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县 编辑

广东省梅州市下辖县

平远县平远县

平远县,广东省梅州市下辖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处,建县于明朝嘉靖四十一年 (1562年),总面积1381平方公里,辖12个镇、136个村、7个社区 。县城设在大柘镇,是广东古八贤之首客家先贤程旼的故乡,享有“世界客家文化始祖地”“世界客都第一村”的美誉。2011年8月被确认为“原中央苏区县”,是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船灯舞)、中国绿色名县、广东橙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仙草之乡。 2023年,平远县户籍人口25.47万人,常住人口18.55万人。

平远北临赣南,东连闽西,南接潮汕揭,是粤闽赣边客家圈中心区域。206国道南北贯通全县,济广高速、梅平高速和规划中的瑞梅铁路途经平远,与珠三角、海西区、赣南等地区构成“3小时经济圈”。

平远有五指石风景区、长布半岛休闲度假区、南台卧佛山文化旅游产业园、上举相思谷、热柘温泉、曼陀山庄、大河背风景区、金穗生态农庄、黄田水库、仁居金库展馆、平远红军纪念园、别具洞天景区、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

2019年3月,被列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 2020年6月,入选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名单。

2023年,平远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93.72亿元,同比增长6.6%。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373元,比上年增长7.7%。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平远县

外文名:PingYuan 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441426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广东省梅州市

面积:1381 km²

下辖地区:12个镇

政府驻地:大柘镇

电话区号:0753

邮政编码:5146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25.47 人(2023年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五指石风景区、上举相思谷、相思河风景区、曼陀山庄、金穗生态农庄、大河背风景区、平远红军纪念园、别具洞天景区、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湖、热柘温泉、龙文—黄田自然保护区、程旼纪念馆、大佛寺、仁居金库展馆、姚雨平故居、姚子青故居、黄梅兴故居、韩元勋故居

火车站:平远站(在建)

车牌代码:粤M

地区生产总值:93.72 亿元(2023年)

人口:190482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

历史沿革

编辑

平远县景观

平远县治始设于明朝嘉靖四十一年 (1562年)。当时以广东程乡县的豪居都 (今仁居镇)为中心,并析福建的武平、上杭,江西的安远,广东惠州府的兴宁四县边地,以原设在豪居都林子管通判府馆址为基础,扩大筑城,罢馆置县。因其界于武平、安远之间,故名"平远"。初隶江西赣州府。

明嘉靖四十三年 (1564),调整县域,归还闽赣两省武平、上杭,安远三县原析之地,增析程乡的义化、长田、石窟三都及兴宁原析之大信一里,仍组成平远县,改隶广东潮州府,县治仍设在豪居都。

崇祯七年(1634),析平远的石窟一图、二图,及程乡部分地域,增置镇平县(即今蕉岭)。

清雍正十一年 (1733),程乡县升格为嘉应州(今梅州),平远改隶嘉应州,与程乡、兴宁、长乐,镇平4县并称嘉应五属。

民国成立后,废除原有建制,省县之间另设道。民国3年 (1914),设潮循道,平远为下属之一县。民国9年(1920),裁道,平远直属于省。

民国25年8月,两广还政中央,广东取消绥靖区,改设9个行政督察区,平远属第六区。民国38年

地形平面呈四指并拢向上的巴掌状。因有闽赣边境的武夷山脉南伸所致,西北部高于东南部,形成北高南低的地势。海拔高度大多在200米至800米之间。县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北部与江西省交界的项山甄,海拔1529.5米,为平远最高峰;西部八尺的角山嶂,海拔1030米;中部东石的尖山,海拔1007米;东部与蕉岭交界的铁山幢,海拔1164米。差干的五指山和石正的南台山,属丹霞地貌,形成南北对峙的姐妹山,为古今游人向往的风景山,海拔各为460米、645米。

平远山脉以北部最高峰的项山甑为主,分为两支,一支从项山向东折南,较高的山峰有鸡笼障、五指石、鹅石

平远县地质构造复杂,矿物资丰富。现有的资源中,计有矿种29个,矿床、矿(化)点159个,其中中型规模的矿床7个:铁矿、铌钽铷矿、高岭土矿、石灰岩、珍珠岩各1个,离子吸附型稀土矿2个。按矿种分类,黑色金属矿物有铁矿和锰矿;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有钨、钼、钴、铜、锡、铅、锌、铋、金;稀有金属矿有钽、铌、铷、稀土;建筑材料和非金属矿物有石灰岩、高岭土、萤石、脉石英、珍珠岩、沸石、钾长石、建筑石等;燃料矿物有无烟煤;其他矿物有铀矿、矿泉水、温泉等。铁矿蕴藏量7800余万吨,稀土8万吨,石灰石藏量2亿吨以上,花岗岩100万立方米;其中稀土具有储量大、配分全、价值高、易开采的特点,经国家地质部门勘查,境内稀土矿属品位较高、开采条件较好的中型矿藏;铁矿以藏量大、品位高、低硫磷而著称;珍珠岩是华南地区的优质矿藏。

平远县有磁铁矿、金矿、煤炭、锰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的稀土矿,属品位较高、开采条件较好的中型矿藏。它与同属梅州市管辖的丰顺、兴宁、大埔、五华等县市一道,组成了中国第三大稀土资源蕴藏地。

自然灾害

编辑

2024年6月16日8时至20时,全县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平均雨量199.1毫米,雨量超过300毫米的镇有4个、超过200毫米的镇有8个,其中泗水镇365.7毫米。短时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泗水、上举、差干、仁居、东石、八尺、中行、河头等8个乡镇严重受灾。截至6月21日15时,灾害共造成38人死亡、2人失联。

