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雄烈 编辑
尹雄烈(朝鲜语:윤웅렬,1840年—1911年),朝鲜王朝后期武臣。字英仲,号磻溪,本贯海平。他一生经历壬午兵变、甲申政变、春生门事件等事件,官至军部大臣。日韩合并后被日本授予男爵。他是著名开化党人尹致昊的父亲。
全名:尹雄烈
字:英仲
号:磻溪
所处时代:朝鲜王朝末期、朝鲜日据时期
出生地:朝鲜忠清道牙山
出生日期:1840年5月18日
逝世日期:1911年9月22日
逝世地:日据朝鲜京城府
主要成就:训练别技军等新式军队参与国债报偿运动
最高官职:军部大臣
早年经历
尹雄烈
1882年7月23日,朝鲜爆发反对闵妃集团与日本势力的“壬午兵变”,尹雄烈在当时属于闵妃集团,因而成为起义军民的攻击对象。当天,尹雄烈向日本驻朝公使馆送信通报了暴徒来袭的情况,忠告其做好准备。7月24日,朝鲜国王李熙(朝鲜高宗)命尹雄烈离开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尹雄烈遂乔装成下人,与几名随从一起在起义军民的追杀下逃出汉城,九死一生,一直逃到江原道的通商口岸——元山港。8月5日,尹雄烈向日本驻元山领事馆求救,随后断发易服扮成日本人,乘千岁丸,经过釜山亡命日本,与其子尹致昊会合。 壬午兵变结束后,尹雄烈返回国内。
甲申政变
尹雄烈(中坐者)一家三代
此后尹雄烈便住在汉城,他虽然也属于开化党,但反对金玉均等人的激进政变计划,但金玉均等仍一意孤行,于1884年12月4日发动“甲申政变”,挟持高宗,借助日军,杀守旧派大臣多人,而后建立新政府。尹雄烈作为开化党人,被列入新政府名单并任命为刑曹判书。 但尹雄烈依然秉持反对激进主义的态度,并料定金玉均等人必败,他指出:“第一,威胁君上,非顺而逆,其败一也;第二,依恃外势,必不能久,其败二也;第三,人心不服,变将内起,其败三也;第四,清军傍坐,初虽不知缘由而默然,一知其本由,必驱兵而入,小不敌大,以些小日本兵,何能敌清兵之多?其败四也;第五,假使金朴诸人能顺遂其志,已杀诸闵及上所亲爱之臣,此背违乾、坤殿意向也,忤君父母之志,而能保其位势乎?其败五也;第六,如金朴诸人之党,多伙能充朝廷,则或可有可为之道,而二三人上失君爱,下违民心,傍有清人,内受君母之憎恨,外无党朋之助辅,而能图其事顺成耶?其事必败,而反不自觉,愚哉恨哉!” 果然,甲申政变爆发不到3天便被袁世凯率领的驻朝清军镇压下去。尹雄烈虽未参与政变,但由于身为开化党的一员,也迟早难逃厄运。1886年,尹雄烈因牵连甲申政变而被逮捕,流放全罗道绫州。 而他同为开化党的儿子尹致昊则在1年前就远走中国,故幸免于难。
后期生涯
尹雄烈(左)与其子尹致昊下棋
1899年,尹雄烈被任命为军部大臣,1901年再度调任全罗南道观察使,1902年调回中央,1903年再度出任军部大臣,在任期间购买日本军舰“扬武”号,并主张建设海军。尹雄烈在当时依附严妃(纯献皇贵妃),而且是高宗皇帝的亲信,但与高宗另一宠臣李容翊关系不睦。 日俄战争以后退出政界,定居于大邱,并皈依基督教。 1907年参与国债报偿运动,任国债报偿志愿金总合会所长。1910年8月日韩合并以后,接受日本所封的男爵爵位。1911年9月22日,尹雄烈在京城府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父亲:尹取东(1798年—1863年)
母亲:安东金氏(妾室,?—1900年)
弟弟:尹英烈(韩国总统尹潽善的祖父,1854年—1939年)
妻子:全州李氏(1844年—1936年)
小妾:金贞淳(1879年—1959年)
儿子:
尹致昊(1865年—1945年)
尹致旺(庶子,1895年—1982年)
尹致昌(庶子,1899年—1973年)
女儿:尹庆姬(1862年—1931年)
韩国统监府资料中对尹雄烈的评价是:“处身甚巧……通经济之理,蓄财念厚”。
日本人评价尹雄烈说:“新男爵尹雄烈氏在其壮年之时,体得借力之法,腕力出众,雄健骁烈,气宇卓落,势力又称绝伦;至其老年,看起来甚为柔顺温和”。
尹雄烈因在日韩合并后接受日本男爵爵位,被后世韩国政府定性为亲日反民族行为者。2002年,尹雄烈被“树立民族正气国会议员聚会”列入亲日派708人名单中,2008年,又被民族问题研究所列入亲日人名辞典收录预定者名单中。2006年,大韩民国政府下的亲日反民族行为真相纠明委员会将尹雄烈划入“亲日反民族行为106人名单”中。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