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骞 编辑

清代藏书家

吴骞吴骞

骞(1733年-1813年),字槎客,一字葵里, 号揆礼,又号愚谷、兔林、兔林山人、夜明竹轩主人、 兔床山人等。海宁(今属浙江)人。清代诸生、藏书家、文学家。

吴骞早弃仕举,专事著述。平生酷嗜典籍,遇善本往往倾囊购买。所得之书不下五万卷,藏于拜经楼中,一一加以校勘,极精审。尤喜搜罗宋元刻本,如陶渊明谢玄晖诸集,皆重新刊行,受到学者珍爱。嘉庆十八年(1813年),吴骞去世。

吴骞的散文以序跋为主,陈鳣称赞其散文说“文笔之高坚,词旨之敦厚,固世之有目共赏者。”(《愚谷文存序》)诗词亦大多内容深厚,气韵萧远,所作诗话,也有一定的影响。 家中藏书五万余卷,甲于一邑。工诗词,善画山水,能篆刻,多作工稳之貌。著有《愚谷文存》《拜经楼诗集》《词话》《论印绝句》等作品。

(概述图参考资料 )

基本信息

编辑

字:槎客

号:兔床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浙江海宁

出生日期:1733年

逝世日期:1813年

本名:吴骞

人物生平

编辑

清著名藏书家、文学家。字槎客,一字葵里,号兔床、愚谷,晚年别署齐云采药翁。祖籍安徽休宁,居于浙江海宁。贡生。尤嗜典籍,遇善本图书,倾囊相购,校勘精审。又得藏书家马氏“道古楼”、查氏“得树楼”部分图书,多有宋元精椠,建“拜经楼”收藏,聚书数十万卷,丹黄甲乙,排列几筵。其藏书中南宋版《乾道临安志》、《淳祐临安志》、《咸淳临安志》是我国古方志中的珍品,并藏有元刊本逾千部。与黄丕烈、陈鳣为密交,陈鳣还专门备船一条,名“津逮舫”,与黄丕烈三人经常一起乘坐“津逮舫”外出访书和读书论学。三人互相访书、借书、校书,感情深厚。听说黄丕烈有藏书楼名为“百宋一廛”,他自题其藏书室为“千元十驾”,意即千部元版,遂及百部宋版,如驽马十驾。先后得书数万余册。而另有一部分是分归其子吴寿照(字南辉,号小尹)、吴寿旸管理,前后历经百年之久。所藏善本书,多由名家如杭世骏、卢文弨、钱大昕、周春、鲍廷博、陈鳣等人做题跋。请好友黄丕烈、丁杰、张燕昌写题记。自抄、自校善本几十种,所校之书,均写有校勘题跋,其跋文多辨误析疑,记录作者生平、书版行款及传抄、校雠过程,书之流传授受流,以及藏书印记等。吴寿旸取“拜经楼”中有题跋之书,手录成帙,作《拜经楼藏书题跋记》5卷,附录1卷。其藏书印众多,主要有“千元十驾人家”、“兔床真赏之家”、“小桐溪上人家”、“知不足斋主人所贻吴骞子子孙孙永宝”、“临安志百卷人家”、“兔床经眼”等10余枚。辑刻有《拜经楼丛书》,初名《愚谷丛书》,光绪中由朱纪荣重辑。内容以陶渊明、谢朓的诗集和罗隐的《馋书》最重要,校勘极工。晚年,撰有《拜经楼书目》2卷,著录千余种,《兔床山人藏书目录》1卷,卒后由吴寿旸编辑刊行。刻有《拜经楼丛书》,收书30种,多珍秘之书。著有《愚谷文序》、《拜经楼诗集》、《诗话》、《国山碑考》、《论印绝句》、《桃溪客语》、《小桐溪吴氏家乘》、《苏祠从祀仪》等。

主要影响

编辑

积有名刻善本45000余卷,筑拜经楼以庋藏。常与同里陈鳣、周春,吴县黄丕烈往来,鉴赏析疑,互相抄校。每校一书,必撰题跋。曾得宋版乾道、咸淳、淳祐三朝《临安志》近百卷,乃刻一印:“临安志百卷人家”。时黄丕烈拥有宋版珍本书百种,自题其藏书室为“百宋一廛”。吴骞多宋元珍本,便自题其居曰“千元十驾”,以相匹敌,学林传为佳话。所辑《拜经楼丛书》,校勘精审,著名于世。吴骞在收藏古书的同时,也收藏了不少文物古董。陈鳣《〈愚谷文存〉序》中说:“吴骞筑拜经楼,聚书数十万卷。丹黄甲乙,排列几筵,又有图绘、碑铭、鼎彝、剑戟、币布、圭璧、印章之属,丹漆、象犀、竹木之器充牣其中,皆辨其名物制度,稽其时代款识,著作谱录。”

主要作品

编辑

有《愚谷文存》及《续编》、《诗谱补亡后订》、《许氏诗谱钞》、《孙氏尔雅正义拾遗》、《国山碑考》、《小桐溪吴氏家乘》、《阳羡名陶录》并《续录》、《桃溪客语》、《拜经楼诗话》、《拜经楼文集》、《拜经楼诗文集》、《论印绝句》、《万花渔唱》以及《桐溪客话》、《四朝经籍志补》等。

吴骞还关心地方义举。浙西亢旱,致书平湖知县,请开虹桥堰以通水道。请人修复海宁龙山的明末忠臣徐石麒之墓,并立碑称颂徐石麒抗清殉国的民族精神。

下一篇 钟室

上一篇 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