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币 编辑
以兽皮制成的货币。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发行皮币,用宫苑中的白鹿皮制成。皮币每张一方尺,饰以彩画,值四十万钱。
中文名:皮币
拼音:pí bì
注音:ㄆㄧˊ ㄅㄧˋ
释义:毛皮和缯帛
1.毛皮和缯帛。古代用作聘享的贵重礼物。2.汉代用白鹿皮制成的货币。
毛皮和缯帛。古代用作聘享的贵重礼物。《管子·五行》:“出皮币,命行人修春秋之礼於天下诸侯。”《国语·吴语》:“春秋皮币玉帛子女,以宾服焉。”2.
汉代用白鹿皮制成的货币。《史记·孝武本纪》:“其后,天子苑有白鹿,以其皮为币,以发瑞应,造白金焉。”《史记·平准书》:“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缋,为皮币,直四十万。王侯宗室朝觐聘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按,此币发行于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是一种信用货币。
自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出现后,兽皮即为畜牧、狩猎部落与农业部落进行交换之重要商品,在交换中逐渐取得交易媒介的地位。我国商周时期曾用兽皮充当实物货币。1975年,陕西省岐山县出土裘卫,器铭:三年"炬伯庶人取革(觐)章(璋)于裘卫,才(财)八十朋,厥贾贝舍田十田。矩或取赤虎(赤色虎皮)、(牝鹿皮饰)二,(有纹饰蔽膝)一,才朋贝舍田三田"。反映了西周共王年时一桩交易。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实行了一次币制改革,发行白金三品及白鹿皮币。
《史记·平准书》:"白金为中,赤金为下,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或盗摩钱里取镕,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一作紫)缋,为皮币,直四十万。王侯宗室朝觐聘,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
《史记·孝武本纪》:"其后,天子苑有白鹿,以其皮为币,以发瑞应,造白金焉。"
《索隐》案:"《食货志》皮币以白鹿皮方尺,缘以馈以荐璧,得以黄金一斤代之。"
又《汉律·皮币律》:"鹿皮方尺,直黄金一斤。"亦见《史记·封禅书》。
《西汉会要》卷五十三:"元鼎二年(前115年)罢白金币。"白金与露皮均为御史大夫张汤所提倡,殆皮币亦罢于张汤死年。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