0%。

全县全社会劳动者就业12.828万人,比上年增加0.048万人,同比增0.38%。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6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83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85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03个,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3652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4%,比上年下降0.51个百分点。

全县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58763万元,同比增0.3%。县级地方财政总收入(含基金)39944万元,同比减6.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566万元,同比增6.2%;其中:增值税6293万元、营业税50万元、企业所得税966万元、个人所得税653万元、烟叶税7745万元。全县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总支出231086万元,同比增13.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7191万元,同比增14.6%,其中:教育支出4214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416万元、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33681万元、节能环保支出2341万元。

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706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4072万元,同比增长37.9%。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49个,同比增长74.5%,其中新开工项目273个,同比增长79.6%。按产业分: 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1862万元,同比增长5.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4687万元,同比增长11.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50511万元,同比增长41.1%。

2020年,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实现生产总值(GDP)88.61亿元、同比增长5.2%、居全市第三,固定资产投资突破百亿大关、同比增长64.8%、居全市第二,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8亿元,完成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2亿元,完成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04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33元、同比增长4.5%、居全市第三,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41元、同比增长8%。

2023年1月,据镇沅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消息,2022年,当地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迎难而上,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全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镇沅县有大量神话、寓言、动植物等风物故事,有民间诗歌、传说、谚语、谜语等民间文学。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陀螺、射弩、秋千、丢包等。民间舞蹈种类繁多,最流行的是“三跺脚"、"羊四打"等20余种。其中九甲乡的铩戏为国内稀少剧种。歌曲主要有传说歌、情歌、挽歌、古调、苦曲、盘曲等。民间乐器有三弦、芦笙、箫、响篾、锁呐、牛角、竹笛等。

特色美食

镇沅县美食有何首乌牡蛎炖肉排、油炸水蜻蜓、冬菇腊肠鸡肉煲仔饭。

旅游景点

编辑

概况

镇沅县有飞来寺景区、金山丫口观景点、金矿工业旅游区、难搭桥景区、圈田街战役遗址、白水瀑布景区、靛坑河景区、四迭岩观景点、玻烈河古桥、恩乐江休闲旅游区、南京街战役遗址、老县城遗址、新县城景观等景区景点。

主要景点

玻烈茶马古道景区

玻烈河景区位于县城南郊恩乐镇玻烈村,距镇沅县城19km,景区紧邻滇西、滇南交通要道--恩古公路和李仙江上游恩乐江,景区面积2.4km,以茶马古道遗迹和玻烈河为核心,景区内有200余年茶马古道重要的交通遗迹——石砌蜈蚣桥、玻烈河、天书。

茶马古道是唐代以后,特别是清朝光绪年间至民国时期思茅通往昆明、西藏、澜沧、打洛、洵甸等地的茶马道,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也是思茅物资交流、进行贸易的南方丝绸之路。

歇气坡森林公园

歇气坡森林公园占地面积5亩,2006年由私人投资建设,一期建设已投资450万元,完成爬山便道、1000余台健身阶梯、三座民族文化观景塔、饮食娱乐等项目。是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展现镇沅县民族文化特色的展示中心。

五台山文笔塔

五台山文笔塔位于按板镇西北6.5公里处勐通河西岸文畔村五台山顶端。塔为砖术结构,高13米,培分七层,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该塔建于清光绪四年,系清朝花翎副将衔加二级补用都司李春阳所建。

哀牢山

哀牢山处于云南亚带北部与亚热带南部的过渡地区,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地两大自然地理区域的结合部,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哀牢山巨大的天然生物种的种质资源的基因库,成为云南动植物王国中的"天然博物馆"和"标本园",是多种自然科学的综合实验地,哀牢山海拔达3137.6米的主峰大雪锅山就在镇沅境内。

城市荣誉

编辑

2017年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

2019年7月,荣获2019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称号。

2020年7月10日,入选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

2021年1月19日,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2年3月,入选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

下一篇 缅族

上一篇 定边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