人口

编辑

平远县2007年末户籍人口256288人,其中,农业人口172546人。据计生年报,全县人口出生2634人,出生率为10.29‰,死亡率为5.73‰,自然增长率为4.56‰。计划生育率93.89%,比2006年提高了0.61个百分点。

2015年末户籍人口264256人,其中,农业人口180815人。据计生年报,全县人口出生3116人,出生率为11.35‰,死亡率为5.43‰,自然增长率为5.92‰。

2017年末全县户籍人口266595人,其中乡村人口172379人。据卫计部门年报统计,全县人口出生3720人,出生率13.22 ‰,死亡率6.49‰,人口自然增长率6.74‰。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平远县常住人口190482人 ,与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30045人相比,十年共减少39563人,下降17.20%。全县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5296人,占50.0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95186人,占49.9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提高3.84个百分点。在平远的流动人口中,外省流入人口为4428人,省内流动人口为38196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17744人,增长71.32%。 2020年末,户籍人口26.09万人,比上年末下降1.0%。

2023年末,平远县户籍人口25.4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4万人。全县常住人口18.5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68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2.21%,比上年末提高1.1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17万人,出生率6.14‰;死亡人口0.20万人,死亡率7.46‰;自然增长率-1.32‰。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平远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937181万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8994万元,增长6.0%,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6.93%;第二产业增加值266482万元,增长8.0%,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1.73%;第三产业增加值511706万元,增长6.1%,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1.34%。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6.97:28.43:54.60,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28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373元,比上年增长7.7%。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847万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税收收入27462万元,增长45.9%。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1086万元,下降7.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791万元,下降19.0%;公共安全支出9305万元,下降3.7%;教育支出50959万元,增长1.5%;卫生健康支出32044万元,下降6.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0443万元,增长3.1%;城乡社区支出15087万元,增长2.8%;农林水支出51597万元,下降17.1%;交通运输支出16349万元,下降40.9%;住房保障支出7916万元,增长192.9%。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27元,比上年增长4.2%。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83元,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91元,增长5.5%。

全社会就业人数10.82万人,增长0.7%,其中二、三产业就业人数8.75万元,增长2.8%。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501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3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6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42%,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城市商贸综合体:平远奥园广场、城南财富广场、平远商业城、平远县凯旋商业中心、平远县盛世豪庭商业广场、平远县城南城市综合体、平远县中美山水华庭商业城、平远县百川商业江北人居中心、平远县南部新城开发中心、平远县河岭嶂文化商贸区、平城花园商业大街、平远县特色街区、平远县农产品交易中心等。

第一产业

农作物

平远县农业已建成以生产优质米、平远脐橙、梅州金柚、椪柑、李果、茶叶、西瓜、烤烟、花生、甜玉米、反季节蔬菜、生猪、甲鱼等农副产品商品生产基地 。

油茶

平远县大力发展了脐橙、油茶、南药、优质稻等四大农业主导产业,种植面积分别达10万亩、17.1万亩、4.8万亩、6万亩,是“广东脐橙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仙草之乡”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县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30家(如国家级农业扶贫龙头企业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股份改造;广东南台药业有限公司升格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引进了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广东温氏集团公司投资建设饲料厂和良种猪场等项目。),其中3家企业进入广东现代农业100强和现代企业500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县级农业产业园10个,农业基地29个,组建了68个专业合作社。培育了广东新大地、南台药业、金穗生态农业、飞龙果业、永桦果业等一批骨干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全省最大的南药种子种苗繁育种植基地”、“油茶丰产林国家标准化示范区”。

平远引种慈橙始于1996年,至2011年底,平远脐橙总面积10.2万亩,总产量7.11万吨,仅鲜果一项实现产值1.5642亿元,平远已成为广东省最大的优质慈橙生产基地。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超甜玉米、无籽西瓜、烤烟、生姜等高产、优质、高效特色农产品,“一镇一品一加工”的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全县已建成农业专业镇5个、专业村28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3个。

2023年,平远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67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农、林、牧、渔、辅助性活动产值分别增长3.9%、9.4%、11.8%、3.8%、8.8%。

2023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3.76万亩,比上年增长8.4%,其中:谷物种植面积21.59万亩,增长6.7%。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6.47万亩,增长16.7%,其中:油料种植面积1.81万亩,增长21.9%;烟叶种植面积1.35万亩,下降3.8%;中草药材种植面积3.34万亩,增长65.6%;蔬菜种植面积6.88万亩,增长5.5%;瓜果种植面积0.75万亩,增长0.1%。园林水果种植面积8.74万亩,增长5.8%;茶叶种植面积1.82万亩,增长21.5%。

全年粮食产量87321吨,比上年增长8.1%,其中:谷物产量81430吨,增长6.5%。油料产量3473.84吨,增长32.0%;烟叶产量2586吨,下降3.2%;中草药材产量9909吨,增长11.1%;蔬菜产量78744.31吨,增长5.4%;瓜果产量10577吨,下降0.6%;园林水果产量87636吨,下降6.9%;茶叶产量1155吨,增长13.1%。

全年肉类总产量16116.2吨,增长7.6%。其中,猪肉产量11283.8吨,增长10.1%;禽肉产量3571.1吨,增长12.0%。年末生猪存栏105459头,下降4.8%;生猪出栏140929头,增长7.9%。

全年淡水产品产量9990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淡水养殖鱼产量9365吨,增长5.2%。

