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 编辑

浙江省台州市代管县级市

临海市临海市

临海市,浙江省辖县级市,由台州市代管,地处浙江东部沿海,是台州副中心城市。地处北纬28°40′~29°04′,东经120°49′~121°41′之间,总面积3841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225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590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6月,临海市辖5个街道、14个镇。 市人民政府驻东方大道99号。截至2023年末,临海市常住人口110.9万人。

临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置回浦县;三国会稽王太平二年(257年),设临海郡。1949年5月29日,建立临海县。1986年3月1日,撤销临海县设临海市。临海三面环山、一面靠海,灵江贯穿全境,浙东南第一高峰括苍山为国家森林公园。临海交通便捷,甬台温铁路、杭台高速铁路纵贯南北,沈海、台金、苏台、甬莞高速交叉过境,头门港是台州港核心港区。临海是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宜居城市 、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 。全市共有A级景区18个,紫阳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拥有恩泽医局旧址、巾山塔群、桃渚抗倭古城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朝龙兴古寺、宋代东湖园林及骆宾王祠、郑广文祠、文庙等古迹。

2023年,临海市实现生产总值(GDP)891.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6%。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临海市

外文名:Linhai

别名:鹿城、回浦、临城

行政区划代码:331082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浙江省台州市

地理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浙江省中部沿海

面积:2251 km²(陆地面积)

下辖地区:5个街道、14个镇

政府驻地:临海市东方大道99号

电话区号:(+86)0576

邮政编码:317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10.9 万(2023年末)

火车站:临海站、临海南站、杜桥站、头门港站

车牌代码:浙J

地区生产总值:891.88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临海历史悠久,早在10万年前,就有“灵江人”在此繁衍生息。

夏、商、西周,为瓯地,为扬州之域。

春秋,为越国瓯地。

战国,约在前306年(一说为前333年),越被楚灭,临海属楚,为瓯越自治区域。

秦,全国统一,推行郡县制,仍为瓯越地,属闽中郡。

汉初,为闽越地。惠帝三年(前192年),立摇为东海王,属东海国(东瓯国)地。建元六年(前135年)为东越地。元封元年(前110年)10月,东越国灭。元封二年,原东越国民内迁,其地置回浦乡,属鄞县、隶会稽郡。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以东瓯地回浦乡建回浦县,治回浦(今章安)并为东部都尉治所,属会稽郡,隶扬州。汉章帝章和元年(87年)七月,回浦县改名为章安县。

三国吴大帝时,析章安地置临海县,属会稽郡。会稽王太平二年(257年),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永宁、松阳、罗阳、罗江7县。隶扬州。

晋太康元年(280年),析临海北部置宁海县。晋太宁元年(323年),分临海郡南部4县置永嘉郡,至此,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宁海、始丰4县。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临海郡。章安、始丰、宁海、乐安均并入临海县,属处州。十一年(591年),置临海镇于大固山,移县于镇。十二年处州改称括州。炀帝大业初年,处州改称永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11月,唐将杜伏威平李子通,原临海郡地置台州,治临海,隋代的临海县分设临海、章安、始丰、宁海、乐安5县。八年,始丰、乐安、章安(宁海于七年并入章安)并入临海。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复分临海地置始丰县。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分临海置永宁(今黄岩)。武后永昌元年(689年),复分临海置宁海县。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台州改称临海郡。至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临海郡为台州。僖宗光启三年(887年),设德化军。

五代,台州属吴越国,军、州、县名仍旧,县属之。

宋,属台州,隶两浙东路。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台州为台州路,置总管府,治临海,县属之。

明太祖时,改台州路为台州府,治临海,县属之。

清沿袭明制,府治临海。康熙七年(1668年),置宁绍台道,治临海。至二十四年(1685年),道治移宁波。

民国元年,废府、州、厅制,存道,县属会稽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县直属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6月,置台州为第六行政督察区,驻临海。同年9月改为第五行政督察特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改为第四特区,驻海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台州为临海区,驻临海。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再改台州为第七行政督察区,驻临海,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移驻海门。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回驻临海。同年7月,撤南田县,划临海东北部山场、小雄、浬浦、沿江等乡镇和宁海一部分置三门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督察区又驻海门。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驻临海。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再改台州为第六行政督察区,驻地临海,县属之。

1949年5月29日,临海解放,建立临海县人民政府,属台州专员公署。

1954年6月,台州专署撤销,县属宁波专署。

1957年7月13日,复置台州专署,驻临海。

1958年10月4日,台州专署复撤,三门县分别并入临海、象山两县。同年12月,县属温州专署。

1961年7月3日,双港区划仙居县。

1962年4月,复置台州专署,驻临海,县属之,并分置三门县。

1963年6月14日,双港区划回临海。

1980年7月,前所公社划归海门特区(后改椒江市)。

1982年1月,沿海公社划归椒江市。

1984年12月19日,章安、黄礁、梓林、杨司4个乡(镇)及大汾乡的横田、横蒋、五四、七年4个行政村划归椒江市。

1986年3月,撤销临海县设临海市。

行政区划

编辑

临海市地图临海市地图

截至2023年6月,临海市辖5个街道、14个镇。 临海市人民政府驻东方大道99号。

临海市行政区划

街道/镇

社区/行政村

古城街道

文化社区、井头社区、南门社区、摆酒营社区、泉井洋社区、鹊墩社区、鹿城社区、白云社区、人民社区、白塔社区、花街社区、靖江社区、水云塘社区、大柏叶社区、谢里王村、东湖村、古楼村、下桥村、花街村、松一村、松二村、合利村、梅浦村、龙潭岙村、西洋村、伏龙村、两水村、振兴村、许墅村、后山村、府城村、市特产场生活区。

大洋街道

府东社区、六角井社区、富康社区、高桥社区、大洋社区、吉利社区、林桥社区、望湖社区、洋头社区、新桥头社区、灵湖社区、云湖社区、庄头社区、下洋岩社区、国庆村、双桥村、绿化村、丁家洋村、泾头项村、五家殿村、五峰村、五孔岙村、麻地头村、梅岙村、狮云村、洛河村、桑园村、塘里村、西林村、前江村、开石村、桥东村、西新村、新联村、山峰村、临海市良种场社区。

