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昭道 编辑
黄昭道(1467--1541),字文显,号梅岩,湖广岳州府平江县人。弘治己未科进士。累官至云南左布政使。
本名:黄昭道
字:文显
号:梅岩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岳州府平江县
出生日期:1467年
逝世日期:1541年
主要作品:《逆鳞稿》等
主要成就:戍边戡乱
功名:进士
墓冢:县西湖源山下张古塘
官职:云南左布政使
黄昭道(1467--1541),字文显,号梅岩,湖广岳州府平江县富华乡十六都(今伍市镇)人,弘治十二年(1499)己未科同进士第155名(伦文叙榜)。宋名宦黄诰十世孙。
弘治十四年(1501),知山东长山县(今邹平县境),莅任四年,勤其职,有政声,甚得民心。离任之日,父老遮道留。正德二年(1507),擢南京陕西道监察御史。因疏劾刘瑾,廷杖三十,下狱除名,遂成跛疾。正德五年(1510),刘瑾被诛,起用为江西佥事。正德十四年(1519),宁王朱宸濠蓄养、招纳亡命之徒,杀逐地方文武官员和无辜百姓,劫掠商贾,窝藏盗贼,起兵叛乱。昭道闻变,配合各地军兵,擒获数百人,悉按律治罪。升山东巡海副使,设计剿灭海寇殆尽。嘉靖元年(1522),迁云南左参政。是时木邦、孟密、缅甸仇杀多年,昭道率数骑前往,恩威并举,区划得宜,酋长詟服。后官至右布政使,终左布政使。嘉靖六年(1527),以病告老还乡。生平胸度坦夷,操守清介。家居十四年,杜门谢客。年七十四卒于原籍,葬于县西湖源山下石坑村与桥墩村之间,地名张古塘。祀乡贤祠。
著作有《逆鳞稿》、《梅岩集》。
黄昭道,字文显,平江人。生有异质,出就外傅,凝重不与群儿伍,人奇之。登弘治己未进士。筮仕山东长白令,其民悍梗,素号难治。昭道下车,尽心按戢,锄剔其蠧弊,拊摩其凋瘵,政令一新,豪猾敛避。岁大蝗,愈捕愈炽,昭道忧之,默祷于神曰:“欲下蝗必得雹,去蝗必得雨。”俄而雨雹交作,蝗亦随灭,人以为异。宋范文正公幼读书长白山,昭道捐建祠祀之。终三载,铨司以昭道贤能,征为南京陕西道监察御史。时逆璫瑾等擅权,号称八党。昭道上章论劾,引赵高、仇士良为戒。瑾怒,敕下南京守备官,杖三十,除名。久而积血于踵,遂成跛躃。庚午,瑾伏诛。癸酉,擢广西按察司佥事。寻丁外艰。乙亥起复,以旧职补江西。时宸濠久蓄逆谋,招纳亡命,劫掠彭湖等处,为地方患。昭道捕获数百人,讯谳成狱。虽取怒宸濠,祸出不测,弗计也。无何,丁内艰。戊寅起复补山东。逾年,奉敕转海道兵备副使。海寇不时啸聚,昭道分遣哨兵设策剿捕,滨海晏然,屡蒙钦赏。属郡多冤狱,岁久未决,昭道悉平之,得活者众。壬午擢云南左参政,时木邦、孟密、缅甸讐设巳数十年矣。先是府官往,辄以人马万余拥前后,群蛮警疑,竟莫能抚。佥谓昭道曰:“夷狄相攻,乃中国之利。今抚之,既弗服,杀之乃弗胜,计将安出?”昭道叹曰:“木邦诸夷,皆国家臣子,性虽犷戾,岂无人心哉!若以诚心公道处之,则无不服矣,何以杀之?”言者惭竦。顷缅甸告急,昭道主议,但以数骑往渠,遗人箪壶以迎。入其地,谕以利害,待以诚信,前后事情,悉数处断,皆詟服。欢声远闻,且贡方物如往岁,事竣。分管安晋道。方月余,寻甸报剧贼安铨欲杀守夺印,甚急。昭道即速整兵兼程而进,贼闻昭道至,即释守还印遁去。赴本司右布政使,寻转本司左布政使。时昭道久劳而务,先生足疾至是复作,遂告病归。辛丑三月,偶病,索纸笔书曰:“老夫尘世七十四年,兹以疾于三月初吉大归。”中书诸官履历及家计颇详,遂成小子,字寿清劲,无异平时,衣冠俨然而逝,见者咸以为仙。
闲居笔记
吾平江唐宋时进士颇多,如罗孝芬,且登鼎甲。官亦有至亚卿者,邑志具载。元以来进士甚少,而我朝百余年来尤为稀阔。每求其故,不得。一日偶思,平江去府大路出自西门十里回籍岭,正是水口,路从山脊直过,有伤风水。乃问之故老,咸谓古路原在河埠小水沿梓冈而去,旧铺基犹存,但不知何时改此。正德丁卯,予以直言免官归,适清戎御史王公度至,会间语及此路,公即欲复诸古,未果。近考黄华桥石壁间,刻元皇庆元年州判常以士改修今路。夫唐宋路从北行,人才独盛于唐宋,而衰于今日,良有以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