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潘街道 编辑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辖街道

大潘街道大潘街道

大潘街道,隶属于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地处沈阳市城区西南部,铁西区西部,东邻大青街道,南隔浑河与苏家屯区王纲街道相望,西与彰驿站街道接壤,北与于洪区沙岭街道为邻。截至2011年末,大潘街道行政区域面积76.2平方千米,总人口有3.4万人。

1976年,大潘公社改大潘乡,属于洪区。1985年,改大潘镇。2007年1月,改街道。2010年4月,划归铁西区。 2022年末,大潘街道下辖4个社区、6个行政村。

2011年,大潘街道财政总收入2710万元,比上年增长10.2%。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908万元,增值税1504.3万元,企业所得税113万元,个人所得税185.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6%、10.6%、5.3%、12.3%。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大潘街道

行政区类别:街道

所属地区: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

地理位置:铁西区西部

下辖地区:4个社区、6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小潘

电话区号:024

邮政编码:110143

车牌代码:辽A

建置沿革

编辑

1966年,成立大潘公社。

1976年,大潘公社改大潘乡,属于洪区。

1985年,改大潘镇。

2007年1月,大潘镇改大潘街道。

2010年4月,划归铁西区。

2019年,将大潘街道的后马村划入大青中朝友谊街道,四台子村划入昆明湖街道,岳家、林台、前马3个村划入高花街道。

行政区划

编辑

2011年末,大潘街道下辖14个行政村:大潘、小潘、四台子、马贝、岳家、林台、李达、侯家、后马、大祝、赵家、前马、西古、徐家林子。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大潘街道下辖4个社区、6个行政村:大潘社区、小潘社区、大潘社区、弘泽社区、马贝村、李达村、西古村、大祝村、侯家村、赵家村, 办事处驻小潘社区。

大潘街道四台子村村屯宅基地征收工作大潘街道四台子村村屯宅基地征收工作

大潘街道垃圾分类工作大潘街道垃圾分类工作

大潘街道垃圾分类工作大潘街道垃圾分类工作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大潘街道地处沈阳市城区西南部,铁西区西部,东邻大青街道,南隔浑河与苏家屯区相望,西与彰驿站街道接壤,北与于洪区沙岭街道为邻;行政区域面积76.2平方千米。

大潘街道

自然资

2011年,大潘街道有耕地面积3.74万亩。

人口

编辑

2010年,大潘街道总人口29405人。

2011年末,大潘街道辖区总人口3.4万人。另有流动人口2万余人。总人口中,男性20416人,占60%;女性13611人,占40%;14岁以下5104人,占15%;15—64岁22827人,占67%;65岁以上6124人,占18%。总人口以汉族为主,达33686人,占99%;满族313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6.89‰,人口死亡率5.61‰,人口自然增长率1.2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46人。

经济

编辑

综述

2011年,大潘街道财政总收入2710万元,比上年增长10.2%。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908万元,增值税1504.3万元,企业所得税113万元,个人所得税185.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6%、10.6%、5.3%、12.3%。

农业

2011年,大潘街道农业总产值2.8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全街道生产总值的20%。大潘街道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9500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1.4万亩,产量5.6万吨,主要品种有白菜、菜豆、甘蓝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6万头,年末存栏4.2万头;羊饲养量0.4万只,年末存栏0.3万只;家禽饲养量60万羽。

工业

2011年,大潘街道形成以化工、铸造、机械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达到111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8%。2011年,大潘街道有工业企业324家,职工5268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86%。

商业

2011年末,大潘街道有商业网点1200个,职工2500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2亿元,比上年增长8.3%。

财政金融

2011年,大潘街道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2.5亿元,比上年增长8.6%。年末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0.3亿元,比上年增长7.8%;各项贷款余额3.5亿元,比上年增长3.6%。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大潘街道有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413人,专任教师37人;小学5所,在校生1511人,专任教师8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52人,专任教师5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1131万元。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大潘街道有文化站、图书室各1个,文化娱乐场所4个;美术、书法、摄影等100多名文化骨干。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大潘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个;病床6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76张,固定资产总值123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81人,其中执业医师30人,执业助理医师23人,注册护士28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6万人次,2011年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末,大潘街道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6户,人数127人,支出54.1万元,比上年增长22.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11户,人数655人,支出13.9万元,比上年增长19.1%;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8131人,参保率达9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0万元,比上年增长12.6%;有社区服务设施15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4个。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大潘街道有邮政局1个,电信局1个;电话用户普及率99%,宽带安装入户率为25%。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大潘街道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8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81%,供电可靠率82%。

交通运输

编辑

大潘街道境内交通主要由宝马大道、开发二十一号路等。

地形地图

历史文化

编辑

地名由来

大潘街道因明末,一潘姓人家居住在该地,为观察浑河水位是否上涨建造观望台,故称该地“大潘建台”和“小潘建台”,后简称“大潘村”和“小潘村”;因原镇政府所在地为大潘村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