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战国大名 编辑
战国大名是日本历史上的大封建主。战国时期(1467——1590),各守护大名之间混战不已,一些在地方上拥有实权的幕府中、下级武士和国人领主,乘机扩充力量,形成了独立于幕府体制之外的大封建主,即战国大名。战国大名采取富国强兵的政策,励精图治,积极发展经济,渐渐发展成为一股统一的力量。1573年尾张国大名织田信长推翻了室町幕府的统治。
战国大名由守护大名、国人领主和守护大名的家臣转化而来,对社会基层情况比较熟悉。他们从自身的经历中认识到:控制领国内的小领主和安定农民生活、保证农民从事农耕的起码条件,是巩固领国统治的两大基础。大多数战国大名,正是首先从这两方面着手治理领国的。
中文名:日本战国大名
本质:日本历史上的大封建主
出现:1487年
终于:1568年
类似:中国半殖民地时期的军阀
概念:独立于幕府体制之外的大封建主
织田信长
守护大名
例: 甲斐国的武田信玄,骏河国,远江国的今川义元
属下压倒守护
例: 越前国的朝仓孝景(守护代),尾张国的织田信秀(守护代被手下奉行压倒).
土豪压倒守护
例: 安芸国的毛利元就.
宗教掌握一国
例: 加贺国的一向宗.
趁乱夺权
例: 伊豆国的北条早云,美浓国的斋藤道三.
家臣团的建立
战国大名在建国之初,对领国内的小领主,一般都采取渐进的控制政策,逐步把他们纳入自己的统治体制。只要小领主表示服从统辖,则对其领有的土地、财产实行保护,对其原来拥有的一切权利不予剥夺。这就减少了战国大名与小领主之间的摩擦。
当然,这种对小领主的保护政策,只不过是立国之初稳定局势的权宜之计。战国大名站稳脚跟之后,就着手削弱或剥夺小领主的经济和军事实权,通过“家臣制”,把小领主原有的领地,转化为大名的直辖领地。虽然领地的经营管理仍由小领主负责,但已成了大名恩赏始他们的“封地”。有人曾这样形容战国时期主臣之间的关系:“君是船,臣是水,水涨船浮,水涸船也难行”。
关于家臣团的组织,虽然情况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的结构则大同小异。家臣一般都分为上层家臣和下层家臣。上层家臣称“寄亲”,下层家臣称“寄子”。“寄亲”包括与大名关系较亲近的领主、大名的血缘亲属和追随大名有过功绩的亲信,如武田氏有“武田二十四将”,北条早云有“家老众二十人”等。大名主要依靠这些人控制领国,他们有的被安置在大名的近侧,作为“中央”机构的官吏、军师;有的被分配到分国和要塞,作为大名的代理人实行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统治。他们既是各级行政官吏,又是军事指挥音。“寄子”隶属于“寄亲”,大多是地方上的国人。他们的义务是:平时治理乡村,战时从军出阵,一般都是军团中的骨干。平时,家臣一般都集中住在大名的城下町,其所管辖的乡村,交给代理人或下司管理。
战国家法的制定
朝仓孝景
战国大名 | 所辖领国 | 家法名称 | 条数 | 制定年代 |
大内氏 | 周防 | 大内家壁书 | 50 | 1439-1495 |
朝仓氏 | 越前 | 朝仓孝景十七条 | 17 | 15世纪 |
北条氏 | 伊豆、相模 | 早云寺殿二十一条 | 21 | 15世纪 |
相良氏 | 肥后 | 相良家法度 | 7-21 | 1493-1555 |
今川氏 | 骏河 | 今川假名目录 | 32 | 1526 |
伊达氏 | 陆奥 | 尘艾集 | 170 | 1536 |
武田氏 | 甲斐 | 信玄家法 | 55 | 1547 |
结城氏 | 下总 | 结城家法度 | 106 | 1556 |
六角氏 | 近江 | 义治式目 | 67 | 1567 |