农业产业园:平远县数字农业园、平远县国家储备林、平远县脐橙产业园、平远县南药产业园、广东柚子跨县集群产业园、广东省白玉蜗牛标准化示范区、梅州平远酒香小镇,王老吉粉草规范化种植基地,广东道地药材现代化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九里香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基地,岗梅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基地,鸡血藤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基地,南药梅片(天然冰片)规范化示范种植基地、深圳市晨光乳业有限公司平远奶源基地、达诚蔬菜产业园、松和园花木产业园、南领中药种植基地、广藿香种苗培育基地、平远县大柘镇肉鸽养殖产业园、广东中裕生态农业生态园、平远县澳洲淡水龙虾标准化养殖及产品加工基地、平远县稻渔共生示范推广基地、平远县长粮丝苗米种植及精深加工基地、平远县差干镇农旅产业带、平远县鸿基生态园脐橙种植基地、树湾鹰嘴桃种植基地、大畲坳猕猴桃种植基地、樟演村罗汉果种植基地、右旋龙脑产业基地、竹荪菇种植基地、平远县仙草基地、梅片树基地、威华茶心谷、园山湖茶场、石正云雾茶场、文丰村王老吉凉茶仙草规范化种植基地、梅州市天源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态养殖场、平远县新旺源养殖有限公司东石汶水养殖场等。

第二产业

平远县工业已形成以建材、电力、轻化、矿冶、机械、稀土、食品、木材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300多种。 以“万千百十”为园区发展目标,实施主导产业培育提升计划和产值培增计划,围绕“一区多组团、两园双支撑”产业发展布局,重点实施“123”工程,即1个核心区(平远工业园区核心区)、2个产业支撑片区(河陂水工业园片区和东石工业园片区)、3个主导产业(稀土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和中医药产业),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家居建材、电子信息、酒水饮品是平远县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家居建材方面重点发展环保家具、新型建筑材料以及室内装修构件、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等装配式建筑材料。电子信息方面重点发展电子连线器、变压器、整流器、电感器、压电晶片、频率控制元器件等电子元器件及扬声器配件、多媒体音响、汽车音响、手机、微电声器件等智能视听产品。酒水饮品方面重点发展高端白酒、客家娘酒、矿泉饮品等。推进一抹禾香酒业项目,打造高端白酒酿造基地,开发推广客家娘酒。围绕打造大湾区“水缸子”、梅州“长寿水”品牌的目标,继续利用好平远独特的水资源优势,鼓励绿叶水、南台水等做大做强。

稀土新材料、装备制造、中医药是平远县三大主导产业。稀土新材料方面重点发展永磁、储氢、抛光、催化助剂、稀土合金等稀土新材料,强化与永磁电机、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等稀土终端应用市场的衔接。装备制造方面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高端机床装备、智能园林机械、智能型电器、马达、自动化焊接设备及高端机械铸造产品,发展动力总成、底盘(传动系统、行驶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架等)、柴油机等汽车船舶关键零部件,培育电动车充电桩核心部件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品。中医药方面优化南药综合资源开发利用,积极推进中药饮片、植物提取物、特殊用途化妆品、药食同源产品的研制、开发与生产。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支持“互联网+中医药”。

培育发展新能源、非金属新材料两大新兴产业,新能源方面重点发展太阳能发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非金属新材料方面重点发展非金属矿精加工、半导体用水晶片、石英砂加工应用等,推进好世新材料年产50万吨石英砂项目建设。

平远县是全省的主要稀土产地之一,境内稀土总储量超过50万吨,稀土产业再次被列入平远县“十四五”时期“工业兴县”战略的重要位置,成为先进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融入粤闽赣苏区省界改革试验区的规划蓝图。平远县正全力构筑“1+N”工业产业体系,以广晟集团下属公司为龙头,引进和培育下游稀土开发应用企业,完善全产业链发展态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将重心由开采、分离冶炼转移到深加工和产品应用。

至2022年1月,平远县共有9家稀土产业链相关企业,初步形成了“开采、分离、加工”产业链条。平远县将规划打造1500亩南方离子型稀土、高端钕铁硼磁性材料、新能源稀土终端应用产品生产为主的广晟稀土产业园项目,争取用10年时间集聚20家稀土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至2030年产业园产值达100亿元。

平远县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规划建设了21平方公里的生态工业园区,一、二期已建成2000亩,三期已完成1500亩前期示范地土地平整。园区进园企业28家,计划投资23.6亿元,投产企业20家,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9亿元。园区重点引进稀土深加工项目,计划建设成稀土产业园或深加工基地。2011年被选为广东省第二批小企业创业基地。工业园引进了广晟、广柴、宜华、宁江等大集团,加快推动铸造、建材、木业等传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全力发展稀土新材料、电子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了稀土新材料、机械铸造、优质建材等三大特色工业。

2023年,平远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2.89亿元,同比增长14.6%。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8亿元,同比增长20.6%,增速比1-11月提高4.2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3.0%;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3.9%。从主要工业生产行业看,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3.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5.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1.7%;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增长33.0%;汽车制造业增加值下降93.7%;家具制造业增加值下降70.2%。

2023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总产值205316万元,比上年增长3.2%;建筑业增加值78954万元,比上年增长3.7%。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169.2万元,比上年增长41.1%。

工业产业园:梅州平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南沙(平远)产业转移工业园、东莞塘厦(平远)产业转移工业园、粤赣省际边界经济发展区平远园区、平远绿色钙基产业园、平远县华润钙基新材料产业园、平远县工业长廊、三一绿色建筑产业园、东台生态园、梅州远岭科技工业园、磁性材料产业园、广东恒宝缘稀土复合材料产业园、广晟稀土产业园、平远稀土特色产业园、稀土产业园、平远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正威梅州电子信息新材料科技城、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平远县新能源基地、新光源照明产业基地、平远县地球仓研发及生产基地、广东省建艺筑工有限公司建筑产业化基地、远思南药研发及智造基地、平远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基地等。

第三产业

平远县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共性生产性服务需求,突出发展物流快递、产业金融、科技服务等重点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和新动能。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大力扶持面向传统服务业、农村服务业、农电商和工业电子商务的交易服务平台、技术服务平台、中介服务平台发展。推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形成数字服务型经济新增长极。深入推进“上云用数赋智”,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农村等经济社会重点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培育发展在线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无人经济、智能家居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

