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市 编辑

辽宁省鞍山市代管县级市

海城市海城市

海城市,辽宁省辖县级市,由鞍山市代管,位于辽宁省中南部、鞍山市中部,地处辽河下游左岸、辽东半岛北端,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毗邻9个区、县(市),总面积2732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海城市辖5个街道、21个镇。 截至2021年末,海城市户籍人口1048572人。

海城境内很早以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因地质结构变迁,底壳上升,渐成陆地,设治之时,取名为海城。清顺治十年(1653年),改海州为海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属辽东省管辖;1954年,归辽宁省辽阳专署领导;1959年,改属鞍山市;1967年3月,属营口市;1973年,复归鞍山市;1985年1月,撤销海城县,成立海城市(县级市),隶属于鞍山市。

海城市主要景点有海城白云山风景区、海城大悲寺、三岔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2021年12月7日,海城市入选“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2年12月27日,海城市入选“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2年12月29日,海城市入选“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海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68亿元,同比增长4.1%;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8.0:34.4:57.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950元,同比增长7.9%;地区财政收入77.1亿元,同比增长3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9亿元,同比增长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11元,同比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66元,同比增长10.6%。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海城市

外文名:Haicheng City

别名:临溟

行政区划代码:210381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辽宁省鞍山市

地理位置:辽宁省中南部、鞍山市中部

面积:2732 km²

下辖地区:5个街道、21个镇

政府驻地:黄河路86号

电话区号:0412

邮政编码:114200

气候条件:暖温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048572 人(截至2021年末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海城白云山风景区、海城大悲寺、三岔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火车站:海城西站、海城站

车牌代码:辽C

地区生产总值:641.6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海城市电子地图海城市电子地图

海城境内很早以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因地质结构变迁,底壳上升,渐成陆地,设治之时,取名为海城。

战国时期,属燕国辽东郡。

汉朝时期,境内置新昌(今甘泉镇向阳寨)、辽队(今西四镇三岔河东岸)、安市(今八里镇营城子)三县。

三国时期,魏占领北方,属平州,后改幽州。

西晋时期,境内新昌、辽队(隧)、安市三县皆废。

后燕光始四年(404年),开始被高句丽割据长达二百六十多年。

唐总章元年(668年),统一版图,置安市州,属安东都护府。

辽朝时期,于境内置海州、铜州、耀州,同设临溟、仙乡、析木、岩渊4县,并在海州置南海州,兼置临溟县为州治,隶属辽东道。海城之名于海州至此始。

金朝时期,改海州为澄州,辖临溟、析木二县,受东京路管辖。

元元贞三年(1297年),境内州县俱废,“置巡检司镇”,受辽阳路管辖。

明洪武初年,置海州,属山东行省。

明洪武八年(1375年),州废。

明洪武九年(1376年),置海州卫,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统辖。

清顺治十年(1653年),改海州为海城,隶属辽阳府管辖。

清顺治十四年(1657),辽阳撤府,改属奉天府(今沈阳)。

民国初期,划属奉天省辽沈道。

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奉天省为辽宁省,海城县隶属辽宁省为一等县。

民国二十年(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后,伪满政府改辽宁为奉天省,海城县遂改属奉天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伪满政府撤销营口县,以辽河为界,其东划归海城县,西部划归盘山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投降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海城县民主政府,隶属于辽宁省辽南行政公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国民党政府改东北为九省,海城县仍隶属辽宁省。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海城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2月,在县境地内另置牛庄县,县政府设在今牛庄镇;年底,牛庄县撤销。同年11月,东北全境解放后,海城县划属辽东省管辖(省会在今丹东市)。

1954年,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海城县归辽宁省辽阳专署领导。

1959年,改属鞍山市。

1965年,又转属辽南专署(专署驻今盖州市)。

1966年,“文革”期间,海城县人民委员会(即县政府)被撤销。

1967年3月,成立海城县革命委员会,隶属于营口市。

1973年,隶属于鞍山市。

1980年7月,海城县革命委员会改称海城县人民政府。

1985年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撤销海城县,成立海城市(县级市),隶属于鞍山市。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2年10月,海城市辖5个街道、21个镇。 市人民政府驻黄河路86号。