长宗我部氏 | 四国 | 长宗我部元亲百条 | 101 | 1597 |
三好氏 | 阿波 | 新加制式 | 22 | 16世纪 |
吉川氏 | 安艺 | 吉川氏法度 | 不详 | 1617 |
安抚农民的措施
为了使国内民心稳定,统治巩固,战国大名十分重视对农民的安抚。他们安抚农民的政策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积极谋求农业人口的增加。镰仓幕府末期以来,由于租赋沉重,农民纷纷逃亡。战国大名明确宣布允许逃亡农民返回故乡(“人返” “还住”)。凡返归乡里者, “可免除以往的一切债务”。而且,限制农民自由迁移,对逃亡者实行严厉惩处。
(二)不误农时。战国时期虽然战争不断,但也不是毫无节制,一般情况。农忙季节是不进行战争的。从“应仁之乱”到德川家康时期,有名的大会战有几百次,但大部分是在八月、十二月、 —月农闲期进行的。这种共同遵守的农忙期不发动战争的不成文准则,在日本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战国大名
(四)兴修水利,开垦农田。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战国大名要想维持强大的军事实力,提高领国的经济水平,就不能不重视水利灌溉事业。因此,不少战国大名亲自抓治水事业,陆奥的伊达政宗挖贞山渠,北条氏房在武藏国井草村辟荒川堰,上杉谦信的养子景胜在越后国别羽郡的鲭石川建藤井堰,最上义光在出羽国开凿从立谷泽川引水的北盾大学堰。治水最突出的还是武田信玄,他在甲斐国内的河川沿岸,建造了不少河堤(一般称“信玄堤”)。由于兴修水利,使大批沼泽地和其他荒地辟成了新田,耕地面积显著增加。室町时代初期,日本全国水田面积为九十四万町步,而到了战国时期的十六世纪末,达到了一百六十三万町步,约增长了百分之七十三。
日本战国大名图表
日本战国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一般用来称呼室町时代爆发之应仁之乱后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也有把江户时代初期列入的说法)百多年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日本历史。 这一时期,日本内战四起,弹丸之地的国土上涌出众多大名,征伐无度,朝生暮死,参看下表。
国名 | 大名家 | 国名 | 大名家 | 国名 | 大名家 | 国名 | 大名家 |
陆奥 | 南部 | 武藏 | 太田(蹈槻) | 志摩 | 九鬼 | 赞岐 | 十河 |
陆奥 | 津轻 | 武藏 | 太田(岩槻) | 大和 | 松永 | 赞岐 | 香西 |
陆奥 | 伊达 | 武藏 | 吉良 | 大和 | 筒井 | 赞岐 | 香川 |
陆奥 | 蒲生 | 相模 | 北条 | 和泉 | 十河 | 伊予 | 河野 |
陆奥 | 田村 | 伊豆 | 北条 | 河内 | 三好 | 伊予 | 西园寺 |
陆奥 | 苇名 | 骏河 | 今川 | 摄津 | 和田 | 土佐 | 长宗我部 |
陆奥 | 岩城 | 三河 | 松平(德川) | 摄津 | 池田 | 土佐 | 一条 |
出羽 | 最上 | 尾张 | 织田 | 摄津 | 伊丹 | 土佐 | 安芸 |
出羽 | 小野寺 | 美浓 | 斋藤 | 丹波 | 内藤 | 土佐 | 本山 |
常陆 | 佐竹 | 飞騨 | 三木 | 丹波 | 波多野 | 筑前 | 少弍 |
常陆 | 江户 | 飞騨 | 江马 | 丹后 | 一色 | 筑前 | 大友 |
常陆 | 多贺谷 | 信浓 | 高梨 | 但马 | 山名 | 筑后 | 大友 |
下野 | 宇都宫 | 信浓 | 真田 | 播磨 | 赤松 | 丰后 | 大友 |