五指石旅游区五指石旅游区

平远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国家3A级旅游景区五指石以“中国丹霞地貌盆景”著称,是第二届广东自驾游最优景点;粤东名胜南台山,状似仰天卧佛,号称“世界第一天然大佛”,2009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境内还有龙文—黄田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地质公园、广东省旅游特色村、热柘温泉等旅游资源,形成了“赏茶花—拜大佛—品脐橙—游五指—泡温泉”生态旅游线路。连续举办七届脐橙旅游节、两届茶花节,成功申报了两个吉尼斯世界纪录。平远县被亚大旅游联合会授予“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入选“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县”。 此外,还有平远公园、热水温泉、紫林山等旅游景点。

服务业

2023年,平远县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4671万元,比上年增长16.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0882万元,增长8.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5461万元,增长6.7%;金融业增加值59741万元,增长6.0%;房地产业增加值60028万元,增长5.4%。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496万元,比上年增长1.7%;实现利润总额-52071万元,比上年下降4.0%。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3349.9万元,增长12.9%;函件业务量3.87万件,增长230.5%;报纸杂志117.23万份,下降7.2%。

国内贸易

2023年,平远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0658.5万元,比上年增长5.2%。按限上限下分,限额以上零售额15182.1万元,下降6.4%;限额以下零售额335476.4万元,增长5.8%。按经营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5095.8万元,增长5.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5562.7万元,增长5.5%。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313634.5万元,增长5.3%;餐饮收入37024万元,增长4.6%。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下降54.9%;饮料类增长13.4%;烟酒类增长9.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1%;日用品类增长1.0%;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0.7%;中西药品类增长19.8%。全县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下降43.8%,占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比重5.8%。

对外经济

2023年,平远县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7688.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进口3900.85万美元,增长116.7%;出口3787.55万美元,下降31.3%。全年合同协议投资项目27宗,比上年增长107.7%;合同协议投资金额56.53亿元,比上年下降20.6%。

金融

2023年12月底,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7.76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06.41亿元,同比增长10.8%;本外币贷款余额82.95亿元,同比增长12.3%。

其他产业园:广东供销(平远)天业冷链物流产业园、鑫盛创业孵化基地、平远县大众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平远电商物流产业园、平远县综合物流园、平远县北部新城物流园、平远县城南商业物流中心、平远县城东物流园、平远县家具产业服务平台、平远南湖创意园、梅州福怡生态健康养老产业园、广东华泰农兴产品交易中心、平远县城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平远县农产品交易中心、平远县城北农贸市场、梅州市粤闽赣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工交易基地等。

交通运输

编辑

平远北临赣南,东连闽西,南接潮汕揭,是粤闽赣边客家圈中心区域。206国道南北贯通全县,济广高速、梅平高速和规划中的瑞梅铁路途经平远,与珠三角、海西区、赣南等地区构成“3小时经济圈”。

2023年,平远县全年公路运输客运量259.4万人,比上年下降13.3%;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25975万人公里,下降34.5%;公路运输货物量1339.6万吨,增长44.7%;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168117万吨公里,增长0.5%。年末全县民用汽车保有量3.23万辆,比上年增长3.1%。其中,民用轿车保有量2.24万辆,增长0.9%。

平远县通用机场,总投资4.2亿元,A1级通用机场,飞行区建设等级3B。包括跑道及停机坪、机库、维修中心、航站楼、航管中心等配套设施。

瑞梅铁路平远站位于平远县中心城区东部,预计2027年开通 。

政治

编辑

平远县委书记、县长:周小勇

常务副县长:徐万宝

副县长:王俊辉、韩旭、李万年、张锡洪、陈、蓝常基、王平

社会事业

编辑

文化事业

2023年末,平远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台1座,全县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2023年全县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含电子图书)44.95万册。

主要场馆:平远县文化馆、平远县图书馆、平远县博物馆、平远县公共图书馆、平远县公共文化馆、程旼纪念馆、平远县红四军纪念馆、平远县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平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平远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

科学技术

2023年末全年全县专利授权量166件(其中,发明10件、实用新型88件、外观设计68件),比上年下降25.9%。

教育事业

2023年末,平远县共有各类学校76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招生1340人,在校学生3978人,毕业生1265人,参加高考1265人,高中考入大专及以上1224人,其中考入本科735人、专科489人,高中毕业专本升学率96.75%;中职学校1所,当年未招生,在校学生0人,毕业生0人;普通初中14所,招生2550人,在校学生7999人,毕业生2358人,参加中考人数2358人,其中考入普通中学1485人,中职学校478人,技校380人,其他15人,初中毕业升学率100%;普通小学15所,招生2463人,在校学生15315人,毕业生2547人;幼儿园42所,招生1448人,在园幼儿5797人,毕业生263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26人,在校学生120人,毕业生27人。全县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2729人,其中专任教师人数2579人。专任教师人数中,任教高中494人、任教职中6人、任教初中755人、任教小学824人、任教幼儿园473人、特殊学校27人。

教育基地:平远县继续教育中心、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广东梅州平远远程教学站、中国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写生基地

高等院校:平远县广播电视大学(平远开放大学)。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平远县职业技术学校、平远县教师进修学校等。

主要学校有:平远中学、田家炳中学、梅青中学、热柘华侨中学、仁居中学、石正中学、河头中学、铁民中学、平远县冬青实验中学、平远县城南中学、平远县八尺中学、平远县中行中学、平远县长田中学、平远县坝头中学、平远县泗水学校、平远县长田学校、平远县实验小学等