江南街道

南浦居、下浦村、贺家村、下东山村、长石岭脚村、金家汇村、小溪村、垟路村、建国村、宿仙村、靖东村、耀明村、城南村、立新村、向阳村、奋进村、香年村、汇丰村、上江三村、康平村、义城港村。

大田街道

浦山居、花园居、上街头村、大田桥村、横街村、下高村、双山村、方家弄村、白石村、孔岙村、白筑村、横溪村、下沙马村、下沙周村、下沙屠村、朝阳村、青田村、寺后村、山前村、石门村、桥坑村、下街头村、上沙村、大田刘村、田俊村、双庙村、岭外新村、大屋村、岭里村、里程村、车口溪村。

邵家渡街道

邵家渡村、赤水村、大路章村、船至村、吕公岙村、枧桥董村、东坎村、前洋村、大路王村、下洋底村、山下坦村、下管村、溪边村、滩头村、塘上村、柏树下村、年坑村、下洋峙村、枧桥一村、兴汇村、前湾村、魏乐庄村、燕桥村、牛头山村、友谊村、钓鱼亭村、峙山村、岙蒋村、东昆村、塘头村、牛头山水库社区。

汛桥镇

光明村、立柴湾村、汛东村、蒋家山村、汛桥村、利丰村、利民村、新民村、茶村、峙下村、幸福村、灵江湾村、杨梅村、杨梅港村。

东塍镇

下街村、勤勇村、大房村、绚珠村、庙西村、中街村、上街村、格溪沈村、西洋头村、后杨村、前徐村、双宅村、竹岙村、屈家村、岩二村、康谷村、金坑村、呈岐村、康西村、白箬村、胡东村、灯城村、楼桥村、东溪单村、隔溪村、洞桥村、下晏村、麻山村、岭根村、康功村、广宁村、广福村、桐坑村。

汇溪镇

两头门村、牌前村、江根村、孔丘村、仙人桥村、天门村、山安村、联峰村、善家洋村、聚贤村、汇合村、龙溪村、龙隐村、西溪村、浚头村。

小芝镇

小芝村、横峙村、罗上宅村、三保村、伴山村、龙岙村、大来岙村、岙坑村、乌石头村、车口村、杏中村、下里村、乌岩村、南丰村、南洋村、南胡村、石桥村、和合村、柳溪村、栖凤村、包山村。

河头镇

下湾村、中罗村、殿前村、前山一村、前山三村、前山四村、姚宅村、后田村、岩坑村、兰桥村、五景岙村、下堂村、花塘村、玉峰村、五村、百步村、宜塘一村、宜塘二村、仙人村、河头村、上湾村、溪西村、岭西村、岭合村、黄三姚村、前山二村、七星村、六村村、山上叶村、八联村。

白水洋镇

黄沙社区、白水洋村、罗渡村、东山村、埠头村、西村村、东村、上峰村、后谢村、王山头村、桥头蔡村、店前村、西洋庄村、前塘村、下宅村、三份村、八村、里梅村、三统村、丁公园村、上元地村、永安村、翠央村、上施村、灵溪村、上游村、双楼村、厚禄村、乐安村、下洋庄村、划溪口村、界岭村、上宅村、赤峰村、林王村、新曹山村、凤凰村、坑口村、祥里村、店溪村、长安村、新垟岙村、紫龙村、双港村、上胡新村、黄南村、天林村、黄坦洋村、大港村、井头翁村、岩头王村、新庄村、龙泉村、相合村、斋坦村、清水坑村、桃源村、青山庄村、山下村、保宁村。

括苍镇

张家渡村、下井潭村、钱徐村、旺人墩村、门前村、大岙村、岭溪村、下洋顾村、陈应新村、箬溪村、叶家岙村、湖新村、长潭村、小海门村、山头许村、井东村、九台沟村、苍石村、上下泛村、苍海村、华和村、苍山村、繁荣村、星岭村、山头何村、大路上村、小岭村、兰辽林场生活区。

永丰镇

留贤村、更楼村、三江村、浦叶村、下吴村、上郭村、下塘园村、沙头村、后郭村、杨杜村、蓼岸村、坊前村、新四村、江溪村、潘岙村、沙段村、桥下村、方家岙村、八叠村、尚贤村、石鼓村、茶寮村、永贤村、许洋村、吴岸村、凤凰桥村、大洋村、大山郭村、西岙村、溪畔村、河南村、南岸村、赤缪一村、赤缪二村、沿岸村、彭山村、周沈村、居溪村、下赵村。

尤溪镇

花园联合村、坎头村、哈龙岙村、王扇村、沙衣辽村、弘安村、紫升村、汇龙村、三坑村、于陈村、大左庄村、上合村、八年村、义城村、梅兰村、下涨村、红村、坪坑村。

涌泉镇

三村、泾东村、前坊村、泾西村、西翁村、新前塘村、岩园村、梅岘村、横山前村、店头村、新花街村、西庄村、塘头村、后泾村、西柯岙村、兰田村、兰田张村、新屋村、上周村、东林村、东岙村、巷弄村、西管岙村、管岙村、沙渚村、西戎旗村、长乐村、延恩村、东戎旗村、石中村、上保村、炉头村、九支山林场生活区。

沿江镇

水洋村、前岙洋村、孔化岙村、清潭头村、马头山村、浦东村、外王村、石牛村、红光村、车埭村、街路村、亭山村、上岙村、下岙村、下百岩村、上百岩村、西岑村、桩头村、下湾村、长甸二村、长甸三村、长甸一村、黄土山村、兰道村、沿溪村、景秀村、南蒋村、道东村、双洋村、新兴村。

