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远 编辑

南开大学环境规划与评价所副所长

李洪远李洪远

洪远,天津人。理学博士。现担任南开大学环境规划与评价所副所长,南开大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系主任。对城市自然生态恢复;生态影响评价与生态规划;植被恢复与绿地景观设计;人类干扰的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李洪远

国籍:中国

籍贯:天津武清

出生日期:1963年8月

学位:博士

职务:致公党天津市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简介

编辑

李洪远,男,1963年8月生 天津武清人

职称

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历

李洪远李洪远

理学博士

职务

南开大学环境规划与评价所副所长,南开大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系主任

研究领域:城市自然生态恢复;生态影响评价与生态规划;植被恢复与绿地景观设计;人类干扰的退化生态系统恢复;

主要学术兼职

编辑

天津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天津市园林学会理事;国际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会员;日本绿化工程学会正会员;《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in China》、《安全与环境学报》、《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等刊物审稿专家;教育部科技奖、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天津市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

主要社会兼职

编辑

天津市第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中国致公党中央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致公党天津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致公党天津市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学术经历

编辑

1981.9-1985.7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学士);

1985.7-1988.9 天津市园林绿化研究所,助理工程师;

1988.9-1989.4 荷兰皇家ROSAFLORB.V进修学习;

1989.4-1996.5 天津市园林绿化研究所,工程师/中心主任,总工助理;

1996.5-2000.3 日本大阪府立大学,景观环境保全专业(硕士);

2000.5-2006.12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引进人才),副教授;

2002.9-2006.6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博士);

2004.9-2004.10 德国德里斯顿技术大学(CIPSEM)获得精通土地利用规划证书;

2006.12- 现在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出版图书

编辑

滨海湿地环境演变与生态恢复

作者名称 李洪远

作品时间2012-2-11

《滨海湿地环境演变与生态恢复》是2012年2月11日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洪远。本书可供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国土规划和湿地科学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国外多途径生态恢复40案例解析

作者名称 李洪远

作品时间2010-03

《国外多途径生态恢复40案例解析》是2010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洪远、马春。

生态恢复的原理与实践

作者名称 李洪远

作品时间2005-08-01

《生态恢复的原理与实践》是2005年8月1日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洪远等。

战略环境评价实践

作者名称 李洪远

作品时间2005-09-01

《战略环境评价实践》是2005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海生、李洪远。

生态学基础

作者名称 李洪远

作品时间2006-10

本书针对环境科学类专业本科生的知识结构与特点,系统介绍了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全书分为9章,第1章至第5章介绍生态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其中增添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生态系统管理等知识。第6章至第9章结合生态学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与发展,重点介绍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生态规划、退化生态...

查看更多书籍

主要科研项目

编辑

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08-2010;

滨海新区湿地生态恢复关键技术与开发利用模式研究(天津市科技支撑重点项目),2008-2010;

中心天津生态城绿地系统规划专题研究,2008;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2008-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2008;

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物流加工区绿化现状评价与建设管理方案研究,2007-2008;

天津滨海新区自然保留地的现状调查与管理框架研究(韩国高等教育财团项目),2007-2008;

天津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自然生态体系研究(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2007;

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新区总体规划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2006;

三门峡市城市环境保护与城市环境质量达标规划(联合国UNDP项目),2005;

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工业园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2004;

河北省廊坊市新奥集团国际高尔夫球场环境评价项目,2004;

天津市国土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天津市规划局项目),2003;

天津市保税区空港物流加工区环境影响评价项目,2003;

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若干问题的研究(天津市建委软科学项目),2003;

海河两岸综合开发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天津市建委项目),2003;

天津开发区碱渣山改造项目生态景观影响评估,2003;

天津市生态居住区建设技术规程编制(天津市建委项目),2002-2003;

生态居住区人居模式建设指标的研究(天津市建委项目),2002-2003;

城市住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教育部项目),2002-2004;