医疗卫生

2023年末,平远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02个。其中,医院3个、卫生院12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个、口腔专科门诊部2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3个、村卫生室156个。年末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7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10人,注册护士560人,药师134人,技师(士)84人。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医疗床位828张,其中医院558张,卫生院232张。

主要医院有:平远县人民医院、平远县中医医院、平远县慢性病防治站、平远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等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体育事业

2022年,平远县积极派员参加国内举办的体育赛事,参加广东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中,我县运动员林子清获得甲组女子单打第五名、姚裕玲获得乙组女子单打第二名;广东省十六届运动会跆拳道比赛中,我县运动员刘翰林获得男子乙组68公斤级铜牌,马清娜获得女子乙组46公斤级铜牌。

主要场馆:平远县文体中心、平远体育场、平远县体育馆、棕榈国际足球学院平远青训中心、平远县足球场、平远县标准田径场、平远中学体育运动场馆、平远县北部新城体育公园、梅州市平远全民健身中心、平远县北部新城全民健身中心、仁居镇圩镇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平远县北部新城健走步道、平远县“红色记忆”骑行道、平远县北部美丽乡村骑行道、平远县南部工业园区健身步道等

社会保障

2023年末,平远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4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68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4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7.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75万人。全县各类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数168人,其中,年末全县敬老院12个,床位数478张,入院人数157人;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数11人。全县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5326人,其中城镇324人,农村5002人。全年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1550万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77.5万元;全年共发行销售体育彩票3909万元。

环境保护

2023年末,平远县共有环境监测站1个,生活污水处理厂147座,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500万吨/日。当年全县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全年平均气温为21.3℃,全年灰霾天气日数0天。当年造林面积1113.3公顷,森林覆盖面积106588.47公顷,森林覆盖率77.55%;森林蓄积867.46万立方米,木材采伐量42085立方米;全民义务植树16176株;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1691.5公顷。

历史文化

编辑
客家民俗

平远客家人,是古代中原汉族的后裔,在长期手产生活中形成了客家人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意识。

生产习俗

以耕田为主业,禾分早晚两季。农忙时村人互帮互助,不计报酬。男人多外出谋生。理家与耕作由妇女担任。传统农具有犁耙、辘轴、脚头、铁扎、禾镰、荡耙、木制龙骨水车等。

妇女上山割草代名叫割鲁萁,客家妇女鲁萁担最有特色,一担鲁萁二头共八捆,用竹杠勾索绑担,四平八稳,旧时,园中种苎,妇女用其织为夏布,名曰家机布。另种黄麻以编绳,作萝索、牛索等。

生活习俗

服饰:旧时用自织的织家机布制被和衣着,今已淘汰,清至民国初期,官吏豪绅及儒生穿长袍马挂,平民男女服装为开襟式,女的为在则开襟上衣,称大襟衫,衣长齐膝,服饰多样中西服盛行。

鞋帽:旧时有布鞋,俗名阿姆鞋。草鞋和粤俗传统木履,现时的品种多,式样日趋新颖,旧时冬天男人戴毡帽、礼帽和棉帽。妇女冬日戴帽(头裙)蓝布所做。

饮食:一日三餐,米饭为主。旧时早上用锅煮饭,用罩捞把饭捞起,盛于饭甑中,供一天吃,客家菜常用的特殊食材,首推味道咸重的腌菜及酱菜,如:福菜、梅干菜、菜脯、荀干、酱瓜、咸冬瓜等,都是风味十足的代表性食村,这些食材腌成之后,有的本身即是十分开胃的下饭小菜,有些则用来搭配其它食材蒸煮炒炸,做成一道道特色鲜明的客家枓理,它们的共同点是口味咸重、耐藏耐放,滋味各有巧妙。

民居:最具特色和代表性客家民居是“围龙屋”,它多建在丘陵、斜坡地面或田畴交错的小丘前。其所采用的建筑工艺,是中原汉族建筑艺术中最先进的“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形式,其结构一般是“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屋前有一晒禾坪,大门之内,分上、中、下3个大厅;左右分两厢或四厢,以两厢向后延伸,形成马蹄形的后围,其特点是以南北子午为半轴,左右对称,以屋前面的半月形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屋结合成一个大极形整体。

婚姻习俗

解放前,平远人的嫁娶分为“大行嫁”、“童养媳”、“等郎妹”、“二婚亲”。大行嫁,多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程序有定亲、纳彩、迎亲、拜堂闹洞房、做三朝等礼节。迎亲之日,女子穿旗袍、戴凤冠、乘花轿,出嫁时,先行一童桃枝或榕枝开路,谓拖青,男家鼓乐迎亲,花轿到男家后,新郎要踢轿门扶新娘入屋拜堂成亲,旧时小户人家生有男孩后,就向邻近外姓人捡(收)一女孩,俗谓“细心舅”。待成年后于除夕晚成亲,称圆房,此为童养媳。等郎妹即旧时有些贫苦人家当时自己没有儿子,先买个女孩来抚养,等自己生有男孩后,即配为偶,长大后即行婚配。有的媳妇长到十八岁,“小丈夫”才几岁,故有“十八娇妻三岁郎”的说法。二婚亲即妇女再嫁,旧时多受歧视,新中国成立后,婚事新办,大兴文明之风,有集体婚礼、男到女家、旅行结婚、开茶话会等形式,婚礼简朴而热烈 。

祭祀习俗

旧时,老人逝世,俗称“过身”;安葬,俗称“还山”。葬礼亦有许多繁文缛节,有钱人家还要延僧诵经(俗称做斋)。平远县用棺木土葬为尚,今已除旧习实行火葬,祭祀,平远各姓均有祖祠,设于县城者为宗祠,设族中曰家襟祠亦称祠堂。祭祀祖先分春祭与秋祭,春祭主要为扫墓形式,秋祭在八月,每姓各有祭日,从八月初一至秋分为止。但也有部分地区祭祀祖先日期七月半或其他时间 。