杜桥镇

解放社区、凤山社区、松山社区、金都社区、前王村、杜东村、杜西村、良种村、洋平村、溪头村、杜北村、斜岙村、横路村、湖田村、杜南村、蟾洋村、穿山村、娄下村、上王村、西湖村、方田洋村、横湖村、西峙村、蔡岙村、半洋村、上四份村、松中村、沙巷村、湖头村、汾东村、汾西村、后洋村、岸头村、胜利村、汇头村、三石徐村、横灯村、后地村、洪家村、下八年村、富沈村、山项楼下村、横楼村、卢家村、上墩头村、酒店村、东际村、西堑村、厉家村、西岸村、大爿地村、河东村、西横村、东横村、西邵村、炮台村、土城村、四份村、戴家村、杜下浦村、保家村、厂横村、东葛村、草坦村、塘下村、勤横湖村、溪口村、马岙村、马宅村、西坑村、南山村、福岙村、十八浒村、南溪村、下周村、龙王村、新潘村、垦岙村、上林村、新林村、横岸村、垦岙陈村、张万村、市场村、三房村、前进村、九华村、推船沟村、小田村、新湖村、朝南屋村、小金门村、横岐村、肯步村、东连村、兰江塘村、知建村、应山塘村、花山村、庄里洋村、杜前村、西外村、富石村、岙底陈村、城西村、山后葛村、独木堂村、璜溪村、金溪村、周石岙村、金张村、医化园区社区。

上盘镇

头门社区、市头村、外岙村、水路张村、翻身村、横歧路村、土改村、劳动村、民主村、西洋坝村、如宝村、山根村、塘后村、下灯村、甲石头村、下尤村、上岙里村、涂岙村、金杏灯村、沙基村、下畔村、磊石坑村、联合村、旧城村、新城村、长沙村、新塘岸村、老塘岸村、新滨村、滨海村、临港村、北洋园区社区。

桃渚镇

北塘村、后塘村、老厂基村、岭前村、沙门村、下山头村、川下村、尖头村、八份村、方山村、下江山村、龙头村、车头村、上蒋村、崴虎村、石柱下村、涧大岙村、涧二村、涧三村、涧四村、涧五村、下石井村、连盘村、万安村、四联村、盈峙村、浦后村、永兴村、鲤鱼村、珊瑚村、双联村、新桥村、中城村、冬瓜山村、武坑村、石桌塘村、南港村、万兴村、四岔村、双淮村、顺利村、小峙村、大顺村、田头村、红旗村、高才村、雄安村、龙湾村、城里村、芙蓉村、新峙村、桃江村、武东村、浦金村、永联村。

参考资料: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临海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西北距省会杭州市245千米。东靠东海,南接椒江区和黄岩区,西连仙居县,北与天台县、三门县接壤。临海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8°40′~29°04′,东经120°49′~121°41′之间。东西最大横距8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44千米,总面积3841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225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590平方千米。

临海市

地形地貌

临海地质构造属华夏陆台闽浙地质的组成部分,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呈“七山一水两分田”地貌,境内地貌受西北部的天台山脉和西南部的括苍山脉控制,类型复杂多样,以切割破碎的丘陵和山地为主要特征,兼有谷地、平原、江河、滩涂、岛屿,其中山区、丘陵占2/3以上,形成”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貌格局。境内自然作用强烈,地貌以侵蚀堆积最为发育。主体可分西南—西—北部山地丘陵、中部河谷平原、东部沿海平原和沿海岛屿四个类型。

气候

临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7.1℃,全年积温5370℃,无霜期241天,平均蒸发量1231.4毫米,属湿润地区,5~6月为梅雨季节,7~9月以晴天为主,夏秋之交台风活动较频繁。

水文

据统计,临海水域面积为台州最大,约132.6平方千米,拥有的河流也最多,共计2900多条,河道总长度约3360千米。临海自然水系主要属于灵江水系,小部分属于直接入海的洞港和海游港小流域。中、西部山丘区域溪流众多,东部平原河网纵横交错。

主要河流有灵江及其上游干流永安溪、支流始丰溪、双港溪、方溪、大田港、义城港以及直接注入灵江和台州湾的百里大河、直接出海的桃渚平源河网。其中,灵江是浙江第三大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境内流域面积2000多平方千米。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0.7%,平原面积占22.8%,水域面积占6.5%。

自然资源

编辑

水力资源

临海水力资源丰富,已建有小水电站87座。

风力资源

括苍山风力发电场,位于括苍镇的括苍山顶的米筛浪周边,是世界上相对海拔高度较高的风电场。1995年3月,经国家经贸委立项,1997年1月开工,1998年6月竣工,总投资23430.5万元。共安装风力发电机组33台,每台600千瓦,总装机容量1.98万千瓦。5年又增装风力发电机组2台×750千瓦,使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13万千瓦,设计年可发电量6360万千瓦时,年实发电量2850万千瓦时。

水产资源

临海市有带滩涂面积8.7万亩,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鲳鱼、鱼时鱼、石斑鱼、鳓鱼、马鲛、海鳗、墨鱼及对虾、梭子蟹、青蟹等海产品。

生物资源

临海市有国家保护的钟萼木、浙江樟、花榈木、凹叶厚朴等19种树种,野生动物90余种,其中有云豹、黑鹿等11种为国家级保护动物,省级7种。

矿产资源

临海市矿产资源有:铁、锰、铅、锌、铜等,非金属矿有黄铁矿、萤石、珍珠岩、澎润土、磷灰石、黄岭土、石英岩矿等。

人口

编辑

截至2022年末,临海全市户籍总户数37.04万户,比上年末净增加568户,户籍总人口119.5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434人。其中男性人口61.89万人,女性人口57.66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7.3:100。全年共出生6418人,死亡7894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5.36‰和6.5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3‰,比上年降幅扩大0.73个千分点。总人口中城镇人口52.50万人,乡村人口67.06万人。根据测算,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11.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2.6%。

截至2023年末,临海市常住人口110.9万人,城镇化率54.1%.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临海市实现生产总值

临海拥有乡道以上等级公路69条,公路通车总里程1984.2千米,公路密度90千米/每百平方千米。农村公路全面实现“等级公路通村率”和“公路硬化率”两个100%,高级路面铺装率达到100%,市域“半小时交通圈”正形成。

