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枹 编辑

汉语词语

援枹援枹

援枹,拼音yuán bāo,汉语词语,意思是随时可以指挥进军。古时以击鼓指挥军队进击。出自《春秋左传·成公二年》。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援枹

拼音:yuán bāo

注音:ㄧㄨㄢˊ ㄅㄠ

出处:《春秋左传·成公二年》

出处

编辑

《吕氏春秋·执一》:“援桴一鼓,使三军之士乐死若生。”

《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是以援枹秉麾之将,拔距投石之士,含怒作色,如赴私讎。”

清 冯桂芬 《赠骑都尉世职候选道刘君家传》:“一军喜跃,援桴而前,麾下无不一当十。”

解释

编辑

援,拿过来。枹,同“桴”,击鼓槌。手持鼓槌。谓随时可以指挥进军。古时以击鼓指挥军队进击。

典源

编辑

《春秋左传·成公二年》

「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枹,音浮,鼓槌也。」

释义

亦作“ 援桴 ”。“左并辔,右援枹而鼓。”手持鼓槌。谓随时可以指挥进军。古时以击鼓指挥军队进击。

下一篇 长秃

上一篇 汤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