红色文化

平远县有着不平凡的革命斗争历史。在大革命时期,经过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和在全县广泛开展声援上海“五卅惨案”罢工运动,在以国民党左派为主的平远县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有利形势下,平远县迎来了1927年春的中共地方组织建立时期。

平远是一片由红色精神映红的革命宝地。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的红四军曾三次进驻平远,在平远宣传革命思想,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直接指导帮助平远建立县级红色政权;1931年1月合并寻乌、平远、蕉岭成立了蕉平寻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由于它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因而蕉平寻苏区不仅成为中央苏区沟通粤省联系的重要通道,而且成为中央苏区的南大门,担负拱卫中央苏区南部边界安全的重任。1932年春,蕉平寻苏区斗争逐步走向低潮后,蕉平寻党政干部和军事骨干仍然在中央苏区任职,为建设和保卫中央苏区继续奋斗。期间,平远先后为中央苏区地方党政机关和红军部队输送了260多名革命骨干,这些人大多数为革命牺牲,成为烈士。2011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正式发文确认平远县属于中央苏区范围。

江革命根据地是1927年“四•一五”以后由中国共产党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和中共东江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的部署,率领东江人民向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而创建的。它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较早、范围较大、群众基础较好、影响较深、斗争历程较长的全国十多块革命根据地之一;是南中国的一个发展革命力量、打击敌人的阵地,也是中央苏区南方的外围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蕉平寻革命根据地是东江革命根据地通往江西中央苏区的门户,是中央苏区的南大门。其管辖范围包括寻邬县全境,平远县的东石、八尺、河头、中行、大柘等地区,蕉岭县的徐溪、三圳、新铺、长潭、蓝坊等地区,共3370多平方公里,占三县总面积的70%;人口20余万,亦占三县总人口的70%多。由于武装斗争的胜利,使蕉平寻革命根据地成为西北地区中—块拥有人口较多,地域较广,各项工作开展较好的根据地。

据统计,平远县是红四军在梅州驻扎时间最长、历史印记最多的地区,也是全省红军墙标最多最集中的县,有革命遗址和纪念建筑物88处。其中,列为省、市、县级文保单位的分别有6个、3个、5个,省、市、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1个、3个。平远县土地革命时期的红色遗址绝大部分集中在仁居镇。红四军军部(朱德住地)遗址——仁居中学文昌阁、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部旧址、红四军麟石之战遗址、牛臂山阻击战遗址。平远县红军纪念园是其中的红色旅游亮点,也是该县重点打造的红色旅游景区。拟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进行延展,与驾虹桥、红四军第一纵队革命旧址、民国广东省四大银行金库、仁居河岸农特产品一条街等旅游景点实现有效对接。

侨乡文化

平远籍人迁徙到海外定居,始于何时,现无确切的资料可查考。据有关史料记载,以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和清末民初为最盛,迄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大多数人是由韩江而下,经潮州、汕头出海;少数人经东江抵广州,从香港坐船,漂洋过海。初到东南亚各国,继而散居世界各地。新中国成立后出国的是经广州出香港转往目的地。华侨迁居国外,多数已加入了所在国的国籍,成为外籍华人,在当地从事商业、工业、矿业、教育、卫生、耕作或其他行业。他们的祖籍比较集中于热柘、长田、石正、大柘等乡镇。1988年统计, 平远的华侨、华人分布在20个国家,其中侨居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缅甸、新加坡、越南等7个国家的占海外华侨总户数的92%,总人数的92%。热水是平远的侨乡,属热柘乡,毗邻梅县,是最早有人迁出南洋定居的乡(村)之 一。1988年统计,热水的旅外华侨、华人已达90户、879人,比国内的亲属多204人。他们 分别居住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荷兰、缅甸、泰国等7个国家。虽然经历五、六代人,但是他们不忘故国家园,关心桑梓建设。1930年以后,侨汇源源汇回家乡, 并捐款资助家乡的文化教育、交通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

民间艺术

平远有落地花鼓、落地金钱、平远船灯、黄氏头部拳、马灯舞、香火龙、六月六福祖公王节、竹编工艺、手工榨油技艺、平远木雕技艺、平远上岃山歌、平远八尺娘酒酿造技艺、平远客家娘酒鸡制作技艺等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详见: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物古迹

截止2019年,平远县有邹坊文祠、凌风塔、小树庐、井下屋、广东省四大银行金库旧址、驾虹桥、仁居红四军第一纵队革命旧址、松溪桥与古道、宝善居、蕙楼、黄梅兴故居、姚子青故居、平远石北乡苏维埃政府旧址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见: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梅州市历史建筑名录、梅州市宗教活动场所名录等词条)。

本地方言

客家方言是汉语八大方言(北方、吴、湘、赣、客家、闽南、闽北、粤)之一。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即今梅州市城区所讲的话为代表。梅州市辖的梅县、兴宁、蕉岭、平远、五华、大埔、丰顺等县,说的同是客家话,语言交流不存在障碍,但在语音上却有些差别。

风景名胜

编辑

相思河风景区相思河风景区

雾中五子雾中五子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别具洞天景区别具洞天景区

别具洞天景区别具洞天景区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秋韵—黄田枫树林秋韵—黄田枫树林

黄田水库黄田水库

暮色下的石龙寨暮色下的石龙寨

南台秋色南台秋色

曼陀山庄曼陀山庄

曼陀山庄曼陀山庄

曼陀山庄曼陀山庄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龙文梯田龙文梯田

绿岛飞舟绿岛飞舟

黄田秋色黄田秋色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寒梅古寺寒梅古寺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平远旅游景点风光平远旅游景点风光