临海市客运中心位于临海市大洋街道临海大道(中)1919号。

临海市汽车客运总站综合体一期工程,按国家一级客运站标准规划建设,可满足高峰期日发送旅客4万人次的使用需求,是集公交客运、农村短途客运、长途客运、旅游客运、出租车服务为一体的公路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亿元,并于2014.12.30正式开工。2017年5月19日,原老客运中心(位于柏叶西路123号)停止运营,搬迁至新客运中心(位于大洋街道临海大道1919号)。

航运

浙江第三大内河——灵江航道穿境直通东海,有红光深水码头和对外开放的液化气专用码头,内外轮可通过海门港连接上海、大连、香港及世界各地港口。

临海头门港

临海头门港地处中国南北航线与长江航线“T”形黄金交汇点,距国际主航道仅13.5海里,港区两侧自然水深8至12米,规划码头岸线总长约28.7千米,年设计吞吐量1.61亿吨。是台州沿海产业带的重要增长极,是浙江海洋经济的新高地。通过金台铁路、金台高速,向浙中、浙西以及江西、湖南辐射。头门港一期工程估算投资约104亿元(于2014年12月26日正式开港),这是作为国家战略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未来可发展石油仓储、能

全市有普通中学48所,在校生5.64万人;普通小学81所,在校生6.88万人。全市普通高校录取5991人。义务教育普及得到巩固,小学入学率、小学巩固率、初中入学率和初中巩固率均为100%,初升高比例为99.27%。15年教育普及率98.5%。全市共有幼儿园180个,在园幼儿数3.26万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48人。全市共有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1.08万人,幼儿园和普通小学专任教师大专毕业及以上达标率分别为99.2%和99.8%;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专任教师本科毕业及以上达标率分别达到98.5%、99.8%和94.4%。

临海头门港地处中国南北航线与长江航线“T”形黄金交汇点,距国际主航道仅13.5海里,港区两侧自然水深8至12米,规划码头岸线总长约28.7千米,年设计吞吐量1.61亿吨。是台州沿海产业带的重要增长极,是浙江海洋经济的新高地。通过金台铁路、金台高速,向浙中、浙西以及江西、湖南辐射。头门港一期工程估算投资约104亿元(于2014年12月26日正式开港),这是作为国家战略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未来可发展石油仓储、能源储运、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港口物流等临港产业。

航空

台州路桥机场距临海市区50余千米。宁波栎社国际机场距离临海市区150余千米。临海头门港区还规划建设一个民用机场。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3年,临海市有普通中学48所,在校生5.57万人;普通小学83所,在校生6.97万人。全市普通高校录取6048人。义务教育普及得到巩固,小学入学率、小学巩固率、初中入学率和初中巩固率均为100%,初升高比例为99.5%。15年教育普及率98.53%。全市共有幼儿园161个,在园幼儿数2.76万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60人。全市共有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1.16万人,幼儿园和普通小学专任教师大专毕业及以上达标率分别为99.41%和99.40%;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专任教师本科毕业及以上达标率分别达到98.99%、100.0%和94.76%。

科技事业

2023年,临海市列入省级科技项目1项;全年专利授权379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69件。年末全市共有上市企业10家。年末全市地方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5万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7630人。年末拥有农民技术职称人员2.50万人。全年地方财政科技投入4.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文化事业

2023年,临海市全面谋划实施重点文旅项目21个,圆满举办首届朱自清文学奖颁奖典礼、浙江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不断优化“15分钟品质生活圈”,完成省级民生实事60个品质文化生活圈、6个城市书房、2个文化驿站建设;拥有文艺赋美团队205支、文艺志愿者5808人、完成演出14871场。年末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国家级2项,省级22项,台州市级52项,市级190项。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市文物保护单位95处,市级文物保护点19处,市级历史建筑98处,省级自然化石保护区1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1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1处、历史文化名镇1处、历史文化名村1处、传统村落18处,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历史文化名村1处、传统村落15处、历史文化街区3处。年末共有电影放映单位10个,其中电影院9个,剧院1个,电影放映10.7万场次,观众100.6万人次,票房收入3894.7万元。年末公共馆藏图书152.75万册,全年借阅书数量41.15万册。市博物馆年末文物藏品9539件,计5万余件,其中一级品5件(套),二级品124件(套),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8.9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26.6万人次,接待讲解团451个,免费义务讲解451场次。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6600小时,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5283小时。年末全市拥有有线电视用户31.17万户,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0%。

体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临海市拥有体育场地面积329.30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92㎡/人。全市全年共夺得国家级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1枚;升级赛事中获得金牌12枚,银牌6枚,铜牌8枚.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临海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9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0个,实有医疗床位6851张。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0791人,其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3906人,注册护士4858人。年末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71人,其中每千人拥有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3.51人。全市婴儿死亡率2.1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09‰。全年有1.58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全市有卫生防疫技术人员170人,社区卫生服务站6个。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临海市有职业介绍机构79个。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17.94万人,全年共发放失业保险金2706万元。参加职工养老保险42.21万人,其中在职参保29.27万人,离退休人数12.93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7.28万人。工伤保险年末参保人数达29.55万人。

截至2023年末,临海市共有社会福利机构53个,床位6507张,年末在院人数2899人,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250人,安排低保资金10457.7万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287人,安排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798.9万元。

风景名胜

编辑

综述

临海市素有“海山仙子国”的美誉,浙江省第三大水系灵江贯穿全境,浙东南第一高峰括苍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高分获得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入场券”并入选省首条诗路黄金旅游线,桃渚风景区列入第九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灵湖景区成为国家4A级景区并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临海市全市共有A级景区18个,建成景区镇3个,景区村220个,“千年古城、更忆临海”旅游品牌深入人心。入选首批“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县”,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宜居城市、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和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临海市是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域旅游示范市、第一批“浙江美丽县城”试点市,获全省治水最高奖“大鼎”。“江南长城”台州府城墙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紫阳街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恩泽医局旧址、巾山塔群、桃渚抗倭古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朝龙兴古寺、宋代东湖园林及骆宾王祠、郑广文祠、台州文庙等古迹星罗棋布。

