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南门 编辑
沈阳“大南门”原名“德胜门”,为古盛京内城九门之一,建于天聪元年至天聪五年(公元1627~1631年),因为在方城的南面,故现在沈阳人都称之为大南门。
中文名:大南门
地理位置:沈阳
原名:德胜门
始建于:天聪元年
大南门
努尔哈赤进沈阳后,没有立即着手修建,而是向西进攻,仅在城内靠着镇边门内(即九门里)依照女真族建筑模式建设一个简单的“居住之宫”。后金对沈阳城墙的再次修建,是在皇太极继承汗位后。天聪元年至天聪五年(公元1627~1631年)在原来城墙的基础上建设新城,将城墙加厚、加高、加固;将明朝的四门改为八门,八旗军各守一门,城市通道由明时的十字街变为井字街。明朝原来最为牢固的北门在战争中毁坏最小,又因离努尔哈赤居住之所近,有幸在清时得以保留,成为第“九门”。
至光绪末年,大东、小东关门皆摧圮,瓮城上的城楼亦先后颓废,有的由三层改建为二层或一层,只是小西门仍保留三层原貌。50年代初期,为方便交通,八座城门陆续拆除,今“八门”、“八关”已无存。
大南门
德胜门处遗址于2007年出土,据推测,其建于1631年,曾是沈阳城的防御设施,此次以在其原址上方覆盖玻璃罩的形式向世人展示,在沈阳是首次。该遗址的展示区域东西长9米,南北宽7.4米,玻璃罩展示面积为54.2平方米,地表铺设黑色花岗岩,面积为37.3平方米,遗址深度约2.6米;上面设置说明碑和卧碑,碑文上镌刻着瓮城的简要介绍,名为“清盛京城德胜门瓮城遗址”。透过玻璃罩向下望,能看到瓮城基础部分。
市民可随时来此参观,遗址周围还备有照明灯,供市民晚间观赏。
德胜门
沈阳瓮城遗址最早可追溯到1631年即皇太极时期。当时的沈阳城门由四个变为八个,由于此后沈阳未遭战乱,瓮城一直延续到光绪年间,为便利交通,其间陆续拆除。瓮城遗址不但有助于确定沈阳古城墙位置,还对人们研究沈阳建筑结构有帮助。
2007年,沈阳市国税局沈河分局在此处开发建设“综合办税服务楼”时发现该遗址,随即有关部门开始勘探和发掘。当年7月10日,专家认定此处建筑遗址为德胜门瓮城遗址。根据瓮城现存部分遗址的位置,瓮城遗址的展示范围设计为东西长9米,南北宽7.4米,玻璃罩展示面积为54.2平方米,地表铺设黑色花岗岩,面积为37.3平方米,遗址深度约2.6米;上面设置说明碑和卧碑。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福胜门
上一篇 辽宁沈阳国家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