滹沱河石家庄市区段生态恢复方案的研究,2002;

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域发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2001-2002;

天津万科东丽湖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2000;

日本大阪府界市临海区域自然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日本关西环境项目),1998-1999;

日本大阪国际文化公园都市建设地植生恢复绿化研究(日本科学研究项目),1997-1999;

天津市藤本植物引种及栽培应用的研究(天津市科委项目),1994-1996;

提高月季优良品质及栽培技术的研究(天津市建委项目),1990-1993;

名贵花卉工厂化快速育苗技术的研究(天津市科委项目),1986-1988;

主要学术成就

编辑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重点研究领域系列论文如下:

土壤种子库植物种类组成与土壤采集地植被的关系,生态环境学报,2006,15(4):791-795

土壤种子库在荒废地植被恢复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26(1):140-142近三十年土壤种子库研究回顾与展望,生态环境学报,2009,18(2):731-737表土在日本植被恢复中的应用,应用生态学报,2009,20(11):2832-2838天津蓟运河故道消落带土壤种子库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环境科学研究,2013,26(1):97-102天津蓟运河故道消落带盐碱地土壤种子库特征,水土保持通报,2013,33(4):天津滨海盐碱湿地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1):52-57天津地区湿地土壤种子库及其在受限空间中的植被演替研究,水土保持通报,2012,32(4)219-224天津滨海新区开发过程中生物入侵风险分析,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6,14(6):227-233天津滨海地区盐生植物与盐生植被景观,现代园林,2008,11(总第51期):1-5天津滨海新区湿地环境演化与景观格局动态,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22(2):4-7天津滨海新区自然湿地植物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湿地科学,2009,7(3):266-271天津滨海新区湿地优势植物区系特征研究,水土保持通报,2009,29(6):79-83天津滨海新区规划对区域生态网络结构的影响分析,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23(2):9-13天津滨海湿地典型野生盐生植物的应用,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23(2):14-22天津滨海新区湿地退化现状及其恢复模式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10,17(3):144-147天津滨海新区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程度诊断分析,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9):99-104天津滨海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密度空间分布及生态风险的影响,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11(5):133-137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用地特征与低碳目标下的优化策略,中国发展,2011,11(4):82-87天津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环境科学研究,2011,24(11):1276-1282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空间分级,中国环境科学,2011,31(12):2091-2096天津滨海新区围海造地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海洋环境科学,2012,31(1):83-87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植物群落特征及植被演替过程,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10(3):77-81天津滨海新区湿地生态恢复模式,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10(4):30-33天津滨海新区湿地生态恢复需水量评估,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10(5):63-66天津滨海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3,26(1):5-8埃德蒙顿生态网络规划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借鉴与启示,中国园林,2011,27(11):87-90近30年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景观格局动态遥感监测与驱动力,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0,12(3):436-443生态网络分析在天津滨海新区战略环评中的应用,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10(4):59-63基于LandsatTM/ETM+的天津城区及天津滨海新区热岛效应时空变化研究,自然资学报,2010,25(10):1727-1737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天津滨海新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湿地科学与管理,2010,6(3):19-2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天津滨海新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生态经济,2011,9期(总第243期):174-177基于遥感和GIS的天津滨海新区30年间生态用地变化分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11(1):41-46

教材/专著

编辑

1/参编:《遗憾与教训总成》,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

2/参编:《环境保护基础教程》(21世纪全国环保局长培训教材),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3/主要起草人:《天津市生态居住区建设技术规程》(DB 29-41-2002 J10230),2003;

4/副主编:《环境学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主编:《生态恢复的原理与实践》,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6/主编:《环境学基础电子教案》多媒体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科艺电子出版社出品,2005;

7/译著:《战略环境评价实践》,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8/副主编:《环境生物学实验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9/主编:《能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0/主编:《生态学基础》(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1/参编:《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下一篇 祁国屏

上一篇 祁廷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