海城市区划详情

海州街道

兴海街道

响堂街道

东四街道

东四方台街道

孤山镇

岔沟镇

接文镇

析木镇

马风镇

牌楼镇

八里镇

毛祁镇

英落镇

感王镇

西柳镇

中小镇

王石

南台镇

腾鳌镇

耿庄镇

牛庄镇

西四镇

望台镇

温香镇

高坨镇

/

/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海城市卫星地图海城市卫星地图

海城市位于辽宁省中南部、鞍山市中部,介于北纬40°29′—41°11′、东经122°18′—123°08′之间,毗邻9个区、县(市),东接千山区,南邻岫岩满族自治县、营口市站前区、大石桥市,西依盘锦市大洼区、盘山县,北靠铁西区、台安县、辽阳市辽阳县。全市总面积为2732平方千米,南北最长距离约44千米,东西最长距离约80千米。

海城市

地形地貌

海城市地形图海城市地形图

海城市地处辽河下游左岸、辽东半岛北端,境内地貌复杂,包括山地、丘陵、平原、洼地,其中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向南向西北倾斜。东部山区及丘陵地带绝大部分海拔高度在60—500米之间,西部平原从海拔60米呈缓坡逐渐下倾至浑河、太子河平原。西部平原由海城河、五道河冲积而成,中部山麓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多系丘陵漫岗。

气候

海城市处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境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0.4°C,年平均降雨量721.3毫米。

水文

海城市境内有太子河、浑河、大辽河纵横南北;海城河、五道河、三通河、杨柳河、八里河横贯东西。

自然资源

编辑

矿产资源

海城市境内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达40余种。其中,菱镁矿储量达26亿吨;滑石探明储量为5700万吨。

水资源

海城市境内地热水热田面积3平方千米,储量1亿立方米以上,最高日自流量1200立方米以上。

人口

编辑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海城市常住人口为1067905人。

截至2021年末,海城市户籍人口1048572人,比上年末减少8383人。其中,城镇人口304097人,乡村人口744475人;男性531098人,女性517474人,占总人口比重分别为50.6%和49.4%。全年出生人口5235人,其中,男性2568人,女性2667人,人口出生率为4.99‰;死亡人口10087人,人口死亡率为9.62‰;人口自然增长率-4.63‰。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1年,海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68亿元,同比增长4.1%;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8.0:34.4:57.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950元,同比增长7.9%。

2021年,海城市地区财政收入77.1亿元,同比增长35.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9亿元,同比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1亿元,同比增长0.1%。

2021年,海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7%。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同比下降13.6%。

2021年,海城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11元,同比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66元,同比增长10.6%。

第一产业

2021年,海城市第一产业增加值45.2亿元,同比增长3.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0%。

2021年,海城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1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农业总产值37.3亿元,同比增长4.3%;林业总产值0.2亿元,同比下降6.2%;牧业总产值39.9亿元,同比增长3.5%;渔业总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12.7%;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2亿元,同比增长2.9%;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6.1亿元,同比增长3.8%。

2021年,海城市农作物播种面积94221公顷,同比下降0.0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0127公顷,同比增长0.2%;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094公顷,同比下降1.6%。在粮食作物中,稻谷播种面积17260公顷,同比增长1.6%;玉米播种面积59512公顷,同比下降1.4%;豆类播种面积2850公顷,同比增长37.3%。在非粮食作物中,蔬菜面积9657公顷,同比增长0.3%;瓜果类面积659公顷,同比下降21%;油料作物面积382公顷,同比增长10.7%。

2021年,海城市粮食总产量54.5万吨,与上年持平。其中,稻谷产量11.6万吨,同比下降21%;玉米产量42.1万吨,同比增长8%;大豆产量0.5万吨,同比下降5%;蔬菜总产量73.3万吨,同比下降2.7%;油料作物产量1397吨,同比增长12.6%;水果产量26.4万吨,同比增长3.5%。