截至2021年末,临海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国家级2项,省级21项,台州市级50项,市级190项。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市文物保护单位95处,市级文物保护点19处,市级历史建筑90处,省级自然化石保护区1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1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1处、历史文化名镇1处、历史文化名村1处、传统村落18处,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历史文化名村1处、传统村落15处、历史文化街区3处。

东湖

东湖位于临海市区。开凿于北宋,湖面平波十顷,亭台如画,中悬洲渚,堤隔桥连,春风秋月,流光溢萌,芳香四溢,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临海东湖之名,以紧临台州府城墙东侧而得,原为城北白云、山宫数溪汇合处。此湖的历史也是有些来头了,据说是在宋熙宁四年(1071年)时,由郡守钱暄开凿而成。南北长近500米,东西宽约150米。

括苍山云海括苍山云海

括苍山

括苍山,又名真隐山、天鼻山,主峰米筛浪位于临海市括苍镇,是浙江名山之一。主峰米筛浪,海拔1382.6米,是浙东第一高峰,被称为“泰山之佐”。《台州府志》曾引用《五岳图序》云:“登之见沧海,以其色苍苍然接海,故名括苍。”

括苍山,是21世纪中国大陆第一缕曙光首照地,这里欣赏日出以后又可领略山下雾海抬升成云的云海奇观。

巾子山(巾山)

巾山,位于临海市西南隅,高百米,三面临街,南濒灵江,两峰耸立,中垂凹谷。相传皇华真人得道升天时堕下巾帻而成此山,山上石壁仍刻有“遗巾处”。

巾山巾山

山形东望如麒麟,西看似伏牛。峰顶双塔差肩屹立千年,称大小“文峰”,建于唐朝。山腰建有南山殿塔,西有多宝塔。一砖一佛,共千余尊,又叫“千佛塔”,一山四塔,实属少见。山顶两峰对峙,峰上各一塔,称“大小文峰塔”,同时建于唐代,皆重建于清代同治四年(1865年),西峰西南侧,有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的南山殿塔,秀挺如笋,与左侧一棵古樟并立,一纤一壮,相映成趣,南山岭北,有一塔,为元代大德三年(1299年)所建;山上林木茂密,风景幽丽,著名的景点有:三元宫、南山殿、巾山寺、天宁寺、茅庵、望江楼、听涛阁、翠微阁、明代摩崖题刻40余年。历为道、佛名山。

桃渚城

桃渚

桃渚城,始筑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明代抗倭遗址。古城的东、南、西建有三座城门,城门外筑有瓮城,利用防守,便于杀敌。城内保存完整的古军事街巷格局,东门至西门的主街有5米宽、400米长似游龙形,互不望底。南门至衙门是官道,笔直通往,衙门的右侧是练兵的校场;左侧是休憩的花园;前面是穿城而过的化龙渠;后面是山脚通向东敌台的通信道。南北小巷各有五条,错齿交叉,互不直通。环内线一周是跑马道,有4米宽,用于运兵防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临海市区东南约41千米东海之滨的桃渚镇城里村,东南距海仅10余千米。桃渚城是浙江省保存最完好的所城,是研究明代卫所制度与沿海防御体系的重要实物资料。

紫阳古街

紫阳古街

紫阳古街位于临海的江南长城景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浙江第一古街。紫阳古街因道教南宗始祖紫阳真人张伯端而得名。全长1080米,宽4至5米,为南北走向,贯穿古城区,是国内最长、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条历史古街区之一,沿街两侧商铺林立,药铺、染布坊、茶馆、酒楼等百年老店鳞次栉比,热闹繁荣。长期积淀的民俗风情、文化内涵、古老名店,显示出无限的魅力。

台州府文庙

台州府文庙台州府文庙

台州府文庙,位于市区回浦路与府前街交汇处,始建于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是州学之所在。明清时期,台州文庙府学规模有所扩大,是明清时期台州最大的文庙府学,呈现出右庙左学的新格局,开创了台州文庙“庙学合一”的新体制。一度时期,台州府文庙曾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台州府文庙已显斑驳,只有那高翘起的飞檐,还表明它曾经的显赫地位。2002年,临海市政府出资,仿康熙旧制以复建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东西庑、杏坛、露台、大成殿、明伦堂、启圣祠,占地面积为514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230平方米,于2005年修缮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修复后的台州府文庙显得庄重、古朴

江南大峡谷

江南大峡谷,位于浙江省临海市尤溪镇境内,东北距临海市区12千米,东临台州市50千米,南连黄岩长潭水库,西融括苍山省级旅游区,峡谷全长约35千米,沿线海拔高度300~900米,呈阶梯式上升。

江南大峡谷

江南大峡谷以其神秘而诱人,以其秀美而揽胜,境内景点很多,有清澈见底的指岩浴场、美丽幽静的情人谷、惟妙惟肖的鲫鱼岛、深邃险峻的漏斗峡、深不可测的七折潭、峭壁如削的天门岭、碧波荡漾的竹海、涛声阵阵的松林、神秘幽雅的法海寺、古朴原始的坪坑古村…有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七折潭、羊尾、天门岭),温带绿叶阔叶林原始植被保护区1个,野生植物保护区1个。

著名人物

编辑

历史名人

王士性

王士性所著《广志绎》

王士性(1547~1598年),字恒叔,号太初,宗沐侄,临海城关人,人文地理学家。少年好学,喜游历。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授确山知县。历任礼科给事中、广西参议、河南提学、山东参政、右佥都御史、南京鸿胪寺正卿,不久致仕归里。士性一生,游迹几遍全国,凡所到之处,对一岩、一洞、一草,一木之微,悉心考证;对地方风物,广事搜访,详加记载,并成著作。