古丁梯田古丁梯田

平远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省风景名胜区五指石以"森林生态、·丹霞地貌、人文古迹"三大景观著称;粤东名胜南台山,双峰并峙,形如醒狮高踞,状似仰天卧佛,山下蕴藏丰富的偏硅酸盐质矿泉水。温泉开发潜力大,距离县城14公里的热柘温泉和南台温泉,是理疗休养的理想胜地。

广东首个国家公园就落户于平远。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较为发达,规划建设了五指石、长布半岛、南台卧佛山、上举相思谷和热柘温泉五大龙头景区,以及曼佗山庄、大河背景区、黄田水库等一批串景节点,构建了星级酒店、乡村驿站、农家民宿梯级旅游接待体系。

平远是“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旅游资源按国家旅游分类系统标准,主要涉及有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服务资源3大景系,共有7个景类、37个景型。

主要景点:五指石风景区、大河背风景区、曼陀山庄、上举相思谷、相思河风景区、金穗生态农庄、南台卧佛山景区、广东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大佛寺、石龙寨景区、龙湖景区、别具洞天景区、热柘温泉度假区、梅畲田园综合体、长布半岛休闲度假区、心乐园休闲山庄、鸿泰生态农庄、长安围屋农庄、红豆娘山庄、仁居古镇、龙文—黄田自然保护区、项山甑、品果楼、威华茶心谷、平远五指石地质公园、五指石生态旅游产业园、热水温泉度假山庄、南台卧佛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平远县普滩旅游风景区、平远县盛世中联旅游区、平远县鹏鹰休闲度假旅游区、平远县五指石休闲度假山庄、广东中裕生态农业生态园、烟雨松溪民俗风情街、永健庄园生态休闲农业综合体、仁居古镇文化旅游综合体、平远县大柘镇红色文旅综合体、地质风光小镇、平远红军纪念园、程旼公园、程旼纪念馆、宜华湿地公园、石正(广州)公园、红四军麟石之战旧址公园、平远县“红色记忆”骑行道、红四军入粤首胜公园、毓秀书院、大柘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红军街、松溪红军路、平远县烈士陵园、仁居金库展馆、八尺古驿道、角坑马栏铺——红四军宣讲活动旧址、姚雨平故居、黄梅兴故居、姚子青故居、姚德胜故居、曾养甫旧居、韩元勋故居、吴三立故居等(详见:梅州旅游景区)。

2017年接待游客876.05万人次,比增11.4%,旅游综合收入82.08亿元,比增12.97%。

特产美食

编辑
客家饮食

平远客家人是古代中原汉族的后裔,他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客家人独特又风味多样的美食。

平远县传统名菜、名吃有梅州腌面、客都草鱼、客家鱼生、客家盆菜、盐焗鸡、盐焗鸡爪、盐焗烤鸭、盐焗鸭腿、酿豆腐、酿香菇、酿苦瓜、酿茄子、酿婆参、酿蚝豉、酿春卷、酿辣椒、酿青瓜、酿豆角、酿豆干、酿芋头、腐皮卷、客家酿青椒、客家辣椒酿、鱼肉酿豆腐、西红柿酿蛋、客家酿蛋、梅菜扣肉、香芋扣肉、梅菜蒸猪肉、梅菜蒸排骨、梅菜炆猪肉、梅菜炆五花肉、梅州菜干蒸肉、梅干菜蒸鸭、梅干菜烧豆干、梅干菜干煸豆角、蜜汁焗排骨、白斩鸡、泥焗鸡、红烧鸡、梅菜鸡、香菇鸡、蒸滑鸡、板栗鸡、客家牛肉丸、客家艾叶丸、客家捶丸、客家娘酒鸡、客家葱油鸡、艾草煲鸡、蜂蜜炖鸡、姜酒鸡、黄酒鸡、羊肉酒、三及第汤、客家三杯鸡、客家鲩丸、客家汆鱼丸、手工鱼丸、姜芽嫩鸭、姜芽炒鸭片、银芽炒鸡丝、卤鸭脚、白卤鸭掌、红焖猪肉、红烧猪手、板栗烧牛肉、爆炒鱿鱼筒、南乳烤肉、鸡雄鹅掌、茹如豆腐、咕噜肉、五香干卤鸭、五香酱鸭、八宝窝鸭、开锅肉丸、焖狗肉、红烧狗肉、狗肉煲、羊肉煲、全猪煲、田螺煲、豆腐煲、杂菌煲、苦笋煲、客家蛋角煲、客家薯丝煲、客家芥菜煲、芥菜芋头煲、萝卜牛腩煲、清汤双丸、美味上汤鸡、八宝糯米酥鸡、姜糟焖狗爪豆、大极素菜、会响铃、叉烧肉、米粉肉、水晶肉、扣鸭、栗子酿鸡翅、西利柴把鸭、乱箭射绵羊、姜丝炒大肠、姜葱炒鸡球、芋艿炒鸡球、荔枝炒鸡球、豉椒凉瓜炒鸡球、银杏炒鸡球、酸子姜炒鸡球 、豆豉香焗黄鳝、姜葱炒河鲈鱼片、油酥河鱼干、椒丝河鱼干、河鱼干炒韭菜、香菇肉碎酿青椒、客家咸菜炒猪肠、客家盐水番鸭、萝卜炒牛肉、炒牛百叶、梅菜蒸鱼、杞子炖甲鱼、清蒸鱼、醋溜鱼、酒糟鱼、松子鱼、炒墨鱼、炒虾仁、炒猪红、炸芋丸、松子鱼、凤投胎、烧乳猪、黄皮豆干、炸豆腐、猪肠灌、五香酱鸭、番鸭丸、萝卜丸、青菜丸子、米粉丸子、炒三丝、七宝羹、虾仁烧卖、炸鱼卷、红烧鱼、炒鱼片、炒鸡酒、炒田螺、黄鳝炒苦脉、泥鳅钻豆腐、土青椒炒牛肉、猪胆干、腊猪肝、药根鸡、生炒鸡球、参须炖鸡、五叶神炖猪瘦肉、五指毛桃煲鸡汤、五指毛桃猪骨汤、五指毛桃龙骨汤、五叶神煲排骨汤、虫草花乌鸡汤、金针菇炖鸡汤、金针焖鸭汤、黄花菜炖鸭块、黄花菜炖鸭汤、红菇鸡汤、福菜肉片汤、全猪汤、双丸汤、草菇汤、紫菜汤、客家炒面、手工面、煲仔饭、八宝糯米饭、八珍饭、鱼生粥、红菌豆腐头、红菌豆腐渣、南瓜烙、蒜头焖猪肉、糖卤猪肉、蘸仔鸭、炸云片、炸角子、白菜卷、金针菜、豆腐干、腌蒜头、酸芋荷、福菜、梅干菜(梅菜)、荀干、酱瓜、咸冬瓜、菜脯鸡汤、咸菜鸭肉汤等。

