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韬钤深处 编辑
《韬钤深处》是明代军事家戚继光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描写了作者自己习文练武就是为了抵御倭寇入侵,特别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更是明确地表明戚继光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全诗格调高旷,慷慨激昂,笔力壮健。
作品名称:韬钤深处
作者:戚继光
创作年代:明代
出处:《止止堂集》
作品体裁:五言律诗
韬钤深处1
小筑暂高枕2,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3,挥麈坐谈兵4。
云护牙签满5,星含宝剑横6。
封侯非我意7,但愿海波平8。
词句注释
1.韬钤:古代兵书有《六韬》和《玉钤》,合称“韬钤”,称用兵的方略。此以代指作者与同僚商议军机之营帐。2.
“小筑”句:言长居私第而不能高枕无忧。小筑,偏僻而小的宅院,此指将帐杜甫《畏人》诗:“畏人或小筑,匾性合幽栖。”3.
呼尊:置酒。揖客:请客。4.
“挥麈(zhǔ)”句:坐而从容谈论兵法将略。挥麈:谓清谈、座谈。古人闲谈时,常挥麈以助兴。麈,麈尾的省称。5.
牙签满:谓藏书多。《明史》本传载:戚继光“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牙签:即书签,代指书籍。如孔尚任《桃花扇》:“堂名二酉 ,万卷牙签求售”。6.
“星含”句:谓帐壁悬挂宝剑。《吴越春秋》:“伍子胥过江,解其剑与渔父日:此剑中有七星北斗,其值千金。”7.
“封侯”句:《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当效傅介子、张骞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此反用其事。8.
海波平:喻国家安定。此指荡平倭寇澄清海域。
白话译文
小楼生活暂时是高枕无忧的,但别忘了虎狼在侧。
倒酒招呼客人,坐下来挥麈谈兵。
看兵书一直看到天黑,书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看兵书的感想和体会,直到满天星辰,宝剑也是横放在身边,不敢有丝毫懈怠,随时准备上阵杀敌。
升官封侯并非是我内心的真正志向,但愿我大明的沿海风平浪静,早日扫清倭寇才是我的愿望啊!
《韬钤深处》是戚继光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时所作,据说是写在一本兵书的空白处的。当时戚继光的生活十分平静,但是,他不甘心这种碌碌无为的生活,渴望做出一番事业,为边疆的安宁奉献一生。于是在兵书的空白处,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言志诗。诗写作者领兵备倭驻守沿海之时,一夕忧时不能安枕,适有老朋友来访,便于帷幄深处,饮酒谈兵,推心置腹。自谓学书、学剑,献身边防,不为功名利禄,唯愿海疆和平。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言作者当时的生活平静,小巧的别墅生活暂时高枕无忧的,但别忘了虎狼在侧。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钱谦益《列朝诗集》:少保“戎事稍闲,登山临海,缓带赋诗。罢镇归,过吴门,角巾布袍,偕二三文士,携手徒步,人莫知为故将军也。”此盖写实。另外,《明史》本传载:继光“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又“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又上疏提出边兵”虽多亦少”的七个原因;士卒不练的六条错误;“虽练无益”的四项失策,皆切中时弊,有益国防。这也是实指。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则言兵书和宝剑都常备,只是想为国杀敌。王世贞《戚将军赠宝剑歌序》云:“将军逐贼至闽海中,夜见赤光起波际,使善没者探之,乃一古铁锚也。重可二百斤,因合闽铁丝髻炼之,为剑三,俱作青色,烂烂射眼。”可见此句也不是虚拟,而是实指。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则更明确地表明戚继光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汉班超曾经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此反用其事。
全诗格调高旷,慷慨激昂,笔力壮健。
名家点评
湘潭大学教授羊春秋:激昂悲壮,发扬蹈厉,那种只讲奉献,不讲索取的至大至刚之气,掷地有声,至今还能起到鼓舞群众、教育群众的作用。(《明诗三百首》)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有《止止堂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样评价他:“继光有平倭功,当时称良将,诗亦伉健,近燕赵之首。”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