下野 | 佐野 | 越后 | 长尾(上杉) | 播磨 | 别所 | 肥前 | 龙造寺 |
下野 | 那须 | 能登 | 畠山 | 播磨 | 浦上 | 肥前 | 锅岛 |
下野 | 大关 | 越前 | 朝仓 | 因幡 | 山名 | 肥前 | 有马 |
下野 | 小山 | 若狭 | 粟谷 | 伯耆 | 尼子 | 肥前 | 大村 |
下野 | 结川 | 若狭 | 武田 | 伯耆 | 南条 | 肥前 | 松浦 |
下野 | 大田原 | 甲斐 | 武田 | 伯耆 | 吉川 | 肥前 | 宇久 |
上野 | 长尾 | 近江 | 京极 | 备前 | 浦上 | 肥前 | 波多 |
上野 | 由良 | 近江 | 六角 | 备前 | 宇喜多 | 肥后 | 菊池 |
上野 | 长野 | 近江 | 浅井 | 备前 | 松田 | 肥后 | 相良 |
下总 | 结城 | 近江 | 朽木 | 备中 | 三村 | 肥后 | 隈部 |
下总 | 足利 | 伊势 | 北畠 | 备后 | 小早川 | 日向 | 伊东 |
下总 | 千叶 | 伊势 | 神户 | 安艺 | 毛利 | 大隅 | 种子岛 |
上总 | 正木 | 伊势 | 关 | 石见 | 益田 | 萨摩 | 岛津 |
安房 | 里见 | 伊势 | 长野 | 周防 | 大内 | 对马 | 宗 |
日本战国大名家纹赏析
家纹,是一个家族的标志。从各种资料都可看出,家纹的历史就是纹章的历史。家纹在日本始于平安时代中期,它问世的具体年代,在日本有两种说法,一说在保元、平治年间(1156-1159);一说是在源赖朝(1182-1204)初年。不论哪种说法,纹章都是先在公卿贵族生活中问世。镰仓幕府成立后,政权由公卿贵族转向武士阶级。家纹是时代的产物,总是反映当时的政治。较之公卿贵族,武士的家纹欠优雅而重实用。因为内乱及战争,需要很快识别敌我,不只战旗、武器、马印、车蓬幕布有家纹,就连平日的衣服、用具上都有家纹。当时群雄割据,一军上下不熟识家纹就不能克敌制胜,由于时代的要求,初次出版发行了与家纹有关的书籍《见闻诸家纹》。
|
|
|
|
|
|
|
|
上图木瓜纹为织田家所用家纹 | 上图引两纹为足利家所有家纹 |
家纹一般具有象征性与艺术性 | 也有大名家纹为宗教信仰图腾 |
织田家
日本战国大名
武田家
日本战国大名
德川家
日本战国大名
今川家
日本战国大名
北条家
日本战国大名
毛利家
日本战国大名
上杉家
日本战国大名
丰臣家
日本战国大名
朝仓家
朝仓义景
伊达家
日本战国大名
岛津家
日本战国大名
日本战国时期天下驰名的大名姓氏,到了后世也都让人印象深刻。到今天,有多少现代日本人在使用这些大名姓氏呢?这些大名的后代至今是否有留存著呢?他们的后人今天又在做些什么?
北条氏
目前使用的人口大约两万一千人,就分布上来说全日本都有。如果是神奈川县(相模国)的就多少与后北条的支族有关联。另一个分布较多的则是在大阪府约有近百人,这些则是江户时期河内狭山藩北条家的后代,是后北条的嫡系。末代藩主北条氏恭一家至今仍在,而且与天皇家有往来。原因是北条氏恭在维新后曾担任明治天皇的近臣。长崎一带有些姓北条的人家,依据考证是昔日鎌仓幕府前北条氏派去镇守九州的西国御家人后代。
德川氏
目前约两万人之数。这些大多跟德川的御三家多少有一些关系,其中也不乏御三家与御三姓的后人。东京都内的使用德川姓氏者有近百人则是末代将军德川庆喜的后人。
织田氏
大约有近三万人使用。依据研究其中只有百分之一跟尾张织田(信长一族)有所关联,其他的大部分是其他各地所原本就有的织田氏后裔。织田这个姓氏目前在日本排的上千名以内的大姓。
丰臣氏
只有约四十人使用这个姓。依据考证,这些使用丰臣姓氏的人都是在明治时期允许平民使用姓氏时所选用登记的,与丰臣秀吉无关。会选用这个姓,想必也是想跟秀吉多少沾些边吧?
