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升 编辑
板升是指丰州滩(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蒙汉人民聚居之地。亦作“报申”、“拜牲”、“白尖”等。蒙语baixing 为汉语百姓之音译,有城、屋、堡子之意。
中文名:板升
别名:“报申”、“拜牲”、“白尖”
行政区类别:聚居地
所属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性质:古地名
主要民族:汉族、蒙古族
名字由来
蒙语baixing为汉语百姓之音译,有城、屋、堡子之意。明朝后期中原的汉族兵民迁徙到俺答汗统治的土默特地区,在那里修筑房舍,开垦荒地,建立村落,从事农、副、手工业生产,向俺答汗等领主交纳租税。当地蒙古族将这些房舍、村落和汉族百姓称为“板升”。后亦泛指土木建筑的房舍、城堡及周围的园田。明末,后金与明交接地带汉人建立的村舍也被称作“板升”。
历史渊源
板升
汉族
汉族人民定居在那里修筑房屋,从事生产,传播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建筑等技术。汉族农民也向蒙古牧民学习饲养牲畜技术,从事畜牧业生产。汉族的工匠用传统的中原建筑工艺,为俺答汗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宫殿。蒙汉两族人民在生产、文化、医药诸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促进了蒙古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蒙古族
内地建筑艺术的逐步推广,也促进了一些蒙族牧民的定居生活。隆庆五年(1571),在三娘子的佐助下,俺答汗接受明政府“顺义王”封号,蒙汉友好贡市,关系日渐和睦。万历初年,俺答汗与三娘子的共同筹划,在板升修筑库库河屯城(即呼和浩特旧城)。明政府赐名“归化”,后人又称其为三娘子城。从此板升成为蒙古土默特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日益繁荣和发展。自丰州滩西抵黄河三百余里,皆为板升所括。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