2021年,海城市猪饲养量76.2万头,同比下降5.1%;牛饲养量6.8万头,同比增长24.4%;羊饲养量11.8万只,同比增长28.7%;家禽饲养量7195.4万只,同比下降2.9%。猪出栏47.5万头,同比下降4%;牛出栏1.5万头,同比增长40.1%;羊出栏2.8万只,同比增长54.6%;家禽出栏5005.5万只,同比增长0.6%。肉类总产量14.7万吨,同比下降1.5%。其中,猪肉产量4.1万吨,同比下降3.9%;牛羊肉产量0.3万吨,同比增长43.4%;奶类产量0.3万吨,同比增长0.8%;禽蛋产量24.3万吨,同比下降6.9%。

2021年,海城市农田机耕、机播面积和机收面积分别达到82470公顷、81080公顷和68443公顷,分别比上年增加9公顷、29公顷和161公顷;化肥施用量94943吨,同比下降3.3%。农用薄膜使用量3666吨,同比下降4.9%;农用柴油使用量为10742吨,同比增长3.0%;农业机械总动力58.6万千瓦,同比增长0.3%。

第二产业

2021年,海城市第二产业增加值195.3亿元,同比增长7.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4%。

2021年,海城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17.2亿元,同比增长16.7%。按重点产业划分,钢铁及深加工产业总产值188.4亿元,同比增长17.6%;装备制造业总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5.5%;菱镁产业总产值142.3亿元,同比增长12.3%;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总产值73.4亿元,同比增长21.9%;纺织服装产业总产值11.9亿元,同比增长5.6%;滑石产业总产值21.9亿元,同比增长20.1%;精细化工产业总产值16亿元,同比增长20.4%。

2021年,海城市规模以上重点工业产品产量中,化学试剂896吨,同比增长165.4%;饲料146.3万吨,同比下降0.5%;布4332万米,同比增长4.4%;服装117.5万件,同比增长6.7%;耐火材料制品1306.9万吨,同比下降2.5%;生铁100万吨,同比增长1.2%;粗钢97.3万吨,同比下降2%;钢材144.3万吨,同比下降2.1%;泵58.9万台,同比增长7.9%;矿山专用设备1.1万吨,同比增长265.4%;化学纤维2.3万吨,同比增长32.3%;塑料制品2.8万吨,同比增长7%;水泥66.8万吨,同比下降0.2%。

2021年,海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务收入550.5亿元,同比增长22.7%;实现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57%;具有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70个,签订工程合同额35亿元,同比下降27.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7.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4%;竣工面积51.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4.4%;建筑业总产值20.5亿元,同比下降38%。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9.1亿元,同比下降38.3%;建筑业竣工产值9.5亿元,同比下降64.5%。

第三产业

2021年,海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327.5亿元,同比增长2.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6%。

2021年,海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9亿元,同比增长12.2%。

2021年,海城市接待国内外游客910.3万人次,同比增长275.4%;旅游总收入74.6亿元,同比增长80.2%。

2021年,海城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237.6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个人存款余额为1064.7亿元,同比增长9.7%;个人存款余额为1063.9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537.4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各项短期贷款余额为216亿元,同比下降9.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537.3亿元。其中,各项短期贷款余额为216亿元。

交通运输

编辑

综述

海城市境内有沈大高速、哈大高铁、中长铁路、黑大公路、沈西工业走廊出海大道等纵贯南北,京丹高速、盘海高铁、沟海铁路、海岫铁路、大盘公路等横亘东西,哈大高铁海城西站是辽南进京的门户,境内拥有9个高速公路出口;距沈阳桃仙机场100千米,距营口港、鲅鱼圈港仅1小时车程。

公路

2021年,海城市共有各级公路2382.9千米,其中:国家级公路38.4千米,省级公路269千米,县级公路207.9千米,乡级公路674千米,村级公路1193.6千米;公路旅客运输总量1.1亿人;公路货运量9207万吨,同比增长14.5%;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58924辆,其中汽车保有量191338辆;摩托车保有量56957辆;挂车保有量9868辆。

铁路

海城市境内主要火车站有海城西站、海城站。

海城市区位优势海城市区位优势

政治

编辑
主要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陆荐援

市长

杨野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6月)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1年,海城市共有各类学校165所,在校学生92978人,教职工8362人。其中,中学45所,在校学生40135人,教职工4238人;小学113所,在校学生52653人,教职工4042人;其它各类学校7所,在校学生1868人,教职353人。