武田氏
使用者非常多,将近有二十一万人在使用这个姓氏。分布地点从北海道到鹿儿岛都有,但是只有千分之一的人才与甲斐武田氏有微薄的血缘关系。另外在关西地区也有一些是但马武田的后裔。
上杉氏
大约有两万五千人使用这个姓氏。目前以关东地区的使用者比较多。据说越后上杉氏(谦信、景胜)的外系分家还留存著,目前住在东京。
毛利氏
目前有三万六千人人使用。日本全国各地都有分布这个姓氏的使用者。目前毛利的嫡系也还留存,住在东京。
伊达氏
目前约有一万八千人使用。主要分布在关东地区与宫城县仙台市。仙台伊达家目前当主为第三十四世的伊达泰宗。泰宗目前任职於伊达纪念博物馆。而宇和岛藩伊达家的嫡系也是留存著,当主为第十二代的伊达宗礼。两家目前往来都十分频繁。
岛津氏
近三万人使用这个姓,主要都分布在关西与九州。岛津家的嫡系目前当主是第三十二代的岛津修久。岛津家目前在鹿儿岛县拥有一个大规模的综合企业,主要经营项目有观光、幼教、烧陶、琉璃器皿、博物馆、运输、建筑等。这个企业直接以岛津为公司名称。
三好氏
三好-人数众多约有七万五千人。分布状况是全日本都有,各地都能见到使用三好姓氏的人。
松平氏
目前大约八千多人使用。松平这一姓氏的分布范围分散很广,全日本都有这个姓氏的踪迹。爱知县与关东地区较多。松平这一姓氏与德川的渊源深厚,很多姓松平的人或多或少都与德川有血缘关系。据说男艺人松平健(饰演暴坊将军的吉宗者)是三河松平氏的其中一支。
足利氏
使用人数大约三千五百多人。分布的状况是全日本都有,但是仍以关东地区为多。福冈一带也有部分地区聚集较多姓足利的人。
朝仓氏
大约有三万多人此用这个姓氏。分布的情况以畿内地区为主,京都与大阪两地都可以很容易的看使用这个姓氏的人。
浅井氏
目前人数约有八万六千多人。朝仓在姓氏排名上目前有在前五百大之内,算是人数庞大的一支姓氏。分布状况是全日本都有。
今川氏
大约有两万多人使用今川这个姓氏,主要分布都在东海道的静冈与爱知两县。不过使用这个姓氏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明治维新以后平民去登记使用的,与曾经称霸东海道的今川家没有关系。
六角氏
目前只剩一千多人在使用,而且分散在全日本。
大友氏
目前使用者约三万七千人之多。这个姓氏全日本都看的到,但主要的分布地以九州地区与北海道居多。
里见氏
目前仍有一万多人在使用中。主要分布的地区仍不出关东一带。
九鬼氏
约三千六百人使用,目前在全日本分布的很散。
南部氏
目前约有一万两千人在使用这个姓氏,主要分布地也是在东日本的山梨县还有岩手县居多。
大内氏
目前有五万八千多人在使用这个姓氏。这个姓氏主要分布在中国与北九州两个地区。中国地区以广岛县为最多。
长宗我部
这个姓非常稀少,依据纪录目前登记使用的只有三十人左右。而另一个与长宗我部相近的香宗我部则更是稀少,大约只有十来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