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寿节 编辑
皇帝的诞辰日称为万寿节,取万寿无疆之义,是个全国性的节日。为皇帝祝寿,是古代宫廷中重要的礼仪活动。
唐代以前,宫中并无大庆皇帝生日的典礼。确切地说,皇帝祝寿是从唐玄宗开始的。
万寿节
这一年是开元十七年,唐玄宗四十四岁。八月五日千秋节那天,李隆基宴百官于花萼楼下,大陈歌乐,倾城纵观。天下诸州皆令宴乐休假三日,编入律令。
次年千秋节,李隆基再登花萼楼,百官献贺。在欢庆之宴上,玄宗喜赐四品以上官金镜珠囊、缣彩,五品以下官束帛,并喜题八韵诗以示群臣:
兰殿千秋节,称名万岁觞。
风传率土庆,日表继天祥。
玉宇开花萼,宫悬度会昌。
衣冠白鹭下,纤暮翠云长。
献遗成新俗,朝仪入旧章。
月衔花绶镜,露缀彩丝囊。
处处词田祖,年年宴杖乡。
深思一德事,小获万人康。
为庆千秋节,唐玄宗创作了大曲《千秋乐》、《千秋子》。北宋帝诞日,群臣于紫宸殿上寿,面对皇帝行三十三拜礼,而正旦朝贺十九拜,冬至朝贺十二拜,均低于皇帝寿节之拜。宰相代表群臣上殿,捧觞祝皇帝万寿。皇帝赐百官茶汤。
万寿节
然后杂戏入场,参军色在歌舞与杂戏之间穿插作诙谐之语。这一盏下酒排炊羊、胡饼、炙金肠第八盏,唱踏歌,奏慢曲子、跳三台舞。下酒菜是假沙鱼,食馒头和肚羹。第九盏,左右军表演相扑,下酒水饭,簇钉下饭。皇帝起驾。其实皇帝生日宴不是每次都这样繁琐,有时很简单,原因只是皇帝不耐久座。
元代皇帝生日前一天,文武官员亲自到寺观建道场,以祝延圣寿万安。寿节之日,朝臣诣阙称贺,地方官率僚属、儒生、耆老、僧道人等,结彩香案,呈舞百献,夹道祗迎,就寺观叙班舞蹈三呼毕,公宴而退。
明宫中每逢万寿节,地位低下的宦官宫女都可以不衣青紫,穿上自己喜爱的衣服。天启时,宫女们竞相创制新式方胜葫芦,戴在身上,字形图案有:宝历万年、洪福齐天、四海丰登等。宝历万年是由八宝荔枝、卐字点鱼凑成的;洪福齐天的构图是两面赤色蝙蝠各一,中填齐天二字;四海丰登是由两蜂附灯而飞、四隅各填海字凑成的。
万寿节当日,皇帝御殿接受王公百官的朝贺及贡献的礼物。万寿节期间禁止屠宰,前后数日不理刑名,文武百官还要按制穿蟒袍补服。
这一天,京城的匠人们用彩画,布匹等将主要街道包装得绚丽多姿,到处歌舞升平。各地文武百官,设置香案,向京城方向行大礼。
皇帝寿辰的名称自明朝始称万寿节。
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不同的名称,如唐代曾有:千秋节、天长节、天平地成节、庆成节、嘉会节之名。
后晋名启圣节;后汉名嘉庆节;后周名天清节。
宋代名长春节、乾明节、寿宁节、承天节、乾元节、寿圣节、同天节、兴龙节、天宁节、乾龙节;辽代名千龄节;金代名天寿节。
元代名圣节。
万寿节
在皇帝寿辰时,全国放假三日,同时举行庆典活动,“朝野同欢”。在京城,群臣要向皇帝祝寿,献上美酒甘露并各式礼品,皇帝亦按等级高低赏赐百官。
经历宋元两朝,到明代时,就将皇帝寿辰——万寿节,与“元旦”、“冬至”并称三大节,清朝亦然。这样一来,把“天子”的生日与“朝岁”、“祭天”的节日并列,增加了“万寿节”的庄严气氛,使其带有了更加崇高的意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