科学技术

2021年,海城市有高新技术企业99家,有22家企业在2021年被重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文化事业

2021年,海城市有文化馆1所,镇(街道)文化站26个,电影放映单位6个、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37万册,广播电台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有线电视用户12万户。

体育事业

2021年,海城市有体育场1处,游泳馆11个,体育训练馆1个,业余体校1所,有教练员26人,在校学生350人。

医疗卫生

2021年,海城市有卫生机构56个,其中,医院29个、卫生院23个,采血站、妇幼保健站、专科防治和疾病预防中心共4个,医疗机构实有床位5875张,医疗技术人员5251人,其中执业医生1596人。

社会保障

2021年,海城市有敬老院22个,床位1927张;老年公寓21个,床位2608张。

历史文化

编辑

方言

海城方言是辽宁省地方话,是北京官话方言次方言东北官话的地方变体,属于汉藏语系—汉语—东北官话—吉沈片—通溪小片。东北官话里,古入声的清音声母字今分归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且并无明显规律,这点与北京官话类似。但东北官话里的古清音入声字今转为上声的比北京多得多。东北官话四声调值和北京官话相近,但阴平的调值音比北京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跷(海城高跷)

高跷(海城高跷)高跷(海城高跷)

高跷(海城高跷),辽宁省海城市传统舞蹈。海城高跷以“扭、逗、浪、相”为主要表现手段。“扭”为舞蹈基本形态,“逗”来传情达意,“浪”为审美标准,“叫鼓亮相”展现其风格特点。2006年5月20日,高跷(海城高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医正骨疗法(海城苏氏正骨)

中医正骨疗法(海城苏氏正骨)中医正骨疗法(海城苏氏正骨)

中医正骨疗法(海城苏氏正骨),是通过拔伸、复位、对正等手法,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方式,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运动系统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2014年11月11日,中医正骨疗法(海城苏氏正骨)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风景名胜

编辑

海城白云山风景区

海城白云山风景区,位于海城市孤山满族镇松坨子村、蟒沟村、秦家堡村和孤山村山林交界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距海城市内约45千米,景区总面积25平方千米,有大小山峰400余座。海城境内最高山—唐帽山(海拔876米)坐落在景区东部。

海城白云山风景区

海城大悲寺

海城大悲寺,位于辽宁省海城市毛祁镇一山坳中,四面环山,山门前有放生水库,已建成山门、天王殿、七佛殿、大悲殿、药师殿、藏经楼、法堂、禅堂、念佛堂、客堂、斋堂、云水堂、僧寮等。建筑主体是以灰色调为主,青砖灰瓦,没有绚丽的色彩。

海城大悲寺

三岔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三岔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城市区西30千米处,范围在辽浑、太子河下游的高坨镇、温香镇、望台镇、西四镇、牛庄镇、腾鳌镇和相邻的台安、大洼、盘山县区域内,总面积18568公顷。

三岔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地方特产

编辑

耿庄大蒜耿庄大蒜

耿庄大蒜,辽宁省海城市特产,于2010年登记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耿庄大蒜具有蒜头肥大、蒜瓣均匀、蒜味辛辣浓烈、蒜汁粘稠的特点。

著名人物

编辑

阿东,男,回族,1970年11月出生,辽宁海城人,现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阿风,1970年11月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长聘教授。

荣誉称号

编辑

2017年6月12日,海城市入选“第一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名单”。

2018年6月5日,海城市入选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名单。

2019年1月9日,海城市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2019年3月26日,海城市入选“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10月29日,海城市入选“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0年7月,海城市入选“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

2021年1月,海城市入选“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

2021年6月21日,海城市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名单”。

2021年7月30日,海城市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名单(2021年)”。

2021年11月19日,海城市入选“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名单(第一批)”。

2021年12月7日,海城市入选“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2年11月,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排名第97。

2022年12月27日,海城市入选“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2年12月29日,海城市入选“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3年11月7日,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3),排名第93。

2024年7月,入选2024赛迪百强县,排名第92。

下一篇 韩原善

上一篇 除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