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岱 编辑

明末健将

罗岱,明末健将,陕西延安府人士,历任总兵,曾随张任学、卢象升左良玉等剿贼,颇有战功。崇祯十二年二月,随左良玉于房县为张献忠、罗汝才所伏,矢尽被获(一说被杀)。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罗岱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陕西延安府

主要成就:任总兵 随卢象升、左良玉剿贼

河南旧无总兵,左良玉、陈永福并以客兵备援剿,至是大将特设,而麾下无一官,兵部乃以署镇许定国兵授之,使参将罗岱为中军。岱,健将,屡著战功,任学倚以自强。

屡著战功

编辑

崇祯四年七月,任学督岱等赴罗山,合左良玉军击汝才、万庆及紫微星、顺义王,大败之,追奔五十里,斩首一千四百有奇,获黑虎狼、满天星,贼奔遂平。九月,进忠寇开封,至瓦子坡。岱奋击,贼尽弃辎重遁入大隗山,获其妻子。

崇祯七年,肇基及游击罗岱分将其兵,与祖宽大破贼汝州,斩首千六百有奇。

崇祯九年春,迎祥、自成攻庐州,不拔。陷含山、和州,杀知州黎弘业及在籍御史马如蛟等。又攻滁州,知州刘大巩、太仆卿李觉斯坚守不下。象升率总兵祖宽、游击罗岱救滁州,大战城东五里桥,斩贼首摇天动,夺其骏马。贼连营俱溃,逐北五十里,朱龙桥至关山,积尸填沟委堑,滁水为不流。贼连营俱溃,逐北五十里,朱龙桥至关山,积尸填沟委堑,滁水为不流。贼乃北趋凤阳,围寿州,突颍、霍、萧、砀、灵璧、虹,窥曹、单。总兵刘泽清拒河,乃掠考城、仪封而西。其犯亳者,折入归德。永宁总兵官祖大乐邀击之,贼乃北向开封。九年五月,象升遣祖宽、李重镇随陕西总督洪承畴西行。良玉军最强,又率中州人,故独久留之。而以其骄亢难用,用孔道兴代其偏将赵柱驻灵宝,防雒西;良玉与罗岱驻宜、永,防雒东。七月,陈永福败之朱仙镇,贼遂走登封,与他贼合,分趋裕州、南阳。象升合宽、大乐、岱兵大破之七顶山,歼自成精骑殆尽。

九年秋,总督卢象升去,苗胙土巡抚湖广,不习兵。于是献忠自均州,守应自新野,蝎子块自唐县,并犯襄阳,众二余万。总兵秦翼明兵寡不能御,湖广震动。献忠纠汝才、守应及闯塌天诸贼,顺流东下,与江北贼贺一龙、贺锦等合,烽火达淮、扬。是时,河南、湖广贼十五家,惟献忠最狡黠骁勍,次则汝才。献忠尝伪为官兵,欲给宛城,良玉适至,献忠仓皇走,前锋罗岱射之中额,良玉马追及,刃拂献忠面,马驰以免。

房县中伏

编辑

十二年二月,良玉率降将刘国能入援京师,诏还讨河南贼。兵过灞头、桥,大掠,太监卢九德疏闻,诏令戴罪。已而破贼马进忠于镇平关。进忠降。又与国能再破贼李万庆于张家林、七里河,万庆亦降。七月,献忠叛去,良玉与罗岱追之,使岱为前锋,己随其后。逾房县八十里,至罗猴山,军乏食。伏起,岱马挂于藤,抽刀断之,蹶而复进,弃马登山,贼围急,矢尽被获。(《明史·流贼传》中则记载为献忠去房县,左良玉追击之,罗岱为前锋,至罗猴山,岱中伏死,良玉大败。)

生死存疑

编辑

在明史不同列传中,罗岱有中伏死和被获两种说法。

顾诚所著《南明史》中另出现了一位罗岱,为罗汝才亲信,1645年(顺治二年、弘光元年)二月,李自成仓促撤离关中后,满清重兵入陕。贺珍夥同罗岱、党孟安、郭登先以汉中之地投降清朝,由英亲王阿济格札授汉中总兵。

顺治五年,以投诚之功,罗岱与郝效忠等人为三等阿达哈哈番授。顺治十六年,罗岱为衡州副将。(出自《顺治朝实录》

两者是否可能为同一人呢,罗岱与罗汝才同属陕西延安人,又是同姓,这里推测罗岱若是没有于房县战死,那么投降并成为了罗汝才的亲信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当然一切仍有待考证。

人物评价

编辑

《明史》:岱,健将,屡著战功,任学倚以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