洪颐煊

洪颐煊著作洪颐煊著作

洪颐煊(1765~1837),字旌贤,号筠轩,晚号倦舫老人,临海人,洪坤煊之弟。嘉庆七年(1802年)入京赴试拔贡生,官直隶州州判、广东新兴知县。初为孙星衍门生。嘉庆六年(1801年)拔贡生,为孙星衍门人。星衍署山东督粮道,颐煊客其幕,为撰《孙氏书目》及《平津馆读碑记》十二卷。入赀为直隶州州判,署广东新兴县事。阮元督两广,知颐煊吏才短而文学优,延之入幕。颐煊著有《筠轩诗文钞》十二卷,《台州札记》十二卷,《倦舫书目》十卷,《经典集林》三十五卷,《读书丛录》二十四卷,《管子义证》八卷,《诸史考异》十八卷,《汉志水道疏证》四卷,《孔子三庙记注》八卷等,《清史·文苑》有传。

洪震煊

洪震煊著作洪震煊著作

洪震煊(1770~1815年)字百里,一字杉堂,“少有隽名,补诸生,益励学。”在诂经精舍时,阮元主修《十三经校勘记》,震煊分校《小戴礼》;阮元主纂《经籍纂诂》,震煊分纂《方言》,“人皆服其精审”。此外,他考证《夏小正》所谓之“鞠”即是“虚星”以及考证孔子适卫的时间,都“绝无差忒”。震煊性孤介,尤精《文选》学。对于学问之道,震煊认为:“读书贵自得,何以名为。”故凡有所撰著,必求有所创见,不欲其多,但求其精,所著有《夏小正疏义》四卷,附《音释》一卷,《饭饭传奇》四卷,《石鼓文考异》一卷以及《杉堂诗钞》一卷等。

洪坤煊

洪坤煊著作《地斋诗钞》洪坤煊著作《地斋诗钞》

洪坤煊(1760~1792年)字载厚,号地斋,幼年早慧,“好读书,才气奋迅,精训诂之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朱珪视学台州,爱其学识,命试优等,充拔贡。五十七年(1792年)参加顺天乡试,中举,偶感身体不适,自疑疲劳过度以致虚脱,误服参、芪,遂不起,榜发十余日而卒。时人悼之以诗云:“籍甚文名落拓身,每于疏散见天真。怜才竟负朱公叔,古貌空传杜子春。万卷书凭棺束骨,千金方误药沾唇。都门旧雨知无几,谁送灵车而下路滨。”与萧山王绍兰、东阳王上层并称“浙东三杰”。所著有《尚书补义》六卷,《诗经补注》二卷,《读左须知》二十四卷,《群经宫室图考》十六卷等等。

宋世荦

宋世荦(1765~1821年)字卣勋,号确山,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举,做过福建大田知县和陕西扶风知县。生平“究心经学,兼工词翰”,与著名学者王引之、洪颐煊、戚学标等相友善。世荦中举之后,初掌咸安宫教习,颇受相国朱珪的赏器,引置门下为幕僚,一时社会名流争与交往,“在京文名籍甚”。自嘉庆十九年(1814年)开始,任扶风知县近七年,任上减徭省役,疏浚淮河,重视文教,整修城池,不妄受民间一钱,过着“六年官舍冷于冰”的清淡生活。“握篆七年,廉声卓著”,离任时“惟藏书万余卷,金石鼎彝而已。”宋世荦平日除诗文之好外,精研经学,考证古义,于乡邦文献最为留心。经学方面著有《周礼故书疏证》《仪礼古今文疏证》《古经文字古义通释》等。《周礼故书疏证》六卷,大体是对《周礼》古文的考述爬梳。“世荦皆为一一疏通,证明其于古人通段之义,颇有发明。”《仪礼古今文疏证》二卷,王引之称其“勤求古义,以释古经,触类引伸,四通六辟,中如‘袂’当为‘秩’,‘酌’当为‘酉匀’,尤见卓识精思,非熟于谐声段借之例不能有此。”而在史学方面,则有《台郡识小》、《愚得笔记》及《古铜爵书屋金石文》等,都有较高的价值。于乡邦文献而言,宋氏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刊刻《台州丛书》,它首开浙江刊刻地方丛书之先河。人们评价:“吾浙各郡邑之有丛书,以嘉庆时吾邑宋确山先生所刻《台州丛书》为最早,嗣后瓯、婺、杭、湖继之。”

谢深甫

谢深甫(1139年~1204年)南宋大臣。字子肃,临海人,理宗皇后谢道清为其孙女。乾道二年进士,历官知青田县、大理丞、提举常平、参知政事、右丞相,封鲁国公,时有人上书乞斩朱熹以绝道学,斥为狂妄,以少傅致仕。

谢道清

谢道清(1210年~1283年),南宋女政治家。临海城东人。宰相谢深甫孙女,17岁入宫为通义郡夫人,1227年(理宗赵昀,宝庆三年)册封为皇后。度宗赵禥即位,尊为皇太后,1275年(德祐元年)恭帝赵显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时恭宗5岁,应众大臣屡请,随恭宗垂帘听政。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她惩治了贾似道,但所靠的陈宜中等却所托非人,无力挽救南宋亡国危机。但她镇定自若,在临安城破之际,密命老臣江万载摄行军中事,保护宋室二王和部分宋庭机构撤离危城临安,又提拔文天祥等忠臣义士,期望再造宋朝使南宋再得延三年,最后在崖山覆灭时向世人展示了华夏民族的应有节气。

钱象祖

钱象祖(1145年~1211年),字伯同,号止安,临海人。以祖端礼恩泽补官,历太府寺主簿丞、刑部郎官、知处严抚诸州、江东运判侍右郎官、枢密院检详、左司郎中权工部侍郎、知临安府、吏部侍郎、工部尚书改兵部华文阁学士、知建康府、再除兵部尚书。嘉泰四年(1204年)四月,自吏部尚书赐出身同知枢密院事。开禧元年(1205年),除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二年(1206年)三月罢参知政事,为资政殿学士。俄夺官贬知信州,已而起复知绍兴府,以知政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三年(1207年)四月,复除参知政事。十一月,兼枢密院事。十二月,授正奉大夫兼国用使,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嘉定元年(1208年)四月,兼太子少傅。十月,除特进左丞相兼枢密使、太子宾客。终少保成国公,卒赠少师。追封魏国公。