平远土特产有梅州金柚、客都稻米、平远脐橙、梅州柚、南台酒、客家娘酒、客家老黄酒、梅州客家味酵粄粉、客都米、嘉应茶、平远橙、平远东石花生、平远石斛、平远客家炒绿、平远灵芝、平远三华李、锅笃茶、有机茶叶、有机山茶油、高山茶籽油、客家手工茶、萝卜苗茶、客家柚皮凉果、柚子月饼、柚子酥、柚皮糖、柚子茶、柚子酒、金柚啤酒、金柚蜜饯、金柚果脯、金柚花茶、蜂蜜柚子茶、冰糖柚子蜜、柚子辣酱、柚子果酱、柚子口红、柚子洗发露、五叶神汤料、奶油花生酥、客家姜糖、客家打炒米、红薯饼干、番薯糖水、豆腐花、清补凉、绿豆汤、番薯汤、茶叶蛋、烧麦、蒸饺、云吞、菊花糕、莲藕饼、油馃子、炸馓子、香酥卷、煎丸子、碱粽、砸粽、油角、煎堆、煎圆、艾糍、糍粑、仙人粄、酿粄、薯粄、黄粄、甜粄、发粄、艾粄、两熟粄、绿豆粄、溜锅板、鸡颈粄、萝卜粄、芋头粄、苎叶粄、味酵粄、珍珠粄、灰水粄、抹茶红豆粄等(其他详见:客家菜、客家饮食、客家小吃、梅州美食等词条)。

2018年12月,红菌豆腐头、糖卤猪肉、炒黄粄、平远肉丸、鸡子酒、瓦缸肉、炒三丝、盐焗鸡、酿炸豆腐、全猪汤等菜肴被评为“平远十大特色客家菜”。

客家粄果

著名人物

编辑

古代有韩元勋、姚璋、刘述元、谢升庸、肖汉申等进士及隋代弘农郡郡守程杉,唐代琼州刺史黄僚,明代山西太原府总兵谢志良、谢上逵父子,河南左布政使林仕选,山西左布政使姚仕昌,清代苏州府同知林良铨、徐州府河务同知林孟文、湖州府同知林洪、保德州知州林涛等;近代有姚雨平、黄梅兴、姚子青、姚中英、陈成龙、林震、黎海如、陈志坚、黄明、黄思宗、黄雪春、刘茂文、刘时亮、刘时荣、刘雄章、丘定侯、丘河清、王瑞献、王尚武、温蒲香、谢义、严若寰、严应鱼、杨杰兴、杨政民、张达权、张大华、张伟汉、张光全、凌坤泉、凌发泉、凌冬青、林锋、林伟宏、林秉良、陈方绥、杨运洪、黄崇武等民国将领以及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先驱林演存、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吴倚沧、民国中央信托局局长吴任沧、中华民国监察院院长余俊贤、国民政府交通部部长曾养甫、民国广东教育厅厅长姚宝猷、外交官姚定尘、革命家姚海珊、丘展鹏,诗人张公略等;新中国有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驻朝大使吕志先,中国航空自动控制学科和陀螺惯导学科的奠基人林士谔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主任邱举良,中科院城市规划专家姚士谋,电子专家丘水生,化学专家刘炽章,教育家吴康、吴三立、林公顿、余森文、朱卫丰、王浩、何水清、李运生、何万真、姚洪庆、姚远峰、林玮,医学家姚碧澄,画家韩实根,导演韩荣声,演员林星云,植物学家吴应祥,企业家姚良松、张学政、黄仕坤、姚良柏、凌斌、李建华、李晓奇、赖国传、刘忠平、李军帆等,解放军少将姚史燃等,原空军工程学院政委叶平;著名音乐人钟国松,海外侨领有马来西亚怡保开埠功臣姚德胜,巴西华人侨领李海安,太平绅士何冬青以及韩春锦、沈己尧、丘义和、朱浩怀、钟和三、黄新庆、叶晚香、钟霖昌、王辉平、王斌等。

城市荣誉

编辑

“中央苏区县”、“世界客都文化始祖地”、“世界客都第一村”、“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县”、“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生态休闲旅游名县”、“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中国仙草之乡”、“中国油茶之乡”、“广东脐橙之乡”、“中国绿色名县”、“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东诗词之乡”。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5月18日,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0年5月,入选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

2020年6月,入选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名单。

2020年7月,入选2020中国人际信用百佳县市。

2020年7月29日,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2月18日,入选“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2年,入选2021年度“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名单。

2023年10月,被命名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下一篇 五指石

上一篇 报恩寺