王士琦

王士琦(1551年~1618年)明代军事家。字圭叔,号丰舆。临海人,明朝万历年间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后任兵部郎中。十八年,出任福州太守。二十三年,任重庆太守。时播州宣慰使杨应龙谋反,王士琦单骑前往招抚,事平,升四川按察副使。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任山东参政,与总兵刘延从经略邢介出兵抗倭,竭力主战。栗林一战,倭寇被困10余日,求救于头目平义智。王士琦为防两支倭寇会合,一面以水师伺于海,一面亲率陆军急夺险地曳桥,斩首数百,乘胜入城。事平,升河南左布政使。以后,出任山西右布政,巡视冀北至云中;又任山西左布政,兼领冀北军防。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升右都御史,巡抚大同。在任期间,边境平靖。万历四十六年(1618),奉调巡抚江南,未行,以积劳疾深,卒于山西。

紫阳真人

张伯端(983年~1082年),一说(984年~1082年),字平叔,号紫阳、紫阳仙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北宋时天台(今浙江临海)人,是道教南宗紫阳派的鼻祖。清雍正年间封“大慈园通禅仙紫阳真人”。金丹派南宗(因张伯端号“紫阳”,故南宗也称为“紫阳派”)的祖师。道教奉为南五祖之一。

灌顶

释灌顶(561年~632年),号章安,亦称慈云灌顶,隋、唐时僧人,天台宗五祖之一。俗姓吴,字法云。原籍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后迁临海章安(今属浙江)。7岁从慧拯出家,20岁受具足戒。南朝陈后主至德元年(583)到天台山修禅寺师从智顗,侍左右直至智顗去世。智顗的天台三大部(《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均由他记录整理成书。著《涅盘玄义》《涅盘疏经》《天台八教大意》《国清百录》《观心论疏》《智者大师别传》。弟子有智威等。灌顶承继天台宗法系,接掌国清、玉泉两大丛林。隋大业十年(614年),著《涅盘玄义》《涅盘经疏》,历经五年才告完成。章安晚年驻锡会稽称心精舍,宣讲《法华经》。当时知名高僧嘉祥寺吉藏法师,先前曾疏解《法华》,后闻章安之道,乃废讲散众,投足请业,法席集一时之盛。除了上述著作外,灌顶编辑有天台宗的宗史《国清百录》及《智者大师别传》,并巩固了天台教团的组织。

唐贞观六年八月七日,安详示寂于国清寺,寿七十二。吴越王请諡为“总持尊者”。

朱右

朱右(1314年~1376年),字伯贤,临海人。元末从陈叔夏、林景和游,又受文法于李孝光。以荐授庆元路慈溪县儒学教谕,调萧山,擢主簿。至正二十年(1360),授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转员外郎。

王宗

王宗沐(1524年~1592年),字新甫,号敬所,临海城关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刑部主事。后迁广西按察佥事,督学政。任内,修宣成书院,建崇迪堂。嘉靖三十三年(1554),任广东参议,分守惠州,潮州。三十五年,任江西提学副使。修王阳明祠,建正学、怀玉书院,于白鹿洞聚集诸生,亲自答疑、讲学。三十八年,任江西参政。次年,任按察使。辑成《江西大志》。四十年,升山西右布政使。不久,父卒,在家修成《宋元资治通鉴》、《十八史略》、《台州府志》等书。隆庆元年(1567年),起为山东左布政使。编纂《东省经制全书》。后升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抚凤阳,任内提高淮河防洪能力。万历三年(1575),任刑部左侍郎,奉诏巡视山西、宣大诸镇边防军务,上《三镇图说》。九年罢官归里。闲居十年。

王世芳

王世芳(1669年~1808年),字徽德,一字芝圃,临海岭根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40岁时中秀才;乾隆十三年(1748)80岁为贡生;二十九年96岁官遂昌训导。任满,乾隆接见特赏六品衔。乾隆二十六年,为皇太后70寿,设“九老会”,召世芳赴会。二十七年,赐“序耆颐”匾额。三十三年,世芳百岁,赐建“升平人瑞”牌坊于岭根村口。三十五年,授国子监司丞衔。

陈耆卿

陈耆卿(1180年~1237年),字寿老,号筼窗,临海城关人。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进士,宝庆二年(1226年),入京应馆试,授秘书省正字,转校书郎。后历任秘书郎、著作郎兼国史馆编修,除将作少监,终国子司业。他为官刚直耿介,敢于犯颜触讳,因而受到史弥远的排挤。耆卿博学能文,曾从永嘉叶适学习,叶适对他十分赏识,尽传所学,并写诗称赞他:“古今文人不多得,元祐唯四建安七。性与天道亦得闻,伊洛寻源未为失。”生平著述丰富,有《论语纪蒙》十八卷、《孟子纪蒙》十四卷、《嘉定赤城志》四十卷及诗集数十卷。《赤城志》纂定于嘉定十六年(1223年),是最早的台州总志,去取精当,简而有体,文笔凝炼,被称为名志之一。

陈选

陈选(1429年~1486年)字士贤,号克庵,临海城关人,父陈员韬。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年)会试第一,成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陈选刚直耿介,罢黜贪官,弹劾大臣,无所畏惧。督学南畿时,在学宫中颁布礼仪规矩,常巡查学舍,亲作生员教材。成化六年(1470年),任河南按察副使,改提督学政,后升按察使,平大案数起,释轻犯数百人,但对赃吏独严,重在儆过。以母丧离任,士民号泣而送,为建生祠。服满,任广东布政使。著有《宋史道学传》、《丹崖集》。

冯甦

冯甦(1628年~1692年),字再来,号蒿庵,临海涌泉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授永昌推官。历徵江、楚雄知府,不避权贵。康熙十六年(1677年)六月,查明苏在吴三桂反清时有“协谋归正”行动,授广东巡抚。十七年入为刑部右侍郎,次年改左侍郎。任内,清理积案,平反冤狱,康熙帝赞其才识过人。二十年,清兵进军云南,召冯苏征询谋略。不久,冯苏辞官归里。将居所命名为“知还堂”。著作甚丰,有《滇考》、《滇行纪闻》、《抚粤日记》、《劫灰录》、《奏议语》、《台考》、《见闻随笔》、《石园稿》、《知还堂稿》,并编纂《楚雄府志》、《台州府志》等。

任旭

任旭,字次龙,生年不详,卒于东晋咸和二年(327年)。按史料记载,其为章安人。但有学者据新发现的任氏材料考证,确定为临海涌泉人。任旭一生“洁静其操,岁寒不移,精研坟典,居今行古,志操足以励俗,博学足以明道”。在晋代高层社会中名声很大,位列《晋书·隐逸传》,是见于正史的第一位临海人。

陈骙

陈骙(1128年~1203年),字叔进,临海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累官将作少监、守秘书少监,知秀州、宁国府、太平州等。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召为吏部侍郎,同知贡举兼侍讲。二年春(1191年),诏陈时政得失,陈骙疏陈三十条,上自用人、纳言,下至饮宴、颁赏,颇能切中时弊。三年三月(1192年)权礼部尚书,六月同知枢密院事,四年二月(1193年)参知政事。宁宗时,宗室赵汝愚为右丞相,两人意见不协。韩侂胄以策立功擅大权,也对陈骙不满。于是骙不久致仕。骙喜奖掖后进,能破格用人,熟悉前代掌故和当时规章法令,文词古雅辞官后,独居一室,孜孜不倦地整理旧著。嘉泰三年(1203年)卒,年七十六岁。

陈孚

陈孚(1259年~1309年)元代学者。字刚中,号勿庵,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今白水洋镇松里)人。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

何宽

何宽(1514年~1586年),字汝肃,号宜山,明栅浦(临海城关)人。何宠弟。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举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授南京刑部湖广司主事,历浙江司员外郎,广东司郎中。勤于职守,听讼明慎,办事敏捷。

王会龙

王会龙,临海人,字君遇。生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2年),卒年不详,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丙戌科状元。

泰不华

泰不华(1304年~1352年),字兼善,伯牙吾台氏,原名达普化,元文宗赐名泰不华,先世居白野山,随父定居临海。十七岁,江浙乡试第一名。至治元年,赐进士及第,授集贤殿修撰,累迁至礼部尚书。封魏国公。

秦鸣雷

秦鸣雷(1518年~1593年)明代状元。字子豫,号华峰。临海城关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殿试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参修《国史》、《会典》。二十九年,升左春坊谕德。后历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太常卿、礼部右侍郎等职。

当代名人

朱洗(1900年~1962年)字玉文,临海人。实验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

冯德培(1907年~1995年),临海人,中科院生物学部主任委员,神经生理学家。曾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评议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蒋民华(1935年~2011年),临海人,晶体材料学家,1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

洪孟民(1931年~2012年),临海人,植物分子遗传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金庆焕(1934年~),临海人,地质学家,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春园(1938年~),临海人,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副部长。

骆利群(1966年~),原籍浙江省台州市临海括苍镇。2012年5月1日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秦龙(1904年~1932年),临海人,原红十三军政治部副主任。

林炯(1900年~1937年),临海城西人,原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后在苏联“肃反”扩大化中被捕枉死狱中。

陈良(1896年~1994年),临海人,历任中华民国时期上海市市长、国防部次长、交通部部长,中将。

朱虚之(1912年2月~2000年11月8日),临海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少将。

杨志泛(1932年~1989年),临海城关人,原上海市委常委、上海警备区政委、少将。

毕修勺(1902年~1992年),临海人,著名翻译家。

翁礼华(1945年~),临海人,原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浙江省财政厅厅长、现为中国财税博物馆馆长。

屈映光(1881年~1973年)临海人。字文六。法名法贤。历任浙江民政长、山东都督、省长等要职。

王观澜(1906年~1982年)临海人。历任闽粤赣军区组织、宣传部长,《红色中华》总编,苏维埃临时中央土地部副部长,土地委副主任,查田运动指委主任。建国后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农业部书记,农村工作副部长,国务院农林办副主任兼农业大学校长,农业部顾问组长。

张崇文(1906年~1995年)临海城关人,历任杭州学联宣传部部长、中共杭州中心区委书记。参加了黄桥、莱芜、淮海等战役。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王文庆(1882年~1925年)初名军,字文卿,后改文庆。临海东塍人。历任浙江临时参议会议长、省长、浙江民政长、护法国会参议院议员。

周至柔(1899年~1986年),原名百福,临海东塍镇人。国民革命军空军一级上将。历任国民党中央航空学校校长、航空委员会主任、空军作战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中央执行委员、空军总司令等职。

荣誉称号

编辑

中国宜居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

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市)

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

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

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排名36。

2020年2月,被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评为“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20年5月18日,入选2020全囯传播热度百强市(县级)。

2020年5月20日,入选2019年县域网络零售TOP100。

2020年7月28日,入选2020年赛迪中国百强县。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确认临海市为2019年国家卫生城市。

2020年7月,入选浙江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

2020年8月,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0年11月,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0年11月,入选“2020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0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位列第50位。

2020年12月22日,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1年7月,上榜“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1年8月,入选“2021赛迪百强县”。

2022年5月,入选《2021年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榜单,位列第18名。

2022年5月,入选《2021年中国投资环境百强县》,排名第15位。

2022年6月,入选2022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49位。

2022年7月,入选赛迪《2022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百强县排名第58位。

2022年9月,入选首批浙江交通强国试点县(市、区)。

2022年11月,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排名第52。

2022年12月,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61。

2023年5月,入选壹城智库“2023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50。

2023年7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县,排名第65。

2023年7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12。

2023年9月,入选“新华指数·高质量发展百强县(2023)”,排名第44。

2023年11月,入选赛迪顾问“202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排名第44。

2023年11月,被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3年12月,入选2023年稷夏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100强,排名第47。

2024年6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15。

友好城市

编辑

2005年,临海市与韩国横城郡结为友好城市。

2019年,与意大利萨尔扎纳市结为友好城市。

下一篇 岑港街道

上一篇 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